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明伦汇编家范典姑侄部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明伦汇编家范典姑侄部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明伦汇编家范典姑侄部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明伦汇编家范典姑侄部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陈梦雷著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15

书籍编号:30753717

ISBN: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6759

版次:1

所属分类:文学-纪实文学

全书内容:

明伦汇编家范典姑侄部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姑侄部汇考


尔雅


  释亲


父之姊妹为姑


  又


王父之姊妹为王姑曾祖王父之姊妹为曾祖王姑


高祖王父之姊妹为高祖王姑父之从父姊妹为从


祖姑父之从祖姊妹为族祖姑


  又


女子谓昆弟之子为侄



左传曰侄其从姑


  又


谓侄之子为归孙


汉刘熙释名


  释亲属


父之姊妹曰姑姑故也言于己为久故之人也


魏张揖博雅


  释亲


姑谓之威


  又


姑故也

姑侄部总论


礼记


  檀弓


丧服姑姊妹之薄也盖有受我而厚之者也




姑姊妹在室与兄弟侄皆不杖期出适则皆降


 服大功而从轻者盖有受我者服为之重故也言


 其夫受之而服为之杖期以厚之故于本宗相为


 皆降一等也


仪礼


  丧服


姑姊妹女子子适人无主者姑姊妹报



传曰此等亲出适已降在大功虽矜之服期不


 绝于夫氏故次义服之下姑对侄姊妹对兄弟出


 适反为侄与兄弟大功侄与兄弟为之降至大功


 今还相为期故须言报也


传曰无主者谓其无祭主者也何以期也为其无祭


主故也



无主后者人之所哀怜不忍降之



释曰云无


 主者谓无祭主也故可哀怜而不降也 释曰云


 人之所哀怜者谓行路之人见此无夫复无子而


 不嫁犹生哀□况侄与兄弟及父母故不忍降之


 也若然除此之外余人为之服者仍依出降之服


 而不服加以其余人恩疏故也不言嫁而云适人


 者若言适人即谓士也若言嫁乃嫁于大夫于本


 亲又以尊降不得言报故云适人不言嫁


  又


姑姊妹女子子适人者



释曰此等并是本□出降大功


传曰何以大功也出也



出必降之者盖有受我而厚之者


  又


侄丈夫妇人报



为侄男女服同



释曰侄卑于昆弟故次之不


 言男子女子而言丈夫妇人者姑与侄在室出嫁


 同以侄女言妇人见嫁出因此谓侄男为丈夫亦


 见长大之称是以郑还以男女解之


传曰侄者何也谓吾姑者吾谓之侄



释曰云谓吾姑者吾谓之侄者名唯对姑生称


 若对世叔唯得言昆弟之子不得侄名也


  又


父之姑



归孙为祖父之姊妹



释曰按尔雅云女子谓


 昆弟之子为侄谓侄之子为归孙是以郑据而言


 焉


  又


为人后者为其姊妹适人者



不言姑者举其亲者而恩轻者降可知



释曰


 按诗云问我诸姑遂及伯姊注云先姑后姊尊姑


 也是姑尊而不亲姊妹亲而不尊故云不言姑举


 姊妹亲者也


汉班固白虎通


  三纲六纪


父之昆弟不俱谓之世叔父之女昆弟俱谓之姑何


也以为诸父曰内亲也故别称之也姑当外适人疏


故总言之也至姊妹亦当外适人所以别诸姊妹何


以为事诸姑礼等可以外出又同故称略也至姊妹


虽欲有略之姊尊妹卑其礼异也诗云问我诸姑遂

姑侄部艺文


  承姑帖         晋王献之


献之白承姑比日复小进退其尔不得一极和忧悚


犹深不审以服散未必得力耳比驎相闻故云恶悬


怀使君数得书也


  阿姑帖           前人


近奉阿姑告知平安极慰人意献之遂不堪暑气力


恒惙恐是恶风大都将息近似小却


  奉宣撰太和公主敕书   唐李德裕


敕姑远嫁绝域二十余年跋履险难备罹屯苦朕每


念于此良用惘然恭惟太皇太后春秋已高慈爱深


厚比者望姑朝谒再叙悲欢倏已岁暮寂无音耗想


姑见旧国之城邑能不销魂望汉将之旌旄必当流


涕今朔风既至霰雪已零绝国萧条固难久处旃墙


罽幕何以御冬肉饭酪浆且非适口朕抚临万子


育群生一物未安终食三叹况姑累年漂泊何日忘


怀想姑高明必是悬鉴姑承宗庙之余庆为王室之


懿亲先朝割爱降婚义宁家国谓回鹘必能御侮安


静塞垣使边人子孙不见兵革昔射猎者不敢西向


畏轩辕之台今回鹘所为甚不循礼蕃浑是朕之百


姓牛羊亦国家所有因依汉地遂致蕃孳回鹘托以


私雠恣为侵掠每马首南向姑得不畏高祖太宗之


威灵欲侵扰边疆姑得不思太皇太后之慈爱为其


国母足得指挥若回鹘敢不禀命则是弃绝□好今


日以后不得以姑为词若恃我为亲禀姑教令则须


便自戢敛以继旧欢想姑以朕此书论彼将相令其


知分更不徇非塞外祁寒且无丝纩朕每御裘服则


思彼未授衣岂可因回鹘诪张遂忘亲爱今寄冬衣


若干事具如别录


  亡姑渭南县尉陈君夫人权厝志


               柳宗元


唐贞元十七年九月六日甲子前渭南县尉颍川陈


君之夫人河东柳氏终于平康里将终告于陈君曰


吾生四十有四年为陈氏介妇九年谨饬不怠以至


于此命也既成妇矣宜祔于皇姑从兆于三原然而


不幸中道而有痼疾既不及养于舅姑又不得佐于


蒸尝生君之子不期月而殒尝谓君宜有贵位而不


克见执亲之丧不得终纪皆天谴之大者也且愿杀


礼以成吾私迩先夫人之墓而窆我焉将俟君之不


讳而归复于正其可也陈君乃卜十二月十八日权


厝于城南原曰栖凤如夫人之志且以时日甲子授


于宗元曰子之姑孝于家移于我之长睦于族施于


我之党是用宾而礼之如益者之友今则去我已矣


吾无以报焉他日尝谓子□而文愿以为志庶幸而


有知将安子之为也苌无恨矣呜呼贵不必贤寿不


必仁天之不可恃也久矣遂哭而受命书夫人之世


以记于兹石夫人六代祖讳庆五代祖讳旦位皆至


宰相高祖讳楷为济州刺史曾祖讳某为徐州长史


祖讳某为清池令考讳某为临□令妣李氏赵郡赞


皇人其他则俟改葬而后备


  祭韩氏老姑文       李商隐


猗欤我家世奉元德让弟受封勤王赐国名芳彝鼎


勋盈史册季孟国高秦晋栾□恭惟柔范载禀渊塞


既作女师乃为嫔则颍水波清梁园月明言从百两


且拜双旌计侯令弟配国名卿入从述职出辅专征


螽斯不妒凤凰和鸣此时同庆东都分荣使者责梁


公子专魏帝念元昆人思仲氏杖节赴敌斩刍尽瘁


无以家为或从王事礼优内子诗美夫人冕纮瑱紞


山蕨涧苹子元罕见冀缺如宾绿衣有感翟茀仍新


遽叹夜川遄闻昼哭原所旧署孟邻斯卜闲居献寿


作赋之官弓裘望袭菽水承欢福善余基好谦旧祉


复自良人集于之子爰从上蔡去临易水空报登坛


未闻曳履晁父先归莫之能比赵母上言盖不得已


寒暄结恙燥湿为疵徒虚百禄靡效三医呜呼寿夭


所赋彭殇不移谁能了悟孰不忧悲何兹达识乃克


先知同易箦以就正如买棺而指期苟有所累安能


及斯道远轘辕程遥河洛建兆临涂移舟就壑日惨


林岭风凄灌薄积霭茫茫行烟漠漠某等诚深通旧


情协先亲始自童子至于成人年将二纪恩冠六□


念升堂之如昨恸幽夜之无晨歌停行路舂辍比邻


虽寓辞之有所终含酸而莫伸壶清愧酹俎薄羞芹


唯余彤管有美清尘呜呼哀哉

姑侄部纪事


史记楚世家成王欲立子职而绌太子商臣商臣闻


而未审也告其傅潘崇曰何以得实崇曰飨王之宠


妹江芊而勿敬也商臣从之江芊怒曰宜乎王之欲


杀若而立职也商臣告潘崇曰信矣崇曰能事之乎


曰不能能亡去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冬十月


商臣以宫卫兵围成王成王请食熊蹯而死不听丁


未成王自绞杀商臣代立是为穆王穆王立以其太


子宫予潘崇使为太师掌国事穆王三年灭江


汉书高后纪太尉勃与丞相平谋以曲周侯郦商子


寄与禄善使人劫商令寄绐说禄归将军印以兵属


太尉禄信寄与俱出游过其姑吕怒曰汝为将


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乃悉出珠玉宝器散堂下曰


无为它人守也


东方朔传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堂邑侯陈午尚


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余矣近幸董偃始偃与母以


卖珠为事偃年十三随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


主召见曰吾为母养之因留第中教书计相马御射


颇读传记至年十八而冠出则执辔入则侍内为人


温柔爱人以主故诸公接之名称城中号曰董君主


因推令散财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


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安陵爰叔者爰盎兄


子也与偃善谓偃曰私侍汉主挟不测之罪将安处


乎偃惧曰忧之久矣不知所以爰叔曰顾城庙远无


宿宫又有萩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献长门园此上


所欲也如是上知计出于足下则安枕而卧长无惨


怛之忧久之不然上且请之于足下何如偃顿首曰


敬奉教入言之主主立奏书献之上大悦更名窦太


主园为长门宫主大喜使偃以黄金百斤为爰叔寿


叔因是为董君画求见上之策令主称疾不朝上往


临疾问所欲主辞谢曰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


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入隆天


重地死无以塞责一日卒有不胜洒扫之职先狗马


填沟壑窃有所恨不胜大愿愿陛下时忘万事养精


游神从中掖庭回舆枉路临妾山林得献觞上寿娱


乐左右如是而死何恨之有上曰主何忧幸得愈恐


群臣从官多大为主费上还有顷主疾愈起谒上以


钱千万从主饮后数日上临山林主自执宰敝膝道


入登阶就坐坐未定上曰愿谒主人翁主乃下殿去


簪珥徒跣顿首谢曰妾无状负陛下身当伏诛陛下


不致之法顿首死罪有诏谢主簪履起之东箱自引


董君董君绿帻傅鞴随主前伏殿下主乃赞馆陶公


主胞人臣偃昧死再拜谒因叩头谢上为之起有诏


赐衣冠上偃起走就衣冠主自奉食进觞当是时董


君见尊不名称为主人翁饮大欢乐主乃请赐将军


列侯从官金钱杂缯各有数于是董君贵宠天下莫


不闻郡国狗马蹴鞠剑客辐凑董氏常从游戏北宫


驰逐平乐观鸡鞠之会角狗马之足上大欢乐之于


是上为窦太主置酒宣室使谒者引内董君是时朔


陛戟殿下辟戟而前曰董偃有斩罪三安得入乎上


曰何谓也朔曰偃以人臣私侍公主其罪一也败男


女之化而乱婚□之礼伤王制其罪二也陛下富于


春秋方积思于六经留神于王事驰骛于唐虞折节


于三代偃不遵经劝学反以靡丽为右奢侈为务尽


狗马之乐极耳目之欲行邪枉之道径淫辟之路是


乃国家之大贼人主之大蜮偃为淫首其罪三也昔


伯姬燔而诸侯惮奈何乎陛下上默然不应良久曰


吾业以设饮后而自改朔曰不可夫宣室者先帝之


正处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故淫乱之渐其变为


篡是以竖貂为淫而易牙作患庆父死而鲁国全管


蔡诛而周室安上曰善有诏止更置酒北宫引董君


从东司马门更名东交门赐朔黄金三十斤董君之


宠由是日衰至年三十而终后数岁窦太主卒与董


君会葬于霸陵是后公主贵人多逾礼制自董偃始


小名录初武帝为太子时长公主欲以女配帝帝尚


小长公主指女问帝曰得阿娇好不帝曰若得阿娇


作妇当以金屋贮之公主大喜乃以配帝是曰陈后


阿娇小字也


后汉书顺烈梁皇后纪后讳妠大将军商之女也永


建二年与姑俱选入掖庭时年十三


桓鸾传鸾子字文林一名严尤修志介姑为司空


杨赐夫人初鸾卒姑归宁赴哀将至止于传舍整饰


从者而后入心非之及姑劳问终无所言号哭而


已赐遣吏奉祠因县发取祠具拒不受后每至京


师未尝舍宿杨氏其贞忮若此


晋书阮咸传咸素幸姑之婢姑当归于夫家初云留


婢既而自从去时方有客咸闻之遽借客马追婢既


及与婢累骑而还


阮孚传孚字遥集其母即胡婢也孚之初生其姑取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曰胡人遥集于上楹而以字焉


世说新语温峤丧妇从姑刘氏家有一女甚有姿慧


姑以属公觅婚公报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


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


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


宋书龚□传□遂宁人也少好学益州刺史毛璩辟


为劝学从事璩为谯纵所杀故佐吏并逃亡□号哭


奔赴殡送以礼纵后设宴延□不获已而至乐奏□


流涕起曰北面事人亡不能死何忍闻举乐蹈迹逆


乱乎纵大将谯道福引出将斩之道福母即□姑跣


出救之故得免


南齐书檀超传超少好文学放诞任气解褐州西曹


常与别驾萧惠开共事不为之下谓惠开曰我与卿


俱起一老姥何足相夸萧太后惠开之祖姑长沙王


道怜妃超祖姑也


陈书马枢传枢字要理扶风郿人也数岁而父母俱


丧为其姑所养


魏书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后长乐信都人也父朗


坐事诛后遂入宫世祖左昭仪后之姑也雅有母德


抚养教训年十四高宗践极以选为贵人后立为皇



宣武灵皇后胡氏传后安定临泾人司徒国珍女也


后姑为尼颇能讲道世宗初入讲禁中积数岁讽左


右称后姿行世宗闻之乃召入掖庭为承华世妇生


肃宗后尊为皇太后太后性聪悟多才艺姑既为尼


幼相依托略得佛经大义亲览万机手笔断决


崔辩传辩长子景□高祖赐名逸逸子巨伦巨伦有


姊明惠有才行因患眇一目内外亲类莫有求者其


家议欲下嫁之巨伦姑赵国李叔引之妻高明慈笃


闻而悲感曰吾兄盛德不幸早世岂令此女屈事卑


族乃为子翼纳之时人叹为义


刘裕传子业立性凶悖淫其姑称为谢氏为贵嫔夫


人加以殊礼虎贲剑戟出警入跸銮辂龙旗在贵妃


之上即义隆第十女其新蔡长公主也子业矫云主


丧空设丧事而实纳之


王椿传椿妻巨鹿魏悦之次女明达有远操多识往


行前言随夫在华州兄子建在洛遇患闻而星夜驰


赴肤容亏损亲类叹尚之尔朱荣妻北乡郡长公主


深所礼敬永安中诏以为南和县君内足于财不以


华饰为意抚兄子牧情同己子存拯亲类所在周洽


椿名位终始魏有力焉


阉官传张宗之纳南来殷孝祖妻萧氏刘义隆仪同


三司思话弟思度女也多悉妇人仪饰故事太和中


初制六宫服章萧被命在内预见访采数蒙赐赉萧


兄子超业后名彦幼随姑入国娶李洪之女赖其给


赡以自济历位太尉长史武卫将军齐州刺史散骑


常侍中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彦时来往萧宝夤致


敬称名呼之为尊


冯熙传熙字晋昌文明太后之兄也生二子诞修诞


字思政修字宝业皆姿质妍丽纔十余岁文明太后


俱引入禁中申以教诫然不能习读经史故兄弟并


无学术徒整饰容仪宽雅恭谨而已


北齐书后主皇后胡氏传后陇东王长仁女也胡太


后失母仪之道深以为愧欲求悦后主故饰后于宫


中令帝见之帝果悦立为弘德夫人进左昭仪大被


宠爱斛律后废陆媪欲以穆夫人代之太后不许祖


孝征请立胡昭仪遂登为皇后陆媪既非劝立又意


在穆夫人其后于太后前作色而言曰何物亲侄女


作如此语言太后问有何言曰不可道固问之乃曰


语大家云太后行多非法不可以训太后大怒唤后


出立剃其发送令还家帝思之每致物以通意后与


斛律废后俱召入内数日而邺不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