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填空本.中医诊断学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填空本.中医诊断学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本书由人气培训专家、知名中医药大学一线教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中医)博士田磊精心编撰。
作者:田磊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01
书籍编号:30619022
ISBN:978751326086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46877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研究生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填空本.中医诊断学/田磊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3
(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系列图书)
ISBN 978-7-5132-6086-2
Ⅰ.①考… Ⅱ.①田… Ⅲ.①中医诊断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Ⅳ.①R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06306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三街31号院二区8号楼
邮政编码 100176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1/64 印张2.25 字数96.8千字
2020年3月第1版 2020年3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6086-2
定价 1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侵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系列图书编委会
主 编 田 磊
副主编 张 峦 郭琛英 曹粟满
刘 婷
编 委 胡丽鸽 张 超 田泾市
艾丹丹 姚 梦 杨睿萱
朱啊荣 居传水 胡振举
胡月玲 王军燕 王孝友
王军峰 胡春萍 胡爱玲
田四杠 郝欣茶
编写说明
“中医综合”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科目之一,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考察知识面极广,出题思路灵活,试题难度很大。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记忆无疑是复习过程中令人望而生畏却又不得不跨越的一道难关。“中医综合”考查的内容中包含大量的记忆性知识点。特别是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科目,其学科特点要求学习者需准确背诵大量内容,素有“针药剂,真要记”的戏称。
面对这样的难关,许多考生产生了拖延心理,妄图通过突击来快速冲关。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考前突击这些基础内容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且没有中药学、方剂学这些科目作为扎实的基础,临床科目的复习也会受到影响,更何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研究生。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记忆难的问题,我们编写了这套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系列图书。本丛书具备以下四大优点:
1.浓缩大纲菁华,以填空的形式,突出重点内容,边记边背,可念可测,背练合一,事半功倍。
2.一科一本,随用随记,符合“分散记忆,不断重复”的科学记忆方法。
3.尺寸袖珍,便于携带,能够整合学习者的零碎时间。
4.以歌诀、趣记、表格等多种形式帮助记忆。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医学的道路中少有捷径,每日积累,夯实基础,才是指向目标的通衢大道。
田磊
2020年1月
绪论
1.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原理
________、______、以常达变。
2.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
整体审察、______、______。
绪 论
1.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原理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2.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
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上篇 四诊
第一章 望诊
第一节 全身望诊
一、望神
1.得神(有神)
____的表现;或主病轻浅,预后____。
2.少神(神气不足)
脏腑精气________。
3.失神(无神)
(1)正虚失神
多见于________,属病重,预后________。
(2)邪盛失神
提示____亢盛;或____亢盛;或肝风夹痰。可见于____危重病者,预后不良。
4.假神
假神又称“________”“________”。提示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
5.神乱(神智异常)
(1)癫
低落淡漠,痴呆自语。多因情志内伤,________,蒙闭心神,或先天不足,脑神虚损。
(2)狂
狂躁乱动,言行异常。多因暴怒伤肝,________,或心肝火盛,形神失控。
上篇 四 诊
第一章 望 诊
第一节 全身望诊
一、望神
1.得神(有神)
健康的表现;或主病轻浅,预后良好。
2.少神(神气不足)
脏腑精气轻度损伤。
3.失神(无神)
(1)正虚失神
多见于慢性久病,属病重,预后不良。
(2)邪盛失神
提示邪气亢盛;或邪热亢盛;或肝风夹痰。可见于急性危重病者,预后不良。
4.假神
假神又称“回光返照”“残灯复明”。提示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
5.神乱(神智异常)
(1)癫
低落淡漠,痴呆自语。多因情志内伤,气郁痰凝,蒙闭心神,或先天不足,脑神虚损。
(2)狂
狂躁乱动,言行异常。多因暴怒伤肝,痰火扰心,或心肝火盛,形神失控。
(3)痫
猝然昏倒,四肢抽搐,目睛上视,口吐白沫,伴有怪叫声,醒后____。多由________,蒙闭神窍,或颅脑外伤,或先天遗传。
二、望色
1.常色
中国人正常面色是_______,明润含蓄。
(1)__
是指生来就有,一生基本不变的面色,多与种族和遗传有关。
(2)__
是指受各种非疾病因素影响,面部发生短暂、轻微的色泽变化者。
2.病色
病色的特点是___。
(1)__
指病色虽显但尚光泽润泽者,多见于新病、__、___,预后良好。
(2)__
指病色显现晦暗枯槁而暴露者,多见于久病、___、___,预后不良。
3.五色的临床意义
(1)青色
主瘀血、___、痛证、__及肝病。
(2)赤色
主热证、_____。
(3)痫
猝然昏倒,四肢抽搐,目睛上视,口吐白沫,伴有怪叫声,醒后如常。多由肝风夹痰,蒙闭神窍,或颅脑外伤,或先天遗传。
二、望色
1.常色
中国人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1)主色
是指生来就有,一生基本不变的面色,多与种族和遗传有关。
(2)客色
是指受各种非疾病因素影响,面部发生短暂、轻微的色泽变化者。
2.病色
病色的特点是晦暗。
(1)善色
指病色虽显但尚光泽润泽者,多见于新病、轻病、阳证,预后良好。
(2)恶色
指病色显现晦暗枯槁而暴露者,多见于久病、重病、阴证,预后不良。
3.五色的临床意义
(1)青色
主瘀血、寒证、痛证、惊风及肝病。
(2)赤色
主热证、戴阳证。
(3)黄色
主____、湿证。
(4)白色
主虚寒、________、失血。
(5)黑色
主____、寒证、水饮、____。
三、望形体
1.体胖
“胖人多__虚”“肥人__多”“肥人__多”。
2.体瘦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即西医所谓的“恶病质”。“瘦人多__虚”“瘦人多__”。
四、望姿态
1.姿态异常
(1)坐姿
但________,卧则气逆,为咳喘肺胀或饮停胸腹;但________,坐则神疲晕眩,为夺气脱血或见于眩晕病。
(2)卧姿
卧时向外,身轻自能转侧,多属__证、__证、__证;卧时向内,身重难于转侧,多属__证、__证、__证。
2.动态异常
患者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若伴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者,见于风中____;若无意识障碍,仅见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者,见于风中____。猝倒而口开,手撒遗尿,是______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是______证。
(3)黄色
主脾虚、湿证。
(4)白色
主虚寒、气血不足、失血。
(5)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三、望形体
1.体胖
“胖人多气虚”“肥人湿多”“肥人痰多”。
2.体瘦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即西医所谓的“恶病质”。“瘦人多阴虚”“瘦人多火”。
四、望姿态
1.姿态异常
(1)坐姿
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为咳喘肺胀或饮停胸腹;但卧不得坐,坐则神疲晕眩,为夺气脱血或见于眩晕病。
(2)卧姿
卧时向外,身轻自能转侧,多属阳证、热证、实证;卧时向内,身重难于转侧,多属阴证、寒证、虚证。
2.动态异常
患者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若伴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者,见于风中脏腑;若无意识障碍,仅见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者,见于风中经络。猝倒而口开,手撒遗尿,是中风脱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是中风闭证。
第二节 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
(一)望头部
1.头颅
(1)大颅
多属先天不足,肾精亏损,__停于脑。
(2)小颅
多因________不足,颅骨发育不良。
(3)__
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颅呈方形。可见于________、_______等患儿。
2.囟门
____呈三角形,在出生后____个月内闭合。
____呈菱形,在出生后____个月时闭合。
(1)__
即囟门突起,多属实证。
(2)__
即囟门凹陷,多属虚证。
(3)__
即囟门迟闭,多属虚证。多见于________。
3.头发
(1)发色
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________,可见于慢性虚损患者或大病之后。
第二节 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
(一)望头部
1.头颅
(1)大颅
多属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水停于脑。
(2)小颅
多因先天肾精不足,颅骨发育不良。
(3)方颅
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颅呈方形。可见于佝偻病、先天性梅毒等患儿。
2.囟门
后囟呈三角形,在出生后2~4个月内闭合。
前囟呈菱形,在出生后12~18个月时闭合。
(1)囟填
即囟门突起,多属实证。
(2)囟陷
即囟门凹陷,多属虚证。
(3)解颅
即囟门迟闭,多属虚证。多见于小儿佝偻病。
3.头发
(1)发色
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精血不足,可见于慢性虚损患者或大病之后。
(2)发质
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伴见面黄肌瘦,多为____病。
(3)脱发
突然片状脱发,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称为____,多为________所致。
(二)望面部
1.面形异常
(1)面肿
眼睑、颜面先肿,发病较急者为____,多由________,肺失宣降所致;足部、下肢先肿,发病较缓者为____,多由________,水湿泛滥所致。
(2)腮肿
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局部灼热疼痛,多为____,多见于儿童,属传染病。若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伴有寒热、疼痛者,称为____,为________所致。
(3)面脱
多见于________的病危阶段。
(4)口眼㖞斜
突发口眼㖞斜而无半身不遂者,称为____,为风邪____所致;若口角㖞斜兼半身不遂者,则为____,多因肝阳化风,风痰阻络所致。
2.特殊面容
(1)惊恐貌
多见于小儿惊风、__等;若遇声、光、风刺激,或闻水声时出现者,多为______。
(2)发质
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伴见面黄肌瘦,多为疳积病。
(3)脱发
突然片状脱发,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称为斑秃,多为血虚受风所致。
(二)望面部
1.面形异常
(1)面肿
眼睑、颜面先肿,发病较急者为阳水,多由外感风邪,肺失宣降所致;足部、下肢先肿,发病较缓者为阴水,多由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所致。
(2)腮肿
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局部灼热疼痛,多为痄腮,多见于儿童,属传染病。若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伴有寒热、疼痛者,称为发颐,为阳明热毒上攻所致。
(3)面脱
多见于慢性病晚期的病危阶段。
(4)口眼㖞斜
突发口眼㖞斜而无半身不遂者,称为口僻,为风邪中络所致;若口角㖞斜兼半身不遂者,则为中风,多因肝阳化风,风痰阻络所致。
2.特殊面容
(1)惊恐貌
多见于小儿惊风、瘿瘤等;若遇声、光、风刺激,或闻水声时出现者,多为狂犬病。
(2)苦笑貌
_____的特殊征象。
(3)__
面部肌肉出现斑块、结节,浸润性隆起,使面部凹凸不平,犹如狮子面容,常伴见鼻骨塌陷,眉毛、头发脱落等症,见于______。
二、望五官
(一)望目
1.五轮学说
瞳仁属__,称为___;黑睛属__,称为___;两眦及血络属__,称为____;白睛属__,称为____;眼睑属__,称为____。
2.目色
(1)目赤肿痛
多属____证。
(2)白睛发黄
为______的主要标志。
(3)目眦淡白
多属___。
(4)目胞色黑
多属____。
(5)黑睛灰白混浊
称为________,属外障眼病,有虚实之分。
3.目形
(1)目胞浮肿
多为____的先兆和常见表现。
(2)眼眶凹陷
为________或气血虚衰之症。
(2)苦笑貌
破伤风的特殊征象。
(3)狮面
面部肌肉出现斑块、结节,浸润性隆起,使面部凹凸不平,犹如狮子面容,常伴见鼻骨塌陷,眉毛、头发脱落等症,见于麻风病。
二、望五官
(一)望目
1.五轮学说
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及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2.目色
(1)目赤肿痛
多属实热证。
(2)白睛发黄
为黄疸病的主要标志。
(3)目眦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