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填空本.方剂学(2021)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填空本.方剂学(2021)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本书由人气培训专家、知名中医药大学一线教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中医)博士田磊精心编撰。
作者:田磊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01
书籍编号:30619020
ISBN:9787513260817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77234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研究生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填空本.方剂学/田磊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3
(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系列图书)
ISBN 978-7-5132-6081-7
Ⅰ.①考… Ⅱ.①田… Ⅲ.①方剂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Ⅳ.①R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06312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三街31号院二区8号楼
邮政编码 100176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1/64 印张5 字数196千字
2020年3月第1版 2020年3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6081-7
定价 28.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系列图书编委会
主 编 田 磊
副主编 曹粟满 张 峦 居传水
编 委 刘 婷 郭琛英 胡丽鸽
张 超 田泾市 艾丹丹
姚 梦 杨睿萱 朱啊荣
编写说明
“中医综合”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科目之一,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考察知识面极广,出题思路灵活,试题难度很大。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记忆无疑是复习过程中令人望而生畏却又不得不跨越的一道难关。“中医综合”考查的内容中包含大量的记忆性知识点。特别是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科目,其学科特点要求学习者需准确背诵大量内容,素有“针药剂,真要记”的戏称。
面对这样的难关,许多考生产生了拖延心理,妄图通过突击来快速冲关。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考前突击这些基础内容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且没有中药学、方剂学这些科目作为扎实的基础,临床科目的复习也会受到影响,更何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研究生。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记忆难的问题,我们编写了这套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系列图书。本丛书具备以下四大优点:
1.浓缩大纲菁华,以填空的形式,突出重点内容,边记边背,可念可测,背练合一,事半功倍。
2.一科一本,随用随记,符合“分散记忆,不断重复”的科学记忆方法。
3.尺寸袖珍,便于携带,能够整合学习者的零碎时间。
4.以歌诀、趣记、表格等多种形式帮助记忆。
5.免费赠送相关内容名师详解视频课程(扫一扫书中的二维码,即可观看),方便读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学习。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医学的道路中少有捷径,每日积累,夯实基础,才是指向目标的通衢大道。
田磊
2020年1月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________、杏仁、炙甘草。
【功用】发汗解表,______________。
【主治】外感风寒__________证。症见恶寒发热,____________,舌苔薄白,脉__________。
【考点】
1.________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____________之功益彰。
2.________相使:____________,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桂枝汤
《伤寒论》
【组成】________、________、生姜、大枣、炙甘草。
【服法】服已须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一时许,____________,微似有汗”。
【功用】解肌发表,____________。
【主治】外感风寒______________证。症见头痛发热,鼻鸣干呕,____________,苔白不渴,脉___________。
【考点】_______配_______(1∶1):调和营卫,邪正兼顾;散中有收,汗不伤正。“仲景___________”。
麻黄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考点】
1.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
2.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歌诀】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趣记】干妈贵姓?甘麻桂杏。
桂枝汤
《伤寒论》
【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
【服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鼻鸣干呕,汗出恶风,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考点】桂枝配白芍(1∶1):调和营卫,邪正兼顾;散中有收,汗不伤正。“仲景群方之冠”。
【歌诀】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趣记】桂芝要炒姜枣。桂枝药草姜枣。
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桂枝、半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炙甘草。
【功用】解表散寒,____________。
【主治】风寒客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表寒:恶寒发热,无汗,脉浮;水饮:痰多而稀,喘咳,甚则不得平卧,舌苔白滑。
【考点】
1.__________、_________:温肺化饮。
2.辛散与酸收相配,温化与敛肺相配:____________,开中有阖,散不伤正,____________。
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桂枝、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芍药、炙甘草。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外寒里饮证)。表寒:恶寒发热,无汗,脉浮;水饮:痰多而稀,喘咳,甚则不得平卧,舌苔白滑。
【考点】
1.干姜、细辛:温肺化饮。
2.辛散与酸收相配,温化与敛肺相配:散中有收,开中有阖,散不伤正,收不留邪。
【歌诀】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
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趣记】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组成】________、防风、苍术、________、川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草。
【功用】发汗祛湿,____________。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____________。风寒湿: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楚疼痛,脉浮;里热:口苦而渴。
【考点】
1.______、______:清里热,防辛温燥烈助热伤津。
2.分经论治:_____(太阳)、______(太阴)、_____(阳明)、______(少阴)、______(少阳、厥阴)。
香苏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香附子、紫苏叶、________、________。
【功用】疏散风寒,____________。
【主治】疏散风寒,____________证。症见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或恶风,____________,不思饮食,无汗,舌苔薄白,脉浮。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风寒湿: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楚疼痛,脉浮;里热:口苦而渴。
【考点】
1.生地黄、黄芩:清里热,防辛温燥烈助热伤津。
2.分经论治:羌活(太阳)、苍术(太阴)、白芷(阳明)、细辛(少阴)、川芎(少阳、厥阴)。
【歌诀】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趣记】强风百草细,秦川有苍生。羌风白草细,芩川*苍生。
香苏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香附子、紫苏叶、炙甘草、陈皮。
【功用】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疏散风寒,气郁不舒证。症见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或恶风,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无汗,舌苔薄白,脉浮。
【歌诀】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
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趣记】扶苏批草。附苏皮草。
正柴胡饮
《景岳全书》
【组成】柴胡、防风、________、________、甘草、生姜。
【功用】解表散寒。
【主治】外感风寒______。症见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止嗽散
《医学心悟》
【组成】_______、_______、紫菀、百部、_______、甘草、陈皮。
【功用】____________,疏风______。
【主治】____________证。症见咳嗽咽痒,咳痰不爽,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正柴胡饮
《景岳全书》
【组成】柴胡、防风、陈皮、芍药、甘草、生姜。
【功用】解表散寒。
【主治】外感风寒轻证。症见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歌诀】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
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趣记】整柴火房,扫草降尘。正柴胡防,芍草姜陈。
止嗽散
《医学心悟》
【组成】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之咳嗽证。症见咳嗽咽痒,咳痰不爽,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歌诀】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
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趣记】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梗芥前*百草菀。
第二节 辛凉解表
银翘散
《温病条辨》
【组成】连翘、金银花、_______、薄荷、_______、生甘草、_______、_______、牛蒡子、鲜苇根。
【服法】香气大出,即取服,______(治上焦______,_____),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
【功用】辛凉透表,___________。
【主治】____________。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考点】
1.________、________:辛凉解表方中配入辛温解表药,“________”。
2.辛凉________剂。
桑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菊花、________、连翘、________、桔梗、生甘草、________。
【功用】疏风清热,____________。
【主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症见______,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考点】
1.______苦降,______辛散:一宣一降,宣降止咳。
2.辛凉轻剂。
银翘散
《温病条辨》
【组成】连翘、金银花、桔梗、薄荷、淡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鲜苇根。
【服法】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考点】
1.荆芥穗、淡豆豉:辛凉解表方中配入辛温解表药,“去性存用”。
2.辛凉平剂。
【歌诀】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趣记】荷梗连根叶似伞,豆花接穗秆如牛。荷梗连根叶**,豆花芥穗甘*牛。
桑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生甘草、苇根。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邪客肺络。症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考点】
1.杏仁苦降,桔梗辛散:一宣一降,宣降止咳。
2.辛凉轻剂。
【歌诀】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趣记】荷花根,巧接杏,桑果。荷花根,翘桔杏,桑国。
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葛根、_______、_______、_______、芍药、桔梗、甘草、(石膏、大枣、生姜)。
【功用】____________。
【主治】外感风寒,________证(邪在________)。症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痛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考点】______并举,_____同治。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功用】辛凉疏表,____________。
【主治】外感风邪,____________证。症见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____________,甚则______,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