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 > 当代小说 > 天下商帮:大结局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天下商帮:大结局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天下商帮:大结局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天下商帮:大结局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做天下生意,几千年都是这套玩法!《掌舵》后龙在宇潜心力作,写透三大商帮纵横天下的商道风云与恩怨情仇。

作者:龙在宇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01

书籍编号:30619004

ISBN:9787540487447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451850

版次:1

所属分类:小说-当代小说

全书内容:

天下商帮:大结局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版权信息








logo

第一章
俄国商团


1.多伦会盟的阅兵场上,索额图谎报“西北大捷”


太阳西下,晚霞为多伦草原抹上了一层层粉红的胭脂,持续数日的喧闹暂时停止。白日里奔驰的骏马回到棚内,士卒们忙着喂食草料,只待明日再展英姿。那些五颜六色、象征着满洲八旗与蒙古各部落的战旗飘扬在空中,夜风呼啸而过,战旗猎猎作响。


距离乌兰布通血战已过去一年,康熙再一次亲率大军踏上蒙古草原。与一年前不同,辽阔的草原不再有血腥厮杀,有的只是一场盛大的庆典。


自明代起,蒙古便分为三大部,是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与漠西蒙古。女真人崛起于白山黑水后,与蒙古各部的征伐博弈持续了上百年。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用铁骑弯刀降伏了漠南蒙古,还让出身漠南的蒙古女子大玉儿成为大清帝国显赫无双的孝庄太后。


与漠南蒙古不同,实力强大的漠西蒙古素来视清廷为仇敌,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领袖噶尔丹大汗将逐鹿中原,与康熙争夺天下当作毕生志业。漠北蒙古各部夹在大清与准噶尔之间,既左右为难,又两面逢源。


一年前的乌兰布通血战,重新划分了蒙古草原的势力版图。噶尔丹仓皇败逃,大清气势如虹。康熙趁热打铁,挥师北上,邀约蒙古各部王公会盟。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多伦会盟,亦称七溪会盟。自此,漠北蒙古各部臣服,广袤的外蒙古地区纳入大清版图,延续上千年的蒙古高原游牧骑兵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宣告解除。


会盟已持续了三日。第一日,内大臣索额图宣读谕旨;第二日,康熙着朝服在御营升座,鼓乐齐鸣,蒙古王公上前行三跪九叩礼;第三日,康熙召见三十余位蒙古亲贵并赐宴,分封众人爵位。三日之内,八旗禁军佩带武器肃立,蒙古王公中尽是山呼万岁之声。康熙的御营前还站立着四头蒙古人极少见过的大象。大象是清廷特意从北京带来的,装饰华丽,寓意祥和。


经过一夜休整,曙光再次照耀草原。到了第四日,才是整个会盟的重头戏——大阅。数万清军列阵以待,接受检阅。这些曾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又在乌兰布通击溃噶尔丹的雄师劲旅,英姿勃发,不可一世,让刚归顺的蒙古王公们慑服于大清帝国的赫赫武功。


大阅开始,康熙头戴镶有貂皮的头盔,佩带挎刀和弓箭,先骑马绕场一周,亲自拉弓射箭,接着率众人纵马从中间通过受阅军队,登上一座小山包,在此处安设御帐。紧接着,号角声大作,所有骑兵大呼前进,万马奔腾,势如破竹。骑兵操演结束,紧接着便是汉军火器营的火炮齐射。蒙古王公早就听说清军的红衣大炮厉害,在乌兰布通轰得噶尔丹狼狈不堪。此刻,许多人从椅子上站起来,打算一睹为快。


恰在此时,一名身着官服的兵部主事气喘吁吁地奔向御帐,口中大呼:“西北大捷!西北大捷!”


“来得正是时候!”康熙一拍御椅,站了起来。


太监赶紧将奏折递上,康熙扫了一眼,面露微笑,声音洪亮地说道:“刚收到军情奏报,八旗健儿西征途中又打了一场漂亮仗,在杭爱山大败准噶尔部。噶尔丹丢盔弃甲,逃到沙漠戈壁去了。”


车臣汗过去与噶尔丹眉来眼去,交道颇多,如今归顺大清,正急着表态效忠,于是赶紧说道:“这一年来,陛下可替噶尔丹搬过好几回家了。他再这样东躲西藏,怕是无立足之地。”


车臣汗言毕,帐内响起一阵笑声。康熙点了点头,道:“螳臂当车,不自量力,难怪有这般结局。”他重新坐回椅子上,抬了抬手,道:“操演继续。”


康熙一声令下,火器营万炮齐发,火光冲天,声震原野。蒙古王公一个个瞪大了眼,悚惧不已。炮声停下好一阵子,众人才回过神,伸出大拇指赞道:“神武也!”康熙坐在椅子上,自是面色平静,一副王者气派。


大阅结束,康熙回到御营,见营内只有索额图一位大臣,便拿出奏折晃了晃,问:“这份折子你看过了吧?”


索额图赶紧答道:“上午陛下正检阅三军,奏折先送到了奴才这里。”


康熙面色严峻,道:“让兵部主事嚷嚷什么西北大捷,也是你的主意喽?”


索额图双腿发软,跪倒在地道:“奴才自作主张,请陛下恕罪。”


“起来吧。”康熙语气冷淡,“自作主张的事,你又不是头一回做。再说今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不喊大捷又能怎么办?难不成告诉大伙,咱们排兵布阵大半年,结果功亏一篑?”


康熙没有追究今日之事,但又说自作主张不是头一回,分明是在敲打自己,索额图哪敢起身,跪在地上一个劲地叩头。


康熙没有理会索额图,站起身在营内踱步。“这些日子,朕一直盼着西北捷报,没承想到头来竟是一场空。到底怎么回事?为了打这一仗,朕调动了十万大军,耗费粮草无数。不是说噶尔丹精锐尽失,已成惊弓之鸟了吗,为何还让他溜了?”


康熙转过身,见索额图仍跪在地上,不禁吼了起来:“还跪着干吗!起来回话!”这吼声虽大,却无先前的阴沉之气。索额图松了口气,站起身答道:“让噶尔丹侥幸逃脱,都是奴才部署失当。”


“侥幸?”康熙又拿起奏折,厉声说道,“人家可不是侥幸,而是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费扬古折子里不敢明说的事,朕替他说了吧。咱们忙活好几月,总算将噶尔丹困在山谷中,可惜他奋力一搏,杀开一条血路。一仗下来,噶尔丹折了五千人马,费扬古却死伤一万有余。”


“陛下圣明!”索额图后背不禁冒出冷汗。清代虽废除了明代监军之制,但皇家对于兵权的掌控绝无丝毫松懈。很显然,在正式军报之外,还有人向皇上密报战况。如今主持西北战事的费扬古可是皇上最信赖的大将,连他都尚且如此,遑论他人!


索额图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此战让噶尔丹讨了便宜,奴才以为有两层原因。其一,当初在乌兰布通,咱们好整以暇,噶尔丹却劳师远征,如今主客易位,噶尔丹反倒是以逸待劳了;其二,费扬古将军过于轻敌,须知噶尔丹虽元气大伤,但底子仍在,准噶尔铁甲骑兵的战力绝不逊于我八旗劲旅。”


康熙坐回椅子上,说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对噶尔丹务必斩草除根。他一旦缓过气来,不仅会为祸草原,更是我大清的心腹大患。”


康熙冷笑一声,接着说:“参加多伦会盟的这些蒙古王公看似臣服大清,心头却活泛得很。只有彻底剿灭噶尔丹,他们才会死心塌地跟着朕,否则只会长出数不清的墙头草。”


索额图说:“奴才这就拟旨,让费扬古重整旗鼓,不取下噶尔丹的人头,绝不班师回朝。”


康熙点了点头,说:“跟费扬古明说,若能剿灭噶尔丹,他便是大清的功臣;若是放虎归山,他便是千古罪人,万死难辞其咎。”顿了顿,康熙又说:“费扬古在折子上说,西征大军粮饷充足,只是火药急缺。咱们也得想法子,替他解了后顾之忧。”


“奴才正在加紧办,上个月已给前线送去了三十门红衣大炮。”索额图说,“只是费扬古来信说,追歼噶尔丹讲究兵贵神速,有时骑兵一昼夜就追出上百里。大炮重达千斤,运输不便,往往派不上用场。他现在急需的是短小精悍的火药枪。”


“没错,此战咱们正吃了这个亏。”康熙又拿起奏折,“红衣大炮运不上去,倒是准噶尔骑兵装备了上千条火药枪。”


索额图说:“奴才已派人去澳门,向西洋人采购火药枪。另外,俄国商队不日将抵达归化,到时亦可向俄人采购。”


康熙眉头一皱,道:“噶尔丹的火药枪,据说是几年前从俄人那里买的?”


“正是。”索额图答道,“不过俄人最为势利,乌兰布通一战,他们见噶尔丹大势已去,不会再同他沆瀣一气。奴才已派徽商岳江南赴俄,专司采办军火事宜。”


“俄人狡诈,不可轻信,但签《尼布楚条约》时,你同他们打过交道,也算知己知彼。具体的事,放手去办吧。”康熙微闭双眼,示意索额图退下。

2.一条不为人知的京羊道,成了山陕商帮的救命稻草


距离多伦草原千里之遥的归化城,坐落在黄河、大黑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上,北枕巍峨起伏的大青山,南与鄂尔多斯高原隔黄河相望。这座后来叫作呼和浩特的城市,从明代起便是蒙古草原商业贸易中心。多伦会盟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归化城内亦是人声鼎沸,一片繁华。不同的是,驰骋在多伦草原上的皆是文臣武将、满蒙亲贵,而归化城里汇集着天下商帮,他们操着各地口音,或推大车,或牵骆驼,让这座塞外名城拥挤不堪。


归化城南边的一座小院,是文盛合设在当地的分号。文盛合东家、帮办西征粮饷总商文知雪,自打半个月前来到归化,便一直住在院里。今日她起了个大早,带着两个丫鬟在城中漫步。


文知雪性情内敛,加之大家闺秀出身,不喜欢抛头露面。但接掌文盛合后,她却有了逛街的习惯,每到一地,总会带着人去闹市漫步,还与贩夫走卒攀谈几句。后来,伙计们都明白了,东家并非闲逛,而是到街上去探究百业气象、市井生意。


走了一上午,众人都有些疲累了。文知雪指着不远处的一家涮肉坊,说:“中午去吃涮羊肉。”


丫鬟有些诧异,说道:“东家,你可从不吃羊肉。”


文知雪笑了笑,说:“入乡随俗嘛。我听说这家老羊倌涮肉坊是归化城中最有名的,吃饭还得排队。”


中午时分,这家店的生意异常火爆。丫鬟好不容易找到一张空桌子,小二赶紧过来收拾,接着又端上热气腾腾的炭火铜锅与两盘新鲜羊肉。


“东家,总算找到你了。”丫鬟正要动筷子,一名伙计急匆匆地跑进来。


“什么事?”文知雪问。


伙计凑到跟前,低声说:“索相派人从多伦赶来,上午刚到。”


听说索额图遣人到来,文知雪岂敢怠慢,急忙赶回分号。进了前屋,她欠身行礼道:“辛苦上官了,不知索相有何差遣?”


所谓宰相门人七品官,面对文知雪,来人跷着二郎腿,不紧不慢地掏出一封信,道:“索相只说让我送信,该交代的事都写在信里。”


文知雪拆开信,认真读起来。信不长,片刻就读完了。放下信,她笑吟吟地说:“你瞧我,光顾着看信,却忘了礼数。上官请移步,我让人略备了薄酒。”


对方却起身告辞道:“别费那工夫!索相有吩咐,信送到即刻折返。我还要回去复命。”


文知雪连忙追上去,说:“上官公务在身,我不便久留。但上千里路程,上官奔波劳累,连口水都喝不上,我实在问心有愧。”顿了顿,她又说:“商号里别的没有,各地特产倒不缺。这样吧,我让人收拾一篮子货,烦请上官带上。”


一炷香工夫,篮子便备好。文知雪亲手递上篮子道:“茯茶本是咱们泾阳特产,这两盒茯茶乃文盛合自制,选料上乘。另外两样是金华火腿与苏州檀香扇,我半年前去江南采办茶叶,顺道捎回来的。”


篮子里有四样东西,文知雪只说了三样,还有一个蓝色布袋却没提。与官府中人打交道久了,文知雪对各种官场陋规了然于心。她平素以出手阔绰著称,今日对索府中人更得高看一眼。布袋里装着五十两银子,已是寻常人家一年劳作的收入。


来人用手一拎篮子便知轻重,心想外面说文盛合的女东家礼数周到,当真名不虚传。他再三谢过,转身告辞。


索额图的信使刚走,文盛合的另一位东家盛宇峰与管家宋元河便走了进来。盛宇峰没来得及落座,就问道:“索相派人过来,有什么事?”


“你们自个儿看吧。”文知雪将信递过去,说道,“头一桩是催促西征粮饷,第二桩是说俄国商团将抵达归化,索相让我好生接洽,把双方通商的事办好。”


盛宇峰放下信,面色沉重,道:“知雪乃帮办粮饷总商,保障军需本是分内之事。与俄国人通商赚银子,咱们更巴不得。但两件事凑到一块儿,却很棘手。”


宋元河说:“中俄通商互惠,当初还是东家给索相献的策。近日归化拥入这么多商人,也都是因为听说俄国商团将至,指望凑过来分一杯羹。”


“但麻烦也在这儿。”宋元河接着说,“连年打仗,整个草原被噶尔丹蹂躏得满目疮痍。如今放眼塞外,就归化这么一座像样的城池。西征粮草在此囤积,各地商人又挤过来,简直乱成一锅粥。”


“不是一锅粥,而是锅里都煮煳了。”盛宇峰接过话茬道,“归化城里乱糟糟的还不打紧,最要命的是从北京到归化的官道。西征大军的粮草、各家商号的货物,全挤在道上,已是水泄不通。”


盛宇峰两手一摊,继续说:“粮草运不来归化,如何供应西征大军?咱们采办的丝绸、茶叶堵在半道上,拿什么同俄国人做生意?”


宋元河说:“官道堵得不成样子,听说兵部打算让商号的货物就地停运,待西征粮草运送完毕,商队方可上路。”


“我也听说了,公文大概这几日就会到。”盛宇峰显得忧心忡忡。


文知雪默默听着,隔了一会儿才重新开口道:“把粮草与通商的事都办好,确实两难,但再难也得去做。听老辈人讲,俄国疆域广阔,不亚于大清,俄人对丝绸、瓷器爱不释手,尤其对茶叶喜爱到了痴迷的地步。如今噶尔丹败逃,多伦会盟令蒙古各部臣服,被阻绝多年的商路畅通在即,这是千载难逢的商机。中俄通商乃我向索相献的策,开门第一桩生意,无论如何都不能搞砸。”


“要不请索相打个招呼,特准文盛合的货走官道?”盛宇峰想到了一招。


文知雪摇了摇头,说:“归化城的难处,索相是清楚的,否则犯不着写信来。让索相打招呼,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