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诗词戏剧 > 忆长安:诗译唐诗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忆长安:诗译唐诗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忆长安:诗译唐诗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忆长安:诗译唐诗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梁晓明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2-01

书籍编号:30618872

ISBN:978753258662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8646

版次:

所属分类:文学-诗词戏剧

全书内容:

忆长安:诗译唐诗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自序


用现代诗歌的方法重新表现古诗的念头,时兴时息。真正坐下来,花了时间去做,是1986年偶然得友人相赠的一册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倪海曙老先生所著的《长安集·唐诗的白话改写》。展卷读后,深感倪先生用心的深厚和改写的艰苦,但合卷之后,心中总感觉有些欠缺。倪先生改写唐诗,重点放在“白话”两字上,力求好懂和明白,这点是做到了,但是我觉得于改写的诗味失落了不少。白话毕竟是白话,把唐诗用白话说出来,于普及明白是好,于艺术再现便感不满足了。


我一直在写现代诗,便有了用现代诗的语言来改写古诗的念头,这是一;其二,是因为中国的古诗对于当今世界,尤其是美国的现代诗坛,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美国自现代诗的先驱庞德翻译了中国的古诗后,中国古诗的光芒便渐渐地照到了美国这块陌生的地方,并引起了极大的回响。雷斯克洛斯、加里·斯奈德、罗勃特·勃莱、詹姆斯·赖特等著名诗人的诗作中都有着中国古诗的影响和痕迹,有的干脆将翻译的中国古诗作为自己的创作收入诗集。勃莱甚至把中国古诗作为一种新的诗歌传统来进行继承和学习。可以说由于中国古诗的出现,大大丰富了美国的现代诗。


但是,为过去骄傲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现在,是现在的工作。


1988年,在一个诗会上,我与山东大学中文系袁中岳和吕家乡两位教授聊及用现代诗译写古诗一事,他俩极为兴奋与支持,嘱我坚持下去,这于我也是一种喜悦和坚持的动力。但因为译写古诗,纯粹是我个人的意愿,写出一些来给朋友看,大家一片叫好,我一满足,一得意,译写的状态竟消失了。1991年,台湾的《现代诗》杂志又大篇幅推荐发表了拙作,高兴归高兴,译写工作却并未就此推进。反正是个人兴趣,自己高兴了,大家称赞了,就觉得满足了。这样拖拖拉拉,一直到2010年,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来信说,希望将译写的书稿作为重点图书出版。但当时已译写的量实在太少,无法成为一本书出版,于是又来了干劲,一鼓作气,译写出了十几首。但不到半年,编辑因故辞职,又没有另一位接手此事。于是,结集出版一事便停歇了。直到2016年,由于“灰光灯”公众号的推介,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编辑前来约稿。仔细算来,整整28年过去了,我竟然一共才译写了三十多首,而其中还丢失了好几首。


于是,我又得了译写的勇气,一年内译写了二十首。现在终于完成了五十首,也终于可以作为一本书的样子出版了。这几乎就像我心爱的女儿,终于要梳妆出嫁了,心中感受非常复杂,当然,高兴是最为主要的。特别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来出版这本书,我觉得真是最为恰当,最为满意的结果了。夫复何言!


2017年1月

无言的黄昏降下沉默的太阳


蓬帆从手中落下来


我面对淮水的南岸


驿站孤单地看着停船


浩大的风


吹起浩大的波浪


无言的黄昏降下沉默的太阳


人一走开


城墙就一片黑暗


大雁收拢翅膀的芦花


水泽一片雪白


独自的


夜晚


想起秦关一带


钟声盘绕在耳朵上


有一个客人


整夜晚难眠


夕次盱眙县


(唐)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此诗译写完成,我故意只将译诗出示诗友。诗友对其中“独自的夜晚/想起秦关一带/钟声盘绕在耳朵上/有一个客人/整夜晚难眠”一句尤为称赞。他说:“这首诗里面有一种我们自己古诗歌的传统印记。”我看他那么认真,不禁笑了,只好老实交代,就是韦应物“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这两句啊!他一愣,随即醒悟过来,认真地对我说:“但这依然是一首新的诗歌,虽然是译自古诗,但就像古诗在你的新诗里重新活了过来。这是个好东西啊!”


我很高兴,后来又遇到了很多这样的共鸣者,这也是二十多年来,虽然很慢很难,但终于还是坚持下来的最大的鼓励和动力。


从26岁开始到现在知天命的年纪,我一共也才译写了这五十首,我希望可以让古诗在新诗中获得新生。中国古诗确实是好东西,但新诗一点也不比古诗差。

乌鸦叼着松针/无家可归


深夜我推开灯


头顶上


月亮停泊着透明的轮船


寺院后庭我的脚下


流水在静静地呼吸


郊外草地


斜坡上


乌鸦叼着松针


无家可归,野鸭


在散步


满头白发我这张跋涉港口的脸


拉开窗帘


一个人


睁着眼睛


舟月对驿近寺


(唐)杜甫


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


金刹青枫外,朱楼白水边。


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


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


“月朗自明船”,可以理解为:月光明亮,那么舟船自然就会亮堂;也可以理解为:舟船本来不亮,是月光照亮了舟船。差别好像细微,但细品,是很不一样的。我这里译写为“月亮停泊着透明的轮船”,甚至是希望把原来的这两点含义都深藏起来,但若细看,依然是原诗的含义,却又似乎不同了。这不同,恰是诗歌不同的呈现形式所致,给阅读带来了新的感受。“透明”,是更加客观的,虽然也是“照亮”的,但却需要妥帖地去感受。还有,“月亮停泊着透明的轮船”,是月亮停泊,还是舟船停泊?希望在这样的译写中,原诗的这个“朗”字可以隐隐地浮现。

今夜点亮鄜州的月亮


今夜点亮鄜州的月亮


她独自在家中


静静地仰望


遥远地


我在想


我的一双小儿女


现在


还不懂得想念长安


雾气从她的鬓发落下来


白色的手臂在白色的月光下


渐渐渗入寒冷


几时能在明亮的帐幔旁边


我和她倚靠一起


脸上的泪痕被月亮同时晒干?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一首很美的温情小诗,特别是想起杜甫颠沛多难的一生。他于孩子和妻子的这种想念,如此细致入微,如此心肠纠结,忧伤又缠绵,令人长叹!


鲁迅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杜甫这首诗算是例子。


“今夜点亮鄜州的月亮/她独自在家中/静静地仰望”,我译写时增加了一个第三人称。这一增加,诗歌阅读的对象似乎变了,本来是杜甫对妻子所言,似乎是写给妻子的,妻子才是第一读者。加进这个第三人称,读者也变成了一个人物,加入到了诗歌里面。诗意并未改变,但形式上变了很多,我并不想用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所谓的“疏离感”来解释现代性呈现的价值,我只是觉得这样表现,妻子变成了诗歌内容的一部分,似乎更加哀婉、深情,有画面感。

一万年的脸庞/青气朦胧


波涛从平地涌起一座宝塔


高高的宝塔顶住了天宫


我走上去


仿佛


离开了世界


梯阶下面到处都是空虚


高耸的脸把整个世界压在下面


这张高耸的脸


只有鬼才可能这样制造


四只角阻挡住太阳的道路


七层塔尖一次次碰到天空


往下面我看到高飞的禽鸟


弯腰我听到了吓人的冷风


山峰推动山峰一阵阵波浪


笔直向着东方前进


槐树把马路抱在怀中


这座宫殿


一片玲珑


秋天从西方走来


秋天占领了关中


长安附近的大地上


一万年的脸庞


青气朦胧


佛家的道理是吃饭的道理


好像我头顶抚摩的阳光


我一定要


把高高的帽子从手中丢开


佛家的道理


对待我


像时间一样无穷无尽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唐)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所有光芒都是你的光芒


溪水清澈的眼睛深不可测


看不清楚的国家


天空只飘荡一块云彩


松树上月亮开始微笑


所有光芒都是你的光芒


花朵把自己瘦小的影子


安排在茅亭的床上休息


一朵朵芍药歌唱的庭院


记忆到处长满了青苔


我也要


向来路告别


在遥远的西山上


仙鹤一群群在缓缓散步


宿王昌龄隐居


(唐)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花朵把自己瘦小的影子/安排在茅亭的床上休息。”原文“茅亭宿花影”,这一个“宿”字,既可理解为一种形容,一种客观的描述,又何尝不可以作为一个动词来使用呢?


如果我们把这个“宿”字作为动词去解释,那么,后面的花影便成为了一种主动的姿态,当然,把它作为主语来进行译写,也只能算是一种呈现原意的尝试与努力吧。

在别人的家乡/我端起了送客的酒杯


九月九日


降落在


望乡台上


在别人的桌面


别人的家乡


我端起了送客的酒杯


我与人分开


将南方的感情深埋入痛苦


北方啊——


天空看不见


半点


飞鸿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这首诗歌的译写很是白话,但它依然有着一种诗意的沉潜。比如我将“鸿雁那从北地来”,译写成“北方啊——天空看不见/半点/飞鸿”,是试图增加一种新诗的阅读弹性。其实,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歌,对于语言的弹性和含蓄性,以及在这种含蓄和弹性背后所要求的丰富性,都是一样的。这也是诗歌独有的魅力。

大雪的脚迹后/你跟着出现


大雪将蓝桥一片染白


大雪的脚迹后


你跟着出现


正如秋风吹到了秦岭


秋风推着我


从此地离开


每次到驿亭


我每次都下马


我绕着墙垣寻找


我细细地盯着亭柱


我在看


哪是你写下的一首新诗?


蓝桥驿见元九诗


(唐)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白居易的这首诗歌阅读起来,在节奏上有一种回旋环绕的艺术效果,译写成新诗,在节奏上便失去了这种回环的效果。不同的艺术形式,即使围绕着同一个题材进行呈现,其最终效果,依然只能在它独有的界限内完成。

色彩休息/在松林里面


语言


一句一句


嘴唇跌落


在黄花的山冈上


我一次


重复一次


追赶着溪水


不到一百里的道路上


我和山峰欢乐地旋转


声音响亮在乱石头中间


色彩休息


在松林里面


水波生长水草


芦苇站在


水草的头顶


我和我的心事


微风一样悠闲


看山山水水多变的脸上


没有一点


表情


坐在一块大石头上


独自钓鱼


我将


这样完成


我剩下的生命


青溪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这首诗相对于其他诗歌的译写,可能在形式上的突破是最多的。比如首句“言入黄花川”,在译写中变成了四句:“语言/一句一句/嘴唇跌落/在黄花的山冈上。”而且,诗意也要多花些思量,拐几个弯才能联通本来的含义。这拐了弯的思量,恰是我所求的。


忆长安:诗译唐诗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我和我的心事


微风一样悠闲


看山山水水多变的脸上


没有一点


表情

我喝得大醉/他鼓掌开心


我飘曳的襟摆带领黄昏


从山顶下到山脚


站在天上的月亮


跟在人背后


跨进门槛


在遗落的地方


在后面


越来越远的道路上


山坡一大片翠绿的世界


我的手


被一只斛斯山人的手


紧紧握住


刚到他的家


他儿子


已大开柴门迎接我们


和翠竹一起走进


一条弯曲的小路


在山上我的衣服


掠过一层层翘望的树梢


我决定在这里休息


我举杯感激他朴素的棉被


和松风一起


我把我的歌声笔直唱到树林外面


一首歌唱完


天空只剩下了半颗星星


我喝得大醉


他鼓掌开心


山外面另外一个世界


我一声大笑


忘得


干干净净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这首诗比较长,但不知为何,我的译写却很顺畅,几乎像自己也到山里去见了斛斯山人一样,没有一点“隔”的感觉。特别到了最后两句,那其实也就是李白又习惯性地抒发了一次自己内心的心意:一种愿意与山水共存共欢的念头和期望。这种念头他在《独坐敬亭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多首诗歌中都抒发过,那种自得其乐的感受也成为我译写时极大的享受:“我喝得大醉/他鼓掌开心/山外面另外一个世界/我一声大笑/忘得/干干净净。”

时间让流水带走了鲜花


细雨下在窗外


细细的雨中


春天渐渐落入衰残


薄薄的丝被被凌晨五点的寒冷惊醒


无尽的喜悦呵


难得的欢欣


可惜是场梦


也只能在梦中才能出现了


金漆的栏杆上


一个人


不要向远处无尽地眺望


锦绣的峰岚啊碧绿的江水


我随便地离去了


我几时能再见呢?


时间让流水带走了鲜花


天上是天上


地下是地下了


浪淘沙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以上十首是1991年发表在台湾《现代诗》复刊第十三期上的,迄今二十五年了。现在再看,还是有可以斟酌的地方,不过这是个无止境的工作。这是一。二呢,这是一首五代词,只是作为译写的历史放在这里了,就全书的体例而言,算是一个小小的违规。


李煜的这首词,实在太有名,像“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本身已臻于完美,但好在现代诗有它自己独有的语言逻辑和魅力,在我,这也算是一种努力了。

我抬头就看见了升起的南斗


可以把大树拔起


但拔不去我要去林间幽居的根须


今天出发


今天我把我


交付给任何一处遇到的风景


小船在晚上跟着风走


道路跟繁花


进入了溪口


转到西边巨大的山凹


黑夜刚刚与大地握手


群山之外


我抬头就看见了升起的南斗


深潭飞起弥漫的水雾


月亮潜行在山林的背后


前途既然比水雾迷蒙


我更加愿意


持竿做一个钓鱼的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