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绚烂,一半是素雅:陆小曼传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一半是绚烂,一半是素雅:陆小曼传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林希美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01
书籍编号:30618856
ISBN:978755944462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55451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女性人物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一半是绚烂,一半是素雅:陆小曼传/林希美著.—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594-4462-2
Ⅰ.①一… Ⅱ.①林… Ⅲ.①陆小曼(1903-1965)-传记 Ⅳ.①K825.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95404号
一半是绚烂,一半是素雅:陆小曼传
林希美 著
出版人 张在健
责任编辑 李龙姣 张 倩
营销编辑 曹树欢
装帧设计 一九八四
内文排版 麦莫瑞
出版发行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南京市中央路165号,邮编:210009
网 址 http://www.jswenyi.com
印 刷 天津旭丰源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 张 8.25
字 数 150千字
版 次 2020年5月第1版 2020年5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594-4462-2
定 价 46.00元
江苏凤凰文艺版图书凡印刷、装订错误可随时向承印厂调换
真正的美人,
都是由学识、才情浸润出来的。
岁月不惊不扰,时间不急不缓,
过自己想要的人生,爱自己想爱的人,
时光会把你推向你想去的地方。
婚姻不是围城,也不是坟墓,
真正困住我们的,是自己的心。
我们的一生不只是观光,更是跋山涉水、翻山越岭。
爱过痛过之后,才懂得原来所有的时光都与一个人有交集,
所有的痛苦与磨难都与一个人有关。
这世间最美的,莫过于一生一代一双人。
简简单单,平平凡凡,一花一草,一粥一饭,
看似平淡却是最幸福的日子。
人生苦短,
珍惜当下,方能无伤无惧。
我们不能改变苦难,唯一能改变的是自己。
你可以在逆境中成长,也可以在逆境中堕落,
但唯有成长才能收获。
这世上,许多女子都逃不过情,逃不过悲欢离合、缘聚缘散。
当一切尘归尘,土归土,
她们才能活得自在旷达,活出一份恬淡安然。
其实,我不羡富贵,也不慕荣华,我只要一个安乐的家庭、如心的伴侣,谁知连这一点要求都不能得到,只落得终日里孤单的,有话都没有人能讲,每天只是强自欢笑地在人群里混。
——陆小曼
我决心做人,我决心做一点认真的事业,虽然我头顶只见乌云,地下满是黑影,可是我还记得你常说“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陆小曼
序
开到荼
花事了
人生总是遗憾太多、欢愉太少,为了换取快乐,有人散尽千金也毫不吝惜。也有人觉得,世事飘忽不定,万千繁华终如过眼云烟,不如平平淡淡过一生,因为平淡中才有真味。毕竟,人生快意短如一瞬,为了片刻之欢而付出太大代价,不值得。
但究竟值不值得,只有尝过的人说了才算。
在民国时期,有一位女子特立独行、勇敢、纯粹、天真,活得尽情尽兴、义无反顾,为了快乐,甘愿放弃一切。
她说:“人生苦短,不用太认真,要及时行乐。”
基于这一准则,她做事随心所欲,永远只考虑当下。她出身名门,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擅丹青、懂诗书、通琴棋、学中西……后来,她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青年才俊王赓,本来未来的生活前景一片光明。可这样的生活,只有荣华富贵,没有关心和陪伴,她只能独自品尝着孤独和空虚。直到遇见徐志摩给予的甜蜜爱情,她才感受到什么叫快乐,因而坚决与王赓离婚,哪怕被千夫指,她也毫不在乎,只为成全自己的爱情。
再嫁后,她依旧我行我素。尽管徐志摩收入不菲,但依然维持不了家庭生活。她为了保证自己富贵太太的做派,为了一条帕子、一双鞋子、一篮水果,迫使徐志摩不得不疲于奔命。
爱情在此时发生转折。徐志摩待她再不能如初。他不是不爱她,只是因为忙于生计荒废了学问,沦为金钱的奴隶。他需要她的抚慰、她的陪伴、她的体谅。可她,依旧忙于交际,对于徐志摩在金钱上无法满足她的需求,她深感痛苦。徐志摩的苦苦相劝,她都置若罔闻,甚至怀疑他们之间的爱情不复存在,她爱的男人也已消失。
她只要求男人宠爱自己,却从不考虑感情是对等的。
他们开始吵架,直到那天徐志摩踏上飞机,因飞机失事而丧命,她才明白,他永远地离开了她。
此后,她再一次任性起来——不再做“名媛”,而是整日素衣,只为祭奠失去的爱情。她终生不能忘记他,在怀念他的时光中慢慢成长,凤凰涅槃,看透人生。
她的一生是个传奇,风光过、爱过、痛过、恨过……直到晚年,才活出了本真的自我。这不是姿色之美,而是生命之美。
当时的人都夸她长得美。要问她美在何处,千言万语也无法道尽。
如果简单来说,她美在眼,细细的眉毛衬出一双媚眼,媚中带着清秀与书卷气;她美在嘴,微微上弯似月牙,似在诵读诗句;她美在身,娇小玲珑,举手投足尽显风情;她美在才华,提笔便能写诗作画;她美在倔强,总带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她美在真,为了爱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世人独爱她的容颜,她却更想奏出生命的精彩乐章。
她应该是光鲜的、靓丽的、幸福的,但她倾尽一生,似乎只是为了与时光对抗。当她放下繁华、名利、家族、爱情,她才终于活出了真实的自己。那时,她只不过是一位平凡的女子,如你,如我。那时,她或许才懂得“及时行乐”的真正意味。
她整日深居简出,宅在家中作画,与义女为伴。她似乎忘记了自己是谁,但外面的人无法忘记她,至今仍流传着她的故事。
她的名字,叫陆小曼。
Chapter 01
一朵桃花,误入人间
陆小曼的童年生活是枯燥的,终日与书本笔墨为伴,可这段经历让她的人生更加丰富充实。她这颗孱弱的小种子已根植于地下,正在发芽,等着未来能够开出娇艳的花。可是她并不知,一刹那盛放的美丽过后却是生命的凋零。不过,万物轮回,春风吹又生,谁敢说这不是一种新的成长呢?
陆家迎来“小观音”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他的命数。有人成就一番事业,有人绽放生命,还有人历经情劫。茫茫人海,人来人往,可偏偏就遇见了你,爱上了你,谁能说这不是一场情缘?
命数既定,便万般不由人。“情”,这个极美的字,让多少人误了一生,又幸福了一生。
敢问,情为何物?是朵朵桃花香,是阵阵清风凉,是滴滴相思泪。
陆小曼便是一朵有情的桃花,因爱绽放,为爱凋落。
陆小曼既能沉醉于风花雪月、纸醉金迷,也能整日吟诗作对、清心寡欲。徐志摩曾说:“案上插了一枝花便不寂寞,最宜人是月移花影上纱窗。”
陆小曼就是徐志摩案头最爱的花。她来度他,成为他的情劫,却不承想,他也成了她的情劫。
这世上,许多女子都逃不过情,逃不过悲欢离合、缘聚缘散。当一切尘归尘,土归土,她们才能活得自在旷达,活出一份恬淡安然。
1903年11月7日,上海孔家弄的陆家,迎来了家中第九个孩子。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十九,是观音菩萨出家成道日,而这个孩子正巧是一个女婴,得菩萨庇佑,活了下来。所以,她有一个小名,叫“小观音”。
她还有一个乳名,叫“小眉”,正名是陆小曼。
之所以说她得菩萨庇佑活下来,是因为陆小曼前后有八个兄弟姐妹,全部夭折,只有她得以幸存,其“幸运”可想而知。
说起陆家,堪称名门望族。
从《樟村陆氏宗谱》中可以得知,陆家已传承八十余代,从汉朝开国功臣陆贾到唐朝名相陆贽,再到宋朝著名文臣陆游和陆秀夫,无一不是声名显赫之士。
到了民国时期,陆家地位名气虽大不如前,但陆小曼的祖父陆荣昌来头依旧不小。他是晚清时的朝议大夫,曾得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亲笔题写匾额“饥溺为怀”,意为有大慈悲心之人。一直到他去世后十年,清誉犹在,足见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陆荣昌是樟村陆氏北园村派第七十八代子孙,《樟村陆氏宗谱》中写道:“荣昌,行二,字致和,朝议大夫,钦加运同衔赏戴花翎,候选同知,国学生。”
陆荣昌育有三子,第三子便是陆小曼的父亲陆定。
陆定,原名陆子福,江苏常州人,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他沉默寡言、敦厚老实,读书甚好,不费吹灰之力便考中举人。之后去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加入孙中山同盟会,回国后加入国民党,担任过财政部司长和赋税司长。
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也是常州人氏,小名梅寿。她会古文,擅丹青,是白马三司徒巷吴氏中丞第吴耔禾之长女,祖上吴光悦做过清代江西巡抚。吴曼华是名门闺秀,也是一代才女,其才学不亚于陆定。清末有一段时间,陆定担任贝子贝勒学校的老师,教导工作完毕后,常将皇家子孙的作业带回家,批改作业的任务便落到了吴曼华的头上,可见吴曼华的文化功底有多扎实。
陆小曼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且是家中独女,自然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她自幼娇弱,几乎“没有小半天完全舒服”,父母对她的养育可谓煞费苦心。
一个人出身再好,如果不学无术,也只是“纨绔子弟”。多少名门之后因不思进取而荒废一生,最终让家族败落。
陆小曼虽出身名门,在生活上备受宠爱,可在学习上却吃尽苦头。
对于陆家这一独苗,父母不希望陆小曼变成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而想把她培养成才华横溢、博学多才、能诗会画的淑女。为了女儿的未来,陆母拉着瘦弱的陆小曼,将其送去学习丹青笔墨、古文诗书。
不过,陆小曼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师,是她的母亲吴曼华。
吴曼华温柔娴静,不喜抛头露面,生下陆小曼后,更是将全部精力放到了教育女儿上。她的教育十分严苛,以贵妇、名媛、闺秀作为培养标准,使得陆小曼不敢松懈半分。她教陆小曼礼义廉耻、三纲五常,也教她待人礼仪,培养她淑女风范,还教她琴棋书画、音律歌舞。
陆小曼不似吴曼华这般安静。她生性好动活泼,性子也不稳重,学东西总是沉不下心来。吴曼华对女儿再严苛也未免心疼,担心她体力承受不住,有时也难免允许她玩乐。不过,陆定对陆小曼的要求比吴曼华还严格,恨不得她整日啃读课本。
陆家迁居北京后,陆小曼在北京女中读书。与之前学习琴棋书画、音律歌舞相比,她不喜欢规规矩矩啃课本,有时还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陆定见她乖张叛逆,一气之下狠狠地打了她,她这才收了心。
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事实上,严父也出才女。
在生活上,她是千金小姐;在学业上,她是用功的学生。正是这样的成长环境,才培养出了陆小曼这样的名媛。
陆小曼成名后,有人评价说:“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别具风韵,说出来的话聪明又好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再见到一个女人有如此干练的风情、才调。”
世上只有一个陆小曼,世人无法超越,可是总有人渴望像陆小曼一样曼妙多姿、风情万种、才华横溢,成为一代女神。
于是,不少女子也穿上旗袍,涂上口红,戴上珍珠,效仿陆小曼的穿着打扮。她们以为这样就能活出一番别样的风情。可是,她们学走了样,女神从来不是靠抛媚眼展示魅力,也不是靠穿华服、挎名包等外在之物来修饰自己,而是集才华、气质于一身,才有了举手投足间的优雅。
可惜,大多数人既没有陆小曼的出身,又不肯用功学习,所以往往一事无成。
因此,一个女性不管出身如何、年龄几何,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总不会有错。想要成为谁,就学习她身上的品质,向她看齐。
陆小曼的童年生活是枯燥的,终日与书本笔墨为伴,可这段经历让她的人生更加丰富充实。她这颗孱弱的小种子已根植于地下,正在发芽,等着未来能够开出娇艳的花。可是她并不知,一刹那盛放的美丽过后却是生命的凋零。不过,万物轮回,春风吹又生,谁敢说这不是一种新的成长呢?
从小就活得像个女王
民国女子张幼仪晚年时说过:“在中国,女人家是一文不值的。她出生以后,得听父亲的话;结婚以后,得服从丈夫;守寡以后,又得顺着儿子。你瞧,女人就是不值钱。”
张幼仪是传统女性的代表,陆小曼则是自由的新式女性的代表。两个女性,两种不同的人生,一位先苦后甜,一位先甜后苦;一位在旧传统里慢慢觉醒,活出一段新的人生;一位在新式思想里慢慢回归,让灵魂归于平静。
女人如花,不同的女人,花期不同,收获的果实也不相同。有些女人经历坎坷磨难后才会绽放,有些女人则早早便已绽放,余生尽是收获。
陆家是名门望族,交往的自然都是达官贵人、军政要员。陆小曼习惯了接触这些人物,自身也便养成了落落大方的仪态和笃定自信的气质。女儿出众的表现,令陆定颇为得意,对她的期望又高了几分。她必须是上流社会的千金小姐,必须受万人追捧,成为一代才女、一代名媛。
陆小曼上过幼稚园,在那里接受了怎样的教育不得而知。1909年,也就是她六岁那年,全家从上海迁居北京,她才开始接受正式的学堂教育,结束了幼稚园学习生涯。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民国初年,这里风起云涌。那些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礼义廉耻的旧思想,正在被新式思想替代。人们开始追求自由、解放女性,掀起一场灵魂革命。
陆小曼初来乍到,对北京的印象颇佳。她喜欢古朴的城墙,喜欢幽深的胡同,喜欢北方磅礴的气象。它不似上海那般灯红酒绿、浓妆艳抹,而是古老沉稳、厚重大气。这两座城市的性格、气质,后来在陆小曼的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既有大上海的风情万种、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