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功励志 > 思维与智力 > 鬼谷子·成功谋略(智听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鬼谷子·成功谋略(智听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鬼谷子·成功谋略(智听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鬼谷子·成功谋略(智听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董佩华著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1-05

书籍编号:30618820

ISBN:978751622100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03628

版次:1

所属分类:成功励志-思维与智力

全书内容:

鬼谷子·成功谋略(智听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前 言


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充分显示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其中凝聚人类韬略最丰富、最集中的著作是兵书。古代兵书在人类文明发达、社会进步的现代,仍具耀眼的异彩。中国传统兵法著述,粗略统计有1300余种,但传世者仅有200多种,其中称得上精品的更是为数不多,《鬼谷子》便是这少数精品中的一种。


在中国文化史上,鬼谷子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传说苏秦与张仪是他最杰出的两个弟子,他们曾以合纵连横之策游说各国诸侯,并以此奠定了秦与六国对峙及由秦统一中国的政治局面。纵横术充满了诈谋、诡道,是外交家的权谋。这些权谋显示了古代政治、外交、军事中的诡秘术和投机术,表现了诡辩的逻辑思维价值,尤其是为“阴谋术”提供了理论思维的依据。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用“阴谋”“诡计”认识世界,解决争端,指挥军政活动,在诸侯割据、群雄争霸的时代,曾横行于天下。尽管后来的儒士们把纵横术贬为“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天下用之,则失天下”。但是,纵横术那充满智慧的谋略,仍然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活动中发挥其难以取代的作用。《鬼谷子》着重于实践,具有完整的领导统御、智谋策略体系,堪称“中国第一奇书”,它不但谋略于政治、军事、外交,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探索人性及心理活动规律,论述劝谏、建议、协商、谈判和一般交际技巧的大作。它讲述了不少政治斗争权术,其中最重要的是取宠术、制君术、交友术和制人术。“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这应该就是《鬼谷子》的精髓所在。


在今天,鬼谷子的思想精髓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其书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必读的智慧法典。本书对《鬼谷子》的精要进行解读,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剖析了《鬼谷子》的智慧精髓和谋略精华,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力求古为今用,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继承发扬。

第一篇 捭阖术


捭者,开也;阖者,合也。捭阖之意即是开合的意思。鬼谷子认为一开一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是掌握事物的关键。所以,古代纵横家常以开合之道作为权变的根据,并且将其运用到游说当中去。“捭阖术”与天地之道相通,而天地之道即是阴阳之道,因此“捭阖术”又常常被叫做“阴阳术”。在当今社会,熟练地掌握并运用“捭阖术”,就可以做到阴阳平衡、进退有度,如此这般方可趋利避害,制胜万物。


【原文】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注释】


①粤若:发语词,无义。②稽古:考察古代历史。稽,考察。陶弘景注:“圣人在天地间,观人设教,必须考古道而为之。首出万物以前人,用先知觉后知,用先觉觉后觉,故为众生先。”③阴阳:古代哲学概念,表示事物间的对立统一。万物皆由阴阳构成,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几天地、日月、昼夜,乃至人体脏腑、气血皆分属阴阳二气。④命物:辨别事物。陶弘景注:“阳开以生物,阴阖以成物,生成既着,须立名以命之也。”⑤筹策:谋划,预测。⑥朕:征兆,迹象。陶弘景注:“万类终始人心之理,变化征迹,莫不朗然玄悟,而无幽不测,故能筹策达见焉。”⑦守司:掌控,管理。⑧门户:通道、途径。陶弘景注:“圣人既达物理终始,知存亡之门户,故能守而司之,令其背亡而趣存也。”


【译文】


纵观古今历史,圣人是天地间芸芸众生的主宰。通过考察阴阳二气的变化来分辨万物,从而知道生死存亡的途径。考察各种事物的始终,洞察人们内心的实情,发现万物变化的征兆,把握避祸求生的关键。所以,从古到今,圣人所遵循的方法、守则始终一致。


【原文】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注释】


①变化无穷,各有所归:尽管万物变化无穷,但“道”却始终贯穿于其中。陶弘景注:“其道虽一,所行不同,故曰变化无穷。然有条而不紊,故曰各有所归。”②度权量能:权衡比较优劣短长。度,量长短。权,称轻重。量,比较优劣。陶弘景注:“权,谓权谋,能,谓才能;伎巧,谓百工之役。言圣人之用人,必量度其谋能之优劣,校考其伎巧之长短,然后因材而任之也。”


【译文】


世间万物是千变万化的,各有特定的归宿。有的表现为阴,有的表现为阳;有的柔弱,有的刚强;有的开放,有的紧闭;有的松弛,有的紧张。所以,圣人能够始终把握事物间的阴阳变化,并以此审查先后,权衡轻重缓急,比较人才的优劣短长,以便任贤使能,君临天下。


【原文】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注释】


①有差:因层次不同而有差别。②无为以牧之:以无为牧之。牧,管控,驾驭。陶弘景注:“言贤不肖、智愚、勇怯,材性不同,各有差品。贤者可捭而同之,不肖者可阖而异之;智之与勇可进而贵之,愚之与怯可退而贱之。贤愚各当其分,股肱各尽其力。但恭己无为牧之而已矣。”③嗜欲:喜好,欲望。陶弘景注:“言任贤之道,必审定其材术之有无,性行之虚实,然后随其嗜欲而任之,以见其志意之真伪也。”④指:通旨,宗旨。这里指真实意图。⑤阖而捭之:先封闭,然后打开。意思是先搞清事实,再采取行动。陶弘景注:“凡言事者,则微排抑其所言,拨动以反难之,以求其实情。实情既得,又自闭藏而拨动彼,以求其所言之利何如耳。”


【译文】


人们的禀性是有差别的,有的贤能,有的不肖;有的聪明,有的愚蠢;有的勇敢,有的怯懦。针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对待方式,可以对人开放,也可以对人封闭;可以引进,也可以辞退;可以轻视,也可以尊重,顺应每个人的特点来对待他们。详查对方的有无虚实、欲望喜好来任用,判断其真实的志向与意念。略微排斥其言辞,开启之后加以反复揣摩,通过询问来考察其真伪虚实。贵在得到其内心旨意和要害,通过闭合开启,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


【原文】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注释】


①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或开诚布公,坦然相告;或严加保密,丝毫不露。②原其同异:找到双方的异同之处。陶弘景注:“凡臣所言,有可有不可,必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③贵微:贵在微妙隐秘。陶弘景注:“计谋虽离合不同,但能有所执守,则先从其志以尽之,以知成败之归也。言拨动之贵其周遍,闭藏之贵其隐密,而此二者,皆须微妙合于道之理,然后为得也。”④与道相追:符合天道自然。


【译文】


或者把实情向对方公开,或者把秘密隐藏。公开实情,是为了和对方情况一致;秘密隐藏,是为了和对方情况不同。想知道事情可行与否,就要把对方的计谋研究清楚,明白自己和对方的异同之处。不管是离是合,都要等待时机,顺从对方意愿,以观察他的动向。如果要把实情告知对方,务必要谋划周全;如果不把实情告知对方,务必要行事严密。周全、严密要求做到密不透风,不被发现,最好使自己的行动像“道”一样归于无形。


【原文】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注释】


①料其情:了解情况的真伪、善恶、利害。陶弘景注:“料谓简择,结谓系束。情有真伪,故须简择;诚或无终,故须系束也。”②度数:对谋略加以揣度,作出规划。陶弘景注:“权衡既陈,轻重自分。然后为之度数,以制其轻重。轻重得所,因而为设谋虑,使之道行也。”③不中:不能达成一致。陶弘景注:“谓轻重不合于斤两,长短不充于度数,便为废物,何所施哉。圣人因是自为谋虑,更求其反也。”


【译文】


用开启之术,要对对方实情了如指掌;用闭合之术,要和对方结为一心。对待人才,皆能衡量其轻重缓急,弄清对方真实意图想法,并作出切实规划,圣人善于根据实情为对方考虑。假如不能猜中对方的轻重缓急,圣人就要考虑自己的退路了。


【原文】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注释】


①出之:取而用之。②内之:采纳。③捭阖:即开合。指战国时纵横家的游说之术。纵横家认为“捭阖”是化成天下、四季运转、奇谋大略之道。捭,放开,即敞开心扉,以积极的姿态容纳各种才智为我所用。阖,闭合,即关闭心扉,包藏一切,以隐忍的态度暗中完成奇功大业。④以化万物:指天地间的万千变化,犹如四季交替。陶弘景注:“阴阳变动,四时开闭,皆捭阖之道也。纵横,废起也。万物,或开以起之,或阖而废之。”⑤反出,反覆反忤:或离,或归,或反。有学者认为此六字应为“纵横反复”,下接“必由此矣”四字。陶弘景注:“言捭阖之道,或反之,令出于彼;或反之,覆来于此;或反之于彼,忤之于此。皆从捭阖而生。”


【译文】


因此,采用开放的做法,要么使对方显露真实意图,或者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采用封闭的做法,可以获取有价值的东西,也可以避开潜在的威胁。捭阖之道反映了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捭阖之道可以使阴阳发生转变,从而使四季循环往复,进而孕育世间万物。由此可知万物纵横变化,无论离开、归复、反抗,都离不开捭阖之道。


【原文】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注释】


①道之大化,说之变也:道与说各有自己的原则。任何事情都因自身变化而走向成功或失败,纵横捭阖,便可促成事物的成功。大化,即变化;说之变,采取灵活游说的原则。陶弘景注:“言事无开阖,则大道不化,言说无变。故开闭者,所以化大道,变言说。事虽大,莫不成之于变化,故必豫之。”②“志意”句:陶弘景注:“言上八者,若无开闭,事或不节,故关之以捭阖者,所以制其出入。”


【译文】


捭阖之道是阴阳变化之道的演化,是游说他人随机应变的关键。必须事先考察并弄清这些变化,事情的吉凶和人们的命运密切相关。口,是心意出入的门户。心灵,是精神的居所。意志、欲望、思想和计谋都要通过口这一门户传达出来。所以,口是捭阖之道的关键,要能控制自己的言辞。


【原文】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注释】


①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指开闭有节,阴阳处理得当。②诸言:指前面的游说之言。


【译文】


通过“开启”或“闭合”之术可以有效控制他人。“开启”就是开放自己,表现为公开,可以用言词来表述,是阳;“闭合”就是封闭自己,表现为闭合,沉默不语,是阴。阴阳两方相互调和,才能始终符合捭阖之道。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嗜好、财利、得意、情欲等,都表现为“阳”,可称之为“开始”。而死亡、忧患、贫贱、羞辱、毁弃、损伤、失意、有害、刑戮、诛罚等,都表现为“阴”,可称之为“终止”。凡是依照“阳”行事的人,可以称为“开始”,他们以谈论“善”进行游说,促使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凡是遵循“阴”行事的人,都可以称为“终止”,他们以谈论“恶”作为谋略的结果。


【原文】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注释】


①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或拨动之,或闭合之,以阴阳之道试探,便可获知实情。②与阳言者,依崇高:与情之阳者,便谈论崇高的理想。不然则相反。陶弘景注:“谓与阳情言者,依崇高以引之;与阴情言者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