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网络通信 > 园区网络架构与技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园区网络架构与技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园区网络架构与技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园区网络架构与技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沈宁国,于斌等编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01

书籍编号:30618701

ISBN:978711551414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23596

版次:1

所属分类:计算机-网络通信

全书内容:

园区网络架构与技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园区网络架构与技术 / 沈宁国,于斌主编.--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12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华为数据通信系列


ISBN 978-7-115-51414-1


Ⅰ.①园… Ⅱ.①沈…②于… Ⅲ.①局域网-架构 Ⅳ.①TP393.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79303号

◆主  编 沈宁国 于斌


副 主 编 黄明祥 许海林


责任编辑 韦毅


责任印制 李东 杨林杰


◆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固安县铭成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 开本:720×1000 1/16


印张:25.5  2019年12月第1版


字数:453千字  2019年12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定价:129.00元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552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147号

内容提要


本书以园区网络所面临的业务挑战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智简园区网络的架构与技术,旨在向读者全面呈现新一代园区网络的解决方案、技术实现和规划设计等内容。本书基于华为公司在网络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系统介绍了虚拟化、大数据、AI、SDN等技术方案在园区网络中的应用,为快速、高效地重构园区网络提供参考。同时,本书结合华为公司丰富的工程实施经验,提供了详细的园区网络设计方法及部署建议,为构建自动化、智能化的园区网络以及从容应对构建园区网络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提供帮助。


本书是了解和设计园区网络的实用指南,内容全面,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合网络规划工程师、网络技术支持工程师、网络管理员以及想了解园区网络技术的读者阅读。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编辑委员会


编辑委员会主任:苗圩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刘利华 辛国斌


编辑委员会委员:


冯长辉 梁志峰 高东升 姜子琨 许科敏


陈因 郑立新 马向晖 高云虎 金鑫


李巍 高延敏 何琼 刁石京 谢少锋


闻库 韩夏 赵志国 谢远生 赵永红


韩占武 刘多 尹丽波 赵波 卢山


徐惠彬 赵长禄 周玉 姚郁 张炜


聂宏 付梦印 季仲华


专家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于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少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王建民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王哲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


尤肖虎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邓宗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甘晓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培建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英富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朵英贤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大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怡昕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韵洁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逢春 中国工程院院士


苏彦庆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苏哲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伯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应红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新亚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杨德森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宏科 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陆建励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燕荪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陈一坚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懋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东寒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立伟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纬民 中国计算机学会原理事长


郑建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屈贤明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项昌乐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柳百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


闻雪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德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长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维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


黄卫东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黄先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


董景辰 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焦宗夏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新一代信息技术·华为数据通信系列


专家指导委员会


主任


张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副主任


陈钟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殿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技术指导委员会


主任


胡克文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总裁


副主任


钟开生 华为企业BG 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副总裁


委员


刘少伟 华为数据通信研发管理部部长


赵志鹏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园区网络领域总裁


顾雄飞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广域网络领域总裁


王建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数据中心网络领域总裁


邵明嵩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交换机与企业网关产品部部长


解明震 华为数据通信数字化信息和内容体验部部长


王建兵 华为数据通信架构与设计部部长

推荐语


该丛书由华为公司的一线工程师编写,从行业趋势、原理和实战案例等多角度介绍了与数据通信相关的网络架构和技术,同时对虚拟化、大数据、软件定义网络等新技术给予了充分关注。该丛书可以作为网络与数据通信领域教学及科研的参考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未来网络研究中心主任 李幼平


当前,国家大力加强网络强国建设,数据通信就是这一建设的基石。这套丛书的问世对进一步构建完善的网络技术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何宝宏


该丛书以网络工程师的视角,呈现了各类数据通信网络设计部署的难点和未来面临的业务挑战,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包含丰富的第一手行业数据和实践经验,适用于网络工程部署、高校教学和科研等多个领域,在产学研用结合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填补了业界空白。


——东北大学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兴伟


该丛书对华为公司近年来在数据通信领域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内容实用,可以作为数据通信领域图书的重要补充,也可以作为信息通信领域,尤其是计算机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等领域的教学参考。这套丛书既有扎实的技术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出版有助于加快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有助于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人才。


——清华大学教授、计算机系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徐恪


该丛书汇聚了作者团队多年的从业经验,以及对技术趋势、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无论是作为企业建设网络的参考,还是用于自身学习,这都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王震坡


这是传统网络工程师在云时代的教科书,了解数据通信网络的现在和未来也是网络人的一堂必修课。如果不了解这些内容,迎接我们的可能就只有被淘汰或者转行,感谢华为为这个行业所做的知识整理工作!


——平安科技平安云网络产品部总监 丘子隽


该丛书将园区办公网络、数据中心网络和广域互联网的网络架构与技术讲解得十分透彻,内容通俗易懂,对金融行业的IT主管和工作人员来说,是一套极佳的学习和实践指导图书。


——兴业银行信息科技部数据中心主任 郑倚志

推荐序


过去的一个世纪,教育的差距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发达地区的知识经济与落后地区的农业经济同时存在于地球之上。优质教育是联合国发布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填补“知识鸿沟”、促进公平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毋庸置疑,教育信息化是填补“知识鸿沟”的主要手段,其核心是通过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为学生、老师、管理者构建具备支持随时随地学习、能够跨越时空沟通与协作、可以进行高效的教育管理、便捷安全等特点的智慧教育环境。


西安交通大学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在智慧校园网建设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2017年2月,学校启动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以创新港为平台,建成了中国高校首个“智慧学镇5G校园”,实现了智慧教育、智慧安防、智慧物业等十大功能,打造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校区、园区、社区一体化智慧教育服务体系。作为全球业界领先的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深入参与了创新港的项目建设,采用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扩展局域网)技术实现了科研、教学、宿舍与企业办公等场景的隔离;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深度融合技术实现了整个创新港无线网络的无缝漫游;以业务随行技术保障了终端用户随时随地体验的一致性;以物联网技术提供了贵重资产管理、智能建筑、智慧路灯甚至智慧井盖等应用。华为的智简园区网络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实现学生、老师等各类群体之间的自由交流,打破信息孤岛,提升产学研效率,这也是华为作为出色的ICT解决方案供应商给教育行业带来的独特价值。


《园区网络架构与技术》一书承载了华为在园区网络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华为长期以来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成功实践的总结,是业界难得一见的深入阐述智简园区网络的网络架构、关键技术、规划部署和未来演进方向的图书。此书详细介绍了虚拟化、大数据、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等关键技术在园区网络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园区网络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解决思路,帮助从业者快速、高效地完成园区网络的重构。特别值得推荐的是,此书还展示了校园网工程实践案例,介绍了智简园区网络的详细部署过程和业务效果,可以作为建设类似的园区网络的参考。可以说,无论是出于学习的目的还是工程实施参考的目的,此书都是广大园区网络技术从业者和爱好者的有益参考。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郑庆华

前言


园区网络的建设和维护一直是困扰各大公司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和运维人员的难题。企业和组织对园区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业务对园区网络的依赖越来越深,不断有新的需求冲击现有园区网络。特别是在使用无线网络成为园区网络的基本要求之后,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带来的边界消失、接入控制、网络安全等问题随之出现在园区网络内部。同时,无线网络部署和管理的复杂性冲击着现有的运维体系。如何在预算有限和人力紧缺的前提下,快速地提高园区网络的性能,满足企业和组织对网络不断提高的要求,这是园区网络亟待解决的问题。


华为公司运维着一个自己的超级园区网络,该超级园区网络由7个巨型园区网络(并发接入终端数量超过20万个)以及12000多个中小型园区网络组成,为华为提供无处不在的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和BYOD服务。不断变化的网络业务、统一的用户接入和服务保障、开放但安全性强的接入服务、云终端语音视频即时通信、全网视频直播,所有这些需求不断驱动华为的网络运维团队和产品设计团队思考网络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2012年,华为首先提出了敏捷园区的理念和解决方案,从业务需求变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园区网络的设计理念和组网方案,推动园区网络完成了自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概念出现以来的最大改变。园区网络从面向连接的网络转变成面向多业务承载的高品质网络。特别是敏捷园区网络完整地实现了对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网络的支持,极大地丰富了园区网络的应用场景和业务能力。从此,随时随地处理业务不再是理念,而是现实。


目前,华为的敏捷园区网络已经发展到智简园区网络,智简园区网络整合了SDN带来的云管理自动化的理念和机器学习技术发展带来的AI应用。智简园区网络快速发展,日趋成熟,已经能够充分满足大型园区多业务部署、新业务快速发放上线、有线和无线业务统一管理、简化运维等核心诉求。


基于多年的持续创新和不断实践,华为在园区网络规划设计、运行维护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本书基于这些丰富的经验,系统、深入地介绍了新一代园区网络解决方案的架构思路和总体方案。希望能够通过本书帮助大家真正理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园区网络,明白如何构建理想中的园区网络,以及如何享受到先进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和价值。


本书内容


本书共分13章,以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园区网络所面临的业务挑战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智简园区网络的架构与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