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进口原版 > 医学 > 归尘记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归尘记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归尘记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归尘记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室鞅著

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9-09-01

书籍编号:30618624

ISBN:9787545550559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764110

版次:1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全书内容:

归尘记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版权信息


归尘记


室鞅 著




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或图表。

第一章 忠义血脉 何以幽幽


洛清影终于还是回到了那个云波诡谲的朝堂。


赵弘瑀寻他的那个雪夜,他熬尽了灯花,却一丝睡意都没有。雪片簌谧地落在窗外,盈盈曳曳,一片素白掩盖了世间所有的恩怨情仇。然而他心内清晰明了,待春雪消融,一切都会恢复到本初的模样。


他忧心忡忡回到燕安,却发现事情的进展似乎比他预想的要好很多。


赵弘瑀登基一年多的时间里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已经基本廓清朝局。崑帝一朝的年迈旧臣陆陆续续都被虚升或是劝退,连淮安侯齐重卿和前丞相匡筠都交出了实权,躲到一边养老去了。他趁着这个机会拔擢了一批年轻士子,大凡重要的官职人选几乎都是由他钦定。因此,对于洛清影的“死而复生”,大多数官员都采取了视而不见、避而不谈的态度。


洛清篱本就是大殷朝的太尉,手握重兵、权倾一时。洛清影一回到朝中又即刻位列太傅,新君对洛氏兄弟的倚重显而易见。洛氏一门如日中天,百官攀附都来不及,更不会为了一个死去的废太子强出头、自掘坟墓。就算是心中有疑,也只能憋在肚子里暗暗揣度罢了。


赵弘瑀为洛清影新建了一座太傅府,与太尉府毗邻。洛清影不愿大兴土木、劳师动众,本想推辞,可赵弘瑀却坚持认为太傅的荣光便是赵元澍的荣光,不可让赵元澍被人看低。洛清影推脱不过便只好接受,只不过他坚持不再让赵弘瑀赏赐奴仆过来,而是从太尉府带过来几个老人儿伺候着便可。


曹晖镇守天雄,西卫也没有再来进犯。大殷朝难得的有了休养生息的时机。


赵弘瑀平日里醉心政事,秦王赵元澍基本就交给了洛清影。虽然赵弘瑀还未正式册封赵元澍为太子,可满朝上下心知肚明,作为嫡长子,赵元澍的太子封号只是早晚的事而已。


青风又上枝头,醉了一树春桃。大殷朝崇德三年春,秦王赵元澍迎来了三岁生辰。赵弘瑀以与民休息为由,不许宫中大肆操办。然而考虑到赵元澍身世的特殊性,若是太过节省,又怕朝臣以为自己忽略、轻视了这个皇子。想来想去,赵弘瑀决定在中孚宫办一场筵席,以家宴的名义邀请洛清篱、洛清影、甄太后、齐重卿、匡筠,以此庆贺赵元澍的生辰。这样一来既彰显了赵元澍的殊荣,又免于铺张浪费。


赵弘瑀继位以来厉行节俭,他一改以往喜好热闹的性子,没有住进宁寿宫,而是选择了宁寿宫东侧的中孚宫作为自己的寝宫。中孚宫的规格比宁寿宫小了一套,寂静清幽,虽不是富丽堂皇,却也是一应具有。尤其是宫中东南角的一抹竹林,更是让他常常回忆起煜王府中的时光,感怀不已。赵元澍没有生母亲自照拂,赵弘瑀便将他安置在中孚宫后的吉亨殿,让欢招着两名贴心侍婢落雪、红梅仔细照顾。


自赵元澍咿咿呀呀开口说话之日起,赵弘瑀便令洛清影不时进宫来教授他功课。过了一段时日,他竟然已经可以背诵不少经学典章,这让赵弘瑀着实惊诧不已。


“陛下,太尉大人和太傅大人已经在宫外侯旨了。”欢招一步走进中孚殿,躬着身子说道。


“哦?”赵弘瑀从一摞小山似的竹简后探出头来,“这么快就到了?那就让他们赶紧进来吧。”


“是。”欢招领了命,匆匆退了出去。不一会儿洛清篱和洛清影便一前一后进了殿来。


“臣洛清篱、洛清影参见陛下。”二人齐齐跪下拜道。


“这里又没有外人,要这些虚礼做什么?”赵弘瑀扁扁嘴站起身,抬手虚晃示意二人起身。


待二人站定,洛清篱躬身拱手道:“陛下仁爱,但君臣之礼不可偏废。”


“唉。”赵弘瑀挑了挑眉,无奈地摇摇头,几步走下台阶,“朕说不过你,太尉说什么都有理。”


说完,他朝洛清影瞄了一眼,见他正默默偷笑,便假意正色道:“太尉都说了君臣之礼不可偏废,大殿之上,太傅大人却如此肆意偷笑,又是何道理啊?”


“臣不敢。”洛清影忍着笑意拱了拱手。


“好了,不闹了。”大约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赵弘瑀见他这样,也忍不住笑出声来,继而又收了笑意说道,“今日只是家宴,你们不必过于严肃。只不过太后也在场,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你们心中自是有数。”


洛氏二人闻言,抬头相视过后便明白了赵弘瑀的话中之意。


甄太后是赵元澍的嫡祖母,这本没有什么。可是去年秋天,甄太后设法将甄氏的女儿甄婉儿接入后宫之后,情况便有了微妙的变化。在甄太后的扶持下,甄婉儿被册封为淑妃。中宫之位空悬,赵弘瑀登基之后也并未再行封妃,一直以来只有昭容、淑容三四人而已。甄氏一朝为妃,便在后宫中为尊为大。


赵弘瑀明白甄太后的心思,虽也常去探望甄淑妃,但又常以国事为由并不留宿其居住的延福宫。因此甄氏虽已入宫一年有余,却并无身孕。倒是昭容杨氏先诞下一名皇子,赐名元祐,封为安定郡王。眼见着秦王和安定郡王一天天长大,甄太后急上心头,伺机对年轻的皇帝陛下旁敲侧击。赵弘瑀听的多了,心里也不免隐隐烦躁。这一次赵元澍的生辰宴上不知又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对了,淮安侯和太师今日都不过来了。”赵弘瑀继续说道,“舅舅身体一直不好,朕便让他在府中好好休养,不必劳顿。至于匡筠嘛……亦是推脱身体不适,无法出门,只派人送来了贺礼。”


匡筠自从交出丞相一职后便虚升为太师,已经很少参与朝堂之事。


“太师是秦王殿下的外公,今日不来怕是别有深意。”洛清影微微颔首思忖。


“是啊。”赵弘瑀轻轻皱了皱眉,“想必他对宫中之事也有所耳闻,所以假借托词,实则不愿与太后直面相对,免生尴尬。”


洛清篱亦俯首道,“秦王殿下年幼丧母,又是陛下嫡长子。皇子年幼,若是太师处处出面恐惹来外戚干政的非议。这些年来他低调处事,从不招摇,也算是为了殿下的境况思之甚远。”


“确实如此。”赵弘瑀点头,“这一点上他确是思虑周全,处置得当。只要他不招摇,就不会为元澍树敌,朕就踏实许多。”


君臣三人正要继续说开去,就听欢招立在殿外高声喊道:“太后娘娘驾到!淑妃娘娘驾到!”


“淑妃?”赵弘瑀警惕地瞄了一眼立在身边的两人,略一迟疑便快步迎了上去。


“太后!”赵弘瑀几步上前来。


淑妃本搀扶着太后,见赵弘瑀上前便后退了几步请了安:“臣妾参见陛下。”


“嗯。”赵弘瑀看了她一眼,没有多言,便自顾着搀着太后往殿中走去。


“臣洛清篱、洛清影参见太后、淑妃娘娘。”洛清篱和洛清影跪在一边躬身施礼。


“太尉和太傅看来是早就到了。”甄太后笑盈盈地抬了抬手示意他二人起身,“为了小皇子的生辰让二位大人特意入宫一趟,真是辛苦二位大人了。”


“太后哪里话,能为殿下庆贺生辰是臣等的福气。”洛清篱拱手道。


“好好好!”说话间,赵弘瑀已经扶着甄太后入座。欢招心思灵敏,暗暗招呼宫人在甄太后座下又设了一座,并引着淑妃坐定。


赵弘瑀看在眼中,朝欢招微微颔首,缓步回到主位。


“你们也不用拘着了,今日乃是家宴,勿论君臣。”


“是。”洛清篱、洛清影领了旨也纷纷落座。


“诶?这宾客都到了,怎么不见主人?元澍呢?莫不是又去哪里疯玩了?”甄太后望着赵弘瑀问道。


赵弘瑀摇了摇头,继而转身望着洛清影一脸坏笑:“这件事还得问太傅。”


“问臣?!”洛清影不明就里,疑惑地盯着他。


“前几日太傅是不是教授了元澍一篇新文?”


“是,臣为殿下解读了一段《大学》……”


“这就对了。”赵弘瑀继续笑道,“元澍昨日睡前偷偷告诉欢招,说今日一定温习好了这段才来见你,否则怕惹师父不高兴。”


“哦……?”洛清影一愣,继而拱手说道,“殿下如此用心,倒显得臣太过严苛了。”


“他是朕的儿子,你若对他不严格,朕以后又怎能安心将祖宗社稷交给他?”赵弘瑀笑着扬了扬下巴,不经意地瞄了甄太后一眼。


甄太后嘴角微微抽动,立刻又恢复常态,眼含笑意望着洛清影。


“太傅教导秦王如此尽职尽责,实乃大殷之幸、陛下之幸、本宫之幸。”说完,她顿了顿,转而看向淑妃,“婉儿啊,不知以后你的孩子是否有如此福气,可以得到洛太傅的垂青,让他悉心教导一番。”


话音一落,淑妃便脉脉然望了赵弘瑀一眼,继而又略显惶恐地低下了头。


太后这话说的赵弘瑀心中不快,他缓了口气,抿着嘴唇并没有接话的意思。


“太后此言折煞微臣了。”见太后隐隐有些尴尬,洛清影便欠身拱手笑了笑,“臣天资平庸、亦未曾有幸得名士授业解惑。只不过自幼结了佛缘,一心向善而已。陛下圣心仁慈,看中了臣的这一点经历。幸得陛下抬爱,臣才勉强成为皇子师。太后所谓‘福气’一说,臣真是愧不敢当。能为殿下日讲,实乃臣的福气。”


“太傅过于谦逊了。”太后听出洛清影的解围之意,便也不再纠缠这个话题,笑着摆了摆手。


话音刚落,便听门外窸窸窣窣响起一阵急匆匆的步伐。不多时,一袭红色的身影如同一团火焰一样飞了进来。


“儿臣给父皇请安。给皇祖母请安。给淑妃娘娘请安。”


赵元澍摇摇晃晃地跪下,结结实实磕了个头。


“臣参见秦王殿下。”洛清篱和洛清影也迅速起身朝赵元澍施礼。


“好了,都说了是家宴,你们就不必这么拘着了。”赵弘瑀示意他二人坐下。欢招快步上前将赵元澍扶起来,小心翼翼领到赵弘瑀身边。


“元澍,”赵弘瑀笑着拉过他肉乎乎的小手,“听说你一定要背好了文章才肯过来,是吗?”


“嗯。”赵元澍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睛使劲点点头。


“怎么?是平日里太傅太严厉了?元澍背不好会被骂吗?”赵弘瑀歪着头瞄了一眼洛清影又继续问道。


“嗯……”赵元澍有些犹豫地偷偷瞄了洛清影一眼。


“今日是元澍的生辰,你说什么都不会有人责骂你。父皇在这里替你做主,你要说实话哦。”赵弘瑀依旧眼含笑意地望着他。


“太傅从不骂儿臣!”赵元澍猛地挺直了腰,大声辩解道,“儿臣若是背不出,太傅会失望……儿臣不想让太傅失望,所以儿臣一定要将太傅教的全都学会!”


“好!”赵弘瑀欣慰地抚了抚他的头,“你比父皇小的时候懂事多了。父皇小时候看见书就头疼,直把教书的先生气走了好几个。你能与太傅如此亲近,父皇很是欣慰。”


赵元澍嘻嘻笑着转过头去,朝洛清影鬼机灵地眨了眨眼睛。


洛清影亦是好笑地点点头:“今日殿下就不必背诵了,休息一日。”


“既然太傅发话了,今日就不背了,你安心去玩!学问要做,但切不可做学问做成了傻子哟!”赵弘瑀拧了拧赵元澍的鼻子,赵元澍嘿嘿笑着躲了开去:“谢父皇!”


这边赵弘瑀一个没抓住,那边赵元澍已经蹦蹦跳跳来到太后面前。


“元澍,过来,让皇祖母瞧瞧!”甄太后慈祥地笑着伸开手臂,赵元澍一步跳过去钻进她的怀里。


“几日不见,元澍是不是又长高了?”甄太后轻轻搂着他的肩膀,一只手点了点他圆润的脸颊。


赵元澍也不答话,只是嘻嘻笑着抬眼望着甄太后。如此情景,似乎和寻常人家祖孙欢闹别无二致。


“陛下日理万机,后宫之事极少涉足。太傅虽然常常与元澍相伴,可太傅毕竟是大人,无法完全理解孩子的想法。他这个年纪正是淘气的时候,最好能有个玩伴。否则小小年纪便会老气横秋,失去童趣……”甄太后说着,目光又慢慢移回到赵弘瑀的身上。


赵弘瑀自然明白甄太后的话中之意,便微微点了点头:“太后说的是,朕以后会让杨昭容多带元祐过来走动走动。”


“元祐的母亲只是个昭容,他自己也只是郡王而已,与亲王身份有别……”


“都是朕的儿子,何来有别?”


甄太后见赵弘瑀故意不接话茬,情急之下以子凭母贵这一条来贬低赵元祐的身份,这让赵弘瑀大为不悦,不待她说完便直接打断了她的话。


甄太后也意识到自己此话并不合适,便又改口道:“本宫并无他意,只不过是想劝陛下每日里除了处理国事之外,也要多到后宫走一走。天子无私事,陛下的家事亦是国事。先帝只有三位皇子,若不是陛下福泽深厚,我大殷朝差点后继无人。如今陛下继承大统三年有余,膝下却只有两位皇子……陛下需知,为皇室开枝散叶也是身为人君的责任啊。”


甄太后说的义正言辞、情真意切,赵弘瑀也不好再直接顶撞他,便缓了语气道:“太后为社稷着想,朕以后必定警醒。”


甄太后见赵弘瑀嘴上服了软,也不再步步紧逼。毕竟是赵元澍的生辰,又有外臣在侧,有些话点到即止便可。


“父皇,”赵元澍突然从甄太后怀中挣脱出来,跑到赵弘瑀座下,奶声奶气地问道,“淑妃娘娘的儿子便是儿臣的弟弟,对吗?”


赵弘瑀一愣,还没待开口便听甄太后笑着说道:“是啊,淑妃若有儿子和你就是亲兄弟啊!”


“亲兄弟?”


“是啊,亲兄弟,就像太尉和太傅一样。”甄太后满面慈祥地望着他。


赵元澍挠了挠头,眨着眼睛想了想,突然转身走到洛清篱座前好奇地问道:“太尉大人和太傅大人是亲兄弟?”


见赵元澍一脸认真的模样,洛清篱忍着笑意答道:“回殿下,是的,臣是太傅的兄长。”


“那太傅大人就是你的弟弟,对不对?”


“是的。”


“你喜欢他吗?”


小孩子的问题总是出其不意。洛清篱有些疑惑地回头看了洛清影一眼,见他也是一脸不解,便又转头答道:“太傅是臣的兄弟,兄弟即是亲人,臣自然是喜欢自己的亲人的。”


“那你们会打架吗?”赵元澍追问不休。


“臣和太傅不会打架。”


“那会吵架吗?”


洛清篱大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