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系列·幽默三国:臭皮匠与诸葛亮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名著系列·幽默三国:臭皮匠与诸葛亮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周锐著
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01
书籍编号:30618557
ISBN:9787534265983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26025
版次:1
所属分类:少儿-儿童文学
人物图谱
诸葛亮
周瑜
曹操
鲁肃
张飞
蒋干
刘备
华佗
小乔
黄忠
黄承彦
诸葛瑾
三角人情债
“都督!都督!”
鲁肃兴冲冲跑进来。
周瑜问鲁肃:“天上掉馅饼了吗?”
“没掉馅饼,”鲁肃说,“天上下雪了!好久没下雪啦。”
周瑜和鲁肃出门看下雪。
雪花如玉蝶纷飞,美极了。喜欢音乐的周瑜来了兴致,他哼哼着,说:“我想作首曲子。”
鲁肃说:“就叫《雪中吟》吧。”
周瑜说:“这曲子是哼出来的,可以叫《雪中哼》。”
《雪中哼》作好了,周瑜又说:“我希望这雪下大一点,我们可以堆个雪人。”
雪很听话,果然下大了。周瑜和鲁肃就用积起的雪堆雪人。
周瑜对鲁肃说:“子敬,你知道这个雪人应该堆得像谁吗?”
鲁肃说:“像您。”
“不对。”
“像我?”
“也不对。”周瑜说,“应该像诸葛亮。”
他们就堆起一个很像诸葛亮的雪人。
雪人堆好了,周瑜又吩咐鲁肃准备一些雪球。
周瑜抛出雪球打雪人。因为他恨诸葛亮,打雪人使他得到发泄。可惜他是近视眼,很多雪球都打到鲁肃身上去了。
在他们堆雪人、打雪人的时候,雪还在不停地下,越下越大了。
周瑜和鲁肃的半个身体都被埋在雪地里了,他们自己也成了雪人……
蜀国。
熟知天文地理的诸葛亮,此时的神情十分严肃。
他对张飞说:“吴国气候反常,发生了百年未遇的雪灾,大雪吞没了一切。”
张飞问:“我们该做些什么?”
“三将军,你得把飞鸡开到吴国去……”
张飞立即出发。
飞鸡越过边界,进入吴国领空。
张飞记住军师的嘱咐:“那里气温太低,注意别碰到云彩,否则飞鸡会跟云冻在一起的。”
飞鸡上装了一些黑粉,这是有用的催化剂。
这时大雪已经埋没了周瑜和鲁肃的身体,雪地上只见两个人头在对话。
鲁肃说:“蜀国的飞鸡来了。”
周瑜说:“在撒什么粉,我原以为它是来扔包子的。”
张飞把黑粉撒到云上,在云的内部引起化学作用。
“怎么回事?!”周瑜大叫,“雪已经成灾了,又下起雨来啦!”
“不过奇怪的是,”鲁肃说,“这雨是热的……”
热雨浇到雪上,使雪慢慢融化……
到鲁肃可以转身的时候,他对周瑜说:“都督您看,雪地里有两只耳朵。”
周瑜看见动物的耳朵:“是兔耳朵吧?”
鲁肃说:“好像是驴耳朵。”
雪又融化了一会儿,现出驴主人的尊颜。
鲁肃惊呼:“是蒋干!”
周瑜便招呼蒋干:“子翼兄,你怎么在这里?”
蒋干说:“我受曹丞相差遣,前来吴国求援,没想到被大雪埋住了。”
周瑜说:“我们自己还没完全解困呢,还能援助你们?你们那儿怎么啦?”
“北方又大旱啦。”蒋干叹道,“庄稼没水不能生长,想到吴国引水灌溉呢。”
要是平时遇见这情况,周瑜要跟魏国好好谈谈条件的。但现在周瑜巴不得别人把吴国过多的雪水引走。
周瑜和鲁肃帮着蒋干把驴从雪里挖出来。周瑜对蒋干说:“你们快动手引水吧。记住了,这回不收你们钱,但你们欠我们一个大大的人情哦。”
于是,吴国的雪水救活了魏国的庄稼。
这天,蒋干一边吃着烤土豆,一边看着一架来自天边的飞行器。
蜀将张飞从降落的飞鸡里走出。
蒋干问道:“张将军到此,有何公干?”
张飞盯着蒋干手里的土豆说:“这土豆好香。”蒋干就把吃剩的土豆送给张飞。
张飞说:“我是想要你们的土豆,但一个半个的可不够。”
原来,蜀国最近流行一种怪病,叫“土豆症”,患者不分男女,急剧脱发,到最后脑袋光溜溜的都跟土豆一样。
神医华佗诊断道:“你们知道有种‘以毒攻毒’的说法吗?要治土豆症,就得吃土豆。不过不是蜀国的土豆。能治土豆症的土豆长在魏国。”
所以张飞到魏国买土豆来了。
蒋干一听此言,赶紧领着张飞去见曹操。
曹操让张飞脱下帽子,仔细看了张飞的头。
曹操叫张飞戴上帽子,然后立刻作了一首诗:
曹操对张飞道:“本来今年遇旱,土豆眼看也要歉收。多亏吴国无私送水,庄稼才都保住了。所以魏国的土豆也要无私地支援蜀国,不收一分钱。”
张飞连声感谢。
曹操叫人给飞鸡装满土豆:“不够再来装!”
蜀国人的头发于是长得像魏国的庄稼一样好了。
一年过去,很快又要过年了。
曹操跟蒋干商量道:“人家吴国支援了咱们,眼看要过年了,咱们得送点东西过去表表心意吧。”
蒋干说:“应该如此,应该如此!”
曹操问:“那你说,咱们送什么好呢?”
蒋干拍着脑袋苦思冥想。
曹操说:“拍得重一点!”
蒋干一记重拍,拍出主意来了:“丞相,咱们今年开发出来的生物武器系列,可以送一种给吴国。”
“送哪一种呢?”
“就送舞蹈蝎子吧。”
不是蝎子会舞蹈,而是被这蝎子蜇过的人,会不停地手舞足蹈。
曹操同意了,他觉得这蝎子也许能给吴国带来快乐。
蒋干就赶紧骑上毛驴去吴国送蝎子。
魏国给吴国送蝎子的事传到了蜀国。
“那,”刘备沉着脸问探子,“吴国有没有接受魏国的礼物?”
探子说:“接受了。”
刘备就很生气了:“吴国想拿这种恶劣的生物武器对付谁呢?这武器是魏国送的,吴国不会用它去对付魏国吧?”
关羽和张飞都说:“不会。”
“那就是想对付我们蜀国了。整个吴国埋在雪里的时候,是我们帮他们消除了雪灾,他们却用蝎子来对付我们,这算什么?”
“过河拆桥。”
“恩将仇报!”
刘备说:“既然吴国把我们当成了敌人,我们也不能不做些准备了。什么动物是吃蝎子的?”
这时,吴国也在考虑送礼的事。
周瑜对鲁肃说:“咱们欠了蜀国的人情债,如果不还,让人耻笑。”
鲁肃说:“应该还的。”
周瑜说:“魏国送了我们舞蹈蝎子,我们该送蜀国什么呢?我们今年培育了一种地雷瓜,青的时候摘下来,慢慢变黄,等到成熟那一天就会爆炸,砰!黏糊糊的溅人一脸一身,是不是很好玩?”
“嗯……不好玩。”
“不管好不好玩,总算一个意思,以后再不欠他们人情了。”
曹操听说吴国把地雷瓜送给蜀国,很不高兴。
“蜀国想跟我们打仗吗?”曹操对蒋干说,“他们的脑袋不再像土豆了,就忘了我们送的土豆?他们想把地雷瓜扔过来,炸得我们满脸开花?”
蒋干说:“现在地雷瓜还没成熟,等成熟了才会爆炸。”
曹操说:“看来我们要在地雷瓜成熟以前进攻蜀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三国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战争一触即发。
诸葛亮对刘备说:“主公,魏国的土豆治好了我们的土豆症,新年快到了,我们得向人家表示一下。”
刘备说:“送什么呢?要不,把吴国送来的地雷瓜再送给魏国?”
诸葛亮说:“不一定要送物质礼品,我准备了一点精神礼品,主公以为如何?”
“什么精神礼品?”
“我用周瑜作的曲子《雪中哼》填了词,咱们送首歌给魏国,怎么样?”
“先生你快唱唱!”
刘备打着拍子,诸葛亮便娓娓唱起:
这首歌后来传遍魏、蜀、吴,三国之间整整一年没打仗。
臭皮匠与诸葛亮
诸葛亮正在钻研飞鸡的加速问题,听见外面吵吵嚷嚷。
张飞气冲冲地进来,他一手提着个男孩,一手提着个女孩。
“你干什么?”诸葛亮立刻制止张飞,“你不知道要保护青少年吗?”
“先生呀,”张飞指着两个孩子怒气不息,“他们在外面破坏您的形象,太可恨了!”
“他们怎么了?”
“他们胡言乱语,唱着一首歌谣。”
诸葛亮和颜悦色地对孩子们说:“把歌谣唱给我听听吧。”
两个孩子便开口唱道——
他们翻来覆去地唱,越唱越起劲。
等孩子唱够了,诸葛亮问他们:“是谁教你们唱的?”
两个孩子说:“我们是跟别的孩子学的,很多人都会唱的。”
张飞对那个男孩说:“你爸爸一定是做皮匠的,你就想长皮匠的威风。”
男孩说:“不是的,我爸爸不是皮匠。”
张飞又问女孩:“那你爸爸是皮匠?”
女孩说:“我爸爸也不是皮匠,我爷爷也不是皮匠,我家亲戚也没有干这行的。”
“那,”张飞猜测着,“那一定是外国奸细来散布的歌谣,想贬低我们的军师,动摇我们的军心。”
诸葛亮笑着摇摇头,他对张飞说:“我倒很想将这三位皮匠请来,听听他们的治国高论。”
张飞说:“也不知他们姓什么叫什么,不知他们的皮匠铺或者皮匠摊设在哪儿,没法找到他们呀。”
诸葛亮说:“有办法。”
他就教两个孩子:“你们在歌谣后面再加两句——‘今天诸葛亮,要请臭皮匠’,会不会?”两个孩子说:“这太容易啦。”
他们就一边跑出门,一边高声唱起——
这首《臭皮匠歌》的增补版立刻传遍蜀国的大街小巷。
当天下午,一个皮匠打扮的老头子,带着一套皮匠工具来到诸葛亮门前。
老头子被张飞拦住了。
张飞上上下下地打量老头子,说:“你倒挺像一个皮匠。”
老头子说:“什么‘挺像’,我本来就是皮匠。——要不要给你钉个鞋掌?”
张飞本来一点也没想要钉鞋掌,但为了识别对方是不是奸细,便答应:“那就钉吧。”
老头子问:“你是要钉左脚还是右脚?”
张飞随口道:“左脚吧。”
“钉前掌还是后掌?”
“前后掌都钉吧。”
老头子便取出两块铁掌给张飞钉上,钉得很专业。
“不过,”张飞说,“你必须既像一个皮匠,又不像普通的皮匠。”
“什么意思?”
“你既然是一个三分之一的诸葛亮,就该非常聪明。”
老头子问:“你能看得出我是不是非常聪明?”
张飞瞪大眼睛看了又看,摇头道:“只有军师有这个水平……”
他为老皮匠让开路,说声:“请吧。”
现在老皮匠坐在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对面。
两人互相观察了一番——诸葛亮观察老皮匠的脸,老皮匠观察诸葛亮的鞋。
诸葛亮还没说话,老皮匠先开口了:“诸葛先生,您想不想钉鞋掌?”
诸葛亮反问:“老师傅,您看我有这个必要吗?”
老皮匠说:“请抬起脚来。”
诸葛亮乖乖抬起两只脚。
老皮匠将他的昏花老眼凑近诸葛亮的鞋底,指指点点地分析道:“您瞧,您的鞋底已经出现了薄弱区域,需要予以加强……”
诸葛亮眼睛一亮:“您的意思是,我们要注意防卫,不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老皮匠笑道:“对付敌人是您的事,我只会对付鞋子……”
这时张飞在门口又迎来第二位客人。
这是个十几岁的男孩。
张飞问男孩:“你也是皮匠吗?”
男孩说:“不信我给你钉个掌子试试。”
张飞左脚的鞋子已经钉了掌子了,男孩便给张飞钉右脚鞋子的掌子。
钉好了,证明这是个真正的小皮匠,张飞便让小皮匠去见诸葛亮。
第三个皮匠不老也不小,是个中年人。
张飞有点慌了:“对不起,我没有第三只脚让你钉掌子了。”
中皮匠说:“不要紧,我可以把钉好的掌子拔掉,让你看看我的铁钳功夫。”
他立刻挥动钳子,三下五除二地拔掉两只钉得结结实实的铁掌。
“如果还不相信我是皮匠,”他对张飞说,“我可以把两只掌子重新给你钉上去。”
“不用不用!我相信了!”
晚上,诸葛亮和张飞碰了头。
张飞问诸葛亮:“军师,这三位真是高人吗?”
诸葛亮沉吟着:“他们让人琢磨不透。老皮匠似乎对防守颇有心得,中皮匠似乎擅长进攻,而小皮匠像是讲究平衡。但也许他们只是普通的皮匠,吃不准……”
第二天,张飞匆匆来向诸葛亮禀报。
“军师,曹操亲率大军,要来攻打我国了!”
诸葛亮说:“我不怕曹操,自有良策,但我想听听三位皮匠师傅的高见。你把他们请来吧。”
张飞答应着跑去客人房间。
不一会儿张飞又跑回来,说:“他们不肯开门。”
诸葛亮问:“为什么?”
“他们要开会。”
“好吧,那就等他们把会开完。”
大约过了可以钉好一百只鞋掌的时间,三个皮匠来见诸葛亮了。
“三位师傅,会开完了?”
“开完了。”
“可有退敌妙计?”
“有的。”
老皮匠便说:“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动员全国皮匠,给我们的士兵每人做双鞋。”
张飞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什么鞋,穿着就能打胜仗?”
小皮匠说:“今天晚上我们就能做出样品。”
晚上,张飞去找三个皮匠。
“师傅们,破敌之鞋做好了没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