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编年史4:失落的国度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地球编年史4:失落的国度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美洲古文明并非孤立存在!发现诸神与新大陆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近东古文明研究领域专家撒迦利亚·西琴解开隐藏很久的失落的新大陆文明的秘密!
作者:(美)撒迦利亚·西琴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7-01
书籍编号:30618233
ISBN:978755943411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79390
版次:1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科普
版权信息
《地球编年史》关注的焦点终于转移到了美洲……而一切依然如此神奇!
──《灯塔》季刊(The Beacon)
※在哥伦布之前的公元前3000年,是否早已有人到达了美洲?他们是谁?从何而来?
※玛雅、阿兹特克、奥尔梅克、托尔特克、印加……这些突然出现并且突然消失的美洲古代文明是一个孤立系统,还是《圣经》中该隐的迁移之地?
※出于对黄金的需求,降临于苏美尔的外星诸神也成了美洲的诸神?最终,他们又如何把亚特兰蒂斯的传说带回了地中海?
出色的学识与完备的证明!
──《UFO》杂志(UFO Magazine)
以高度的科学知识完成对美洲史前文明的探索,令人难忘。
──《科学与宗教新闻》杂志(Science & Religion News)
中译本总序
《地球编年史》系列修订本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十年前,这套被翻译为30多种语言的全球畅销书,在第一本发行30周年之后引入中国,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而这套书的再次出版,我相信会再一次掀起一股有关人类文明起源的探索热潮。
对一个读者——至少是我本人——来说,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最具说服力而且也最陌生的关于太阳系与人类历史的知识体系。它是如此恢宏、奇诡、壮丽,使我首次意识到,人类在终于有机会和能力追寻人类起源的真相时,才发现事实竟然比想象或幻想更加不可思议。而此前,人类也许并不知道,其实我们一直就置身于创造的奇迹之中,或者,我们本身就是一个被创造的奇迹。
应该说,大多数对人类进化及其文明有兴趣的人都将对这个系列的图书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同样,对《圣经》故事以及大洪水之前的历史感兴趣的人,也可能会持有同样的阅读姿态。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我们这个物种是地球上唯一的高智能物种?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从古代的哲人到现代的科学家,都无法完全回答我们从哪儿来?或者你是否知道,为什么希腊词语anthropos(人类)的意思是“总是仰望的生物”?甚至连earth(大地、地球)一词都是源于古代苏美尔的e.ri.du,而这个词的本义竟是“遥远的家”!
——其实,撒迦利亚·西琴在《地球编年史》系列图书中回答的远不止这些。
西琴是现今能真正读懂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少数学者之一。作为一位当代伟大的研究者,他既利用了现代科学的技术,又从古代文献中窥知了那些一度处于隐匿状态的“神圣知识”。而这些神圣的知识所包含的内容,正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甚至“我们往何处去”。
在他看来,人类种族是呈跳跃式发展的,而导致这一切的是30万年前的一批星际旅行者。他们在《圣经》中被称为“纳菲力姆”(中文通行版《圣经》中将其误译为“伟人”或“巨人”),在苏美尔文献中被称为“阿努纳奇”。与《圣经》中所记载的神话式历史不同,他通过分析苏美尔、巴比伦、亚述文献和希伯来原本《圣经》,替我们详细再现了太阳系、地球和人类这一种族及其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西琴发现,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得来的天文资料,竟与古代神话或古代文明的天文观有着惊人的相似。令人震惊的是,数千年前的苏美尔文明的天文观甚至是近代文明所远远不及的。哪怕是现在,虽然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第十二个天体”尼比鲁的迹象,但却无法证明它的实际存在;而位于人类文明之源的古代苏美尔,却早就有了尼比鲁的详细资料。《地球编年史》充当了现代科学和古代文献之间的桥梁,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古代神话及天文学的帮助下,西琴向我们全面诠释了太阳系、地球以及人类的历史。
西琴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发现真正的人类只有30万年的历史,而非之前认为的有上百万年历史。而这是基于他对最古老文献的研读、对最古老遗址的考察,以及对天文知识的超凡掌握。借助强有力的证据,他向全世界证明,人类的出现是缘于星际淘金者阿努纳奇的需求。人类是诸神的造物,这一点在《地球编年史》中有着完美的科学解释。
不过,这套旷世之作的重点并不仅仅止于此。
在《地球编年史》中,我们能看到古代各文明神话中对“神圣周期”的理解竟然出奇地一致。与这个周期相关的正是太阳系的第十二名成员,被称为“谜之行星”的尼比鲁,即阿努纳奇的家园。所谓的“末日”——如一万多年前的大洪水——是尼比鲁与地球持续地周期性接近的结果,而人类文明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末日”中走向未来。
在我看来,《地球编年史》是一部记录地球和地球文明的史书,它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想和观点那么简单。它是一本集合了最新发现和最古老证据的严肃的历史书。而对未来,撒迦利亚·西琴同样有着科学的预测。按照古代神话中“神圣周期”的推算,以及最新的天文学研究成果,有迹象表明,一次巨大的事件就快发生了。凡是接触过各古代神话的读者都应该不会遗忘,诸神曾向我们许诺:“我们还会回来。”那么,如果他们真的以某种身份存在的话,人类与造物者的再一次相会,将是在未来的哪一年、哪一天呢?
我不禁想起17世纪英国语言学家约翰·威尔金斯(John Wilkins)创造的一个词:everness,他用它来更有力地表达“永恒”之意。而阿根廷诗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以此为名,写下了一首杰出的十四行诗,仿佛是在与西琴所关注的领域相呼应:
不存在的唯有一样,那就是遗忘。
上帝保留了金属,也保留了矿渣,
并在他预言的记忆里寄托了
将有的和已有的月亮。
万物存在于此刻。你的脸
在一日的晨昏之间,在镜中
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反影,
它们仍将留在镜中。
万物都是这包罗万象的水晶的
一部分,属于这记忆,宇宙;
它艰难的过道没有尽头
当你走过,门纷纷关上;
只有在日落的另一边
你才能看见那些原型与光辉。
从《地球编年史》的第一部《第十二个天体》的出版,到第七部《完结日:审判与回归的预言》的出版,西琴耗时达30年。而他在这30年间所做出的成果,对于全人类来讲,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
我们期待着一个有关地球和人类起源与文明新的探索热潮,将随着《地球编年史》系列修订本的出版再次出现。
宋易
2019年5月20日于成都
原版再版序
《地球编年史》系列丛书的第四部──《失落的国度》,已经成为去“新世界”探访前哥伦比亚文明的旅行者的一本必备书。它之所以有如此际遇,不仅仅是因为它极其详尽地描述了那里的主要考古学遗址,更是由于书中还创造性地介绍了这些遗迹与“旧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些貌似孤立的史前文明其实与我们这个行星上所有神与人的传说源于一体。
就像这个系列丛书的其他几部所遭遇的情形一样,自从本书首次出版以来,新的探索发现和科学进步一直在有力地支撑和增强该书的基本观点和最终结论。关于史前时期的移民潮,人们曾经断言,面对这么多不利条件,最早的移民不可能在冰河时期从北方横跨大陆到达美洲,而只可能从南方乘船穿过太平洋到达美洲。而本书却在一开始就把这条被人们认为不可能的移民路线视为真实的存在,并指出它渊源有自,是基于中美洲及南美洲古老的传说或神话之上的。后来,那些新的科学发现更加坚定了作者这个长时间以来信奉的人类史前传说。但这些看法或理论对其他一些学者来说,则是将其作为想象出来的神话而没有纳入学术考虑的,而它们实际上是真正发生过的史事,是远古知识在今天的残留记忆。
对于史前美洲那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代而言,新的发现肯定了它真的存在过,并为新大陆带来了文明的曙光。同时,这些新发现也进一步支持了本书关于新世界与旧世界之间有着千年以上的联系的结论。而且,对于众神体系的身份的重新识别,也确认了两个世界文明的胶着──苏美尔/赫梯文明中的上帝阿达德/特舒卜,在南美文明中是以印加创世神维拉科查的面貌出现的;而苏美尔/埃及文明中的大神宁吉兹济达/透特,则是中美洲文明中的“羽蛇神”奎扎科特尔。
两个似乎毫无联系的事件最终阐明了我们关于非洲-奥尔梅克之谜的结论的正确性。这使我得以在本书中指出:他们与透特一起,在公元前3113年来到了中美洲。
在2000年,又出现了最新的证据──美国宇航员戈登·库珀在他的《信仰的跳跃》一书中,回忆了他是如何被派遣到墨西哥,以及他的团队又怎样误入了奥尔梅克的废墟遗址。官方的历史学家因此被召集。“关于废墟的年代,”库珀写道,“可以肯定是公元前3000年。”他曾给了我一段他们探访废墟时的录像,在其中,奥尔梅克文明的年代被再次确认为公元前3000年。
蓄须人──明显是近东的人──的奥秘依旧难解,但他们出现在玛雅时代的结论已经被推翻。也许正是他们将亚特兰蒂斯的传说带回了地中海地区。如果是这样,亚特兰蒂斯的传说将是人类记忆的反映──而本书也正是如此。
撒迦利亚·西琴
2006年10月于纽约
原版首印前言
在欧洲编年史上,新大陆的发现刻有埃尔杜拉多(“黄金国”)的深深印记,即对黄金的疯狂找寻。但征服者几乎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不过是在对地球上这片“新”的土地进行重新搜索而已,因为同样的事情在很多个世纪前早就发生过了!
然而,当新的进入者一旦发现,在他们之前,财富就已经被触及,则不免沉浸于那些关于贪婪的传说和对更多无度掠夺和肆意破坏的记录之中。而类似的情景也发生在旧大陆,在《旧约》中,也有关于那个时代欧洲人遭遇文明时是多么困惑的记载。现在,这一切和旧大陆是如此相似:王国和皇宫,城市和圣域,艺术和诗歌,同天空一样高的庙宇,祭司以及类似于十字架的象征物和对创造者的全部信仰。最后,还有关于那个须发皆白的大神的传说:虽然他已经死去,但承诺一定会回来。
困扰着西班牙征服者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的神秘及他们的先祖之谜,在500年后的今天,也依然使学者们以及像我们这样的门外汉们感到困惑。
如何、何时并且为什么会有如此伟大的文明出现在新大陆上,这难道仅仅是巧合?我们对他们了解得越多,他们就越显现出其承袭了古老欧洲的文明?
答案只能在那些可以被接受的事实中找寻,而不是那些所谓的神话。我们的论点是,地球上确实存在“那些从太空来到地球的”阿努纳奇人。
而本书再次对此提供了证据。
大事件年表
(公元前3760年—公元1519年)
第一章
理想中的黄金国
托莱多是位于马德里以南约一小时车程的安静的乡下小镇,然而任何一个去西班牙的游客都不会错过参观它的机会,它的围墙里仍然保存着富含多样文化和历史印记的古迹遗产。
据当地传说所述,托莱多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由《圣经》里讲到的诺亚的后代所建。许多人坚持认为它的名字来自希伯来语中的托莱多(意为“一代历史”)。它古老的房屋和壮观的礼拜堂,见证了西班牙的基督教化──摩尔人的起起伏伏,穆斯林的统治以及对辉煌的犹太遗产的根除。
1492年,对于托莱多,对于西班牙以及所有国家都是极为重要的,在那一年,历史延长了三倍。所有这些事情都在西班牙──一个地理上被称为伊比利亚的国家发生。对这个名字唯一的解释,是只有那里最早的定居者可能知道的希伯来词语伊比利。伊比利亚的一些重镇已经被穆斯林占有,当1469年阿拉贡王国的费迪南德和卡斯蒂利亚王国的伊莎贝拉结婚后,伊比利亚半岛上战火不断的列国才第一次得到统一。在统一的10年时间里,他们发动了击退摩尔人的军事行动,使得西班牙团结在天主教的旗帜下。在1492年1月,随着格林纳达的沦陷(被摩尔人彻底击败),西班牙终于成为一个基督教国家。同年3月,国王和王后签署了驱逐令,到那一年的7月31日,所有不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都要被驱逐。还是当年的7月3日,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就是我们常说的哥伦布,以西班牙的名义出航寻找西去印度的路线。
哥伦布在1492年10月12号看到了陆地,并在1493年1月返回了西班牙。为了证明其航海成功,他带回来四个“印第安人”。为了给他领导的第二次更大规模的探险提供正当理由,他带来了从当地人那里以及传说中的城市──黄金城获取的大量黄金饰品,那里的人从头到脚戴着黄金镯子,并用黄金装饰脖子、耳朵和鼻子。所有这些黄金,都来自城市附近储量丰富的金矿。
在第一批黄金从新大陆被带到西班牙后,虔诚的、被人称为“天主教母”的伊莎贝拉命令要精心保管它们,并将其赠送给托莱多大教堂,那是西班牙天主教统治集团里的传统所在地。时至今日,当游客被引领着参观大教堂的宝库,即一间由深色格网所保护,摆满了几个世纪前捐赠给教堂的珍贵物品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但不能触摸)那些由哥伦布带回来的第一批黄金。
现在人们广泛认可的是,当年的航海旅行远不止是寻找去印度的新路线。有力的证据表明,哥伦布是一个被迫改变信仰的犹太人;有着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