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编年史3:众神与人类的战争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地球编年史3:众神与人类的战争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一系列发生在史前的世界大战,对地球和人类过往命运的全景式再现!近东古文明研究领域专家撒迦利亚·西琴一展人类历史血腥开端的长卷!
作者:(美)撒迦利亚·西琴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7-01
书籍编号:30618232
ISBN:9787559434128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03698
版次:1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科普
版权信息
《地球编年史》继续其伟大的进程,为我们展开了诸神统治地球时发生的世界大战乃至星球大战。这注定是一部最重要也最受争议的史诗性大作……值得一读!
——《锐评》杂志(Critical Review)
大洪水……特洛伊战争……罪恶之城索多玛和蛾摩拉的毁灭……西琴全景式地还原了上古时代神与人共同参与的世界混战,其真实性令人震撼。
——《每日镜报》(Daily Mirror)
※ 为什么地球的历史如同一本一章接着一章描述战争的图书?
※ 人类天生就是战士吗?或者是众神教会了人类如何作战?
※ 外星战神是否应该对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变故负责?
※ 地球上的战争是开始于天空、然后在地球上延续的吗?
※ 天相的变化会不会真的决定地球上人类的未来?
中译本总序
《地球编年史》系列修订本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十年前,这套被翻译为30多种语言的全球畅销书,在第一本发行30周年之后引入中国,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而这套书的再次出版,我相信会再一次掀起一股有关人类文明起源的探索热潮。
对一个读者——至少是我本人——来说,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最具说服力而且也最陌生的关于太阳系与人类历史的知识体系。它是如此恢宏、奇诡、壮丽,使我首次意识到,人类在终于有机会和能力追寻人类起源的真相时,才发现事实竟然比想象或幻想更加不可思议。而此前,人类也许并不知道,其实我们一直就置身于创造的奇迹之中,或者,我们本身就是一个被创造的奇迹。
应该说,大多数对人类进化及其文明有兴趣的人都将对这个系列的图书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同样,对《圣经》故事以及大洪水之前的历史感兴趣的人,也可能会持有同样的阅读姿态。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我们这个物种是地球上唯一的高智能物种?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从古代的哲人到现代的科学家,都无法完全回答我们从哪儿来?或者你是否知道,为什么希腊词语anthropos(人类)的意思是“总是仰望的生物”?甚至连earth(大地、地球)一词都是源于古代苏美尔的e.ri.du,而这个词的本义竟是“遥远的家”!
——其实,撒迦利亚·西琴在《地球编年史》系列图书中回答的远不止这些。
西琴是现今能真正读懂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少数学者之一。作为一位当代伟大的研究者,他既利用了现代科学的技术,又从古代文献中窥知了那些一度处于隐匿状态的“神圣知识”。而这些神圣的知识所包含的内容,正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甚至“我们往何处去”。
在他看来,人类种族是呈跳跃式发展的,而导致这一切的是30万年前的一批星际旅行者。他们在《圣经》中被称为“纳菲力姆”(中文通行版《圣经》中将其误译为“伟人”或“巨人”),在苏美尔文献中被称为“阿努纳奇”。与《圣经》中所记载的神话式历史不同,他通过分析苏美尔、巴比伦、亚述文献和希伯来原本《圣经》,替我们详细再现了太阳系、地球和人类这一种族及其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西琴发现,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得来的天文资料,竟与古代神话或古代文明的天文观有着惊人的相似。令人震惊的是,数千年前的苏美尔文明的天文观甚至是近代文明所远远不及的。哪怕是现在,虽然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第十二个天体”尼比鲁的迹象,但却无法证明它的实际存在;而位于人类文明之源的古代苏美尔,却早就有了尼比鲁的详细资料。《地球编年史》充当了现代科学和古代文献之间的桥梁,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古代神话及天文学的帮助下,西琴向我们全面诠释了太阳系、地球以及人类的历史。
西琴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发现真正的人类只有30万年的历史,而非之前认为的有上百万年历史。而这是基于他对最古老文献的研读、对最古老遗址的考察,以及对天文知识的超凡掌握。借助强有力的证据,他向全世界证明,人类的出现是缘于星际淘金者阿努纳奇的需求。人类是诸神的造物,这一点在《地球编年史》中有着完美的科学解释。
不过,这套旷世之作的重点并不仅仅止于此。
在《地球编年史》中,我们能看到古代各文明神话中对“神圣周期”的理解竟然出奇地一致。与这个周期相关的正是太阳系的第十二名成员,被称为“谜之行星”的尼比鲁,即阿努纳奇的家园。所谓的“末日”——如一万多年前的大洪水——是尼比鲁与地球持续地周期性接近的结果,而人类文明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末日”中走向未来。
在我看来,《地球编年史》是一部记录地球和地球文明的史书,它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想和观点那么简单。它是一本集合了最新发现和最古老证据的严肃的历史书。而对未来,撒迦利亚·西琴同样有着科学的预测。按照古代神话中“神圣周期”的推算,以及最新的天文学研究成果,有迹象表明,一次巨大的事件就快发生了。凡是接触过各古代神话的读者都应该不会遗忘,诸神曾向我们许诺:“我们还会回来。”那么,如果他们真的以某种身份存在的话,人类与造物者的再一次相会,将是在未来的哪一年、哪一天呢?
我不禁想起17世纪英国语言学家约翰·威尔金斯(John Wilkins)创造的一个词:everness,他用它来更有力地表达“永恒”之意。而阿根廷诗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以此为名,写下了一首杰出的十四行诗,仿佛是在与西琴所关注的领域相呼应:
不存在的唯有一样,那就是遗忘。
上帝保留了金属,也保留了矿渣,
并在他预言的记忆里寄托了
将有的和已有的月亮。
万物存在于此刻。你的脸
在一日的晨昏之间,在镜中
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反影,
它们仍将留在镜中。
万物都是这包罗万象的水晶的
一部分,属于这记忆,宇宙;
它艰难的过道没有尽头
当你走过,门纷纷关上;
只有在日落的另一边
你才能看见那些原型与光辉。
从《地球编年史》的第一部《第十二个天体》的出版,到第七部《完结日:审判与回归的预言》的出版,西琴耗时达30年。而他在这30年间所做出的成果,对于全人类来讲,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
我们期待着一个有关地球和人类起源与文明新的探索热潮,将随着《地球编年史》系列修订本的出版再次出现。
宋易
2019年5月20日于成都
再版前言
为什么人类的历史看起来似乎是一本一章接一章描述战争的图书?为什么发生于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众多战役中,至少有一场是整个战争的终结,而之后的21世纪却是以众多挑战先例的恐怖主义为开端,紧随其后的依旧是连绵不绝的战争和对核子灾难的恐惧?
难道人类天生就是战士吗?难道命中注定他们的天性就是战斗和残杀?……或者,人类早就接受过发动战争的专业训练?
我们之所以研究过去,是为了对我们的现存状态作出一个评判。《众神与人类的战争》将向读者展示一些很久以前发生的众神也加入其中的人类战争;而事实上,这些战争还只是一系列众神之战和人类战争的开端。读者将会看到,众神之间为了争夺地球统治权而发动的战争,最早是发生在他们自己的星球之上。是的,不仅人类的历史看起来是一本描述战争的图书,关于来自“谜之行星”尼比鲁的造物者阿努纳奇的传说,同样也是一部战争史。
我们重塑了当时发生在地球和天国的所有事件,其来源包括目击者的记录文献──其中的一些人真实地记录了众神是如何发号施令的。那些故事反映在《圣经》的《创世记》中,而这显然是一种嘉奖,它表明我们更广泛地接受了《圣经》的真实性,并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看待世界和生命的方法。
更加具有启示性的,也是让人倍感苦恼的──是本书一步一步地讲述了众神之间的对抗和野心是怎样愈演愈烈的,以致到最后失去控制,从而导致了地球上第一次核武器的使用──在大约4000年前。那一场无意中造成的巨大灾难,毁灭了人类第一次文明。
这些都是事实,并非虚构和杜撰。可喜的是科学研究者在这本书首次出版之后,证实了我们在书中所描述的事情、它们的发生背景以及精确的发生时间:公元前2024年。
在今天,在公元21世纪的当下,我们还会重复公元前21世纪的事件吗?《众神与人类的战争》的各个章节将为读者详尽地讲述这些故事。
撒迦利亚·西琴
2006年10月于纽约
大事件年表
(约450000年前至公元前2023年)
第一章
人类的战争
1947年春天,一个牧童在死海附近昆兰的悬崖边寻找一只丢失的羊羔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洞穴。在这个洞穴的一只陶罐中,藏着一只希伯来语的卷轴。在随后几年里,其他的卷轴相继在这个地区被发现,它们被统称为死海卷轴,它们在这里静静地存在了将近2000年。这些卷轴被精细地包裹着,即使在位于朱迪亚的犹太王国挑战罗马帝国的动荡岁月里,也得到了妥善的保藏。
难道是在公元前70年,在城市和寺庙沦陷前,耶路撒冷的官方图书馆就将这些卷轴运送到了安全地区,或者,就像大多数学者假设的那样,是爱色尼教派图书馆一个有着弥赛亚偏见的教派隐士运送了这些卷轴?意见产生了分歧,因为图书馆里既有传统的《圣经》文献,也有讲述宗派习俗、组织和信仰的著作。
其中一幅最长、最完整,也可能是最戏剧性的纸卷,讲述了一场未来的战争。这是一场最后的战役,被学者命名为“光明之子和黑暗之子的战争”。它设想了战争的蔓延──当地的战争会将朱迪亚的邻国席卷在内,最后战争的强度会增强,范围会扩大,直到整个世界被吞没。“光明之子和黑暗之子的首次交战,将会是对以东、摩押、亚扪人和腓力斯人以及那些给予他们帮助的盟约违反者的攻击”。在这些战争后,“他们将前往埃及的克辛斯”,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抗衡北方的国王”。
纸卷上写道,在这场人类的战争中,以色列神将处于积极的位置:
在克辛斯战败的那一天,当以色列神出现的时候,将会有一场猛烈而且残酷的战争;因为那一天是以色列人确定为攻击黑暗之子最后一战的日子。
先知以西结也预言出了这场包括巨人族的孑遗歌格和玛各在内的最后的战役。君主本人“在这场战役的最后几天里,也会打得敌人落花流水”。但是死海纸卷更深入地预见了众神在这场战役中的实际表现,他们同凡人一起同心协力,并肩作战:
战争来临的那一天,众神和众人一起走进了血腥的战场。
随着众神的出现,夹杂着战场上的轰然骚动和人们的叫喊,光明之子和黑暗之子开始了战争。
虽然十字军战士促使君主有了本人必须亲自挂帅的信念,包括萨拉森人在内的无数凡人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都“以上帝之名”进入了战场,因为他们相信,人和神将会并肩作战。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所以我们最好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寓言。不过,要是放在更早的年代,这也并非如它们听起来的那样离奇,因为那时的人类战争确实是由众神来发号施令的,虽然众神未必会积极参与。
最浪漫的一场战争是希腊的亚该亚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特洛伊之战,当时“爱情的力量发动了几千艘船只”。我们所知的是,为了使特洛伊人将美丽的海伦归还到她的合法配偶身边,希腊人发动了这场战争。然而,在古希腊描写发生在《伊利亚特》之前事件的11卷史诗《库普利亚》中,这场战争则是由伟大的宙斯神预谋策划的:
曾有一段时间,成千上万的人蓄意破坏广阔的地球内部。带着对人类的怜悯之心,宙斯以其过人的智慧减轻了地球的负担。所以,他使特洛伊的战争就那样结束了:这个通往死亡的过程令人类的竞赛显得如此虚空无益。
希腊神话的讲述者荷马在他的《伊利亚特》中讲述了这场战争的经过,他指责众神煽动战争,且最大限度地扭曲战争的冲动行为。
在这场人类戏剧中,众神时隐时现,他们推波助澜地将戏剧中的主角带入了他们的命运中。
这场戏剧的幕后推手是朱庇特/宙斯,尽管其他的神灵和众多披甲的战士在旷野上沉睡,朱庇特依然在辗转反侧地思考如何给阿喀琉斯带来荣誉,以及在亚该亚人的船上消灭更多的人类。在战争开始前,阿波罗神已经有了敌意:
他脸色阴沉,远远地离船而坐。他向亚该亚人射击,他的白色弓箭象征着死亡……他的弓箭在人们中间射击了整整9天……而且每天都有成堆的死者尸体被焚烧。
当抗议一方同意延缓战争,以使他们的统帅可以决定短兵相接的问题,不愉快的众神指派女神密涅瓦“立即前往特洛伊和亚该亚,设法使特洛伊人首先打破他们的誓言,然后攻击亚该亚人”。怀着对使命的满腔热情,密涅瓦“如耀眼的流星一般划过天际”,随后,为了不使狂热的战争停止在那个夜晚,密涅瓦通过点亮战场,使黑夜变成了白昼,她“将黑夜的薄雾从眼前驱走,无论是在船上还是在火热的战场上,光明笼罩着他们;而且亚该亚人可以看见赫克托和他们的人民”。
当战火越来越旺,有时还会有英雄的对峙时,众神始终聚精会神地观望着这些人类勇士:他们会救出下一个被围攻的英雄或稳定一辆无人驾驶的四轮马车。但是当众神意识到他们处于对立的双方,便开始相互伤害,宙斯命令战争暂停,让众神离开人类的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