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 > 山野民宿:到山中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山野民宿:到山中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山野民宿:到山中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山野民宿:到山中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山野清风,流水人家。40家山野民宿寻访故事。畅销书《借山而居》《山居七年》作者张二冬盛情推荐!

作者:稻田读书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01

书籍编号:30618035

ISBN:9787122364265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18199

版次:

所属分类:文学-散文随笔

全书内容:

山野民宿:到山中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山野民宿:到山中去


作者:稻田读书主编


CIP号:第039688号


ISBN:978-7-122-36426-5


责任编辑:张曼 龚风光


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100011)



购书咨询:010-64518888


售后服务:010-64518899


网址:http://www.cip.com.cn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山野民宿:到山中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慢得刚刚好的生活与阅读

序 在森林,在山野,人生中一场美好的虚度


是时候重新认识山野了。


曾经人们无比向往喧闹繁华,向往车水马龙,那高楼林立川流不息的街头是理想生活的所在。而到了今天,许多人开始畏惧人群、厌倦拥挤,开始向往空旷,渴望寂静,希望亲近草木,聆听鸟鸣。


“我一直在想季节之转变。我今年不想错过春天。草变绿的那一刻我要在旁边。”


对于《听客溪的朝圣》作者迪拉德来说,以二十多岁年轻而奔放的心灵走进山林,体验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生命与死亡,短暂与永恒,喧嚣与寂静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写下这样一部作品,当是一次意外的机缘。


一九七一年,在经历了一场几乎致命的肺炎之后,迪拉德在弗吉尼亚州的听客溪生活了一年,深入地体验生命。这一经历促使迪拉德写出《听客溪的朝圣》,并让迪拉德在二十九岁便获得普利策奖,在美国文坛激起巨大反响。在自然面前,迪拉德直面生死,聆听神谕,完成了一次独特的朝圣之旅。


伍尔芙说:“人在独处时,就会偏爱没有生命的东西;树啦,河流啦,花朵啦;感到它们表达了自己;感到它们变成了自己;感到它们懂得了自己……于是便感到这样一种不可理喻的柔情,就好像在怜惜自己。”


我也想起塔可夫斯基在《时光中的时光》中的一句话:“一个人必须独处,贴近自然,贴近动物和植物,与之相触相通。”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更贴近自己的内心;而贴近自然,贴近动植物,其实也正是发现自我、寻找自我的过程。


山野就是山野,不只是金山银山;山野森林溪流花朵,正是它们本身。


去年秋天,因为一个美好的机缘,我们得以走进临安——那是位于浙江西北部、崇山绕峻岭、深沟藏幽谷的地方,森林覆盖率高达76.55%,山清水秀,风光迷人,有天目山和清凉峰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等数十处名胜景点。湖光、山色、古树、溶洞、峡谷、飞瀑、温泉,构成了此地独特而美好的自然环境。临安又是人文荟萃之地,文化底蕴极其深厚,是吴越国王钱镠的出生地和归栖地,此地钟灵毓秀,人才辈出,谢安、昭明太子、李白、白居易、苏轼、郁达夫、周恩来等名人大家留下诸多印迹。山水人文相互映照,彼此成全,乃有大美临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都市人悄悄把临安作为自己的理想生活之地。流连于真山真水之间,呼吸着甘美的空气,放下心中一切烦恼与负累,在这里寻找到一种质朴自在、诗意天真的心境。正因如此,临安境内涌现一百余家精品民宿。在山水之间,云朵之下,如诗如画的时光正徐徐展开。


我们沿着内心的道路,深入森林花朵茂盛、溪流潺湲之处,寻访一家家民宿,听它们的主人讲述起各自的故事。在太湖源头、天目山林,在大明山下、野放茶园,一家民宿就有一个悠长温暖的故事,一家民宿就有一种独特美好的生活,一家民宿就有一段奢侈而理想的时光。


作为寻访与写作者,我们努力放慢脚步、放低语调,缓缓推开一扇扇门,聆听一个个故事,写下一段段悠缓的文字。也由此,才有了《山野民宿:从山中来》《山野民宿:到山中去》这样美的两本书。我们相信,跟随此书,每一位读者都将能领略到这山野的美好,也能感受到每一位民宿的主人在与自然山野的相处中所收获的隐秘又巨大的快乐。探访与阅读,也即短暂的停留与思考。我们或许将从自然与山野之中,得到一些启发。


是的,对于美好生活方式的探寻,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坚持不懈去做的事。


周华诚
作家、出版人、生活美学实践者
2020年2月5日


山野民宿:到山中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第一章 森林深处做个梦


“一首诗有一棵树那么美好。”美国诗人乔伊斯·基尔默,在诗里这样说,“我们要去一个既有树,又有诗的地方。”整个晚上,我们都守着这片乡野,时而微笑,时而静默,一股暖意就从身上流过去,希望能一直这样到天明。

01 醒山书院
醒山的夜与诗
文/张鸥

“醒山书院更像是教育公益在田野边开出的


一朵山花。”

说起来,是因为一首诗与醒山书院相遇的。


“一首诗有一棵树那么美好。”美国诗人乔伊斯·基尔默,在诗里这样说,“我们要去一个既有树,又有诗的地方。”


投契的对视,紧接着一场奔赴。


朋友提议,时值盛夏,城市的热浪遥遥奔来,当浏览器定格在“醒山书院”的时候,我们都笑了。记得当时有云雀掠过,在窗外叫了两声。


八月,台风过境,暑热退了大半,天蓝得很,水洗过似的,正是纯粹、空旷的夏日。车离开市区,往温泉小镇湍口镇所在的湍源村前行。我们迎风坐着,田野的香气被风送过来荡开去,湍源镇往右,地势渐高,绿色渐浓。


这是静默的时分,蝉鸣是唯一的声音。


湍口有泉,绵延十里,如练如诗。暮色四合,林尽泉源处,醒山书院自田野深处露出灰白轮廓;另一侧,尚未偏离田野分界线的位置,可以望见果园和尚未休耕的土地,这是属于乡野的宁静。之后,一如其他,属于诗歌,属于美。

山野民宿:到山中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这是静默的时分,蝉鸣是唯一的声音

书院最鲜明的特征即其内涵的“诗性”。远远望去,书院以其与山水诗性融合的方式——依山取势,临溪而居,分合布局,错落有序。在这里,会产生森森然的诗意情境:游山、访古、寻幽、高卧、倚竹、观鱼、濯足、鼓琴、品茶、焚香,生活与诗意构筑成禅境与超然的场景。


循路往里,一条清渠与书院木门相邻。走过回廊,书房正厅和独享的院落空间相互贯通,院内绿树成荫,小溪环绕,鸟鸣莺莺。漫步其间,“柴门两边开,清风可自来”的诗意油然而生。


傍晚将近,我们见到了书院的主人,他一身布衣,在院内露天茶棚坐着,跟书院一起融在夜色里。院子里很静,煮水、茶夹挑茶,水沸时,茶也挑定了。他邀请我们坐下,喝茶。


主人姓韩,是一名大学老师。所以醒山书院中的“书院”二字,除了书,更蕴含着“教育”的本义。


“我想,书院是开启一方民慧,创立一代人文思想的地方,我只想在现在的乡村里,也能有一方借由书本带来的静谧,能够在虚空中填入一点东西。”


醒山书院,醒山醒人醒乡村。


作为以“乡村书院”为主题、倡导耕读文明的文化综合体,醒山书院不仅意味着山水田园的生活范式,同时吸纳了当地的乡土文化,承载着传统文化的薪火传承。主人希望通过这一方僻静之所,唤醒几千年心灵深处的山水情怀。


那么,醒乡村呢?是希望通过醒山书院,给乡村带来一点影响。从2018年开始,醒山书院成立了一支“醒山薪火乡村支教队”,书院召集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城市知识分子走入醒山附近的小学,尝试在文化的薪火传承中做出一点点改变。


和常规民宿相比,醒山书院更像是教育公益在乡村田野边开出的一朵山花。现在,这朵山花已经是一个集文学、美术、陶艺、乡村音乐为一体的文艺家园。

山野民宿:到山中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我们迎风坐着,田野的香气被风送过来荡开去

静坐在案前,面对屋瓦粼粼一片,松影云天。我们喝了许多茶,果子红色的,像是从树梢上掉下来,在瓷盘里滚来滚去。瓜果虫鱼,袅袅烟火,山水田园的生活范式在这里是一首自然的诗歌。邻村的小孩在竹林里跑来跑去,红的红,绿的绿,我们拿相机拍照,孩子起哄,雀噪一片,他们笑且叫,镜头里看见自己,像被“烫”着,呼地朝后跳。之后,我们在前面走,孩子们的笑声远远地跟在后头。


晚些时候,大家一起来到院子里。院子尽头,田野延伸开来,树林的影子矗立在黑夜里,大片大片的星河在垂直的天际沉下去,给乡间的小径铺上了一层毛茸茸的外衣。站在院子里,让人感到既满足又宁静。整个晚上,我们都守着这片乡野。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年轻的沈从文在这样的乡间夜晚,诞生了他供奉在“希腊神庙”中的人性光辉。现在,在宁静的醒山,正开启着城市文明奉献乡村情怀的一次远行,同样指向人生的广袤与丰盈。

02 云泊天目
云停留的地方
文/若狂

绿。


满眼的青翠碧绿。

山中日月长。


在云泊天目,我很想住下来,如果可以的话。


三五天,一个月,甚至半年,那会是另一种人生。像居终南山的二冬,“一座山,一个人,一张桌子,一张床,手机沦为手表,也不用回信息、刷微信,干干净净,只剩看书写作、等天明。”


这大概就是现实里的世外桃源了吧。


没有俗事纠缠,不用面对人世纷杂,只有山林里的虫叫、鸟鸣、流水哗哗、风打松叶簌簌响,清清澈澈、安安静静。


据说,经常有大城市里的公司老总跑来云泊住下,每天早上起来,去山林里走一走,回来喝个茶,看看书,抑或看看云、发个呆,傍晚又去山林里走一圈。


在这里,他们放下尘世一切俗事,不接电话,不处理公务,生活简单得像僧人。住上十天半月,就回去,隔一段时间又会再来。


这些大公司的老总,可比一般人忙得多,但他们懂得适时停一下,给自己放松,无论身体,还是心灵。

山野民宿:到山中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每天早上起来,去山林里走一走

这很有必要。


人这一生中,不能一直在奔波忙碌。而云泊天目,这个深藏在大山里的山居民宿,原生态的丛林深谷,自然的清新幽静,仿佛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可以让人身心彻底放松。这里没有生活的紧迫感,没有都市的焦虑气氛,时间在这里是缓缓的、静静的,一寸寸从身上流过,完全感觉得到它的存在。


30亩的山林,视野的开阔,丛林的幽深,让人住上十天半月也不嫌长。两幢四层楼民房,建在山的入口,像是迎接游子归来的家;三间童话般的小木屋,隐在葱郁繁茂的山林里;去往山上的半道,一座八角亭子,古意盎然,没有理由不喜欢这里。


正是夏末秋初,火红的凌霄肆意爬了一墙,几乎把半座房子遮掩了。一座木桥跨过一池碧清溪泉,一块一人高的大石块上,一个“泊”字,行云流水,豪放洒脱,似乎是提醒每一位来到此地的人——这里就是你停下脚步让心灵休憩的地方。


当初民宿老板开车行进这里,遇见山里云雾蒸腾,缭绕山间,久久不散,仿佛就在前面触手可及,又好似停留在这山里,于是便有了“云泊天目”这一诗意的名字。


绿。满眼的青翠碧绿。高耸入云的古木,把整座山围成一个天然绿色屏障,身在其中,忍不住要深呼吸,用力地打开肺门,把这些负氧离子满满吸入。


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各种鸣叫,从四面伏地而出。声音有近有远,有高有低。近的仿佛就在脚下,却又找不到在哪里鸣唱;远的好似天外之音,但又知道它们就在这林子里。


高大帅气的胡老板带我去山的西头看瀑布泉,一路听见一种声音,清脆如夏蝉鸣叫,婉转如布谷鸟的啼唱,询问间,他告诉我,是山林里的知了叫。只见他伸手折下来一根树枝,枝梢头,一只知了静静趴着,身形比平时所见略小。

山野民宿:到山中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山里云雾蒸腾,久久不散,仿佛触手可及,又好似停留在这山里

“这里的知了叫声,也这么好听。”我禁不住赞叹。


“我们这里的知了,身形比一般的都小,叫声也特别不一样。”胡老板告诉我。


沿蜿蜒不平的石头小路而行,流水声一直潺潺地跟着我们,像班得瑞的林间音乐,一路悦着我们的耳。老板要带我去看的瀑布泉,据说,是一位来云泊静养的客人发现的。这位客人每天在老伴的陪同下,穿过山林,来到瀑布旁边的松树下打坐、听流水声……住了好长一段时间。原本来调养的身体,竟奇迹般一天天好了起来。于是,每年跑到天目山云泊来住一阵子,便是这位老客人雷打不动的计划。


站在瀑布泉下,闭上眼睛,四周一片寂寥,只有泉水哗哗,流过耳边,流过心灵,洗涤了灵魂。我想,那些深山修行人,也不过此刻的境界了吧。


我还要说说那三间小木屋。在我们去往瀑布泉的半道上,我以为走进了童话世界。可那三间小木屋真真切切就在眼前,不是梦幻。走进去,有茶间,有卧室,外面还有石桌石凳,所有起居都很完整。在这里,既可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可实现住进童话世界的梦想,令人生出无限向往。

山野民宿:到山中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时间在这里是缓缓的、静静的,一寸寸从你身上流过

离午饭还有点时间,我们在野生猕猴桃架下坐下,喝茶。茶水是山泉直接煮的,这里没有(不用)自来水,猕猴桃架子下有个水管,把上面的山泉引下来,茶壶一接就可用来烧。


住在云泊的客人,喝的都是地道的山泉水,听的都是原生态的空谷山音,见到的,都是最纯最本真的森林原色。


住在云泊,就像回归了山林,一切犹如回到初生,回到那个从未被开化过的古老年代。


我真想,在云泊住下来,如果可以的话。

03 上客堂
禅房花木深
文/若狂

身在俗世红尘,


每个人都需要暂时逃离尘世,


无论身体还是心灵。

站在上客堂客房的窗前,一眼就望见黄墙红瓦、阔朗宏大的禅源寺庭院,静静落入眼底,千年古刹的恢宏,使站在窗前的我,内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