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摄影 > 绘画 > 写意国画:紫藤与石榴画入门与提高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写意国画:紫藤与石榴画入门与提高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写意国画:紫藤与石榴画入门与提高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写意国画:紫藤与石榴画入门与提高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正统国画紫藤与石榴临摹书

作者:张晶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01

书籍编号:30617877

ISBN:978712236096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9009

版次:1

所属分类:艺术摄影-绘画

全书内容:

写意国画:紫藤与石榴画入门与提高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书主要介绍了紫藤与石榴的画法,采用写意的表现手法,所讲的作品无论是意境营造、构图布局,还是笔墨追求、色彩运用,都采用了不同的绘画技法,形成了鲜明的艺术个性。本书内容包括紫藤画法图示、石榴画法图示、紫藤和石榴画配景物图画法、紫藤与石榴画欣赏,详细解读了紫藤与石榴的绘画技巧。


本书可供绘画爱好者或美术入门者学习、临摹之用。





书名:写意国画:紫藤与石榴画入门与提高


作者:张晶著


CIP号:第020732号


ISBN:978-7-122-36096-0


责任编辑:万忻欣 李军亮


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100011)



购书咨询:010-64518888


售后服务:010-64518899


网址:http://www.cip.com.cn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本书主要介绍了紫藤与石榴的画法,采用写意的表现手法,所讲的作品无论是意境营造、构图布局,还是笔墨追求、色彩运用,都采用了不同的绘画技法,形成了鲜明的艺术个性。本书内容包括紫藤画法图示、石榴画法图示、紫藤和石榴画配景物图画法、紫藤与石榴画欣赏,详细解读了紫藤与石榴的绘画技巧。


本书可供绘画爱好者或美术入门者学习、临摹之用。





书名:写意国画:紫藤与石榴画入门与提高


作者:张晶著


CIP号:第020732号


ISBN:978-7-122-36096-0


责任编辑:万忻欣 李军亮


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100011)



购书咨询:010-64518888


售后服务:010-64518899


网址:http://www.cip.com.cn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前言


紫藤又名“朱藤”,属豆科,落叶攀缘缠绕性大藤本植物。花为蝶形花冠,颜色有紫色、深紫、蓝紫、粉红、粉紫、白色等,清雅明丽,气味芳香。每到春季,盛开的藤花飘落在藤蔓绿叶间,且有曲折蜿蜒的老干虬枝缠绕着,繁花满树,灿若云霞。串串紫花垂直向下,随风摇动宛如瀑布,使人心旷神怡。


“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就是对紫藤之美的真实写照。唐代大诗人李白以“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的诗句来赞美紫藤的风采。紫藤成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重要题材。


石榴又名“安石榴”,属石榴科,落叶灌木。石榴树树姿优美,树高可达数米,耐严寒抗干旱,夏季花繁似锦,秋季硕果累累,是人们非常喜爱的植物。诗人李商隐曾用“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羨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的诗句来赞美石榴。石榴有着多子多福、笑口常开的寓意,更是富贵吉祥繁荣的象征。


紫藤和石榴是人们非常喜欢的植物,以紫藤和石榴为题材的绘画艺术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书根据笔者多年写生实践创作出紫藤、石榴的部分绘画作品编写而成,在意境营造、构图布局、笔墨追求、色彩运用等方面,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


本书详细解读了写意紫藤和石榴的画法和技巧,可供绘画爱好者或美术入门者临摹、学习、借鉴。


张晶  

第一章 紫藤画法图示


紫藤花朵的画法


没骨法图示:


画写意紫藤花朵,用笔和用色很重要。首先用相应的笔调好合适的颜色,把握整体态势和蝴蝶花形,要胸有成竹、下笔果断、位置适宜,体现出用笔的洒脱和变化,使整个花朵和花头自然生动,色墨融和,清雅而不失艳丽。


下面以没骨法点写花头示例,介绍了紫藤花朵的画法,可作为局部练习资料,以利于整体把握。

1a


步骤


1. 以淡紫色调为例(其它色调以此类推)。调淡紫色为基本色,笔尖色调重些,笔根略淡些,水分适宜。要胸有成竹,大胆落笔,点花见笔,点出大小形状不同已经开放的花瓣和花蕾;用笔肯定,要自然灵动,要笔笔衔接贯气,笔断意连;要主次分明,并强调疏密大小、浓淡深浅、前后转接的透视关系。


2. 依构思画出花与花之间、花与花蕾之间、花与花轴和花之间、花与花茎之间的布局及相互穿插的关系。花蕾的颜色较深些,这样才使整个画面自然生动、顾盼有情,富于韵致。


3. 在花瓣与花蕾要干又还未干透时,用淡墨或浓色点出花托和花蕊,使之自然透化;要中锋用笔,自然洒脱、灵动多变、疏密有致,意到即可,使之更加生动。

1b


2


3


4

双勾法图示:


紫藤花为总状花序,花朵如蝴蝶形状,花串由花朵组合加上花蕾围绕花轴组成。画双勾的花朵,笔墨和颜色的运用很重要。用笔要自然轻松,分别勾画出已开放花瓣和末开放的花蕾,用淡颜色点染花瓣和花蕾;用笔要灵动多变,有的可点或不点,花轴和花茎可用颜色调少许墨来画,整体布局和花朵要随意成形,意态生动。

5

步骤


1. 用深浅变化的墨色,先勾出盛开的花瓣和含苞待放的花蕾。用笔要简洁、灵动,并注意节奏,点花要见笔,要各具风姿,切忌雷同。


2. 按构思的整枝花势,添加花轴和花茎。几组花在一起时,要主次分明,并注意大小疏密、浓淡深浅和前后透视的关系。


3. 在花瓣和花蕾要干又未干透时,用墨点染花托和花蕊,用笔要灵动并疏密有致,使之自然透化。


4. 待墨全干后,用淡色浑罩。用色不宜填满,求灵动透气,意到即可。

6


7

第一章 紫藤画法图示


紫藤花朵的画法


没骨法图示:


画写意紫藤花朵,用笔和用色很重要。首先用相应的笔调好合适的颜色,把握整体态势和蝴蝶花形,要胸有成竹、下笔果断、位置适宜,体现出用笔的洒脱和变化,使整个花朵和花头自然生动,色墨融和,清雅而不失艳丽。

紫藤枝干的画法


画写意紫藤的枝干,用笔要灵动多变,下笔要果断有力,用墨要浓淡干湿,紫藤的主干和枝干是紫藤作品的关键,决定整幅画的构图、布局和意境。主干与枝干要注意主次关系,枝干的穿插要有疏有密,长短、粗细、大小相宜,要气势连贯、自然成韵。

8

步骤


画老藤时,要选用石獾或兼毫类的大笔,要以中锋或侧锋方式运笔,用墨要有浓淡干湿的变化,要大胆;用笔要沉稳,富有节奏感;要把握好藤蔓的生长态势,并注意曲直、粗细、长短、疏密、大小的对比和主次的关系。如有几组藤枝的交错缠绕,要把握好整体效果,苍劲有力的笔墨,才能衬托出紫藤枝干的婀娜多姿。紫藤小枝元圆润曲直,富有弹性,多以中锋直写,突出书法用笔,抑扬顿挫,一气呵成。画小藤时要强调疏密变化、纵横关系,枝与枝的穿插和适度的方圆转折,来龙去脉和起承转接要交代清楚,并注意前后的透视关系。

9


10


11


12

紫藤叶子的画法


写意紫藤的叶子要侧锋用笔,随意点出,不拘形式。小叶嫩叶一般可用花青调藤黄,再加一些赭石和淡墨。点叶时,要有大小、方圆和疏密的变化,用笔要灵动多变。要注意叶子的生长态势和变化,根据需要,随势勾筋,最后整体调整。老叶要用浓墨侧锋写成,用笔宜洒脱自然,古拙大气,要有飞白,可以不勾叶筋。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二章 石榴画法图示


石榴果实的画法


没骨法图示:


石榴果实硕大,色彩红黄相间。石榴果实成熟后,果实裂开,露出玛瑙般晶莹的浆果。画写意石榴,用笔用水用色最为关键,用相应的笔调入合适的颜色,落笔前,把握好石榴的整体势态,用笔要大胆,要有用笔的痕迹和飞白,使画面显现出石榴的晶莹剔透和生动自然。


下面以没骨法写石榴果实的示例,介绍石榴果实的画法,可作为局部练习,以利于整体把握。

21

步骤


1. 以橙色为例,首先用橙色、曙红、黄色为基本色调好颜色,选用大抖笔,笔尖颜色稍浓,笔根略淡些,水分要恰到好处。要胸有成竹,落笔要大胆、果断、沉稳。要有深浅浓淡的变化,要笔笔衔接贯气,并注意节奏,写出石榴果实正、侧、俯、仰的各种姿态。写石榴果实要见笔,要灵动多变,各有风姿。有两组以上画面,要主次分明,并强调大小疏密、颜色的浓淡深浅和前后转接的透视关系。


2. 先左右两笔写出榴体,待半干时要重色或墨皴写出明暗面。用笔要灵动、自然,富于韵致。


3. 在石榴果实要干又未干透时,用浓色和墨点榴脐和脐瓣,使之自然透化。用笔要自然洒脱、灵动多变,意到即可。


4. 开口的石榴用淡曙红点写,半干后再用胭脂勾写粒瓣。

22

双勾法图示:


双勾法画石榴,要意在笔先,以中锋用笔,突出写的意境,掌握好墨的干湿浓淡及深浅的变化,把握好石榴的各种姿态,注意石榴与石榴之间的向心结构。用笔要自然洒脱、简洁、灵动多变,富于韵致,姿态生动。

23

步骤


1. 先勾写出形态各异的石榴,要胸有成竹、大胆落笔。勾写的线条要有韵律、洒脱自然,每组石榴要主次分明,写出石榴正、侧、仰等各种姿态,并注意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


2. 待墨水干后,用颜色点染石榴,要灵动、多变、通透。


3. 无论颜色还是淡墨色都不宜填满,求灵动透气。在颜色半干时用墨勾写出榴脐和脐瓣,用笔要率意洒脱、自然生动。


4. 开口的石榴用胭脂勾写粒瓣,然后用淡曙红渲染。

24


25

石榴枝干的画法


画写意石榴的枝干,用笔要灵动多变,下笔要有力果断,用墨要强调浓淡干湿。石榴的主干和枝干是石榴作品的关键,决定整幅作品的布局和意境。主干与枝干要注意主次,主干与小干的组合、大小支干的穿插要疏密有致,长短曲直,大小相宜。用笔要多变灵动,气势连贯,自然成韵。

26

步骤


画主干时,要以中锋、侧锋等多种方式运笔。先以褚墨写出枝干的大势。用笔要果断、沉稳,富有节奏感,并要有飞白。老干可加以皴法来表现沧桑的质感,用墨要有浓淡干湿,并注意曲直、粗细、长短、疏密变化。画小枝干时,要以中锋书法用笔,率意灵动。小枝较细弱,结果实后,榴枝多下垂,一般多为人字交叉。如有几组枝干交织在一起,要注意枝干间主次和前后的透视关系,合理写出主干与小枝的布局和穿插。把握好整体效果,使画达到自然生动的意境。

27


28


29


30


31

石榴叶子的画法


画写意石榴的叶子,可用多变的笔墨,以侧锋用笔为主。不拘形式,主要表现意境和神韵。小叶嫩叶,一般多用墨或汁黄汁绿点写。点叶时要有大小、方圆、疏密的变化。多组叶子要有前后主次,并根据需要随势勾筋。勾筋时要强调疏密关系,要有灵活性和律动感。


老叶可用浓墨枯笔写成,注意叶子的生长态势和大小变化,用笔果断自然沉稳,随意成型。略有飞白,可不勾筋叶,意到即可,以达到自然生动效果。

32


33


34


35


36


37


38

第三章 紫藤和石榴画配景物图画法


写意紫藤和石榴作品,可以配画鸟、小鸡、麻雀等小动物以求画面更加生动,更富有生活气息,达到浑然天成的意境。画鸟、小鸡、麻雀等小动物,要简洁明了,生动形象,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39


40


41


42

第四章 紫藤与石榴画欣赏

43

晨光(69cm×69cm)

44

花雨(98cm×60cm)

45

露华(98cm×60cm)

46

春天交响曲(69cm×46cm)

47

晓烟清风(138cm×69cm)

48

醉春(180cm×98cm)

49

醉了春天(69cm×46cm)

50

春深(138cm×69cm)

51

薰风(98cm×60cm)

52

珠光(98cm×60cm)

53

遥闻碧潭上(138cm×69cm)

54

恋曲(69cm×46cm)

55

晨曦(98cm×60cm)

56

鸣春(138cm×69cm)

57

花海清风(98cm×60cm)

58

清香依旧(98cm×60cm)

59

紫气东来(180cm×98cm)

60

春天奏鸣曲(69cm×69cm)

61

阳春三月(98cm×60cm)

62

一架藤花八百春(69cm×46cm)

63

紫雪(138cm×69cm)

64

清晖(98cm×60cm)

65

春风多情(138cm×69cm)

66

春风化雨(98cm×60cm)

67

春风多情(98cm×60cm)

68

紫雪(138cm×69cm)

69

一夜疏雨(98cm×60cm)

70

紫雪初上(98cm×60cm)

71

含烟(98cm×60cm)

72

春曲(138cm×69cm)

73

香风清影(98cm×60cm)

74

五月天(98cm×60cm)

75

春曲(69cm×46cm)

76

晨风(98cm×60cm)

77

芳华(98cm×60cm)

78

晓风初上(98cm×60cm)

79

惠风和畅(138cm×69cm)

80

鸣春(69cm×69cm)

81

紫瀑飞花(98cm×60cm)

82

春之韵(98cm×60cm)

83

淡淡露华(69cm×69cm)

84

紫雪清风(98cm×60cm)

85

春风含笑(98cm×60cm)

86

醉了春天(138cm×69cm)

87

昨夜春风(98cm×60cm)

88

春消息(69cm×46cm)

89

榴实图(69cm×69cm)

90

秋雨萧萧(98cm×60cm)

91

晨曦(200cm×70cm)

92

吟秋(98cm×60cm)

93

笑秋风(138cm×69cm)

94

秋之韵(69cm×46cm)

95

绿叶裁烟翠(69cm×69cm)

96

英姿(68cm×46cm)

97

硕果(280cm×70cm)

98

相逢一笑(98cm×60cm)

99

昨夜秋风(98cm×60cm)

100

高秋(69cm×69cm)

101

走过四季(68cm×46cm)

102

胜似春光(69cm×69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