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进口原版 > 医学 >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关枫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01

书籍编号:30617789

ISBN:9787117221924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16999

版次:1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全书内容:

cover.jpg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关枫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ISBN 978-7-117-22192-4

Ⅰ.①中… Ⅱ.①关… Ⅲ.①中药化学成分-提取②中药化学成分-分离 Ⅳ.①R284.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40153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

主  编:关 枫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4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2192-4

策划编辑:董玮

责任编辑:董玮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序 言

2015年10月,屠呦呦教授以其在青蒿素的发现中的执着钻研和卓越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给予中医药工作者尤其是中药化学工作者极大的激励和鼓舞。我们都知道,中药化学成分(主要是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是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与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中药分析以及中药药理等相关学科关系密切。尤其是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更是中药学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近十几年来,该领域研究在原有基础上又取得了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为中药的现代化及产业化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的编写是基于对2000年以来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研究所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进行汇集、梳理和分析的初衷而进行的(主要是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品种)。本书的特点在于不仅对相关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及应用详加阐述,还在实例中提供了尽可能详尽的工艺参数,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原理分析,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更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相信本书将受到中药化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高校师生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欢迎,成为案头常用参考书之一。

本书主编从事中药学研究20余年,是一位治学严谨、脚踏实地的学者,主持、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主编、参编中英文著作及国家级规划教材等多部,在科研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绩斐然,是本书的编写水平能够达到较高专业水准的保障。

衷心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带动更多更优秀的专业著作的产出,以此展示更多、更深入的中药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思考,为中药化学学科的进步和中药学的创新发展献礼。

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


教育部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2016年4月

前 言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是基于中药化学学科特点、介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的专业书籍。本书在参考200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的基础上,编写绘制了190味常用中药及9个经典中药复方的近300个提取分离研究实例。在对中药化学成分传统的提取分离方法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对提取分离新思路、新模式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以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科研思路。本书可供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药用植物学、功能食品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高校教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共十三章,第一章为总论,介绍中药有效成分的主要类型及常用提取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应用特点。第二章至第十二章具体介绍各类型中药有效成分,每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对本类型化学成分的基本类型、结构特点、主要理化性质及主要提取分离方法予以概述,第二节分述各药味具体研究实例,实例中每个药味项下设置【来源】、【功能与主治】、【主要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流程】和【工艺原理分析】等项目,以工艺流程图的形式简明清晰地介绍各药味主要化学成分(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的一种或多种提取分离方法,并附该流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化合物及该药味中重要有效成分的结构式(第十一章多糖类化合物因分子较大除外),便于读者查考。同时,对流程的工艺原理、操作要点给予阐述及分析,便于读者开拓思路,扩展应用。此外,根据中药的应用特点及中药化学学科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向,设立了第十三章“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以期为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提供范例参考。本书末附有中药药名索引、中文化合物名索引、英文化合物名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检索。

本书具体编写任务由关枫(前言、第一章)、王艳宏(第九章、中英文索引编注)、崔明宇(第三章第一节、第十三章)、李秀岩(第二章第二节、第六章)、梁军(第四章、第五章、第八章)、蒋琛(第七章、第十二章)、金爽(第二章第一节、第十章、第十一章)、徐艳明(第三章第二节)等8位专家学者合作承担,关枫教授担任主编。本书编写团队主要成员均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成员,先后参与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中药提取分离相关工作经验。在筛选、整理大量专业文献的基础上,各位编者密切结合各自学术领域的研究实践,为凸显本书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编写特色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热忱期望本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同和欢迎。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人民卫生出版社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支持,兄弟院校的同行专家也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尽管我们做了种种努力,但限于编写水平和能力,书中难免出现疏漏及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斧正。

编者


2016年4月

第一章 总 论

我国中草药约有13 100余种,其中植物药近11 500种,动物药近1500种,矿物药约100种。来源广泛、种类各异的中药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不同的中药中大多含有不同类型的化学成分,同一种中药中也可能含有大量的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恰恰是中药能够表现出各种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因此,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尤其是有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并最终通过一定的方法把它们从药材中提取分离得到,成为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中一项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第一节 中药有效成分主要类型

中药材在生长时期进行的一系列新陈代谢过程形成了各种化学物质,其中主要的有效成分类型分述如下。

一、生物碱类化合物

生物碱类(alkaloids)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含氮有机化合物,一般均具有碱性,能与各种酸结合成盐,如存在于莨菪中的东莨菪碱(scopolamine)、苦参中的苦参碱(matrine)等。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东莨菪碱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苦参碱

游离的生物碱大多不溶或难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丙酮、三氯甲烷、乙醚和苯等有机溶剂;生物碱盐尤其是无机酸盐和小分子有机酸盐则易溶于水及乙醇,不溶或难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

二、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flavonoids)化合物泛指具有两个苯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类化学成分。该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均显示一定的酸性,如存在于黄芩中的黄芩素(baicalein)、黄芩苷(baicalin)等。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黄芩素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黄芩苷

游离黄酮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溶液中,黄酮苷类一般易溶于水、甲醇、乙醇、吡啶等极性溶剂。

三、醌类化合物

醌类(quinones)化合物是一类分子中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合物,多具酚羟基取代,显示一定的酸性,如存在于芦荟中的芦荟苷(aloin)、丹参中的隐丹参醌(cryptotanshinone)等。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芦荟苷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隐丹参醌

游离醌类多溶于乙醇、乙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微溶或难溶于水。结合成苷后极性增大,易溶于甲醇、乙醇中,在热水中也可溶解。

四、香豆素类化合物

香豆素类(coumarins)化合物的基本骨架可视为由邻羟基桂皮酸形成的内酯,在稀碱溶液中内酯环可水解开环,生成能溶于水的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加酸后又可环合为原来的内酯。重要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有茵陈中的滨蒿内酯(scoparone)、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osthole)等。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滨蒿内酯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蛇床子素

游离香豆素易溶于甲醇、乙醇和乙醚,一般可溶于沸水。香豆素苷类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

五、木脂素类化合物

木脂素类(lignans)化合物是由两分子(少数为三分子或四分子)苯丙素衍生物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如存在于多种中药中的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等。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丁香脂素

游离木脂素为亲脂性,难溶于水,易溶于苯、三氯甲烷、乙醚、乙醇等,成苷后水溶性增大。

六、萜类化合物

萜类(terpenoids)化合物是由甲戊二羟酸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一类化合物,可根据分子结构中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进行分类,如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等。重要的萜类化合物有存在于黄花蒿中的青蒿素(artemisinin)、甘草中的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等。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青蒿素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甘草次酸

游离萜类化合物亲脂性较强,易溶于醇及亲脂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苷化后具有一定的亲水性,能溶于热水、甲醇、乙醇等极性溶剂。

七、甾体皂苷类化合物

甾体皂苷类(steroidal saponins)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螺甾烷母核的甾体苷类化合物,其水溶液经振摇后多能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如存在于菝葜中的原菝葜皂苷(sarsaparilloside)和穿龙薯蓣中的薯蓣皂苷(dioscin)等。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原菝葜皂苷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薯蓣皂苷

甾体皂苷类化合物一般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稀醇,难溶于丙酮,难溶于石油醚、苯、乙醚等亲脂性溶剂。甾体皂苷的水溶液多具有发泡性、溶血性及鱼毒性。

八、强心苷类化合物

强心苷类(cardiac glycosides)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显著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如存在于黄花夹竹桃中的黄夹苷甲(thevetin A)等。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黄夹苷甲

强心苷一般可溶于水、醇、丙酮等极性溶剂,微溶于乙酸乙酯、含醇三氯甲烷,几乎不溶于乙醚、苯、石油醚等亲脂性溶剂。

九、挥发油

挥发油(volatile oil)是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物质的总称,所含化学成分较复杂,主要由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含氧衍生物等组成。挥发油常温下多为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具芳香嗅味,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易溶于乙醚、苯、石油醚、乙醇等。

十、多糖类化合物

多糖类(polysaccharides)化合物通常是由10个以上至上千个分子的单糖脱水而形成的高聚物,水解后能生成相应数目的单糖,如纤维素(cellulose)等。多糖已失去单糖的性质,大多不溶于水,有的即使溶于水,也只能生成胶体溶液。

十一、鞣质类化合物

鞣质类(tannins)化合物又称单宁或鞣酸,是一类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具有鞣制皮革的作用,同时也多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如仙鹤草中的仙鹤草因(agrimoniin)等。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00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仙鹤草因

鞣质类大多能溶于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乙醚、三氯甲烷、苯、石油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可溶于乙醚和乙醇的混合溶液。

除上述化合物外,中药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有效成分,如有机酸类、胆汁酸类、甾醇类、活性蛋白质与氨基酸类、昆虫变态激素类以及一些有机含硫化合物等,在本书中不作为重点介绍,可参见其他相关著作。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常用提取方法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基础,也是中药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被提取成分的主要理化性质以及各种提取分离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综合选定提取方法,使目标成分能够充分地被提取出来。中药有效成分的常用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等。

一、溶剂提取法

溶剂法是应用最普遍的中药提取方法,是根据目标成分的溶解性来选用合适的溶剂和方法进行提取的方法。

(一)基本原理

溶剂法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溶剂穿透药材的细胞膜,溶解可溶性物质,形成细胞内外溶质的浓度差,使溶质渗出细胞膜,从而达到提取目的。

(二)提取溶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