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张志远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01
书籍编号:30617783
ISBN:9787117174343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07631
版次:1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张志远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ISBN 978-7-117-17434-3
Ⅰ.①张… Ⅱ.①张… Ⅲ.①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
主 编:张志远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4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7434-3
策划编辑:陈东枢
责任编辑:陈东枢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张志远简介
(年届九三,精勤不倦 张志远先生于书房)
张志远,生于1920年,山东德州人。幼承庭训,读经书,习医术,于经、史、子、集多有涉猎。青年时代悬壶鲁北。1957年始先后执教于山东中医进修学校、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讲授中医妇科、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等,为山东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全国中医各家学说研究会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行医七十余年,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善于积累,勤于著述。著有《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空谷足音录》、《诊余偶及》、《蒲甘札记》、《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主编有《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妇科学》等教材及《医林人物评传》、《医林人物故事》等著作,发表论文400余篇。门人辑录整理出版有《张志远医论探骊》、《张志远学术经验辑要》、《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碎金录》。
卷 头 语
这本小书,是老朽通过学习古圣先贤经验,业师、家父所授心血遗产,结合个人数十年临床心得、体会写成的。承人民卫生出版社领导之邀,特录出就正同道。其中缺点在所难免,望阅者不吝指教!
中医后学蒲甘老人
张志远合十谨白
第一辑 药笼小品实验录(一)
老朽弱冠时,尊家教开始研习中医药,于今已届七十个春秋,在处方遣药方面,通过不断总结,将经验积累写成卡片,现录出以就正同道。
1.大青叶
大青叶乃抗流感要药,对多种病毒均有卓效。然水煎后气秽味浊,热饮很难咽下,甚至令人呕吐。若放冷服之,其恶味便减,易于入口。如投量不多,与竹茹同用,能降低此弊。大青叶处方内,添加2~3g微量大黄,也可抑制它秽浊上冲的副作用,却无法淡化汤中的恶味。凡高烧不退证,必须开大剂量,和板蓝根配伍,否则效果不显。干热乏汗者,要增入青蒿15~30g,汗出溱溱,体温即逐渐下降。先师遣用本品,常携有橘红、半夏、生姜。
2.贯众
贯众清热解毒,有抗病毒作用,在热性疾患中虽能退烧,但对高热稽留者疗效不显,应配合黄芩、北柴胡、大青叶、寒水石、板蓝根方克见功,称猛将汤。不过它有另一专长,促进子宫收缩,压迫血管窦,令其闭合,治子宫出血,放入对证方剂中15~30g,便可取得止血的效果。然而给予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仍易复发,若兼入活血化瘀制止增生之品,如山楂、红花、益母草,则收效良好。数十年来,老朽经验即照此而行,雕虫小技表而出之。
3.蒲公英
蒲公英属广谱抗菌药,临床上具有验、便、廉三大特点。外科疔疖、疮疡初起红肿热痛,都可大量给予,每日30~60g,连服5~7剂,能防止化脓,促其内消。若鲜者须增1~2倍,建功甚伟,如和金银花、连翘、蚤休、败酱草、紫花地丁(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同用,效果更佳。遇到乳痈、搭手时,老朽常加入瓜蒌30~60g、野菊花15~40g,日服1剂,不超过10天即获痊愈。1956年于德州治一乳腺炎,乳房肿大像小西瓜,灼痛难忍,大声哭叫,因注射抗生素、吃消炎药无效。遂开蒲公英80g、瓜蒌50g、野菊花60g、紫花地丁80g、大黄5g,每剂分4次用,5小时一服,昼夜不停。120小时饮了6帖药,病乃大减,稍予善后调理,满意出院。
4.天麻
天麻镇肝息风,乃定痉药,习与白芍、龟板、鳖甲、钩藤、羚羊角组方。前人谓其善医头痛、眩晕,风邪内动,的确如此。老朽临床,除调理高血压,常同全蝎、地龙、僵蚕、蜈蚣,一起投予小儿惊厥,角弓反张、四肢抽搐,颇见良效。遵照先父遗训,还对癫痫发作,大声呼叫、口吐白沫、二目上吊、搐搦不已,也有较好治疗作用。多和酸枣仁、龙骨、珍珠母、牡蛎、石决明配伍,水煎汤剂,或浓缩制成粉末装入胶囊,长期口服,逐渐减量,应用3~9个月,不只症状递减,且可不再复发。如结合每天吃马宝1g,则收益更佳。
5.黄芪
黄芪补中益气,升举清阳,收敛汗出过多,为人所共知。老朽据先哲实验,取其两个临床方面:一是扩张血管,促进血流量,冲荡血脂滞留,对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发生的半身不遂,皆宜投用,加入当归、川芎、水蛭、桃仁、红花、地龙、丹参,收效较好,寓帅气行血于活血化瘀之中,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就属典型的处方。第二利水消肿,如心衰、肾炎、肝硬化出现水肿,只要有气虚情况,可在给予相应药队内,增添本品30~200g,虽开始见效慢,十剂后则水液从尿路排出明显转快。还提请注意,黄芪单方一味立功极缓,必须同他药配合,才易显其身手。
6.绿茶
绿茶属茶树微炒未经发酵之嫩叶,中国与印度开始种植,饮用较早,能涤烦破睡,醒思养神,消除疲劳,提高记忆。一助消化,开胃降浊,促进食欲,喝之过多令人易饥。二抗感冒、启玄府,温煦表阳,宣张毛孔,兴奋汗腺,和营卫,出汗,祛风散寒,日服两杯,有预防外邪侵袭作用。三血脂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偏高,可降下其蓄积量,减少心、脑血管梗塞,改善供血不足;因存在升压弊端,高血压病友切莫久用。四行水利尿,小便不畅,下肢浮肿,每日饮3~5g,加入猪苓、泽泻、车前子、茯苓皮,最提高效果。五据国外报道,对消化系统胃肠道恶性肿瘤,尚有抑制的疗能。经老朽观察,常喝此茶之人,感冒少、忧郁现象少、老年痴呆少、嗜睡症少,而高血压多、易激动多、唠叨话不已者多。
7.白术
白术健脾益气,居四君子汤内第二位,属于臣药。其渗湿作用乃利小便之功。老朽实践,必须大量投予,开30~100g,否则真力难显。生者易导致胸闷中满,土炒黄或同砂仁、陈皮、甘松组方,壅气现象即减。先师遗留一首小笺,计黄芪30g、炒白术60g、砂仁9g、茯苓皮30g、猪苓15g、川椒目6g、汉防己15g、泽泻15g、白毛松萝茶9g,治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下肢浮肿,每日一剂,水煎分4次服,吃人参粉3g,常见奇功。如配合补充血浆蛋白,收效更好。
8.苦瓜
苦瓜,嫩者色绿,熟透转黄,以味道极苦而著称。民间不归水果,常列入蔬菜类。老朽应用时,第一生吃,清上焦火,降心、肺、胃、肝热邪,治咽喉红肿、咯血、泛酸、目胀、口腔溃疡、唇舌生疮。和黄芩、山栀子、黄连、蒲公英、金银花、金果榄、金荞麦、山豆根、龙胆草、紫背天葵煮水饮下,尤见卓效。其二长期嚼服,坚持日久,可医高血糖,且能控制反弹、发展,巩固临床成果。它同山药、黄精,被推为糖尿病三大食疗用品。除此,糖尿病要严格少糖、少盐,改换淡餐,吃粗粮及豆渣。
9.虎杖
虎杖清热凉血,通利大便,为抗病毒要品。老朽临床,首用于医火邪伤肺或木火刑金,咳嗽不已,单方一味即有作用;同桑叶、黄芩、麦冬、知母、沙参、百部、露蜂房配合,见功益佳;与天竺黄同打粉,装入胶囊,称小儿肺炎散。其次用治于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能退湿消黄,降低转氨酶、胆红素,使乙型肝炎澳抗转阴,症状得到改善。和茵陈、田基黄、大青叶、垂盆草、板蓝根组方,收效甚显。三则开启大腑,洞畅肠道,适于体虚羸弱,粪块内结,代替大黄,轻泻一二次,洵属良药。清末圣来禅师投予虎杖,咳嗽、哮喘必用;习惯性便秘常同瓜蒌仁相伍,曾声噪杏林。
10.苍术
苍术性温,芳香辛烈,燥脾祛湿化浊,对水邪困扰中州而致之胸闷、食欲不振、舌苔厚腻、味觉低下及饭后倦怠嗜睡,有较好的作用。老朽治消化系统运化障碍,胃内停有湿浊,久积蕴热,口黏常出臭气,取其为君,配伍佩兰、黄连、石菖蒲、厚朴、藿香、白芷、白豆蔻、盔沉香;并以腊梅花、茉莉花、玫瑰花、金桂花,选一二种,用沸水泡5分钟,连续漱口,收效颇佳。另外,同乌药、白芷、山柰、川芎、野蒿碾成粉末,在室中点燃,利用烟雾防疫,10米之内昆虫数量大减,咬人的母蚊也退避三舍,乃保健良法。
11.茯苓
茯苓属寄生菌类,云南产为上品,最早处方学《伤寒论》用之较多,利水、宁心乃其专长。老朽验证,结合历代文献所记,第一治心悸忐忑不安,有些空感,或腹内辘辘鸣声,投量30~60g。加入白术、桂枝、龙骨、牡蛎、珍珠母、紫石英,获益更佳。其次对头眩耳鸣、失眠多梦,与天麻、酸枣仁组方,名三仙汤。如同当归、阿胶、龙胆草、莲子心、百合、朱砂、磁石、白芍相配,疗效提高倍增。三是镇咳作用,每剂至少开30g,宜和百部、白芥子、露蜂房、全蝎、蜈蚣、罂粟壳、白屈菜合用,适用于陈旧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或久嗽不止,有明显抑制威力。先师乃近代推崇仲景学说的先驱,曾据小青龙、苓甘姜味辛夏仁汤制定一方,计:茯苓30g、五味子15g、白芍9g、干姜6g、细辛3g、炙甘草3g,临床运用似鼓应桴,极受患者欢迎。
12.西瓜
西瓜来自西域,传说五代时始到内地,其瓤“亮晶晶”,分红、黄、白多个品种,有玉液琼浆之称,清人王孟英很欣赏它。虽属瓜果保健食物,但饱含治疗作用。一是生津止渴,补充糖分与维生素,促进胃肠蠕动,利于大便下行。另则畅通尿路,有较强的利尿功能,凡水肿下窍闭塞,每天吃西瓜3kg,小便即可大流。老朽疗夏季肠炎,腹痛而泻,除食西瓜,并以紫参、山药、扁豆、白术、藿香、荷叶、猪苓、车前子配方煎服,获效极好。1953年诊一河北东光县急性肠炎患者,日下七八次,口渴懒言,已卧床不起,正值酷暑,瓜果上市,嘱其大吃西瓜,喝山药粥,泻止,逐渐痊愈。
13.白芍
白芍为四物汤重点药物,养阴止痛利尿,收敛肝火,疏理气机,乃镇肝良品。老朽经验,其一同柴胡、青皮相配,抑制性急易怒,胸闷不舒,胁肋胀,称三泻汤;妇女患者加香附6~15g。其二久咳不愈,无论支气管扩张、炎变或间质性肺炎,均应增入收敛药,白芍当列首选,根据《伤寒论》精神,师法小青龙汤而定。如和百部、白芥子、罂粟壳、露蜂房、白屈菜组成一起,效果卓著,先父命曰治嗽圣方。第三肠道痉挛,腹内疼痛剧烈,授30~80g,加甘草10~30g、全蝎5~15g,便可把症状解除,一般两剂见功。
14.紫参
紫参又名拳参或红蚤休,与白蚤休(即重楼、七叶一枝花),为两种不同药物,虽皆有清热解毒作用,但主治各异。老朽临证,常以白蚤休退烧、消肿、镇痛,调理外科疮疡、虫蛇咬伤。若小儿稀便、大人肠炎,都投予紫参,单方一味,取其抑制肠道频繁蠕动,发挥固涩之功。若与黄连、苍术、干姜、穿心莲、猪苓配伍,收效更好,称参莲饮。因本汤甚苦,下咽困难,可加入冰糖矫味,匡正此弊。1955年医一3岁男婴,每天腹泻数次,如蛋花样,已二十余日,即以该方授之,冰糖短缺,改用白砂糖,四剂转愈。
15.香椿
香椿属乔木类,分香与不香两种,不香者为樗,根皮入药名樗白皮,涩肠止泻,治妇女白带频仍,如子宫颈糜烂、阴道炎症。香椿根皮除具有这一作用外,在春季谷雨前所采枝叶尚为爽口的美食,盐水泡后生吃,或放入面糊中油炸,称“椿鱼”,味道鲜,乃佳肴也。老朽经验,凡脾虚胃弱,下元不固,大便溏,次数多,每日食香椿嫩芽50~100g,稍加盐渍,连续7天,即可获得很好的效果。由于它潜含过敏原,故体质过敏、皮肤干燥瘙痒、患有疮疡或银屑病未愈者,都不宜应用。1966年遇一慢性肠炎,久治未愈,闻到药味恶心呕吐,要求给予食疗,蓦然想起本品,让其当菜口服,坚持不停,一个月份竟泻下逐日递减,未再复发。
16.薏苡仁
薏苡仁又名米仁、薏珠子,原产东南亚热带雨林区,相传东汉初马援从越南携来,曾有人诬陷他运归明珠一车。本品虽属谷类,但不能当饭久食。能健脾利水、固肠止泻;根部促进子宫收缩,可引发流产。老朽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