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临证心悟:徐小云中医外科临证验案精华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外科临证心悟:徐小云中医外科临证验案精华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徐小云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01
书籍编号:30617779
ISBN:9787117288064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62351
版次:1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外科临证心悟:徐小云中医外科临证验案精华/徐小云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ISBN 978-7-117-28806-4
Ⅰ.①外… Ⅱ.①徐… Ⅲ.①中医外科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81284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外科临证心悟——徐小云中医外科临证验案精华
主 编:徐小云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4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8806-4
策划编辑:曾 纯
责任编辑:曾 纯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彩插
徐小云先生查阅书籍
2018年2月5日徐小云先生获得“金山区名医”称号(左起第三位)
徐小云先生荣获“首届金山区名医”荣誉证书及奖牌
1957年10月1日徐小云拜王彬容主任为师时订立的师徒合同
2016年5月13日徐小云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启动仪式上拜师签约
徐小云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员合影
2017年3月15日徐小云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拜师仪式
徐小云先生带领学生查房
徐小云先生在门诊为患者看病
徐小云先生为百姓义诊
徐小云先生为医院职工授课
徐小云先生给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员讲课
徐小云先生与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员交流临证心得体会
徐小云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研究工作室、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员合影
徐小云先生给学生示范研药
徐小云先生给学生示范炒药
徐小云先生用铁船研药
徐小云先生在筛药
1987年著名中医药学家干祖望教授来医院指导中医外科临床工作(右1)徐小云,(右2)干祖望
1987年徐小云先生(前排左1)与著名中医药学家干祖望教授(前排左2)、金山县卫生局(现金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及医院相关人员合影
徐小云先生(后排左2)参加金山县(现上海市金山区)医学卫生学会中医学术研讨会
2012年5月“复方长皮膏制作技艺”入选“上海市金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3月徐小云先生获得“上海市金山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复方长皮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药材加工器具
复方长皮膏和部分外用药
马绍尧序
在源远流长的医学长河中,中医外科学历来是中医学整体中极具特色的传统医学之一,在经过明清时期的鼎盛后,发展逐渐缓慢。
位于上海市西南角的枫泾古镇,自古文人辈出,医家云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古镇上就有中医内科、中医儿科、中医外科诊所。后经政府统一安排,成立联合诊所,几经辗转,在2012年成立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集诸多中医大家的临床经验,继续为方圆百里的百姓服务。
中医外科作为独立科室,自王彬容老先生创立以来,经过两代传承人的努力,已成为医院的品牌学科、临床一级科室,在市郊及城区二级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院内较为罕见。
徐小云先生自幼拜王彬容为师,跟师学艺数载,吸收老师的临证精华。行医60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在2015年和2016年入选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研究工作室及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8年入选上海市金山区首届名医,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徐小云先生的学术观点,医院组织编撰了《外科临证心悟——徐小云中医外科临证验案精华》一书,供后学者学习借鉴。
本书辑录了50余个中医外科医案,涵盖疮疡病、外伤疾病、瘤、乳房疾病、瘿、周围血管疾病、皮肤病。徐小云先生对中医外科学疮疡病消、托、补三法运用精当,其治疗皮肤病主张“治皮病重视风邪致病,善用解表药”等学术观点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精湛的医术,以及其治疗疾病所取得的立竿见影的疗效令人印象深刻。
外治法是中医外科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书制剂篇中记载外用制剂30种,除了继承王彬容老先生的外用药物外,徐小云先生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自创近10种外用药,制剂用于包括各期疮疡病、周围血管病、皮肤病的治疗,疗效满意。徐小云在实践中探究和自创精神,让人心生敬佩!
余读《外科临证心悟——徐小云中医外科临证验案精华》一书,深感其中的内容在中医外科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值得喜欢中医外科学的同道阅读学习。
上海市名中医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第三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18年10月16日
自序
中医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中国历代医家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建立理论基础而形成的智慧结晶。中医外科学自有人类历史开始发展至今,有着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特色。
我自1957年参加上海市卫生局举办的第二届“中医师带徒”班学习,开始接触中医外科学,至今已有60余年。从学徒到学科带头人,从医生到管理者,长期从事临床,立足于基层,服务百姓。
半个多世纪的基层行医生涯,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医药的前途在于疗效,“疗效”是检验的标准,中医学是以整体观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主要诊疗手段,以“治病救人”为目的的应用科学,所以临床疗效应始终放在第一位,这也是所有医学临床或研究的最终目的。而中医外科学外用药的调配和临床运用,是中医学中一朵闪耀的奇葩。
中医治病有它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中医外科学涵盖病种繁多,有疮疡病、乳房疾病、周围血管病、皮肤病,等等。在临床诊治时,我认为:①治外科病亦应首重调和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伤脾胃者,百病由此生。②治疗疮疡病应辨明疮疡所处各期,灵活使用消、托、补。通过对疮疡的局部辨证,分清阴证、阳证,肿、痛、痒、脓、麻木,溃疡形色,经络部位等。除依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施治外,还要结合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立出消、托、补三个总的治疗原则。③治皮肤病辨证应注重风邪致病,多用解表药。《素问·玉机真脏论》云:“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风论》又云:“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④传承中医外用药,创新使用古医方。清代外治大师吴安业的《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外治法的作用机制是体表皮毛、腠理、穴位通过经络气血与内脏相联系;体表的病变采用外治,比内治疗效更显著。因局部用药,更近病所,内外合治,增强疗效。书中制剂篇中,一一罗列了我临床常用外用药的处方、处方来源与依据、制备工艺、作用与用途、用法,供大家参考。
我在学医之初,熟读《内经知要》《本草便读》《医学心悟》,其中《医学心悟·百误歌》最为触动我,促使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时刻做到脚踏实地、严谨地对待每一次诊疗。2012年“复方长皮膏制作技艺”入选金山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我获得传承人殊荣。2015年及2016年我的工作室能入选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研究工作室及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个人于2018年入选上海市金山区首届金山名医,既是组织的信任,也是社会的认可,更是自己的责任。我愿把我的从医临床经验和个人体会传承下去,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百姓的健康事业。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受到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尤其本书科研篇选取了笔者团队多年来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在此向有关人员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出版发行后,如能对中医同仁和喜欢中医外科的读者在临床工作中有所帮助,对解除患者痛苦有所裨益,我将万分欣慰。
本书如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徐小云
2018年8月20日
上篇 医者传奇
成长之路
白云苍狗,人生若梦,一晃徐小云已过古稀之年,其从医也已满一个甲子。
这60个春秋,5年用来拜师学医,38年曾工作于村卫生所、乡卫生院、镇医院。退休后至今的17年里,徐小云作为返聘医生继续工作在临床一线,2016年开始参与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研究工作室建设工作;2017年开始参与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一边行医,一边带院内和全区各基层医院的中医师。
一、医者之初心和终心
从医60年,行医55年。有人问徐小云:“您诊治过的患者有多少?”徐小云说:这怎么算得过来。后来有人这样为徐小云计算:前25年中,诊治50人次/天×300天/年×25年=375 000人次;之后15年,担任行政工作,但并不脱产,诊治30人次/天×250天/年×15年=112 500人次;退休后,诊治50人次/天×50天/年×15年=37 500人次;合计约53万人次,其中也包括其在卫生所期间诊治的约1.4万人次。
从医60年来,他日日钻研的一件事,就是在海量的诊案中实践学习,历练医者仁心。20世纪60年代初,徐小云还跟着师父王彬容实习。当时枫围乡(现枫泾镇)新春大队一村民患“流注”病。家属找到王彬容,王彬容带徐小云出诊。患者家属因为经济困难无法支付医药费,王彬容就免费诊治,免费为其敷外用药,并开出药方让家属去配药。过几天,患者“流注”在身体其他部位发作,他们再去诊治。这样反复去了七八次之后,徐小云单独去为患者诊治。最终患者还是没有被救回来。后来才知道,因为没钱,患者每次只敷一些外用药,并未真正服用他们开的汤剂内调,以致毒邪蕴结,正气伤尽而不治。最令医者叹息的莫过于“病能治但是没钱”与“有钱但病治不了”这两桩事了。这件在徐小云“学徒”期间亲历之事,影响了他整个中医生涯,时刻提醒他:医者当以父母之心多替患者考虑,多注意患者的内外症状,为患者的康复负责。
医者行医,世人看重的是其资历,却也不“唯资历论”。1964年,是徐小云正式行医的第2年。他被调派到当时的枫围乡潮泥滩卫生所,工作内容包括4个村的医疗和疾病预防。他刚到没几天,就有一村民来找医生去家中看病。当时还没有合作医疗,治病还要“自费”,那家人怕看病花钱超支,先自行在药店买了西药给患者吃,眼看发热、咳嗽没有好转,才来请医生出诊。徐小云见到患者,诊断出是感受风邪较重,加上体质较差,才导致高烧不退。遂开出处方,让家属去药店抓药。回卫生所后,徐小云将患者的情况告诉所里的老医生,请他们提点看法,同时还查阅医书。但徐小云依然不放心,当日傍晚、次日中午和下午先后3次去患者家中观察病情发展情况,并配合康复进程提出饮食建议。到第4天,患者发热消退,想要喝粥,徐小云这才松了一口气,并建议患者继续调理1周。后来家属说:一开始看徐医生那么年轻,总不太放心,后来见徐医生认真为患者诊治,多次热心探望,就十分放心了。这是徐小云正式工作以后第1次独立解决“疑难杂症”,大大提升了当地村民们对他的信任。此后,徐小云备受鼓舞,不断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做研究的精神弥补当时资历的不足,慢慢积累自己的医案和经验。
医者的初心和终心都是治病救人。1984年,医院领导安排徐小云担任行政工作时,当时的枫泾医院党总支书记沈鸿昌对徐小云说:“要尽量不脱产,行政工作和业务工作兼顾好。”同时也看到自己的老师王彬容自1958年卫生院成立以来一直担任院长职务,却从不脱产,坚守医者治病救人的本职。2位前辈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为徐小云指明了未来道路。此后15年,徐小云坚持上午门诊治病,下午料理行政工作,班子会议放到晚上开,职工大会放在早上上班前或下午下班后,常利用10分钟短会传达和布置工作。直到后来退休又返聘,继续坐堂治病,放不下的是磨炼了60年的医术,更放不下的是一份济世救人的使命感。
久久为功,方能善做善成。1991年的金山区先进工作者、1996年的金山区卫生局育才奖、2017年的“金山区名医”等荣誉,都是对徐小云60年积淀的肯定。
中医学在历史滚滚洪流中,经历了辉煌的过去、没落的曾经和逐渐复兴的现在,其传承面临的形势仍非常严峻。这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