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小型猪中西医造模技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实验用小型猪中西医造模技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杨关林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01
书籍编号:30617771
ISBN:9787117287753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16635
版次:1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实验用小型猪中西医造模技术/杨关林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ISBN 978-7-117-28775-3
Ⅰ.①实… Ⅱ.①杨… Ⅲ.①猪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Ⅳ.①S858.2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70218号
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
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实验用小型猪中西医造模技术
主 编:杨关林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4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8775-3
策划编辑:陈东枢
责任编辑:骆彩云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序
为研究人类疾病的病因、治疗机制及药物筛选,动物模型的使用和建立便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鼠类、兔类等动物模型由于受解剖形态及生理学特征的限制,很难满足现代医学防治重大疾病研究的需要。于是,寻求新的替代动物和动物模型,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由于小型猪基因高度纯合,生理生化常值与人类相似,可用来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医学和药物研发提供研究基础。另一方面,小型猪具有体型小、耐近交、养殖成本低等优点,故将其用作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大动物模式系统,已获得学术界较广泛的认同。
令人惊喜和欣慰的是,杨关林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撰著的这部著作契合了这一重大需求。经过五年的研究积累和广泛涉猎,精心推出这一学术力作。
是书以承担的973中医理论重大专项实验研究为基本素材,参考相关文献编撰而成。主要特点包括:①实用:为了便于读者择用,本书从小型猪的生物学特性、饲养技术、小型猪行为特点、实验用小型猪动物模型制备、小型猪西医模型、小型猪病证结合模型6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②先进:将当今临床应用的前沿PCI技术应用于小型猪造模,作为西医模型、病证结合模型的造模方法及模型的评价方法。③可靠:所介绍的实验技术大部分为作者们使用过的技术,并参考一些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有关公司试剂盒说明以及权威专著,言之有据。④突出中医特色:病证结合模型的造模方法,尽可能符合中医药理论特色和临床诊断思维方式,进而满足中医药理论和方药研究的需要。故而本书提供的思路与方法,对生命科学研究者、生物多样性工作保护者、医学工作研究者及其他科技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小型猪饲养、造模和评价方法等资源数据的共享是推动小型猪向模式系统发展的重要一环。相关研究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入的过程。特别是中医辨证诊断尚不规范的情况下,如何建立客观、实用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尚需学术界共同做出不懈努力和探索。相信本书的问世,将有助于推动和完善此类研究。爰乐而为序。
梁茂新
2018年6月22日
上篇
第一章 小型猪的生物学特性
我国有着小型猪种质资源优势,而且所有品种均为自然形成,具有品种多样、遗传稳定、体型小、能耐受一定近交等特点。应用研究比较集中的品种包括五指山小型猪、贵州小型猪、广西巴马小型猪、西藏小型猪、版纳微型猪和福建小型猪等。
第一节 五指山小型猪
五指山小型猪(Wuzhishan miniature pig)是我国特有的小型猪,因为它的形状有点像老鼠,故当地人也叫它老鼠猪。具有性成熟早、遗传稳定、代谢率低、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等诸多优良特性。其解剖学、生理学特征及疾病发生机制等与人类极其相似[1],目前已应用于药学、畜牧、兽医学及人类比较医学等研究,是人类生命科学研究理想的动物模型和异种器官移植的理想供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是宝贵遗传资源。
一、一般特性
五指山小型猪原产于海南中部黎族、苗族集居的五指山地区,当地的黎族、苗族群众既喜欢用整猪作供品以祭祀,也喜用整猪作佳肴以款待宾客。过去海南省五指山区交通非常不便,没有外来的猪种,使得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数升高,并将其主要特征如体形、外貌、毛色等稳定地遗传下来:头小而长,耳小直立,胸部较窄,背腰直立,腹部下垂,臀部不发达,四肢细长,全身被毛大部分为黑毛,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白毛[2]。由于五指山小型猪体型小,生长缓慢,产肉率低,近年来,被列入低产类群,加之大批外血引入杂交,使其数量急剧下降。
二、解剖学特征
(一)心脏
心脏位于胸腔前下部,位置略偏左侧,从前上方向后下方斜卧于胸腔纵隔内,左右两肺的尖叶和心叶之间,心基部与第3肋骨前缘相对应[3],心尖部到达第7肋骨后缘,心尖偏向左侧,心背侧与左侧主支气管、食管、胸主动脉相邻,腹侧被肺和胸膜所覆盖。
从整体上看,心脏呈左、右稍扁倒立的圆锥形,心底部即心前部,由于右心房较小,所以心底大部分由左心房构成,朝向前上方,是出入心脏的主动脉、前后腔静脉及左右肺静脉等大血管的所在部,位置相对较固定[4]。心尖是心脏后部较尖的部分,主要由左心室构成,朝向后下方,位置游离。在心脏靠近心底部有一环形的冠状沟,是心房和心室的外表分界,而在心脏左右侧面冠状沟的后下方各有一条斜行的沟,是左右心室外表分界的标志。从心脏左侧面看,前上部约2/5为左心房,其右后方为右心房,前方内侧有左右肺静脉进入心房,下部3/5为左心室,左心室较大,几乎将右心室遮盖;从心脏右侧面看,其上部1/3为右心房,在右心房上方有前后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后方有主动脉出左心室,下部2/3为右心室,在右心室的左后方上部有肺动脉出右心室,并立即分成左右肺动脉;从心脏的前背侧面看,主要有出入心脏的大血管及左右心房;从心脏的后腹侧面看,主要是左右心室,左右心房只看到很少一部分[3]。
整个心腔由房中隔和室中隔为界分成左右互不相通的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故心脏有4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右心房位于心底的右前部,右心室的背侧,包括下方的右心耳和上方的腔静脉窦两部分,两部分交界处有一条浅沟,沟的内面对应着一条纵嵴,称终嵴,2月龄时不明显。右心耳呈袋形的盲囊,较左心房小得多,其盲端朝向左侧肺动脉干的前缘,2月龄时右心房内表面有平行排列的梳状肌,它们起自于终嵴,止于右房室口,4月龄时此处的梳状肌排列变得不平行,盲端壁内的梳状肌发达,排列不规则,似海绵状,此处易导致血液的滞留。右心房有3个入口,前腔静脉入口,位于右心房前背侧房壁上,后腔静脉入口,位于右心房后背侧房壁上,在前后腔静脉入口处之间有一条不发达的静脉间嵴,有分流前后腔静脉血的作用,后腔静脉口的腹侧有冠状窦口,窦口内没有瓣膜,背外侧有一卵圆窝,呈乳白色,为胚胎时卵圆孔的遗迹。
右心室位于心脏的右侧后方,右心房的下方。室壁较右心房厚,较左心室薄,2月龄时室壁较光滑,4月龄时室壁内面的肌束形成纵横交错的隆起的肉柱[4],突出于室壁的乳头状肌群称为乳头肌。右心室壁上共有3个乳头肌,侧壁上的乳头肌下方有一条连于室侧壁和室中隔的横行的腱索,称为节制索,可防止心室过度扩张,2月龄时不发达,隔前上乳头肌有2条腱索附着,隔后下乳头肌上有两个小的乳头肌,其上共有6条腱索附着,在肺动脉出口的腹侧室壁光滑且凹陷,称动脉圆锥,2月龄时不明显。右房室口位于动脉圆锥的右腹侧,其周围有3个三角形的瓣膜,称三尖瓣,其游离缘朝向心室,借助腱索附着于乳头肌上。右心室的出口为肺动脉口,通向肺动脉,口的上方有一纤维环,其上附着有3个半月瓣,可防止肺动脉的血液倒流入心室,2月龄时此瓣膜不太明显。
左心房位于心底的左侧,较右心房大得多,呈不规则的盲囊状,其右前方有升主动脉和左右肺动脉[4],房壁内面形成许多突出的纵横交错的肌束,肌束之间的室壁较薄,近似透明。左心房有4个入口,左右两侧各有一大一小的肺静脉入口,左右两侧较大的肺静脉入口是肺膈叶的静脉口,位于后腔静脉的背右侧,左右肺动脉的腹侧,左右两侧较细的肺静脉入口是左右肺尖叶和心叶的静脉口,在左右肺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有一深陷的沟,沟内面相对应处为一纵形的嵴。
左心室位于心脏的左后部,室腔呈倒立的圆锥形,占整个心室的大部分,构成心尖和心的左缘。室壁最厚,2月龄时室壁薄而光滑,4月龄变厚且有发达的肉柱,室壁上有两个乳头肌,其上有心瓣膜的腱索附着,在接近室尖部有一条较细的节制索。左房室口上有一对近似三角形的瓣膜,即两尖瓣,瓣尖朝向左心室。左心室的出口为主动脉口,位于左心室前上方的右侧。
(二)消化器官
1.口腔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前端有上、下唇,侧壁为颊,顶壁前端为硬腭,后端为软腭,底壁为口腔底[5]。上唇厚而短,公猪在犬齿相对处有明显的犬齿切迹,下唇窄小,前端较尖;硬腭窄而长,2月龄的长约6.3cm,宽约3.3cm,4月龄的长约8.7cm,宽约3.4cm,其上有21~22对黏膜褶;软腭位于硬腭的后方,较短,呈粉红色,后缘游离形成腭弓;舌呈长条状,2月龄的长约10.5cm,4月龄的长约12.8cm,在舌下有两条舌系带与口腔底相连,舌根下部没有舌下肉阜。舌上有5种乳头分布,分别是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锥状乳头和叶状乳头,其中叶状乳头位于舌根部两侧,左右各一,每一个都由2~3个小叶组成。齿分为切齿、犬齿、前臼齿和后臼齿。2月龄的上切齿和前臼齿还没有发育完全,没有后臼齿,只有下切齿和犬齿发育明显;4月龄的切齿、前臼齿已经发育完全,但后臼齿还没有发育完全;12月龄各齿发育完全。切齿位于切齿槽内,齿面平整,第1、2对切齿间隙较大,第3对切齿较尖,与前面两对切齿间距较大[3]。
2.食管
食管始段位于气管背侧,向后延伸逐渐转到气管的腹侧,较短,呈深红色,管壁较厚,腺体较多。
3.胃
位于腹腔左前部,肝的后方,呈“V”形盲囊,为单室混合性胃。贲门与食管相连,位于胃小弯的左侧,幽门后接十二指肠;胃大弯呈稍凸的弧形,弧度较小,胃小弯较小,接近平直;胃的壁面与肝左外叶和左内叶相邻,脏面与小肠相邻,表面有大网膜包裹[5]。胃黏膜分为无腺部和有腺部,有腺部包括贲门腺、幽门腺和胃底腺,贲门腺分布于贲门附近,面积较小,黏膜表面光滑,幽门腺位于幽门附近,此处形成5~8个环形皱褶,黏膜呈黄色,胃小凹较少,胃底腺面积最大,呈粉红色,有很多胃小凹。
4.小肠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2月龄的全长约6m,4月龄的全长约8m,12月龄的全长约12m,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较短,位于右季肋部,起自于幽门,向右后方延伸至右肾内侧,转向左侧接空肠,在胃的右后方形成不明显的“乙”状弯曲;空肠一小部分位于腹腔左侧,大部分位于腹腔右侧,左侧与结肠圆锥相邻,空肠细而长,肠壁较薄,有丰富的肠系膜,在肠系膜侧有大量的肠系膜淋巴结;回肠短而直,前接空肠,末端开口于盲肠和结肠交界处[3]。
5.大肠
大肠较小肠短,2月龄的全长约1.8m,4月龄的全长约2.5m,12月龄的全长约3.2m,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3部分。盲肠是肠管中最粗的一部分,呈圆柱状,肠壁较薄,盲端钝圆,位于左骼部,与结肠交界处位于左肾腹外侧,沿腹壁向后延伸至结肠圆锥后方。结肠位于胃的后方,2月龄时紧贴左侧腹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转移到腹腔中部,形成明显的结肠圆锥,锥底附着于腰部,与腹腔左侧壁相贴,锥尖朝向腹腔底壁,由3圈向心回和离心回组成,离心回肠管较细,位于锥体内心,向心回肠管较粗,盘于圆锥的外侧,离心回和向心回之间有系膜相连[5]。直肠位于骨盆腔内,是肠管中最短的一部分,肠壁较厚,沿耻骨联合的背侧向后延伸至肛门,前、后段细,中段粗,有直肠壶腹,末端形成肛门。
6.胰脏
2月龄时的胰脏略呈淡红色,4月龄时的呈黄红色,位于胃左侧部与脾之间,夹于十二指肠弯曲处。胰脏分为左叶、右叶、胰头和胰体,胰头钝圆,其右侧缘和胰右叶位于十二指肠的折弯处,腹侧接近左肾前缘,左、右叶和胰头中间的部分为胰体,胰管起自胰右叶,从胰右叶末端通入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