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小病小妙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小儿小病小妙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本书以脏腑疾病分类为纲,以各个系统常见疾病为目,便于查找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范圣华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01
书籍编号:30617767
ISBN:978711728763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73119
版次:1
所属分类:生活休闲-健康养生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小儿小病小妙招/范圣华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ISBN 978-7-117-28763-0
Ⅰ.①小… Ⅱ.①范… Ⅲ.①小儿疾病-常见病-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7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64671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小儿小病小妙招
著 者:范圣华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4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8763-0
策划编辑:李剑光
责任编辑:李剑光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8章介绍儿童常见病,包括肺系病证、脾胃病证、心肝系病证、肾系病证、皮肤病证、五官科病证、流行性疾病和其他疾病。
每章先是对疾病做一简短阐述,令读者对其有初步的中医认识。然后介绍多种中医治疗方法与技巧,包括食疗方、小儿推拿、外用贴敷法、外洗法、常用中成药等,以供临床选择及应用。部分治法附有病案及按语,以更加直观地体会知常达变的诊治思路和小妙招的临床应用技巧。章末为日常注意事项,对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规范。
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密切结合临床实际,是学习中医儿科诊治经验,提高临床疗效很有价值的参考书,适合年轻中医师、基层中医师、中医院校学生、中医爱好者、小儿家长参考使用。
王序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迄今,祖国医学更是在世界遍地开花,为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发挥重要作用。
古语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故为医者,莫不是以救人为己念。吾之学生范圣华,朴实无华,酷爱中医,常怀济世之念,遂有志于岐黄之学,潜心研究传统中医经论。上宗《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之旨,下习温病、《脾胃论》等各家之论,并参照现代中医研究之经验,如是不断临证,验之于临床廿载,心有所得,将之集成《小儿小病小妙招》一书。
予观本书,首析病理,探其幽微,后融新知,重其疗效。《小儿小病小妙招》一书能化繁杂为简单,化繁复为简易,化深奥为平实,将中医理法用简便妙法、妙招写出来,展现于前,甚是难得。所列妙法妙招契合临床,切实有效,简便易学。学之浅者得其浅,学之深者得之深。故本书实为青年医师、中医爱好者,乃至为家庭健康保驾护航之佳助。
中医至精至微,理深义奥,妙识难通。故如何将中医知识普惠民众,是每一位中医仁人志士的责任和义务。“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通过临床妙招妙法,不失为一条弘扬祖国医学的途径。根深方能叶茂。当用中医妙招获得健康,中医根植于越来越多民众心中之时,则中医的发展将长盛不衰,中医的未来将一片光明。
欣为之序。
中国中医科学院 王宏才
2019年6月
李序
每个家庭里,小朋友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一旦孩子生病了,家长往往无比焦虑,却没什么办法,因此很多医院的儿科总是一号难求。
实际上,我们中医有很多的小方小法小妙招,一直传承下来,只是近些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被大家边缘化甚至淡忘了。这本书的出版,就是让家长自己正确认识孩子的疾病,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在疾病初起时,家长可以先试试这里面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孩子,很多小问题可能在家就解决了,而且也赢得了去找专业医师看病的时间,而不是惊慌失措,耽误了病情。
八年前,我创立当归中医学堂,传授家长们中医知识。现在学堂已经培养了数万名妈妈,有的妈妈说:“之前孩子一年得患十次感冒,现在就只有一两次了。”有的妈妈说:“孩子体质增强,现在已经不怎么感冒了。”这些都令我们非常欣慰。
范圣华医生,是当归中医学堂非常受欢迎的一位中医老师。他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在临床上也积累了大量儿科的经验,曾参与过很多中医育儿巡回演讲。
多年前,范圣华老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深造的时候,我们曾在一起交流,在谈到未来他希望致力于中医儿科的研究和临床时,我依然清晰记得他流露出来的坚毅表情,我为他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深深赞叹,也为他的新作表示祝贺,我相信这本书定能为家长带来更多中医育儿的知识,家长们能够学到更多的方法和妙招,都成为自己孩子健康的守护神!
当归中医学堂 李永明
2019年6月
刘序
古语云:“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又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做父母的,若懂得一些中医知识,了解一些自然疗法,学会一些简易之招,对于儿女健康的养护,是负责任的态度。
范圣华大夫这本《小儿小病小妙招》,就是送给孩子家长们的一份特别好的礼物。书中所选妙招均是范大夫基于长期读书钻研及临床实践得来的宝贵知识,能全部无私奉出,是大功德之为也。这些妙招,大多是小药方、推拿、药物外治、食疗、灸法、闪罐、中成药等较为安全之法,审慎用之,有效则皆大欢喜;若无效,也不易出现副作用。书虽以妙招为主,但也提出了儿科疾病的日常注意与调护,可见范大夫对小儿这一群体是有着眷眷之情的。该书写作真诚、质朴,无华丽之辞,有恳切之心。
范圣华大夫是我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舍友,我俩既是岐黄同道,又是知心好友。遥想当年我们一众兄弟宿舍卧谈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读研之时,我们夜聊的内容不是吃喝,也非玩乐;而是每每一起探讨中医学术与医术,以寻求更多古人智慧的加持,及更多解救患者疾苦之法。毕业后,范兄对中医医术的学习、研究与实践,从未停止,反更精进,近10年来,其专注于儿科疾病的探索,并小有成就,成为京城中医儿科知名专家,我为之欢欣鼓舞。范兄对中医事业的执着、踏实与用功,是我甚为景仰和敬佩的。
通过“妙招”传播中医的思维,是一条弘扬传统中医、守护中华文化很好的路径,因为你可以亲眼看到或亲身感受中医“妙招”在解除一些小疾患、小病痛中的威力与妙处,是感性的、具象的、实际的,若由此而引发对中医理论之博大精深的理性思考,进而去探索中医带给我们关于生命本身诸多规律性总结的智慧,那更是意义深远。由术入道,道才不会那么容易成为空中楼阁。是为序。
中国中医科学院 刘 兵
2019年1月
前言
当孩子生病时,很多家庭每每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乃至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事实上,中医治疗儿童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卓越的疗效。若能于病时,选用合适的中医方法来治疗,则病症往往会迎刃而解,乃至痊愈。
然而作为家长,想为孩子用中医方法治疗,但却苦于中医理论深奥难懂;虽学一些中医理论,却难以学精;或虽会一些治病方法,却苦于治疗方法单一。正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说:“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意思是说我们普通人为疾病太多而苦恼,而医生却因为治病的方法太少而苦恼。
治病也应多管齐下,多种方法协同作战,打一套组合拳。由是因缘,笔者将自己20年来临床总结下的行之有效、容易操作、简便易行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以便大家在临床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快速战胜疾病,获得健康。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以脏腑疾病分类为纲,以各个系统常见疾病为目。为便于查找,故按照肺系病证、脾胃病证、心肝系病证、肾系病证、皮肤病证、五官科病证、流行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为大纲。然后将每一大类中常见的疾病列上。
2.疾病种类多。本书涉及的儿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60余种。
3.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先对疾病做简短介绍,然后告诉大家常见的多种治疗方法,包括食疗方、小儿推拿、外用贴敷法、外洗法、常用中成药、日常注意事项等,以便大家选择。大家可以选择使用一种方法,不好用的话可以换用其他方法,也可以将多种方法联合应用。
4.治疗方法安全可靠。本书所用方法多安全可靠,即使是内服药,所采用的也多是药食两用之品。其他各种外治疗法,也都是安全性很高的方法。
最后,希望大家能从本书获益。
范圣华
2018年12月
第1章 肺系病证
儿童脏腑柔弱,抵御外邪能力较差。正如宋代儿科名医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所说:“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所以儿童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气候变化,加上家长未及时增减衣物,则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从口鼻或皮毛,乘虚而入,侵袭肺卫,影响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从而出现肺系疾病。万全《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指出:“天地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肺先受之。”
肺系病证,如感冒发热、咳嗽、过敏性咳嗽、哮喘等,是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有许多办法,如小儿推拿、食疗、泡脚法等,对治疗肺系病证有很好的疗效。这些都是便于操作、行之有效的中医小方法。家长不妨多学习一些,以便孩子生病时能有所帮助。
感冒发热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致,以发热、怕冷、流涕、喷嚏、全身疼痛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感冒多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感冒初起阶段,感冒初起,多因感受风寒。第二阶段是外寒里热阶段,即感受风寒以后,由于体质或用药等原因,部分入里化热,而出现外寒里热。第三阶段是风热阶段,即风寒完全化为风热了。但也有的感冒一开始就是风热阶段,没有经过第一、第二阶段。第四阶段是体虚阶段,即感冒发热导致身体气血亏损,出现气血亏虚,虚寒虚热。也有一些平素体质偏弱的患者,一上来就是第四阶段,出现体虚感冒发热。第五阶段是康复阶段,本阶段感冒基本痊愈,略微留一些小的病症,例如鼻塞、流涕等。当预防再次感冒。
第一阶段:风寒感冒
这是感冒的第一个阶段,常见症状轻微,如低热、流清鼻涕、打喷嚏、鼻塞、鼻尖发凉、手脚发凉,有时候也会看到腹部受寒的表现,如腹痛,大便偏稀、次数多,食欲不振,舌淡红、苔薄白,两脉浮弦紧等,此时风寒邪气尚在浅表,用疏风散寒退热法治疗,最容易痊愈。
注意:
发病之前的经历也可辅助诊断。例如感冒前有出门吹冷风,或洗澡、穿衣服少等不慎受风寒的经历。
葱豉生姜汤
组方:
葱白4段(带须)、淡豆豉6g、生姜5片。
方法:
取带葱根的葱白,与淡豆豉、生姜一起放入锅内,加水大约500ml,先用大火烧开锅后,再换用小火煎煮5~10分钟即可。煎煮出来约300ml药液,然后趁热服用。也可以加适量红糖。如果没有淡豆豉,仅用葱白熬水喝,也能起到发汗退热的效果。
功效:
温散风寒、发汗退热。
主治:
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的发热、无汗、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怕冷、舌苔薄白等。
案例:一位小朋友外出旅游,随后又回老家,旅途劳累,饮食不规律,又吹风受寒,出现发低热,手脚冰凉,不思饮食。察其苔白,舌质基本正常。诊为风寒发热。予:生姜15g、淡豆豉10g、葱白4段、苏叶10g、大枣(剥开)5个。煮水10分钟,内服。次日热退。注意:大枣剥开是将大枣外面的皮撕破,目的是将大枣的味道煎煮出来。
小儿推拿法
1.散寒解表—揉外劳宫5~10分钟。
外劳宫在手背上,与内劳宫穴相对处。用拇指指腹在外劳宫穴处顺时针或逆时针轻揉5~10分钟(图1)。
图1 揉外劳宫
2.散寒温中—揉一窝风3~5分钟。
一窝风在手背腕横纹中央凹陷处。具有发散风寒、温中行气、宣通表里、止痹痛、利关节的功效。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之,称揉一窝风(图2)。揉一窝风3~5分钟。
图2 揉一窝风
3.清热解表—清天河水200次。
天河水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用食指、中指指腹在前臂内侧正中,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做直线推动,称为清天河水(图3)。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
图3 清天河水
4.解表退热—清肺经、清肝经各200次。
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为肺经的位置。用拇指或食指在肺经,从指根向指尖方向推,称为清肺经(图4)。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
图4 清肺经
食指末节螺纹面为肝经的位置。用拇指或食指在肝经,从指根向指尖方向推,称为清肝经(图5)。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
图5 清肝经
捂囟门法
位置:
囟门(前头部)。
方法:
家长可以先将双手搓热,然后五指并拢,将温热的手掌轻轻捂在囟门上方,待手掌温度下降,再将双手搓热,再次捂在囟门处,如此反复操作。若是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