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进口原版 > 医学 > 阜外心血管重症手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阜外心血管重症手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阜外心血管重症手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阜外心血管重症手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系列手册,是阜外医院老中青几代专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摸索和总结,逐渐形成的非常规范的诊治体系

作者:谭慧琼,刘亚欣等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01

书籍编号:30617756

ISBN:9787117282864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08089

版次:1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全书内容:

阜外心血管重症手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阜外心血管重症手册/谭慧琼,刘亚欣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ISBN 978-7-117-28286-4

Ⅰ.①阜… Ⅱ.①谭…②刘… Ⅲ.①心脏血管疾病-险症-诊疗-手册 Ⅳ.①R54-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51038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阜外心血管重症手册

主  编:谭慧琼 刘亚欣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3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8286-4

策划编辑:刘艳梅

责任编辑:刘艳梅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主编简介

阜外心血管重症手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谭慧琼

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急重症中心副主任,内科重症病区ICU主任。医院院感管理委员会委员,医疗保健专家组成员,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培教师,兼任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具有心血管内科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多项心脏有创性检查及治疗技术,擅长诊治心内科各种疾病,特别是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心血管病急危重症的救治、心肌心包疾病的诊治。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多项临床科研工作,包括国际合作课题及科技部专项课题等。发表论文60余篇,参加编写专著10部。

阜外心血管重症手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刘亚欣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科重症病区ICU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培教师,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委员会青年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熟悉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疑难病的鉴别诊断,尤其擅长高血压病及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治。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专项科研基金、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年基金等课题5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参加编写专著3部。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援疆干部等。获第四届中国高血压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九届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第一名,第十届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最佳演示奖,2018年获首都劳动奖章等。

前言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是我国心血管防治领域的领路者。自2006年以来,阜外医院系列丛书包括《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阜外心血管外科手册》《阜外心电图图谱》等相继出版,为各级医院的心内科医生及医学院有志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学生,提供了非常实用且规范的诊疗思路和治疗指导。由于心血管危重症患者逐年增多,心血管疾病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临床医生需要对此尽早识别和预判,尽早实施全方位救治和严密监护,并应用最新的抢救措施,如IABP、ECMO、CRRT等,在合适的时机实施“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以提高救治存活率。这不仅需要一个正规培训的多学科团队共同实施治疗,而且需要一本心血管重症的专业书籍作为理论指导。于是《阜外心血管重症手册》应运而生。

《阜外心血管重症手册》作为阜外医院系列丛书之一,从阜外内科重症病区ICU的工作制度和收治流程入手,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心血管重症患者的心电、血流动力学监测,各种抢救的实施措施,各种仪器(IABP、ECMO、血滤机、起搏器、呼吸机等)的使用规范,临床常见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治流程和处理要点,常用检查、常用药物的使用,ICU护理的特色等,突出心内科ICU重症病房的特色,包括危重症心脏病患者的监测管理,各种重症的处理流程,如心肺复苏、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重症心肌炎、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重症高血压和主动脉夹层等各种复杂危重患者的诊治。其突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为广大心血管临床医生、接受专培的医生和临床轮转研究生及本科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参考。

《阜外心血管重症手册》是阜外医院老中青几代专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摸索和总结,逐渐形成的非常规范的诊治体系,尤其在复杂的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综合诊治方面更能彰显阜外品牌特色,代表国内先进的医疗水平。阜外医院专家们希望能毫无保留地将临床诊治经验以《阜外心血管重症手册》的形式进行传播和推广,让大家能拥有一本很实用的“口袋书”来学习和借鉴。

《阜外心血管重症手册》的出版是全体参编人员共同的愿望,希望能成为心内科医生的良师益友,造福更多的心血管病患者。

朱 俊 谭慧琼 刘亚欣

2019年2月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

教改项目立项资助

(项目编号:100232019002)

第1章 心血管重症的概述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是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是覆盖医学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心血管重症ICU是一专科ICU(国际上称intensive cardiac care unit,ICCU),收治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各种重症疾病。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阶段,2016年中国心血病报告提示:我国有2.9亿心血管疾病患者。2015年心血管病死亡为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01%,城市为42.61%。心血管病发病以急危重为突出表现,心血管重症ICU的救治尤为重要。

第1节 心血管重症的概念

重症监护病房(ICU)管理模式始于20世纪60年代,基于危重症患者的管理内涵逐渐丰富,随后形成重症医学科概念;ICU分综合ICU、专科ICU,心血管重症集中管理源于心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是重症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专科ICU;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大医院逐步建立ICU,2008年正式将重症医学科定位为二级学科。

卫生部〔2009〕23号文件《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对ICU床单位规模、医护人员配置、每床功能配备、监护技术功能、治疗急救及支持仪器设备、收治转出患者指征等均有明确规定。重症医学科集中了一个医院最优势的资源、最先进的监测和抢救治疗仪器,具备快捷的诊治绿色通道及救治措施,足够的医护人员专业抢救团队,收治的疾病包括所有临床上生命体征严重不稳定、有生命危险、潜在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

心脏外科术后ICU和冠心病重症监护(CCU),均是亚专科ICU。心外科ICU主要收治的是心外科术后患者,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瓣膜置换术、主动脉手术等术后,目前已明确良好的心脏手术效果除了手术操作本身,尚依赖于重症监护病房中最佳的术后监护治疗。CCU主要收治冠心病危重症患者,如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伴严重心律失常、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等,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大幅下降得益于CCU的建立。心脏外科ICU及CCU收治的病患均有极强的针对性,但病种相对单一。

心血管ICU是重要的亚专科之一,主要收治复杂疑难危重的心肌病、心肌炎、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肺血管病、缺血性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随着医学发展,获知的心血管疾病谱不断扩大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将有更多高龄心血管疾病且病情复杂危重患者,今后将日益受到关注并逐渐对其诊治发展完善。微创技术,包括通气循环机械支持装置,如呼吸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体外膜式氧合支持(ECMO)、心室机械辅助装置(LVAD)使用的不断增加,连续的肾替代治疗(CRRT)等医疗新技术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使得普通专科医护、常规病房缺乏必要的条件来完成;而综合ICU、CCU、心外科ICU的常规治疗和管理策略对此类患者很难确保最佳治疗;只有经过培训的心血管病综合性重症监护的医师、护士团队,他们掌握专科技术,使用最精尖的设备,给予最佳治疗,才能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病死率。

ICU将危重症患者集中管理,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危重症患者救治模式ICU为急危重症患者快速救治提供优质服务平台。但为了使ICU进入健康发展轨道,有计划地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专业ICU医护队伍尤为重要,他们不但需要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需善于监测,预判患者疾病发展,做出最佳诊治决策,同时需要协调好ICU与其他专科的关系。

(谭慧琼 朱 俊)

第2节 心血管重症诊治思路的原则

心血管重症的诊治思路原则实质上与临床治疗原则一致,但需要强调的是:时效性,预判性,危险分层分级处理,受益原则——获益大于风险,人权观念——尊重个人意愿、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无害原则和公正原则(社会公认的益处和风险)等。

一、时效性

心血管病重症患者的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很快,常常以分钟甚至秒计,不允许有任何时间耽搁,抢救治疗强调时效性,抢救治疗措施要及时有效!如心脏骤停患者需要启动紧急救治体系,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治疗;室颤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最佳抢救是紧急电复律而非考虑药物;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血运重建对挽救心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十分关键,2017ESC更新的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指南强调,一旦诊断AMI后选择溶栓治疗策略应在10分钟内进行;选择PCI治疗应在诊断后90分钟内开始,越早越好。

二、预判性

心血管病重症监护给我们提供实时高效的临床观察、了解患者生命体征体内内环境状态;结合患者基础疾病状态,为我们提供某些危重状态或致命先兆的预判性证据;关键因素在于需要ICU医师予以高度重视,尽早识别和预判。如急性心肌梗死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发现肺动脉楔压(PAWP)在逐渐增高,此征象早于急性左心衰临床表现发生之前,此时依据急性左心衰竭处理,予以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处理,可以避免危及生命的严重急性左心衰竭发生。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心衰利尿治疗时出现低钾、心电图心动过缓QT-c延长,心电监测发现频发期前收缩,且期前收缩长间歇后的QTC延长更加明显,需警惕获得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及时补钾、补镁,避免应用可能延长QT的任何药物,必要时临时起搏器治疗,可能避免发生严重危及生命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或者此类患者发生了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我们可依据判断其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采取规范治疗,避免忽略此病的特殊性而常规应用胺碘酮治疗加重疾病状态。心源性休克患者,器官组织灌注不足、酸中毒、呼吸肌缺氧乏力导致外周性呼吸困难;脑供血不足,呼吸中枢功能失调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一旦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缺氧加重心源性休克进入恶性循环,诊治处理不仅仅是及时纠正休克状态,有经验的临床医师会预判患者可能随后出现的呼吸衰竭,能在恰当时机及时给予呼吸机辅助,为进一步治疗基础疾病争取时间,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救治存活率。

三、危险分层分级管理

心血管病重症监护管理模式实质上是分级管理,对于都是重症患者的病情仍需要进行危险分层,评估濒危、危重、重症。危险分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根据临床情况不断更新最初的评估,分别采取相应的抢救处理。例如2014 ESC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建议采取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进行早期死亡风险评估,参数有11项:年龄、性别、肿瘤病史、慢性心衰、慢性心脏病史、心率≥110次/min、收缩期血压<100mmHg、呼吸>30次/min、体温<36℃、精神状态改变、动脉血氧饱和度<90%。Ⅰ级分值≤65、Ⅱ级66~85、Ⅲ级86~105、Ⅳ级106~125、Ⅴ级>125,住院期间/30天内死亡风险由低危递增至高危,病死率分别为0%~1.6%、1.7%~3.5%、3.2%~7.1%、4.0%~11.4%、10.0%~24.5%。也可以采取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