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进口原版 > 医学 > 颅脑影像诊断学(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颅脑影像诊断学(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颅脑影像诊断学(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颅脑影像诊断学(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传承大师精神、续写影像匠心、铸造学科经典!

作者:于春水,马林,张伟国等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01

书籍编号:30617725

ISBN:978711728670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605045

版次:3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全书内容:

cover.jpg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颅脑影像诊断学/于春水,马林,张伟国主编.—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ISBN 978-7-117-28670-1

Ⅰ.①颅… Ⅱ.①于…②马…③张… Ⅲ.①脑病-影象诊断 Ⅳ.①R742.0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23496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颅脑影像诊断学

第3版

主  编:于春水 马 林 张伟国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3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8670-1

策划编辑:郑帅

责任编辑:郑帅

封面设计:东方信邦 赵京津

纸书版式设计:刘茜

电子书责任排版:刘欣 闫然

电子书责任设计:古丽先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编委

(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春水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马 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马 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王 岩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王 俭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玉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王晓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王效春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王梅云 河南省人民医院

王舒楠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方向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

方靖琴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卢 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史大鹏 河南省人民医院

印 弘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宁 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冯 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有 慧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吕 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朱文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朱先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乔中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刘 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刘 军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刘 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刘白鹭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刘亚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刘红军 广东省人民医院

齐志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江桂华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孙志华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李 丹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李 欣 天津市儿童医院

李 威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李 艳 河南省人民医院

李 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李 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李文彬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李传亭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李宏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李咏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宗芳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 健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运俊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肖华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邱士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余 晖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余永强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汪俊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沈俊林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宋 焱 北京医院

初建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 冬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张 权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张 冰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张 明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 敬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张 静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张龙江 东部战区总医院

张永海 青海省人民医院

张伟国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张志强 东部战区总医院

张家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张雪君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张敏鸣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陈 静 天津市儿童医院

陈唯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陈新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苗延巍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罗天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金光暐 应急总医院

周 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周俊林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郑文斌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施海彬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娄 昕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姚振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秦 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耿左军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徐 凯 徐州医科大学院附属医院

徐晓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徐海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高 波 烟台毓璜顶医院

高 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黄 飚 广东省人民医院

梁 猛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蒋 飚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曾祥柱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廖伟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黎海涛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薛蕴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魏新华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写秘书 张 权 孙志华 刘文佳 王 婷 王舒楠 方靖琴 张家文 陈唯唯 有 慧 李 欢

主编简介

颅脑影像诊断学(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于春水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医学技术学院院长、医学影像学院院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天津市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天津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学组组长。

长期从事医学影像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国家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负责人,曾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以影像遗传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SCI他引7 000余次。201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6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8年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曾获得第十一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颅脑影像诊断学(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马 林

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神经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神经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担任《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主编、Investigative Radiology、《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实用放射学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等杂志编委。

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78篇(其中SCI论文74篇),主编专著5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

颅脑影像诊断学(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张伟国

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留美归国学者,首批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现任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放射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兼MR学组副组长、重庆市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长期从事影像诊断临床和研究工作,以磁共振成像、神经系统影像和分子影像为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8篇,发明专利3项。主持完成了重庆市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建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庆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等课题10余项。获军队医疗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及教学成果奖多项。入选重庆市优博论文2篇。

前言

本书是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吴恩惠教授主编的《头部CT诊断学》第2版的再版。在对10 000余例头部CT资料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文献,吴恩惠教授于1985年主编出版了《头部CT诊断学》第1版,成为我国第一部关于头部CT诊断方面的专著,一经出版深受读者喜爱,是迄今为止我国医学影像学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专著之一,获得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书1995年再版,199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近20多年来,神经成像设备与技术发展迅速,新的检查手段层出不穷,使得我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有了全面提高。为了传承我国老一代医学影像学家的学术理念,我们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马林教授和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张伟国教授及国内90余名长期从事神经放射学工作的专家对《头部CT诊断学》进行全面改版,并将书名修改为《颅脑影像诊断学》,以适应当今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及广大读者的需求。

再版过程中,我们去掉了脊柱及五官的相关内容,全面聚焦于颅脑疾病。与同类书籍相比较,本书具有以下特点:①疾病覆盖全。我们参考了10余部国内外神经影像学专著并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力争涵盖绝大部分已知的病种。②知识结构新。加入了最新的疾病诊断标准及专家共识,详细描述磁共振成像新技术的应用价值以及PET-CT和PET-MRI等新型检查技术的诊断价值。③编写人员专业。根据颅脑疾病谱精选编写人员,力争每个疾病都由国内具有权威性的专家编写。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将《颅脑影像诊断学》第3版编成一部深受医学影像科、神经内科、精神科及神经外科等广大医务人员喜爱的、内容全、知识新的权威工具书籍,为我国神经放射学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于春水

2019年3月15日

第一章 颅脑影像检查技术

颅脑影像诊断学(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第一节 X线检查技术

头颅X线平片检查技术简便、安全、经济,曾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在多数情况下,平片检查仅能反映颅内病变的间接征象,如颅骨改变和颅内异常钙化等。在没有这些异常改变时,平片的诊断价值不大。但在某些情况下头颅平片仍具有一定价值,如:观察颅内钙化的整体形态,蝶鞍扩大的整体观察,内听道的双侧对比,颅骨先天性畸形、颅骨骨折和颅骨肿瘤等疾病中观察颅骨的改变。目前,随着CT和MRI检查技术的发展,头颅X线平片的应用逐渐减少。

头颅X线平片一般采用后前位和侧位投照,以显示颅骨和颅腔全景。后前位片应使大脑镰所在的矢状面垂直于胶片,而侧位片应使蝶鞍骨皮质显示清晰,左右前床凸、后床凸重叠。有时根据病情的需要,可加摄其他位置来辅助诊断,如:颏顶位(颅底位)可观察颅底;额枕位(Towne位)可观察枕骨、岩骨和内听道;眼眶位(Caldwell位)可观察眼眶、眶上裂和蝶骨翼;45°后前斜位(Stenver位)可观察岩骨、内听道和内耳结构;视神经孔位和颈静脉孔位可分别观察相应的视神经孔和颈静脉孔;局部切线位可显示局部颅骨的详细情况。此外,还可以采用体层摄影技术检查颅底部骨质和钙斑情况;立体摄影可用于检查颅内钙斑或异物与颅腔的空间位置关系;放大摄影可以显示局部骨结构的细节。

气脑造影、脑室造影和脑池造影曾经是诊断颅内疾病的常用方法。但均为创伤性检查技术,有时可引起颅内感染、颅内出血和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已弃用。

脑血管造影是将含碘对比剂注入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动脉系统,使脑血管系统显影,根据脑血管的分布、形态、位置变化来判断颅内疾病的检查方法。在过去,脑血管造影时常采用直接穿刺颈动脉或椎动脉的方法,危险性大,成功率低,已被淘汰。现代脑血管造影技术最常采用的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的造影方法(Seldinger技术),如双侧股动脉均无法插管,也可采用经肘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现在常用的脑血管造影技术,该技术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清晰显示脑血管,可评估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和血供特点,临床上应用广泛。

脑血管造影可分为全脑血管造影、选择性脑血管造影和超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手术中,常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分别进行双侧椎动脉和颈总动脉的造影,并根据病情进行超选择性造影。脑血管造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术前准备很重要。在脑血管造影时,通常选用相对更安全的非离子型对比剂。尽管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较少,但仍有其禁忌证,如:对比剂过敏;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等。由于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可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在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各种变态反应的预兆及早期反应,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脑血管造影不仅可用于脑内病变的诊断,更多的是在获得诊断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