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进口原版 > 医学 > 跟全国名老中医王国斌做临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跟全国名老中医王国斌做临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跟全国名老中医王国斌做临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跟全国名老中医王国斌做临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车志英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01

书籍编号:30617696

ISBN:978711725476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03400

版次:1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全书内容:

cover.jpg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跟全国名老中医王国斌做临床/车志英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系列教材:案例版)

ISBN 978-7-117-25476-2

Ⅰ.①跟… Ⅱ.①车… Ⅲ.①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31252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系列教材(案例版)

跟全国名老中医王国斌做临床

主  编:车志英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3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5476-2

策划编辑:张科

责任编辑:曾纯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系列教材(案例版) 编写委员会

主任委员 许二平

副主任委员 张大伟 彭 新

委  员

高天旭 常征辉 张佩江 常学辉 李郑生

邵素菊 孙玉信 李成文 禄保平 郭现辉

郑 攀 续海卿 王育勤 王伟民 吴文洁

车志英 丁 虹

编写说明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为维护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卓越贡献。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是中医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对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与发展是提高我国健康卫生保障水平和发展中医学术的重要支撑,如何有效、完善地传承与发扬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

河南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人杰地灵,名医荟萃。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也是河南唯一的中医药高等院校,学校拥有一大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其中入选人事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前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有119人,他们精湛的医术和独特的诊疗经验,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为我校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将名老中医药专家宝贵的学术经验作为教学素材,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纳入教学计划并有效实施,对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中医药学术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的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引入,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不断创新。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我们依托我校特有的资源和优势,编写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系列教材”,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课程模块”,构建了“基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的案例式教学体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式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效契合,达到跟名医做临床的良好效果,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有效传承。

本系列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老师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在此表示感谢!同时限于编者的能力与水平,本套教材难免存在有不足之处,敬请同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进一步修订完善。

丛书编委会

前言

王国斌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亦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王国斌教授业医40余载,博览群书,中西贯通,注重实践,临床经验丰富,教学、医疗、科研等成效斐然。根据中医诊断学和中医基础理论之精髓,依据辩证逻辑思维之方法,提出了“五脏相关论”学术思想。

本案例教材是以“王国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为依托,对王国斌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医案进行重点收集、归纳和整理,凝练学术思想,整理临证医案。在编写体例上以王国斌教授“五脏相关论”学术思想为主线,以案例为主题,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编撰,力求概念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简明准确,深入浅出,启迪思考,着力于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王国斌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有效传承。

本教材分为王国斌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医案两个部分。其中学术思想部分重点介绍王国斌教授“五脏相关论”学术思想内涵及学术经验总结;临证医案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等,每个医案均按照诊疗的时间、次序、过程进行叙述,并在诊疗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以启迪学生思考,最后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析。本教材的特色之处在于将王国斌教授的学术思想贯穿于每个医案的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可使学生有效掌握王国斌教授临证辨治的思路和方法,达到跟名老中医做临床的良好效果,为今后从事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亦为临床医师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一部良好的参考素材。

本教材是在《王国斌临证经验精粹》的基础上编写的,凝聚了“王国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学术团队”人员的集体智慧,中医诊断学专业研究生姚涛、陈晓芳、张鹏炜也参与了此书的整理,王国斌教授亲自审阅、修改而定稿。在此一并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及编者水平所限,虽然尽心尽力,却不能尽善尽美,敬请专家同道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车志英

2018年12月31日

于河南中医药大学

王国斌教授简介

跟全国名老中医王国斌做临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王国斌,男,1949年11月出生,祖籍河南叶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教育奖章获得者,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医诊断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顾问,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编委。曾任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曾获得“三育人先进个人”和“十佳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2016年12月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了王国斌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在学术上,王国斌教授力倡衷中参西,对中医理论多有发挥与创见,提出了“脾既主肌肉,亦主黏膜组织”及“失眠新概念”等,并依据辩证逻辑思维之方法,提出了“五脏相关论”等新的学术论点。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十六部,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四项。

在临床上,王国斌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中西贯通,博学强记,注重实践,擅长治疗肝胆胃肠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对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也具有独到经验。诊疗特色为古今接轨,西医诊断,中医辨证,推重经方,不悖时方,方证相对,有证有方,方证结合,擅用合方,为“补土”派。

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师承,已指导培养出2名学术继承人、4名博士生和10名硕士生,逐渐形成了“王国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学术团队”。

第一章 王国斌学术思想

第一节 五脏相关论

王国斌教授“五脏相关论”的学术思想,即在诊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五脏兼顾,主次分明,弃一不可。“五脏相关论”是对中医五行学说整体统一论思想的总结与升华,同时又是中医诊断学整体审察原则的具体体现。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接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脉等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医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五脏的五行属性归属,不仅用于阐释五脏的功能特点,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阐释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即五脏之间存在着递相资生、递相制约的关系。例如,心火生脾土,可用以说明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心火为脾土之源,故补脾土之时,必兼补心火,以求“源足则流长”。肾水生养肝木,用以说明肾精化生肝血,肾水为肝木之源,补肝血之时,必补肾精,以求“精血互化”。五脏之间生克异常会导致病理的传变,例如,在肾虚时,可能影响到肾精与肝血的互资互化,而致肝肾精血不足,也可因肾阴不足,不能滋充肝阴,而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水不涵木”之证。一般认为由于肝气郁结,影响到脾胃运化功能,出现胸胁满闷,脘腹胀痛,口苦吞酸,嗳气泛恶,大便溏泄等症状,称作“木旺乘土”,以上均说明了五脏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制约的关系。

整体观思想还体现在中医诊断的过程中,即整体审察。由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内在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之间构成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而且也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构成了统一关系。整体审察,一方面是指通过四诊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时,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表现。要从整体上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动状况,不仅应对局部的病状进行详细的询问、检查,而且要通过寒热、饮食、二便、睡眠、精神状况、舌象、脉象等,了解全身的情况,同时还要了解病史、体质、家庭、环境、气候等对疾病有无影响。另一方面是要求对病情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不能只注意到当前的、局部的、明显的病理改变,而忽视了时间、地点、疾病的特殊性,还要从疾病的前因后果、演变趋势上加以考虑。

王国斌教授将该思想应用于临床实践,对疾病的辨证论治起到了全面科学的指导作用。具体陈述如下:

一、“治肝当固肾”

王国斌教授认为,肝为“双刃剑”,肝既为人之先天也为人之后天,因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肾同源,化生精血,同时肝又有助于后天脾胃的消化功能。在治疗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方面,王国斌教授认为,“治肝尤当固肾”

临床治疗乙型肝炎大多重视其横传规律(肝→胆→脾→胃),即在治疗乙肝的同时,只顾护其脾胃功能,而忽视了肝脏有病,亦可伤肾的纵向传变,不能及时顾护肾脏功能,尤其慢性乙肝,失治误治,每致肾脏受损,才予以顾护,可此时多属乙肝晚期。从肝肾的生理特性而言,肝藏血,体阴而用阳,然阳性往往易动易亢;肾藏精,宜封藏,而不宜泄,但精气往往易泄易损。因此,临床上多见肝肾阴虚之证。王国斌教授经过多年肝胆病防治研究发现,肝肾阴虚为肝炎后肝硬化的基本病机,于是他将一贯煎作为治疗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的基础方,并通过加减化裁,研制出软肝宝片,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二、“治心当理脾胃”

生理上,心属火,脾(胃)属土,火能生土,俗称母子关系,二者彼此为顾,关系紧密。需注意的是,正是二者生理上的密切关系,规定了其病理上的相关性。脾胃升降当关乎全身,心机运作亦不例外,心病多由心气心阳不足或心阴心血亏耗、脉道不通、心神失养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衰则诸病丛生,心气、心血失养,心病乃生。故中医有“脾心痛”之病。王国斌教授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脏有病可传及他脏。心虽主血脉,但只有脾(胃)运化与升清正常,血的化生充足,心脉得养,血质正常,无浊痰湿热之邪潴留于内,才能使心的功能活动正常,所谓“子助母气”之说;反之则脾胃病累及于心,所谓“子盗母气”之论。所以,王国斌教授提出“治心当理脾胃”

王国斌教授治疗心病擅用丹参饮。丹参饮由丹参一两、檀香、砂仁各一钱组成,本方为血瘀气滞之心胃诸痛而设。故方中重用丹参味苦而性微寒,直走血分,活血化瘀止痛而不伤气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之运行,有赖气之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故方中又伍用辛温芳香之檀香、砂仁。檀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理气调中,散寒止痛而善通结滞。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擅醒脾气而能化湿行气止痛。二药共为臣药,合君药丹参,共奏活血行气止痛之功。全方药味虽简,但配伍得当,能行气、活血、行津,药性平和,重在活血化瘀,稍佐以行气之品,气血并治,重在理血,刚柔相济,实为祛瘀行气止痛之良方,使瘀化气畅则疼痛自止,为治疗胃脘疼痛之名方。例如,王国斌教授用生脉饮合丹参饮合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临床疗效甚佳。丹参饮的使用体现了“治心当理脾胃”的学术思想。

三、“治脾当治心肾”

1.“治脾当治心”

心脾两脏生理上互根互用,病理亦常互相影响,如思虑过度,不仅可以耗伤心血,也可引起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出现纳呆、腹胀等症;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或劳心过度,血液耗损过多,最终均可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症。此外,不管是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或脾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