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月龄宝宝的科学养育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0~12月龄宝宝的科学养育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01
书籍编号:30617690
ISBN:978711729050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70947
版次:1
所属分类:家教育儿-母婴养护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0~12月龄宝宝的科学养育/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组织编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ISBN 978-7-117-29050-0
Ⅰ.①0… Ⅱ.①苏… Ⅲ.①婴幼儿-哺育-基本知识 Ⅳ.①TS976.3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17411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0~12月龄宝宝的科学养育
组织编写: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9050-0
策划编辑:王缔
责任编辑:王缔
电子书责任排版:刘爱菊 闫然
电子书责任设计:古丽先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编写委员会
指导专家
孙朝琪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副教授
汪 健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者(以编写章节先后为序)
巫 瑛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讲师
张郦君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讲师
史晓燕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主治医师、讲师
陈 艳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讲师
许 艳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教师、高级育婴师
周万平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王 波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任医师
王 生 苏州建设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高级讲师
时秋芳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副研究员
唐叶枫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夏愚伟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营养师
李 艳 育儿专业写作者
序
每每读起育儿类的书籍,总是能够让我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鲜活而又充满无限的可能性。
一直以来,我都推崇由小见大。我想,从宝宝成长的细节中,定然能够看出一个家庭对生活的态度、对美好的追求以及对明天的希望!并且,从一个家庭健康管理、早期教育的缩影,也必然能够看出这个民族的自信与未来!
习总书记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着重强调了完善生育支持和婴幼儿发展,本书也正是秉承了健康儿童行动的思想核心——把健康融入生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娃娃抓起,从源头抓起,从预防抓起,力求将各种健康危害因素降到最低。我想这应该也是本书主创们的初衷吧。
从头至尾通读这本著作之后,更坚定了我把它推荐给大家的想法。它从生命孕育开始到年满一岁,从营养、玩耍、排泄和睡眠等日常角度入手,将宝宝所需、父母应知之事娓娓道来。将各个阶段婴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处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操案例相结合,并且能够深入浅出的展示在大家面前,殊为不易。
在如今这个繁荣的时代,孩子们是幸运的。与此同时,给予他们生命之初的父母也被赋予着神圣的角色。尤其是对于初为父母的年轻人,我希望这朴实无华的文字可以给予你们更多的平稳与心安,让你们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与耐心,让你们的爱与温暖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2019年8月
前言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创建至今已有60周年,这60年是医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60年,也是见证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技术进步和育儿理念改变的60年。相信家长们都有相同的感受:儿童医院的挂号越来越难,而在医生繁忙的诊疗中,医生解释医疗信息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我们早想通过一本书来担负起替医生讲解健康基础知识的角色,现在这样的想法变得愈加强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健康讲堂覆盖了众多家庭和育婴师,我们发现,0~12月龄是父母提出疑问最多的阶段,面对娇弱的小生命,父母既兴奋,又有些不知所措,所以,我们希望本书可以成为家长们的好帮手。
那么,到底哪些育儿知识才是家长迫切需要的呢?我们认为,必须具备专业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三个要素。为了更好地编写本书,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编写团队,团队中不仅有权威儿保专家、一线临床医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全国模范教师、高级育婴师,我们还邀请了热心的家长来共同参与。在热烈的讨论中,大家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认识,要养育出一个健康的周岁宝宝,除了专业的医学知识以外,另外一个重点就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适宜的环境,充分尊重和鼓励孩子的生存和发展本能。
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本书分为九章,从迎接小宝宝诞生开始,到之后的0~7天、0~3月龄、3~6月龄、6~9月龄、9~12月龄宝宝,从发育与玩耍、常见疾病速查,到食品安全,涵盖了0~12月龄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生长发育评估、科学的“吃、喝、玩、拉、睡”,及日常护理、疾病预防、宝宝课堂等内容,并将一些新的育儿观念穿插在问题和答案之中。同时,本书中还增加了一目了然的0~12月龄宝宝的神经精神发育进程折页图和全媒体的育儿科普视频,方便工作繁忙的父母们在碎片时间中也能迅速了解和掌握每个年龄段的关键信息。
我们在此衷心感谢苏州市医学会儿童健康管理分会对于本书的支持,感谢“儿保妈妈”微信公众号对本书编写的大力帮助!
我们衷心希望这些知识能够为家庭育儿排忧解难,庇护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由于时间仓促和资料有限,本书中有些知识难免不够完善或有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19年8月
妈妈早知道:0~12月龄宝宝的科学养育知识导读
1.最佳的人生开端
最佳的人生开端包括充分合理的营养、良好的健康状况、丰富感知刺激的环境、充满爱心的家庭、和谐社会的氛围。
2.0~12月龄宝宝的生长发育要点
0~12月龄宝宝的各项生理功能未臻完善、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实施生长监测,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合理平衡营养,减少消化紊乱,防止意外伤害,完成计划免疫,抓住关键时期,实现早期综合发展。
3.脑发育的三要素
脑发育的三要素包括先天基因、抚育环境及合理营养。营养是抚育环境(孕期和出生后)中的重要因素,与大脑及认知能力的发育密切相关。
4.生命特殊时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开始到未满28天为新生儿期,尤其是初生7天内更为关键。从宫内到宫外要尽快适应新环境,完善各系统器官发育,调整生理功能,妈妈需要牢记9字原则:保暖、喂养、护理、防感染。
5.体重的正常范围
体重是身体各组织、系统器官、体液的综合重量,反映小儿生长与近期营养状况。出生体重平均3kg,1周岁体重是出生体重的3倍。体重加减10%正常,超出20%偏胖,低于15%偏瘦,同时要考虑身长(身高)的相关。生后前3个月增长最快,一般每个月增长600~1 000g,3~12个月可参考公式:体重(kg)=〔月龄+9〕/2。
6.睡眠与身高有关吗
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先要知道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的分泌呈脉冲式,频率为3~4小时分泌一次,高峰是深睡后1小时,高峰分泌量是一天分泌总量的一半以上,夜间分泌量是白天总量的3倍。由此得知,晚上9~10点前是宝宝睡觉的最佳时间。
身长(高)即头顶至足底的垂直距离,包括头、脊柱、下肢长度的总和。婴幼儿需仰卧位测量,所以称为身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1岁时约为出生时身长的1.5倍,即约75cm。
7.测量头围的意义何在
头围即头的最大围径(从眉弓至枕骨结节绕头一圈),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胎儿期神经系统领先发育,故新生儿头较大,出生时头围约33~34cm,6月龄约42cm,1岁约46cm。小儿头围大小与遗传、头型、疾病有关,周岁头围小于42cm,需要进行发育评估随访。
8.囟门大小代表什么
颅骨的发育除头围外,还需用前、后囟门及骨缝闭合时间来衡量。后囟门由顶骨和枕骨形成呈三角形,6~8周闭合,前囟门由额骨和顶骨形成菱形,1~1.5岁闭合(最迟2周岁闭合)。前囟早闭疑是头小畸形,囟门迟闭要区别于佝偻病、脑积水、克汀病,囟门饱满疑是颅内压增高、囟门凹陷要考虑是否有严重脱水和营养不良。头部骨缝至3~4月龄闭合。
9.人一生有两副牙齿
牙齿的发育是骨成熟的粗指标,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20枚)恒牙(28~32枚)。乳牙是在胎内打基础,恒牙是婴幼儿期打基础。乳牙出牙月龄4~10月龄,平均6月龄出牙,最迟12月龄出牙均属正常,2~2岁半出齐一共20枚。通常2岁以内宝宝萌出的乳牙总数约等于月龄减4~6。
10.感知觉发育与心理
感知觉是婴儿选择性获得外界环境知识的能力。视觉提供重要信息;听觉促进语言发育;味觉是灵敏(发达)的感觉;触觉是认识世界的手段,嗅觉帮助婴儿寻找安全感(妈妈的气味),综合促进心理发育。知觉是对感觉的加工过程后对事物的综合反应。从小婴儿开始看看美丽画卷听听悦耳歌声,领略大自然风吹草动花香鸟飞,利于宝宝成长为一个耳聪目明、鼻灵舌敏、手脚灵活的健康萌娃。
11.大运动的头尾定律
运动发展的头尾定律是指自上而下的依序发展: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然后是跑、跳等。
抬头:颈后肌发育先于颈前肌,婴儿最先出现的是俯卧位抬头,2~3月龄会抬头挺胸。
翻身:不对称颈紧张反射消失后,翻身动作开始发展。4~5月龄翻身会由俯卧到仰卧,仰卧到俯卧。
坐:随着腰肌逐渐发育完善,6~8月龄从能扶坐到逐渐坐稳。
爬:爬是全身运动,从新生儿匍匐开始打基础,7~10月龄是爬的关键期。
站和走:站立是行走的前提,腰部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发育是站立的基础,从新生儿期的踏步反射和立足反射开始,8月龄脊、髋、膝能伸直,扶站片刻,10~12月龄能独站、扶栏杆行走,15月龄可以稳稳地走路,至此,婴儿完成了爬行到“直立行走”的“进化”。
12.婴儿爬行的好处
爬行是全身运动,有助于体质发展,也有利于脑的发育。爬的关键期是7~10月龄。爬行能锻炼婴儿全身肌肉活动的能力,尤其是四肢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血液循环流畅且促进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爬行时要抬头,婴儿视野更宽,同时也刺激了前庭功能,促进感觉器官的发育。爬行的进程:一般常见打转——后退——匍匐前进——跪爬,直至熟练爬行。
13.手的精细动作发育
古语说是“十指连心,心灵手巧”,手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工具,手指和大脑有着神奇而微妙的关系,调控人体活动的大脑皮质运动区中,手和五指所占的功能区面积,几乎和躯体的其他功能代表区面积相当。手,特别是手指的动作,越精准、复杂和娴熟,越能在大脑皮质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使得大脑变得更聪明。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极力主张要解放儿童的手,他说:不许孩子动手,等于扼杀孩子们的创造才智。4~5月龄是婴儿手—眼协调关键期,5月龄大拇指参与握物,9月龄拇指食指拾物、撕纸,早期积极通过手指操、婴儿主动伸手抓握玩具等精细动作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智力提高。
14.语言是人类特有的
语言要具备三个条件:语言中枢、发音器官、完善的听力。0~12月龄是语言前期,婴儿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综合感知,开始理解日常用品的名称,并通过成人对婴儿发声的及时恰当应答,逐渐理解语言含义,继而为萌发语言做准备。语言发展阶段:2~3月龄前咿呀作声,6月龄发唇音,8月龄会用肢体语言,9~10月龄是萌发语言关键期,12月龄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字,如爸爸妈妈,意味着婴儿真正开始用语言交往。语言发育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标志,需要在婴儿期提供充分恰当的语言环境刺激,比如规范的语言。
15.婴儿气质特点及其分类
气质是什么?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个体对体内、外刺激情绪反应为基础的行为方式。气质是先天的,无好坏之分,但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气质有9个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阈限、心境特点、注意广度和持久性、反应强度、分心程度。按以上维度小儿气质分4型:容易型、困难型、发动缓慢型、中间型。婴儿的气质会在一定程度影响亲子关系,根据气质因材施教,更容易培养亲子关系的默契程度。
16.条件反射与习惯养成
新生儿建立第一个条件反射与进食有关。每次固定的姿势哺乳可以刺激新生儿感知觉、前庭等,在2周左右逐渐形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