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结构发育异常的遗传咨询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胎儿结构发育异常的遗传咨询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实用性强,临床医生必备案头书!
作者:廖灿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01
书籍编号:30617688
ISBN:978711729040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419905
版次:1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胎儿结构发育异常的遗传咨询/廖灿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ISBN 978-7-117-29040-1
Ⅰ.①胎… Ⅱ.①廖… Ⅲ.①胎儿-发育异常-研究 Ⅳ.①R714.5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18183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胎儿结构发育异常的遗传咨询
主 编:廖 灿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3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9040-1
策划编辑:曲春晓
责任编辑:乔晓
封面设计:赵京津
纸书版式设计:赵丽
电子书责任排版:刘欣 闫然
电子书责任设计:古丽先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主编简介
廖灿 教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副院长;
全国产前诊断技术专家组 专家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胎儿医学组 副组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产前诊断学组 副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产前诊断学组 组长。
从事产前诊断、教学及科研工作近40年,擅长胎儿疾病的遗传咨询、各类产前诊断穿刺技术,一直致力于产前诊断与胎儿医学等疑难杂症诊治以及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推动行业进步、控制出生缺陷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在国际上首次以医院作为独立实验单位采用半导体测序技术(SSP)进行大规模无创产前筛查(NIPT),并建立标准化检测体系及数据分析软件,使得以医院作为独立实验单位开展无创产前筛查项目成为现实,证实了NIPT可检测微缺失/重复;参编国家NIPT技术规范。国内率先开展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产前诊断基因组病,建立 CMA 自动分析工作站和中国人群出生缺陷胎儿 CNVs 数据库,获中国南方人群胎儿基因组病基础资料;新发现15个CNVs片段;鉴定2个新的致病基因;命名1种新的综合征;世界首报8例和国内首报4例胎儿综合征;建立最大中国人群CNVs数据库;参编CMA临床指南,指导制订行业技术管理规范性文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更加经济、高效的先天性结构发育异常胎儿的产前诊断流程及临床路径。
序
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而胎儿结构发育异常约占出生缺陷的60%~70%,遗传因素是导致胎儿结构异常的主要因素之一。截止到2019年,DECIPHER和OMIM数据库分别显示目前被收录的、明确的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有60多种,明确的单基因疾病将近5 000种;而许多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甚至单基因疾病均存在结构异常,可以在孕期被超声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所发现。结构异常胎儿的预后与是否合并遗传性疾病以及遗传性疾病的种类密切相关,是胎儿恰当处理的主要客观依据之一。目前国内尚缺乏本土的胎儿结构异常遗传咨询方面的专业书籍,这给产前诊断和产前咨询的临床医生带来挑战,同时也使孕妇及其家庭感到困惑和焦虑。
这种情况下,《胎儿结构发育异常的遗传咨询》一书的编撰出版,无疑非常必要与及时。本书以器官系统进行分类,基本涵盖了常见的胎儿结构发育异常。每个章节有统一的格式,以方便定位特定种类疾病信息。每种特定异常均从定义、发生率、发生机制、致畸因素、影像诊断、鉴别诊断、遗传咨询、孕期监测、治疗与预后等做了完整的描述。另外,本书在每节正文之前都有“关键点”知识,这使得医生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用简短的时间就可以对特殊病情进行快速的回顾,这也是本书独具特色的亮点。
本书编写的重点和难点是遗传咨询部分。该部分内容全面翔实,还加入了很多编者自己的经验和数据。依次介绍了胎儿结构异常与常见非整倍体异常、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以及单基因病等的关联性;并详细列举了相关的常见遗传综合征,包括其相应的基因、染色体位置、遗传方式以及主要的临床表现。同时评估其再发风险与预后。此外,还介绍了目前产前诊断中常用的遗传学技术的选择: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以及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下一代测序技术(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靶向测序技术等)。该部分内容回答了几乎所有关于胎儿结构异常遗传方面的问题。
本书大多数章节是假想发现胎儿异常的夫妇在产前诊断中心所获得的咨询意见,尝试提供一个平衡的、学术的、非指令的管理方式,这与孕妇夫妇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内容大不相同。
本书的编者都是从事胎儿医学各方面的工作人员,包括产前诊断医生、超声医生、胎儿磁共振医生、小儿外科医生、小儿心脏科医生等,旨在为从事出生缺陷预防、诊断、治疗的医务工作者和患儿夫妇提供从胎儿超声到遗传诊断、从患儿的产前管理到远期结局等全面的信息,帮助选择多学科联合干预方案。
非常感谢本书编者的辛勤付出。期望本书能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帮助,同时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不负编者的初心。
2019年10月
前言
我国的产前诊断在近10年迅猛发展,产前超声和医学遗传学广泛应用最为突出。医学遗传学主要利用DNA技术来研究疾病与基因的关系,可以从分子水平为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出生缺陷,以及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高效的新型医学服务,包括基因诊断、转基因治疗等。
学科的不断进步,使得产科和产前诊断的专业医生需要更新知识,才能够精确地帮助病人解读超声报告,了解其内涵,开展新型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也才得以真正为人民服务,真正降低出生缺陷,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但遗憾的是目前未形成完整的关于孕期胎儿结构发育异常咨询的规范化体系,缺乏可用于指导及规范胎儿结构发育异常的咨询和诊治方面的专著。因此,本书着眼实用,以解决临床问题为重点,讲解了胎儿超声结构异常相关的检查技术规范,涵盖了胎儿神经、呼吸、循环、消化、骨骼、颜面系统等常见的先天畸形,并着重于对疾病的基因筛查和遗传咨询。鉴于胎儿并不是小儿的微缩版,为加深对胎儿疾病的理解,每个系统都介绍了胚胎的发育、正常的影像解剖病变的机制和超声表现、临床的处理策略以提高读者对疾病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各种胎儿发育异常的基础和临床要点,满足预防出生缺陷的需求。
本书全体编写人员在编写过程中都全力付出辛勤劳动使我深受感动,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鉴于作者的经验水平有限,所采用的数据及统计学资料等仍可能存在不够全面等问题,书中难免会有一些错误或不当之处,本书出版之际,恳切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吝赐教,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renweifuer@pmph.com,或扫描封底二维码,关注“人卫儿科学”,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批评指正,以期再版修订时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2019年10月
第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第一节 无脑儿与露脑畸形
【关键点】
1.无脑儿的发病与母亲叶酸缺乏有关。围产期补充叶酸(0.4mg/d)能将人群神经管畸形和无脑儿的发生率降低50%。露脑畸形为偶发疾病。
2.无脑儿与露脑畸形通过产前超声容易诊断。在早期超声,无脑儿表现为特征性的“米老鼠脸”和“蛙状面”。露脑畸形表现为颅盖骨缺失,大脑半球可见,被膜包绕。
3.无脑儿与露脑畸形为致死性疾病,一旦确诊,应建议终止妊娠。双胎妊娠的一胎合并无脑儿,可通过选择性减胎阻止羊水过多,降低早产。
【定义】
无脑儿(anencephaly)指眼窝以上颅骨穹窿与大脑半球缺失。露脑畸形(exencephaly)指全部或大部分颅盖骨缺失,脑组织外露,外有覆盖的脑膜,常伴脑组织发育异常。
【发病率】
无脑儿是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最常见的畸形,约占一半的病例。有地域和人群差异,西方人群较亚洲人群发病率高。露脑畸形为偶发病例。由于大部分病例都被早期终止妊娠,活产者罕见。
【胚胎学】
神经管于妊娠20~28天闭合。若闭合不全,将造成前脑、眼眶以上颅骨发育缺陷,偶尔合并其他发育缺陷:唇腭裂、颈椎异常、垂体发育异常。露脑畸形是由于外胚层间质迁移失败所致。大脑的发育缺乏骨性组织保护,不能发育成大脑半球。小脑、脑干与脑神经发育正常,但是中脑、眼球发育不良。
【影像诊断】
超声发现:
1.无脑儿
颅骨及大脑半球缺失(正常为妊娠10周发育完成)。外露的脑组织因暴露于羊水逐渐消失。在妊娠10~14周,尚可见程度不等的残存脑组织,边缘不规则,呈双叶,在冠状切面上呈现一典型征象:米老鼠脸(mickey mouse face)。到妊娠17周,脑组织消失,但颅内血管仍形成向上的隆起。无脑儿的早期若尚存脑组织有时也称颅骨缺失畸形或露脑畸形。胎儿面部和脑干结构存在,冠状切面呈“蛙状面”(图1-1)。常伴颈部或腰骶部脑脊膜膨出。无脑儿常伴羊水过多(95%),但大部分要在25周之后出现。
2.露脑畸形
颅盖骨缺失,大脑半球可见,被膜包绕。妊娠11周,此时脑组织尚完整,由于颅骨缺失,脑组织呈不规则松软状轮廓(图1-2)。
图1-1 胎儿无脑儿超声图示
孕13周胎儿三维图像显示胎儿颅骨顶部缺失,脑组织未显示,头部呈“蛙状面”(如箭头所示)
图1-2 胎儿露脑畸形的超声图示
孕12周胎儿超声矢状面颅骨光环未显示,脑组织外露(如箭头所示)
3.无脑儿/露脑畸形可合并其他畸形
如脊柱裂,腰骶部脊膜膨出,膈疝,肾积水,唇裂,心脏异常,羊膜带综合征等。
【鉴别诊断】
1.巨大脑膨出 在早孕期很难与无脑儿鉴别,但临床后果相似,二者预后极差。表现为胎儿头颅中线位置,可见突出一包块,包块有较厚的壁,含皮肤,包块界限清晰;包块与胎头连接处,颅骨壁缺损。
2.严重的小头畸形 超声图像表现为胎儿双顶径、头围、头面积低于该孕龄的三个标准差以上,但可见径线小的颅骨是其主要鉴别诊断。
3.在妊娠10~12周,不规则松软状脑组织很容易被忽略,特别在肥胖病人显示不清楚时。有时胎头深入盆腔,若未用阴道探头,也容易漏诊。
4.羊膜带综合征 一般常有其他颅外畸形,如肢体残缺畸形、腹裂、面裂、脊柱侧弯等,容易鉴别。
【遗传咨询】
1.无脑儿为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也有关系。再次妊娠(各种神经管缺陷)复发率为5%,第三次妊娠复发率为13%。文献有X-连锁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报道。个别病例合并染色体异常,如13-三体、18-三体及三倍体。丙戊酸、叶酸拮抗剂(如氨甲蝶呤、氨基蝶呤)、母亲糖尿病、高热以及叶酸缺乏等是神经管缺陷的高危因素。围产期补充叶酸(0.4mg/d)能将人群神经管畸形和无脑儿的发生率降低50%。对于预防再发风险,叶酸推荐剂量为4mg/d,至少在妊娠前1个月开始服用。叶酸代谢与神经管缺陷的关系尚未完全明了;同型半胱氨酸转换成甲硫氨酸需要叶酸。有研究报道,胎儿为神经管缺陷的孕妇,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的突变发生率较一般人群增高。另外,VANGL1基因也发现与无脑儿存在相关性。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无脑儿病例也有报道。例如,有作者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一个印度人家庭中发现一例无脑儿TRIM36基因纯合突变:c.1522C>A (p.Pro508Thr)。TRIM36基因在发育中的脑组织持续表达。另一种可能的致病基因是FOXN1,属于Fox转录因子家族。有文献报道一例无脑儿存在FOXN1基因纯合突变(R255X)。另有作者在神经管缺陷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观察甘氨酸裂解通路系统(glycine cleavage system,GCS)突变情况,包括:AMT,GCSH 和 GLDC;发现AMT与GLDC基因突变与神经管畸形高度相关,并被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证实。
3.研究发现,母亲1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增加NTD风险,而且能延迟甲胎蛋白(AFP)的分泌。由于AFP在孕中期可以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