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休闲 > 旅游地理 > 文化地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文化地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文化地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文化地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耀眼的北京文化名片,探寻古代建筑的艺术之美,仰望现代建筑的辉煌

作者:万安伦编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01

书籍编号:30617643

ISBN:978720014549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63941

版次:1

所属分类:生活休闲-旅游地理

全书内容:

cover.jpg

版权信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前言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之都”是北京最耀眼的城市标识,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北京的发展,2014年和2017年两次视察北京,对首都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寄予殷切期望。他强调,“北京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而向世界展示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北京,正是 “文明游北京”系列丛书出版的宗旨和目的。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早在殷商时代,北京地区已是颇具规模的部落定居点,具备了城市的雏形。从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在殷商原有封城的基础上分封燕和蓟两个封国算起,北京的建城史至少有3064年。北京城经历了从“封国方城”(周代至战国)到“大国边城”(秦代至唐代),再到“辽国陪都”(公元938年,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陪都)、“金国中都”(1153年,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都城),直至“国家都城”(元代起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首都)。在漫长的城市发展和历史积淀中,北京的城市地位一直处在上升状态,这为北京孕育灿烂辉煌的城市文明、博大精深的城市文化及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现实可能。


中央文明委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扶持重大历史题材、京味文化、传统文化等主题作品;要以“一核一城三带两区”为重点,加强对“三山五园”、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把北京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好、发展好。本套丛书正是以此为宗旨,让读者更多地发现北京之美,自发地爱北京、护北京、建北京,在宣传好北京文化“金名片”、续写好北京文化新篇章的同时,提升游客的文明游览水平,谨防不文明游览行为的发生。


根据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文明游北京”系列丛书从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几方面展示了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丛书共10册,包括《名人故居》《传统村落》《红色景区》《胡同胜景》《文化地标》《工业遗址》《亲子胜地》《长城胜迹》《西山永定河》《京城大运河》。它立足于北京自身特有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物,以独特的视角全方位地对北京这座城市进行了细致解读。其内容涵盖从古至今坐落在北京大街小巷里的名人故居,荣获北京市第一批市级传统村落的44个古村落的发展状况和特色景观,散落在北京各处的红色革命景区,象征着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北京胡同,以故宫、颐和园、鸟巢、水立方等为代表的古今文化地标,以798为代表的工业遗址园区现状,最适合亲子游的一些玩乐之所,世界上最雄伟壮观建筑之一的长城胜迹,“三山五园”、西山八大处和永定河沿岸的景观,以及京杭大运河北京段周边的旖旎风光。整套丛书,对一般读者深度认识北京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建筑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对热爱北京文化研究的读者来说,也具有一定的资料意义和收藏价值。


“文明游北京”系列丛书于2017年启动,丛书的大纲和文稿经过了十多次修改。值得一提的是,为给读者提供第一手的景点信息,编撰团队亲自去了书中收录的每一个景点进行信息采集和照片拍摄。丛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从面到点,规划线路,介绍景点的位置、特色、故事及相关人文、历史等信息,适合于对人文、历史、建筑、旅游感兴趣的读者。丛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希望为北京文明旅游和文化传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万安伦


2018年11月27日


文化地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第一章 相约文明游北京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一直是“神秘的东方文明”的代名词。站在中华大地上回首,有一座都城熠熠生辉,那就是北京。历经千年,方圆数百里,社会的变化带来了城市的变迁,文明的进程携带着历史的更替,若是您有机会来到这里,不如让我们相约一起,文明游北京。

·忠于祖国 建设北京 关心集体 守护家庭


·崇文尚德 明礼诚信 勤劳简朴 敬业创新


·遵纪守法 平等包容 见义勇为 乐于助人


·低碳生活 美化环境 理性上网 文明出行

文化地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对于中国人来说,北京有多重身份,是中华民族文化大同的集中体现,是祖国的首都,北京的院落和巷子、戏剧和博物馆更是国人内心骄傲之所在。对于世界来说,北京也有多种意义,是东方之光的象征,是古老文明的象征,故宫和长城则是世界人民心中对神秘东方迷恋和向往的地方。


所以,当您来到这里,走进这古城的春风之中时,一定别忘了将春风留住,将古都之美留在心间,也一定别忘了遵守首都市民文明规范,共同守护这座美好的都城。


人与集体的关系:

忠于祖国 建设北京 关心集体 守护家庭

祖国是我们伟大的母亲,首都北京则是中华儿女衷心向往的地方,从不断扩展的北京环线到古城里的大街小巷,处处浸透了一代代建设者们为这座城市付出的汗水,首都北京的建设,是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们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的结果。人,从来不是单一的“动物”,集体是我们在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每个成员都要关爱集体以及集体的财物,让集体成为这个社会具有凝聚力的温暖的港湾。家庭作为社会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一个让内心感到温暖的地方,家庭和睦才会最大可能地激发出人们对生活和未来的渴望和动力。用心守护家庭吧,它会让您更加安心地展望未来。


文化地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人与自我的关系:

崇文尚德 明礼诚信 勤劳简朴 敬业创新

高尚道德是中华民族锲而不舍的追求之一。中华民族是崇尚礼仪和高尚道德的民族,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属于我们古老民族的道德准则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传承下去,如明礼诚信,作为中国传统美德,就应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勤俭节约作为一种美德,无关财富的多少,也无关地位的高低,而是个人对待物质的一种理解和尊重,是一个人正确价值观的崇高体现。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创新成为各行各业焕发生机的动力,当然,它离不开人们对于工作的热爱和努力钻研。


人与他人的关系:

遵纪守法 平等包容 见义勇为 乐于助人

游览时要遵守法律和法规,长城、故宫、国家博物馆等景区游客众多,需要排队进入,在注意提前预约和错峰出行的同时,如果赶上排队,一定要遵纪守法,多一份平常心,多一份包容,帮助工作人员维护秩序,见到违法乱纪的行为时,及时出手制止。当他人遇到危险时,合理地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


人与环境的关系:

低碳生活 美化环境 理性上网 文明出行

美好的环境关乎你我的健康,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惬意,我们应尽量减少碳排放,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理性判断网络信息,理性发表网络言论,这是当代网络大潮中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做个文明出行的好公民,为首都的文明建设奉献出我们的力量。


北京的四季都很美,无论您何时来到这里,北京都有不同的风景等待您的探索。希望您在充分欣赏这个美丽古都和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注意举止文明,北京也会因您的到来,更添一个故事,平添一份美丽。


文化地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文化地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第二章 闲来话北京—文化地标


北京这座城市的魅力在于,它既是一座千年古都,又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它既是古老而神秘的所在,撩拨着人们想要一睹其芳容、一探其究竟;又是现代和开放的国际大都市,吸引着一批批年轻人来此追梦。


浓浓京味儿的千年古都


北京有着800多年的建都史,形成了世界上最复杂、最壮观、保存最完好的王朝都城文化体系。


人们往往用“京味儿”来概括北京文化的特点。“京味儿”是北京独有的一种气质,代表着京城文化的态度和审美趣味。


在异乡人的眼里,北京城的这种味道,是浸入北京人骨子里的一种味道,就像那些红墙黄瓦的建筑,流露出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每一个来到这座城市的人总是会不自觉地被这些建筑所吸引,或是久久凝视,或是流连其中。只要放慢脚步细细地品味,总能感受到这些建筑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纵观北京的发展历史,从明朝开始,各类皇家建筑纷纷拔地而起,成了这座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到了清朝,北京城又迎来了新阶段的辉煌盛景,这一时期的皇家建筑经历了前朝的大规模修建,逐渐形成了规模。以故宫为主的皇家宫殿建筑群;以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为主的祭祀建筑群;以王府为主的建筑群……这些色彩鲜艳、工艺超群的建筑成了北京这座城市有着象征意义和文化底蕴的“地标”。


当然,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除了这些皇家建筑外,还有颇具市井韵味的地方。它们也许不单独是建筑,而是一段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但它们却有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文化韵味,比如正阳门外商贾云集的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香火旺盛的白云观。如果说这些地方只是这座城市市井文化的写照,那么宛平城外的卢沟桥,西山葱郁山林间的潭柘寺,就是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身,且有着浓烈城市文化气息的地标。


经历了历史的变革和时代飞速的发展,那些旧时的京城地标虽然早已湮没在城市钢筋水泥的摩天大楼间,但依旧无法掩盖它们那耀眼的文化光环。


文化地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老北京的礼数,新北京的文明


老北京的规矩礼数多,从嘘寒问暖的问候、扶老携幼的礼仪、衣食住行的安排到逢年过节的规矩,这些都在无形中融入了北京人的生活。


这些礼仪不仅关联时令节俗,更包括人生大事,比如出生、做寿、过世。北京人办这三件大事都讲究吃面条,有所谓“人生三面”之说,而这三顿面无一例外都要吃打卤面。


旧时北京人探亲访友要携带礼物,讲究送“京八件”。家里来了客人,要清洗茶具,给客人现沏新茶。喝茶是北京人待客的一种礼仪,老话说“以茶会友”。家里来了客人,不仅要沏茶,在交谈中还要不断为客人续水,否则就是“人未走茶就凉了”,不符合北京人待客的规矩。而身为客人,不管渴不渴,都要领主人的情,喝上几口茶以示尊重。


当年,正阳门外的大栅栏就是这样一个处处讲究老北京独特礼数的地方。正阳门是当年内城的正南门,这座城门之外就是一条京城最为繁华的商业街,老北京人的礼数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吃了吗您哪!”“回见了您哪!”“擎好吧您哪!”“慢走了您哪!”这一句句透着京城韵味的问候,成了这座城市文化现象中令人记忆最深刻的口头礼仪。


在茶楼酒肆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您来这个?”虽然只是一句对客人寒暄的话语,但是流露出的亲切、友善之感却是这个城市所特有的。


北京人的口头礼仪表现在张口就是“劳驾”,转身就是“您受累”“给您添麻烦了”“哪里的话”“您别客气”“有事您说话”,把“您”字时时挂在嘴边。


北京人有他们特有的心态,无论干什么,都表现得很从容。他们的讲礼、客气,来源于一种自信,以及这种自信带来的宽容、豁达。北京人有底气,觉得自己有根,不会被别人“异化”,相反地却可以用自身特有的精神文化风貌把别人“同化”。


2008年北京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让世人又一次领略了北京人独有的文化魅力,在鸟巢、水立方、奥运村,那些服装统一的志愿者,是这座城市的文明使者,他们在奥运会期间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新北京的风貌。


文化地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文艺作品里的文化地标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北京经常出现在各种文艺作品当中,北京为这些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灵感,这些作品则为北京增添了光彩。


许多作家都曾创作过以北京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人们大都耳熟能详。如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俞平伯的《陶然亭的雪》、周作人的《厂甸》、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张恨水的《想起东长安街》、许地山的《先农坛》、老舍的《四世同堂》;又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宗璞的《红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邓友梅的《话说陶然亭》;还有新时期以来刘心武的《钟鼓楼》和《四牌楼》、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李敖的《北京法源寺》等。


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王朔和姜文构建出了他们少年回忆中的北京。影片里出现了不少北京的地标,比如马小军打群架的卢沟桥,马小军和米兰他们一起吃饭的莫斯科餐厅,他们一块儿演出的展览馆……


“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鼓了,但当它们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时,依旧巍然地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时间。”刘心武的小说《钟鼓楼》中的这段文字,让人印象深刻。对于很多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钟鼓楼就是北京最经典的风景之一。


老狼在《一个北京人在北京》里唱道:“德胜门灰色城楼,大栅栏灰色路口,一模一样灰色的楼门牌号都生了锈……过春节你们走了,说家乡话快乐吧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