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人间心间云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人间心间云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人间心间云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人间心间云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云朵著

出版社:中国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17

书籍编号:30617000

ISBN: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63837

版次:1

所属分类:文学-纪实文学

全书内容:

人间心间云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人间心间云间》写得很优美!灵云心如云纯洁,如水清澈。观云──令人叹为观止:朵云、排云、梯云;品云──使人遐想无限:牡丹云、莲花云、梨花云。《人间心间云间》写得很有哲理!父母给了灵云生命却不能左右灵云的思想;给了灵云生命却不能给灵云指一条光明大道,这都要靠灵云自己去探索,去掌握,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灵云以一个18岁少女的视角,从上海看到农村;灵云又以一个过来人的历程从小小世界领悟到大千世界。《人间心间云间》类似一部传记,像是一部小说,又是一部散文集,更像一首人间沧桑诗品!


《人间心间云间》给读者心间留下了一方美好!

作者简介:


姓名:颜玉妹


出生年月:1959年6月19日


学历:大专


1966年到1972年上海读小学


1972年到1977年上海读中学


1977年到1984年安徽黄山茶林场制药厂


1985年到1991年上海飞宇服装厂


1991年到2014年嘉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办事处


2014年退休

回首


一眨眼一天


一挥手一年


一转身一看


已是一甲子


回首六十年


浓缩一本书


一生奋斗史


历经你我他


人生百态事


已无对与错


笑看春风在


优雅地活着



灵云,生在人间。是父母给了生命,让灵云有机会来到这人世间,是人就要懂得感恩。在这里灵云要感谢父母,感谢父母给了灵云生命,让灵云有机会来到人世间走一走,看一看;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父母18年的辛苦辛酸之情。


生命不是一次巧合,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法则,如果没有社会法则的存在,人类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到现在。今后人类还是按照这个法则延续下去,你我都是这个法则的产物。


父母给了灵云生命却不能左右灵云的思想;给了灵云生命却不能给灵云指一条光明大道,这都要靠灵云自己去探索,去掌握,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


灵云,活在心间。灵云心如云纯洁、如水清澈。灵云希望:心如那山谷里的微风一样清新、温柔;像那田野里的鸟一样单纯、快乐。人们会说路在脚下,是的,这是人脚走的路,可人生活的路是在心里。灵云是按照自己的心来活着的,心告诉灵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灵云不知道前面的路是光明还是黑暗,想好了就去做,哪怕是错的,也会去做,做了就应该承担,这样到老了才不会后悔。心如果丢了,人就迷茫了,就像在黑暗中走路,找不着方向。灵云坚信:世界万物皆由心生,一念起万水千山皆有情;一念起灭沧海桑田已无心。人的心灵应该像接纳百川的大海那样,才能波澜起伏,永不枯竭。


灵云,梦在云间。云间就是灵云编造梦想的地方。灵云一直做着梦,哪怕是遥不可及的梦,灵云也要做。因为没有梦的日子就像没有了希望,生活就没有了勇气,那人就没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只要有梦想,生活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灵云喜欢云,对云有种特别的感情,因为灵云的名字里就有一个云字。一般人们都会说名如其人,可灵云的名字和灵云这个人一点也不像,她一点都不灵活,好像还有点迟钝;只是灵云对云产生了好奇,那是在小时候妈妈对灵云说过的一句话:“天上的云都是有灵魂的,而且人间有什么,天上也有什么。”


灵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人间有什么,天上也有什么呢?”


妈妈说:“你看天上的云,它是变化多端的,当你心里想什么的时候,天上的云就会变成什么。特别是每年的七月七日看巧云,那天你想到什么,慢慢地天空中的云就会变成什么。”


多么奇妙的云啊!灵云开始关心云了,刚开始看云的时候,对着天空呆呆地看,看着宽广的天空发呆,什么也没有看到。后来灵云一点点地看到了,一会儿一朵云来了、二朵云来了、紧跟着许许多多的朵云来了,渐渐地布满天空。天空多么宽广啊!那些千姿百态,无拘无束的云,随风飘荡,任灵云的思绪随云幻想,浮想联翩。有时候灵云多么希望自己就是一滴小水珠,随着风飘啊飘,慢慢地飘到了天空,变成了云。


看云在不经意间已经成为灵云生活中的一部分,观云,令人叹为观止:朵云、排云、梯云;品云,使人遐想无限:一会儿牡丹云、一会儿梨花云、一会儿莲花云;呈现在你面前的景色,有谁能不为之动容,为之惊叹。那饱满又透明的碧空蓝天上,被那变化莫测而似乎又静止凝重的云装点着,深深地吸引着灵云。


俗话说:“笑过了头,你就会飞到天上去。你要回到地面,就要做一件伤心事。”也许这就是云的一个轮回吧!


俗话说:“乐极生悲。”这也许是人的一个轮回吧!


云的命运和人的命运多么相似的一个生命轮回啊!天上的云这样代代相传;人生也就是这样代代相传。


上中学的时候,有篇课文给灵云印象很深,是叶挺的一段话印在灵云的脑海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喊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多么豪迈的诗啊!灵云把他留住在了她的心里。


灵云在日记本的扉页写上了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作为灵云的座右铭,时刻鞭策着灵云,时刻提醒着灵云,时刻引导着灵云。


唐诗宋词告诉灵云:“任何人只要有一颗愿意感受美的心灵,即使住在茅草屋里,一样能感触到天地山水之间大自然的魂魄。”灵云如饥似渴地读着唐诗宋词。


有人说女人是水做的,因为女人喜欢哭。灵云喜欢哭吗?灵云问自己,说实话灵云不喜欢哭。


灵云最承受不了的是委屈,有的人受了委屈可能会说出来,有的人受了委屈可能会骂出来,可当灵云受到委屈的时候,眼泪就会从眼睛里夺眶而出,而且是情不自禁地从眼眶里流了出来,想要克制不让它流出来是不可能的。眼泪好像是灵云排泄委屈的一种工具,尽管这样会没了颜面,那又如何?也许这就是真真实实的灵云。灵云做任何事情不喜欢遮遮掩掩,很真实地把自己表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站在人群中,灵云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因为灵云没有漂亮的面容,没有大眼睛,没有雪白的皮肤。但是灵云有一颗坦诚待人的心。


灵云在生活中,不会和人玩心眼,因为灵云不会,也不想学。灵云认为对的东西灵云会学,灵云认为不对的东西就不学。就好像对待人的态度一样,灵云认为这个人可以交往就和他交往,灵云认为这人和自己不是一路的,就远离他。做人和做事灵云都是这个态度。


缘分该来的总会来,不该来的是强求不得的。在乎灵云的人,灵云会用自己的生命去守候,不在乎的,灵云会坦然放手。在感情方面灵云也是不会去苛求,任何苛求得来的东西都不会长久的。


生活是自己过的再苦再累也要认真地过。疲惫了!忍着吧;流汗了!那又何妨。这是灵云的真实生活。没有什么,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就好。


灵云出生在十九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成立,朝鲜战争的胜利,最高领导人还在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于是50年代,中国女性在国家号召下,争着做光荣妈妈。生的越多越光荣,并嘉奖10个子女以上的女性授予“光荣妈妈”的称号。灵云就是哪个时代的产物,灵云是家里的老四,如果没有国家的号召,灵云是不会来到这个世界的,一般家庭二个孩子就好了,最多也就三个,可灵云是老四啊,父母是还想生个儿子,可灵云一生下来就是女儿,这就决定了灵云的命运: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灵云的记忆里还留有被送人的印象,四年后,妈妈又生了一个弟弟。


灵云十岁的时候,只能做事,不能说话,因为灵云上面有那么多的姐姐和哥哥,姐姐们去玩了,事情要灵云做,还不能说个不字。哥哥从来不做家务的,不顺心的时候还要教训你。他们可以叫灵云干活,灵云不能叫他们干什么。灵云只有听话的份,没有说话的份。家里买煤球的重活也是灵云自己去挑的,50斤煤球一根扁担挑回家,还要从一楼拎到三楼。如果灵云不听话,可能就会被一顿骂或一顿打。记得有一次姐姐要出去玩,让灵云烧饭,灵云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呀,不愿意去烧饭,就被姐姐打了,小腿肚子上被打了一个很深的鞋底板的印子,灵云痛的只能蒙头睡觉。到了晚上父亲回家了,发现灵云蒙着头睡觉,以为是生病了,这才被父亲发现了,还说了姐姐下手那么狠,父亲自己都没有这样打过小孩子。大姐毕业了,一片红去了北大荒,小姐姐体弱多病不干活,家务活的担子就落在灵云肩上。灵云挑起了家庭的生活重担,灵云也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养成了在一般情况下只听不说的习惯,这大概就是灵云能忍别人不能忍的原因吧。


时间到了1975年,灵云中学毕业前夕,在毕业班干部开会中。宣传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学校里的大幅标语写着毛主席语录:“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对于班干部来说都应该积极配合老师开展毕业分配的工作。灵云看到大家都不表态,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今天按照你的条件该到哪里就到哪里,也应该表个态的,就是没有人表态。那时候分配都是按条件对号入座的。灵云少言納语,喜欢用耳朵听,很少发表态度,喜欢做事,不喜欢评头论足。但骨子里却不肯接受既定的人生轨迹。灵云当即就表示要到最远的地方去,灵云想走自己想走的路。灵云从内心有股气要冲出来,就好像春天到了,灵云一颗驿动的心也安静不下来,一种冲动在内心荡漾。灵云按照命运的安排也就到上海附近的农场去,可是一样要出去,为什么不可以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呢?灵云不是要表现自己,也不是想出风头。灵云只是感觉都是班级干部多少也该表个态,做个表率作用。多少也对得起自己是班干部的样子。灵云的心开始动了,心里想着要做一朵舒展的云,走自己想走的路。


也许有人要说应该和家里商量一下,可是能自己做主,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已经够幸运的了。


班委会上,灵云报名要到最远的地方去,有的同学愣住了,呆呆地看着,像在沉思;有的同学突然笑了,笑得那么矜持。是疑问?是不解?还是什么?灵云不明白他们。灵云这一举动,把学校的上山下乡气氛带动起来了,整个学校都沸腾了,开始以灵云为榜样,学校的毕业分配工作,开始全面展开。学校把上山下乡战斗团团长头衔都按到灵云的头上来了,灵云自己也说不清楚,全校都以灵云为榜样在学习灵云,灵云也不知道他们向灵云学习什么。灵云认为这是灵云应该做的,灵云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而已,灵云也没有考虑到那么多的事。灵云只知道有那么一个地方可以让灵云去工作,灵云可以自食其力了,就那么简单,灵云为自己的不随波逐流而感到自豪。


虽然生命是父母给的,但是道路是自己走的,命好命坏看你走那条道的问题。灵云就是按照自己意愿走自己的路,虽然路途艰难,但是你能摸着石头过河,天由你来撑,地任有你踏,那感觉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


灵云那少女的心啊!如涓涓小溪,清澈见底。


灵云那少女的心啊!梦想着像白云般飘荡,飞向远方。

第一章 安徽黄山农牧场制药厂



青年如河,斗志昂扬。


一个18岁的女孩,从来没有离开过上海,却要到500公里外的地方去追寻着她心中的梦想。


灵云踏上了去安徽黄山农牧场的征途。


那是1975年4月初的一天,在一个春意盎然的早上,灵云告别了上海,告别母校,告别亲人,告别故乡,她带着革命理想和美好的憧憬,在彩旗飘扬歌声嘹亮的队伍中,离开了上海,奔赴安徽黄山脚下的农牧场去工作。


灵云,平平淡淡的一个女孩。长的苗条看上去有点弱小。穿着朴素、表情严肃、平时不苟言笑、她背着书包,轻盈地迈着大步,快活地跳着不停地朝前走着,灵活得像一只云雀。脸色黄黄的,看上去有点营养不良,清亮的眼睛里能看到一丝淡淡的忧郁。但是她的心就像蓝天上的白云,洁白,纯情。


灵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就是她的榜样。她为她是工人的后代感到高兴,走路都是挺着胸,高昂着头,心中就有那种工人当家做主人的自豪感。她的这个感受要追随到她还是个小学生的时代。


1969年灵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中国此时准备召开中共中央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一个国家经历了13年才召开一次全国会议,可想而知这是多么隆重的事啊!祖国是多么渴望,人民是多么快乐,各个企事业单位在忙碌着庆祝党的第九大召开。学校也忙碌着排练节目,挑选腰鼓队的人员,挑选到市委报喜的人员,灵云被选上去区委报喜队伍中的一员,她高兴极了,还要排练走路,献礼演习,忙碌着的人们欢欣鼓舞。可他们还是个孩子呀,什么都还不懂,只知道高兴啊!她幼小的心灵高兴的晚上都睡不着觉。要把写有庆祝九大胜利召开的大红喜报献给区委。多么崇高的任务啊!她幼小的心灵可高兴了。


当她从梦中惊醒过来,知道了九大胜利召开的消息后立刻起床,一路小跑到了学校,和报喜队伍一起去区委报喜了。她人太小不懂什么,就是从报喜的队伍中看到的景象深刻地印在了她的脑海,给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