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摄影 > 艺术杂谈 > 经典西方美术作品欣赏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经典西方美术作品欣赏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经典西方美术作品欣赏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经典西方美术作品欣赏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蔡芳芳,陈刚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01

书籍编号:30616953

ISBN:9787562478119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74318

版次:1

所属分类:艺术摄影-艺术杂谈

全书内容:

经典西方美术作品欣赏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前言


这是一套讲述美术史与美术作品故事的书。美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美术作品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特征,无论是中国美术还是西方美术。


中国美术资源非常丰富,历史非常辉煌,各个时代都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从原始社会开始,中国人对美术的探索就已经开始了。原始社会的人们利用有限的技术、资源装饰着身边的用品,如那些出现在陶器上的精美纹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中国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种类诞生,共同书写了精彩的中国美术史。


西方美术的发展同样精彩纷呈,洞窟壁画、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作品,浪漫主义、印象派及后来的立体派、野兽派作品,等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对这些神秘而伟大的作品也充满了敬意与向往。


无论是《经典中国美术作品欣赏》,还是《经典西方美术作品欣赏》都选取了大家所熟悉的经典美术作品,以时间为线索,以精确的作品为突出点,以叙述的口吻讲述了这些作品背后所隐藏的故事。更确切地说,这是写给大家的,有关美术作品的书。在讲述美术故事的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一些专业性的美术知识,如对各个流派风格的介绍,等等。本书摒弃了美术专业的压迫感,可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完成一次不同寻常的艺术之旅。


陈 刚


2013年5月

圣特里尼塔教堂的圣母像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的中世纪,宗教是人们主要的精神寄托,教皇是欧洲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这一时期的艺术,也秉承着为宗教服务的宗旨,一直流行罗马式的风格,涉及到绘画、雕塑、建筑等。此风格的主要特点在绘画上表现为人物比例拉长、色彩单一,程式化明显:在建筑方面的特点从教堂建筑上可以体现出来,砖石结构的屋顶代替了木质结构的屋顶,厚墙壁,小窗户等,如意大利的比萨建筑群正是罗马式建筑的代表。这一系列的艺术特点都是为了塑造严肃的宗教氛围,表现神权至上的宗教主题。


经典西方美术作品欣赏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契马布耶《圣特里尼塔教堂的圣母像》 1285—1286年


这一时期的艺术主题也大多表现宗教题材,如《圣经》里面的故事,但是人物形象多呈现程式化,比较僵硬,从一些教堂的玻璃画、壁画中能够看出来。如这一幅壁画,是契马布耶(Cimabue,1240—1302)给圣特里尼塔教堂所作的,也有人称这幅作品是《庄严的圣母》,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坐在宝座上,八位天使分别在宝座的两旁呈对称状,圣母宝座的下面还有四位先知,姿态各异。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已经开始摆脱了程式化的倾向,趋向于生动。在技法方面,契马布耶开始使用透视的方法,这从圣母宝座两侧的天使可以看得出来,从上到下、由远及近,天使们依次排列,远处的天使形象比近处的要小一些,大概也是为了远近透视的立体效果,人物衣纹的处理也很丰富。圣母头上的光环是用金子制作的,以便于在昏暗的教堂中显得更加明亮,使宗教氛围更加浓厚。


这一幅祭坛画是契马布耶的代表作品,与他早期的作品《六天使围绕庄严的圣母》一脉相承,但有所发展,将原来艺术作品中宗教那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削弱,加入了更多现实的、人性的东西,这对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契马布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刚刚萌芽时期的画家,承启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间的过渡,在他这里,中世纪时期的程式化、为宗教歌功颂德的艺术风格开始转变,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锋人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乔托正是他的徒弟。

哀悼基督


文艺复兴萌芽时期的契马布耶打破了中世纪传统的艺术风格,其作品更接近写实,他的徒弟中将他这种风格继承得比较好的当属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1266—1336),他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从他这里开始,意大利文艺复兴正式拉开序幕。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开始,与其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有关。意大利是一个半岛国家,地处沿海,对外贸易繁荣,促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新兴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人们对神学专制有所不满,希望能够冲破神学的束缚,找到新的社会管理方式,这是人们反抗神学的出发点。同时,意大利是古罗马帝国的发源地,随着古罗马帝国的灭亡,意大利出现了分裂,沿海很多地方出现了与教皇对立的制度,这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合适的条件和机缘。一些艺术家开始对神学、教会提出质疑,他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文化的价值,更是大大激发了他们对抗神学的热情,提倡“以人为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艺复兴在意大利最先拉开序幕。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在艺术上坚持“以人文本”的人文主义思想。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虽然仍以宗教题材为主,但在人物表现上不再程式化,而更加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更具有人情味。


乔托早年就表现出绘画天赋,跟随契马布耶学习创作,并把契马布耶的写实手法运用得更加娴熟,明暗光线的对比更加自然,作品表现出的立体感也更强,人物情态自然鲜明,他尝试着把人物的情绪也带入作品中,与契马布耶相比,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乔托还受到了雕塑技法的影响,这对于他塑造人的形体很有帮助。


《哀悼基督》是乔托在1303—1307年之间创作的一幅壁画,是为帕多瓦的阿雷纳礼拜堂所绘制,表现的是圣母、圣徒、天使们哀悼去世的基督的场景,在这幅作品中就能够看到怀抱基督的圣母和周围的圣徒们,表情悲伤,飞在空中的天使形态、表情也各有不同,圣母也摆脱了之前至高无上的形象,而更加生活化和世俗化,俨然是一位世俗母亲在死去的儿子面前表现出悲伤、痛苦的样子。再加上画面背景的色彩渲染,让整个壁画都透出一种悲伤的情绪。乔托的代表作品还有为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绘制的壁画《圣方济各之死》《逃往埃及》等,从这些作品中都能看出其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中世纪绘画的区别,乔托也正式开拓了文艺复兴写实风格的新时代。


经典西方美术作品欣赏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乔托·迪·邦多纳《哀悼基督》壁画 200cm×185cm 1304—1306年

纳税钱


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原名托马索·迪·瑟·乔瓦尼·迪·莫内(Tommaso di Ser Giocanni di Mone),马萨乔只是其绰号。乔托正式开启了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风格,其趋于写实性的绘画影响了很多后来的艺术家,马萨乔正是其中一位,他将乔托的绘画精神延续下去,并研究绘画的明暗、透视技法等,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艺术。


《纳税钱》是马萨乔的代表作之一,是为意大利佛罗伦萨卡尔米内教堂创作的壁画,壁画的内容来自于《圣经·新约》的故事:耶稣带着门徒们经过一个关卡,守关的人要求他们交税,耶稣说自己是上帝的儿子,不能交丁税,但是不交又过不了关,于是,耶稣让使徒彼得去池塘中捕鱼,说鱼嘴里有银币,可以去交税。


壁画分三个部分,画面左侧正是捕鱼的使徒彼得,中间部分是耶稣和门徒们与收税人在争论,右侧则是彼得将钱交给收税人的场景。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已经被完全绘制成了世俗人的形象,画家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人物身份等将不同的人物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背景中山脉、建筑的出现,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同时也有透视和光线的变化,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真实,与乔托相比,有了更大的发展。


马萨乔是一位英年早逝的艺术家,27岁就去世了,除了这幅《纳税钱》,其代表作品还有为佛罗伦萨布兰卡奇礼拜堂绘制的壁画《逐出伊甸园》。这幅壁画表现的是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毒蛇的引诱下偷食了伊甸园里面的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场景,亚当、夏娃表情悲伤、羞愧地走出乐园的门口。在马萨乔生命的最后一年,他还绘制了壁画《三位一体》,这幅画表现了耶稣受难时的情节,圣子(耶稣)、圣灵、圣父(耶稣)三位一体,在这里,受难的耶稣更像是一位普通人。而且马萨乔还为这幅画描绘了一座建筑物作为画面背景,使立体感更加突出。


马萨乔虽然英年早逝,但对艺术方面做出的贡献却是巨大的,他进一步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并完善了绘画透视、对比等法则的运用,将宗教故事世俗化,更贴近人们的生活状态。就像瓦萨利在《艺苑名人传》中所说的:“马萨乔在画人物的头部、服饰、建筑、人体以及远近大小时采用了新方法,由此开创了崭新的绘画风格……他是第一个改进绘画方法的画家……他对绘画艺术的再生起了重要作用”。马萨乔将其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绘画,为绘画艺术、为文艺复兴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也开启了新的艺术之门。


经典西方美术作品欣赏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马萨乔《纳税钱》壁画 255cm×598cm 1426—1428年


马萨乔开创了新的绘画风格,但却英年早逝,但受他影响的有一大批艺术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安吉利科修士(Fra Angellco)、保罗·乌切洛(Paolo Uccello)、菲利波·利皮修斯(Fra Filippo Lippi)等。他们在马萨乔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将自然科学的法则运用到绘画中,将宗教题材绘画的距离感削弱,使其更具生活性;运用透视法则加深画面的立体感、纵深感,使画面层次更加丰富,写实性更强。在学习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基础上,文艺复兴中的“美”也逐渐凸显出来,波提切利便是其中一位将“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画家。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原名亚历山德罗·费利佩皮,波提切利是他的绰号。他是佛罗伦萨著名画家菲利波的徒弟。在波提切利这里,绘画又有了新的发展,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春》和《维纳斯的诞生》。


《春》不是宗教题材的绘画,而是取材于古典神话,作品描绘了美神维纳斯与其他众神。维纳斯是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其为阿芙罗狄德,是爱神,美神的代表,同时还执掌生育与航海。据说《春》是为美第奇家族创作的,美第奇家族在15世纪以后掌握了佛罗伦萨的统治权,也是非常有实力和名气的艺术赞助人,很多艺术家都曾为美第奇家族服务过。美第奇家族为佛罗伦萨的文化艺术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波提切利是为美第奇家族服务过的艺术家之一。波提切利绘制的这幅《春》,据说是为了配合美第奇家族的一场婚礼,作品象征着美好和希望,大概是想表现自己祝福的心情。


这是生机盎然的春天,维纳斯与众神在果园里迎接春天的到来,一切都是生机勃勃和欢快的。画面中间站着的正是维纳斯,波提切利将她表现成孕妇的形象,大概也与美第奇家族的婚礼有关;画面的右侧是西风之神春神和花神,风神正将春天的气息吹向世间,全身被鲜花围绕的花神正将鲜花撒向大地;画面左侧的三位翩翩起舞的女神是美惠三女神,分别象征着欢乐、贞洁和美丽,画面最左侧身披红色长袍的男子是雄辩之神梅尔克利乌斯,他正用手中的权杖驱赶乌云,隐喻着人们对美与智慧的追求;在维纳斯上方的是他的儿子爱神丘比特,他蒙着眼睛试图射出手中的爱情之箭,据说被爱情之箭射中人会爱上第一眼看到的异性,画家通过这个情景来表现爱情的主题。


在这幅作品中,波提切利一改之前表现宗教题材的传统,转向了表现神话故事,画面中的人物线条优美,形体修长,为表现得更完美,波提切利甚至拉长了人物的比例。这幅画用了蛋彩的画法,使画面色彩更加绚丽、明亮。


经典西方美术作品欣赏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桑德罗·波提切利《春》板上蛋彩 203cm×314cm 1482年


在波提切利的笔下,美随着他的作品诞生了。据说在这幅作品中可以辨认出500多种植物,而绝大部分的植物在佛罗伦萨的春天可以看到,波提切利将生活中的元素也加入到作品中,这确实是一幅表现春天主题的画作。

小知识


蛋彩画:即坦培拉,用蛋黄或蛋清调和颜料敷于有石膏表面的画板上,盛行于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是画家们重要的绘画技巧。其优点是不易脱落、龟裂,色彩透明纯净,能够长久保存。

维纳斯的诞生


《维纳斯的诞生》是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的又一代表作品,这幅作品表现的仍然是维纳斯这一古典神话中的人物形象。据希腊神话记载,在世界初始,统管大地的女神该亚与统管上天的神乌拉诺斯结合生下了很多子女,后来他们的小儿子克洛诺斯将父亲乌拉诺斯用镰刀割伤后,将其肢体弃入大海中,肢体入海激起很多泡沫,维纳斯正是从泡沫中诞生的,希腊语中维纳斯又叫“阿芙罗狄德”,即泡沫的意思,他是爱与美的化身。这幅作品即是表现维纳斯从海中诞生的情景。


这幅作品以从海上刚刚诞生的维纳斯为画面的中心,风神、花神分别在两侧。裸体的维纳斯站在荷叶般的贝壳上,形体修长而美丽,姿态婀娜优雅,金黄色的头发随风而起,左侧的风神正将她送向岸边,右侧的花神则急忙赶来为维纳斯披上衣服,漂浮在周围的鲜花更增加了画面的意境和氛围。对于人物的表现,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