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财经人物 > 澳门赌王:何鸿燊全传(修订版)(赌王“无冕港督”与“米饭班主”的传奇人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澳门赌王:何鸿燊全传(修订版)(赌王“无冕港督”与“米饭班主”的传奇人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澳门赌王:何鸿燊全传(修订版)(赌王“无冕港督”与“米饭班主”的传奇人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澳门赌王:何鸿燊全传(修订版)(赌王“无冕港督”与“米饭班主”的传奇人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金泽灿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01

书籍编号:30616945

ISBN:978756802281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79252

版次: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财经人物

全书内容:

澳门赌王:何鸿燊全传(修订版)(赌王“无冕港督”与“米饭班主”的传奇人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序言】


澳门被称为东方的“蒙地卡罗”。去过澳门的人都知道,葡京赌场是澳门11家赌场的龙头老大,这栋像巨大鸟笼的高楼是澳门标志性建筑,它的掌门人就是澳门赌王何鸿燊。


何鸿燊有一大堆重要头衔:全国政协常委、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澳门博彩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香港信德集团行政主席、葡国大十字勋章勋爵、英国O.B.E勋衔、罗马教廷剑袍爵士、法国骑士勋章、日本瑞宝勋章,数不胜数。但他对“赌王”之称特别中意,因为这一称号体现了他一生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奋斗历程。


何鸿燊出身于香港的名门望族,然而他的成就和名望并非靠祖上的荫庇。少年时,他家道中落,饱尝世态炎凉;青年时,他为躲避战火逃到澳门,身上仅有10元港币。在澳门期间,他赤手空拳地拼搏,九死一生。他创办公司,后被黑道逼离澳门,又转道香港发展……经过不懈的奋斗,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何鸿燊终于成为香港赫赫有名的大亨。


1961年,何鸿燊与叶汉、叶德利、霍英东等结成联盟,竞得澳门博彩专营权,从此走上了赌场争霸之路。他创办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建成葡京大酒店,并在香港注册信德公司。20世纪90年代,他又在澳门建立皇宫赌场,全力推动澳门博彩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使澳门成为世界三大赌城之一。何鸿燊现任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控制的资产达5000亿港元之巨,个人财富有700亿港元,澳门有三分之一的人直接或间接受益于他的公司。澳门人把赌王称作“无冕澳督”和“米饭班主”,何鸿燊是澳门博彩史上权势最大、获利最多、名气最响、在位时间最长的赌王。


本书以何鸿燊波澜起伏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辐射何氏家族及何鸿燊周围的人与事,描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何氏家族的种种传奇,并详实客观地讲述了何鸿燊的创业经历、他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纠葛,以及豪门恩怨,为读者破解何鸿燊赌王霸业屹立数十年而不倒的秘诀。相信读者读过本书后,不仅会为何鸿燊的辉煌成就喝彩,还会从中受到不少启发和激励。

第一章    天生的王者


一、“王气”逼人


20世纪20年代初的香港是沉寂的,作为一个没有产业资源的殖民地区,它完全依靠商贸、金融、服务业来发展区域经济,金融家和商人的地位都很高。在众多不同国籍的商人中,何氏家族无疑位于富绅豪门之列。


在(中环)半山麦当劳道路口,有一栋豪华的西式花园楼房,这就是何氏家族的老四——渣甸洋行买办何世光的家。


1921年11月25日下午,何世光正躺在靠椅上小憩,忽见女仆跑过来喊道:“老爷,生了,生了。”何世光惊坐而起:“股票升了?升了多少?”香港股票交易活动早在1891年就开始了,当年又成立了股票经纪协会,何世光看好股票前景,刚进仓了不少,他最关心的自然是股票升跌。


“不是的,老爷,是夫人生了个小少爷。”女仆答道。


何世光的兴致顿时去了一大半,他淡淡地“哦”了一声,表示知道了。对他来说,家里添丁算不得什么大事喜事,因为在短短的10多年里,他已经有了8个子女。这第9个孩子生下来不算多,不生也不算少。况且,他认为生孩子是女人的事情,他一个男人也帮不上什么忙。于是,他又躺回靠椅上,继续闭目养神。


过了一会儿,女仆又来禀报说:“老爷,夫人让我告诉您,这个孩子与众不同。”何世光听了,心想:“难道是生了个金发碧眼的‘鬼佬’不成?我的孩子不都是黄皮肤、黑头发,一个鼻子两个眼睛,能有什么不同?”何世光祖上几代确实有西洋人的血统,但他坚信自己与一个地道的广东宝安女人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中国人。


女仆见他没有多大反应,又提高嗓门道:“老爷,夫人说,这个孩子的胎盘是洁白的,还泛着白金一样的光呢。”


何世光懂得一些阴阳命理之说,闻言猛然坐了起来:“你是说孩子的胎盘是白金色的?”他一边说一边跑向产房,进房后他不看产妇,不看孩子,而是先看了看胎盘。那胎盘果然有些奇异,就像光滑的白绸缎子,半透明,洁白而闪光。按命理学来说,洁白的胎盘显示的是帝王将相之相。


在场的人都纷纷议论:上天造化,何家祖荫庇护,降生了一位帝王。何世光激动不已,抱过孩子来细细端详:稀疏的黑头发,高额头,眼睛紧闭,鼻梁稍高,嘴巴阔大,面部轮廓分明,是有些大富大贵之相。他马上叫人请来医生,采取特殊的方法处理胎盘,然后当作稀世之宝珍藏起来。


此后,何世光特别关注这个新生儿的一切,吃喝拉撒睡都叫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当然,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马虎不得,那就是给孩子取名。何世光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名字,但都觉得配不上这个有帝王之相的孩子,最后决定去请教“专业人士”——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按生辰八字一算,觉得这孩子八字很好:天格数命中带金,是先祖留传下来的,一生不缺钱用,按数理对孩子影响不大;志刚意健的勤勉发展数,也很好。一生勤勉,人缘也不错,特别是女人缘上好。但按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推算,孩子的命理中缺火。金太多易惹杀身之祸,以火克金,则可以平衡……这个名字该怎么取呢?算命先生嘀咕半天,这姓氏和族谱辈分都是固定的,姓何,辈分字是“鸿”,已含金带水,因此最关键的就只有一个字。这个字要使命理中的五行得到平衡,就需要有“火”和“木”。


算命先生翻了半天书,终于找到了一个有“火”有“木”的字——燊。何世光盯着这个字看了好久,仍不解其意,也不知道怎么读,便向算命先生请教。算命先生得意地说:“我给你解释,你也不一定能懂,再说,天机不可泄露。但你要相信这个字是与你儿子的命理相辅相成的,你的儿子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成侯成王。”算命先生的语气很坚定,但有一句话他没有说,这个孩子的名字中还缺土,因此,只有立足本土,才有发展根基。


何世光听了,心里十分高兴,额外给了算命先生一些赏钱,便带着这个自己不认识的字回去了。


给孩子办满月酒时,何世光把这个字写给亲朋好友看,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何世光的夫人是开埠著名商人冼德芬之女,大户人家出身,念过不少书,但对这个字也感到很陌生。她首先提出质疑,说:“一个连读都不会的字,谁能解释它的意思呢?”


其实,何世光已经查过《康熙字典》,知道了它的读音,并知道其意思是:盛貌。从焱,在木上。他解释说:“这3个火是表示火很旺盛,熊熊之火又在木之上,表示火会越烧越旺。”


亲朋中立即有人附和道:“这也暗喻着我们何家的生意会越来越红火。小燊仔是何家未来的希望,一定会光耀门楣。”其他人听了,也你一句我一句大发慨叹,大唱赞歌,酒宴热闹异常。


人逢喜事精神爽,何世光脸上笑开了花。如今他的生意又处于鼎盛时期,不久前他还当选为香港华商协会主席,更是踌躇满志,春风得意。乘着如此好兴致,他又做出了一个决定:为了给小燊仔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他准备新建一栋别墅。


香港人修别墅讲究风水,何世光找风水先生物色了一块宝地——赤柱海湾一个背山临水的地方。不久,新别墅落成了,这栋度假别墅显得十分别致,西式风格,并以何鸿燊的英文名Stanley为别墅命名。何世光的意图很明显,让小燊仔健康成长,将来成为王者,光大何家的事业和门庭。


何鸿燊排行第九,他上面的8个兄姐是鸿恩、婉和、鸿展、鸿威、婉璋、婉文、鸿韬和婉鸿,在他之后,又有4个弟妹:婉琪、婉婉、鸿瑞、婉颖。由于那个奇异的胎盘,在兄弟姊妹中,何鸿燊童年享受的优待是最多的,因为人们都相信他身上带有“王气”,都不敢怠慢了这位未来的王者。


胎盘的传说或许有些离奇,但何鸿燊确是第三代混血儿,因而常被人叫作“鬼仔”和“老西”。何鸿燊很不喜欢这种称谓,成名后的他曾对媒体说:“(我)当然是香港人、中国人。我在香港出生、香港长大,读过很多中文,幼时父亲还请一位前清举人教我国语古文,我中文说得这么流利,怎么说我也不是‘老西’。我是中国人,我有传宗接代的思想,我信佛教,对因果轮回深信不疑。”


二、得天独厚的家世


何鸿燊可谓生逢其时,他出生的时候,正值家族兴盛时期。追溯何氏家族的发迹,始于19世纪50年代。当时的香港仅仅是个不引人注目的港口小城,不过也是个很好的贸易中转港,世界各地的商贾常来这里从事贸易活动。


1858年春天,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一艘满载货物的英国货船在铜锣湾码头靠岸了。从船上走下来10多个人,他们是来自几个西方国家的生意人和水手。雨一直下个不停,一个英国小伙子抱怨道:“我们十几天来在茫茫大海上漂泊,顶风冒雨,难道就是来这荒岛上逃难的吗?”另一个身材高瘦、穿着西装的荷兰人笑道:“别小看这个岛城,它可是一颗明珠,发展前景无可限量。”这个荷兰人名叫Charles Henri Maurice Bosman(后来人们称他何仕文),他以犹太人的精明睿智,洞察到了香港的美好未来。这也是他冒险来到这个港岛的动机。香港开埠已经十几年了,从一个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小渔村变成了一个热闹的港口城市,尽管目前只有两条像样的马路,但作为一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转口港,它必将成为欧洲各国与东亚国家进行转口贸易的枢纽。


开埠前,香港只有3600多人,且大部分是渔民。开埠后,由于世界各地的商人以及内地躲避战乱的贫民不断地涌入,香港的人口迅速增至五六万人,并形成了两大圈子:洋人主要聚居在中环一带,华人则主要聚居在上环一带。两大圈子壁垒分明。


何仕文一行首先去了铜锣湾,那里是香港最繁华的地方,当地的洋人鸣放礼炮,热情欢迎他们的到来。当然,这时的何仕文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商贩,欢迎礼炮并不是为他而放,而是为了迎接渣甸洋行的大班。


何仕文于1839年出生在荷兰鹿特丹,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移民到英国伦敦。他的父母是生意人,但生意做得并不是很成功。为了生计,何仕文随英国商人和洋行的老板来香港打拼,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进入洋行做工,根本没想到他的命运从此就与香港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了。


犹太人生来就有做生意的天赋,何仕文很快在一家洋行谋到了一份差事。这家洋行叫怡和,又称渣甸,是由两名苏格兰裔英国人威廉·渣甸和詹姆士·马地臣在中国广州创办的,最初主要从事鸦片及茶叶的买卖,公司迁到香港后,开始涉足地产、酒店、金融投资、航运等领域,在香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个实力雄厚的公司工作,无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何仕文并没有在怡和洋行工作很久,稍有积蓄后他便自己开了一间商铺,名字叫Bosman & Co.(何仕文公司),主要从事劳务输出。当时中国由于战乱,从内地逃到香港的人很多,但香港基本上没有工商实业,何仕文就把这些人输送到工业大国——英国和美国。进入英国的门槛相对较高,因此美国成了首选输入国。与何仕文公司联系密切的美国旧金山对应的公司叫Koopmanschap & Co.,它们通过劳务中介赚钱。


在挣得人生第一桶金后,何仕文开始了真正的商贸活动,经营茶叶、名酒、牛奶、雪茄、工艺品等,利润很高的鸦片自然也在其经营之列。


就在何仕文自己开公司的时候,他结识了一个中国女人,名叫施娣,是广东宝安籍的艇户人家之女。在香港,华人传统价值观及儒家思想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一般的华人女子是不会和外国男人在一起的,一些被外国男人“包养”的女人大都是临时的、秘密的。同时,艇户女的地位很低,因此,何仕文与施娣走到一起很不容易,他们没有结婚,但完全按中国人的方式过着正式夫妻的生活。


像施娣这样的“涉外女子”受到有强烈种族优越感的欧洲白人和保守的华人社会的双重排斥,她们不能居住在欧洲人居住的半山和山顶区(富人区),也不能住在华人区,而是住在欧洲人与华人的交界地带——皇后大道中的德己立街。当时这一带是商贸最繁华的区域,有几条小马路相互交连,坚道、罗便臣道、般咸道都有不少商铺,但富绅们很少居住在这里,他们把商贸区和生活区完全分开了。


何仕文与施娣共育有一女四子,按长幼顺序排列为:何颜(女)、何启东、何启福、何启满、何启佳。


1869年,何仕文出任荷兰领事。进入政界后,何仕文感到生意越做越难,于是卖掉香港的资产,于1877年10月离港到英国发展。


回到英国伦敦后,何仕文因业务关系去了美国旧金山。在那里,38岁的他认识了21岁的Mary Agnes Forbes,两人结婚之后一起回到英国伦敦定居。Mary Agnes Forbes同样为何仕文生下一女四子。何仕文的岳父Alexander Forbes是英国人,也是旧金山英国-加利福尼亚基金会主席,这对他的事业帮助很大。1888年,何仕文入英国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