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公司金融(原书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行为公司金融(原书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行为金融学创始人之一舍夫林教授历时10年更新的代表作,出版后很快成为国际上金融学专业师生与爱好者的必读书!
作者:(美)赫什·舍夫林(HershShefrin),孔东民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01
书籍编号:30616730
ISBN:978711162011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44089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大学
金融教材译丛
行为公司金融(原书第2版)
Behavioral Corporate Finance:Concepts and Cases for Teaching Behavioral Finance
(美)赫什·舍夫林(Hersh Shefrin) 著
孔东民 译
ISBN:978-7-111-62011-2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hzmedia.com.cn
新浪微博 @华章数媒
微信公众号 华章电子书(微信号:hzebook)
感谢我的爱妻艾尔娜,在我伏案著述这两个版次书稿的时间里,她始终如一地支持我,对我亲切而宽容!
感谢我的学生,你们的反馈,对这本书的构思与成稿,亦是无价之宝!
作者简介
赫什·舍夫林,圣塔克拉拉大学
赫什·舍夫林(Hersh Shefrin),圣塔克拉拉大学利维商学院金融系Mario L.Belotti讲席教授,行为金融学先驱之一。舍夫林在行为金融领域著述颇丰,对学术和实务操作均有涉猎。舍夫林教授长期讲授行为金融学课程,并经常向美国及全球金融高管、基金经理、证券分析师、风险管理人员和理财规划师讲述行为金融。
1999年,他的著作《超越恐惧和贪婪:行为金融学与投资心理诠释》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是首次专门为从业人员编写的较为全面的行为金融学书籍。2002年,曾计划出版此书第1版的牛津大学出版社再版了该书,并附上修订序言,以反映行为金融的最新动态与发展。
2001年,舍夫林教授编辑了一套三卷的《行为金融》选辑。这套书由Edward Elgar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囊括了迅速发展的金融领域中的开创性论文,还包含了心理学中一些开创性的著作,这些正是行为金融学的基础。
2005年,《资产定价的行为方法》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这是第1本阐述行为定价核理论的专著,从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主要内容提供了一个统一、全面的行为方法。这其中涉及:随机贴现因子、均值方差组合、贝塔、期权定价和利率期限结构。该书第2版于2008年出版。
2008年,在本书第1版出版之后,舍夫林教授出版了《终结管理幻觉》一书,这本书描述了如何使用模拟博弈来教授行为公司金融。通过博弈的方法,将学生置于决策环境中,并令其智力和情绪都参与其中。学生在小组中一起工作、做出决定并运营一个模拟公司,这让他们有机会识别自己的心理倾向、他人的倾向以及商业进程与群体文化,以令其面对行为陷阱时不再脆弱。
2010年,舍夫林教授发表了题为《行为化金融》的专著。该著作论述了行为方式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如何加强薄弱环节的方向指导。
2016年,舍夫林教授出版了《行为风险管理》。正如标题所示,该书描述了在风险管理中对于行为概念的运用,建议风险管理者增加心理因素,将其纳为定量分析技能之一。风险管理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就像大多数公司金融教科书所明确的,它也适用于公司金融。
舍夫林教授的学术论文被《金融学杂志》《金融经济学杂志》《金融研究评论》《金融与数量分析》《金融管理》《金融分析师》《投资组合管理》《经济行为与组织》一系列权威期刊发表收录。
舍夫林教授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方向为不确定性经济学。他在滑铁卢大学获得了数学硕士学位,在曼尼托巴大学获得了经济学和数学学士学位。同时,他还荣获芬兰奥卢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译者简介
孔东民
孔东民,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与财务。任职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2015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多次主持财政部、世界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家开发银行等联合研究课题等,已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顶尖或知名学术期刊上,例如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Review of Finance、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China Economic Review、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Food Policy、Energy Economics以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等。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金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珞珈管理评论》、《金融科学》、《江汉学术》、《会计、经济与社会》等期刊编委或副主编,并担任国内外知名期刊审稿人,包括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Economic Letters、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与《南开管理评论》等。
第2版前言
目标与结构
《行为公司金融》在第1版之后10年再版。这是第1本致力于为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方法的行为公司金融教科书,用于指导学生将行为概念应用于公司金融。在第2版中,我们引入了大量新素材。10年前,行为公司金融的学术研究还处于相对新兴的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10年里,相关文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为第2版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素材。
第1版的读者反馈表明,本书的独特案例使公司金融理论变得生动有趣,特别是第1版每个章节中用于总结的小案例。作为补充材料,几乎所有第1版的小案例,目前仍可以在线使用。
第2版的目标和结构与第1版相同。主要目标是识别阻碍价值最大化的关键心理行为以及管理者可以采取的减轻这些障碍的措施。在这方面,教师应该把这本书看作对企业财务的传统教材的补充,而非替代。值得注意的是,阅读本书时学生和教师无须具备心理学背景来了解关键的心理学概念。本书所有的关键概念都很直观,并且很容易与财务决策相关联。
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第2版可视为第1版的样本外测试。上一版中,我们基于不同的公司案例,展示了许多心理学现象和偏差。本书10年后再版,则为追踪这些现象在随后10年中的发展和影响提供了机会与可能性。读者可以自己判断,这些故事的后续是随机结果,还是潜在的心理现象的自然结果。同样的评论适用于《终结管理幻觉》,作为与本书第1版配套的图书,它分析了一组完全不同的公司。在该书出版之后,读者一样可以自己判断,被认定为聪明的公司是否续写了成功之路,以及那些被认定面对心理挑战的公司如果不是彻头彻尾的失败,是否会继续表现得非常糟糕。
根据出版评论人的建议,第2版还增加了一个新的章节,并对章节顺序进行了调整。新增章节是第1章。第1章中深入地介绍了心理学基础。因此,教师不再需要额外的网络资源来获取类似材料。教师可以使用这本书来教授行为金融学,它们的教学顺序与传统金融学基本相同:首先是企业融资,其次是投资。同时,该书具有模块化结构,因此可以作为正规投资课程和正规企业财务课程的辅助教材。在这方面,第1章提供了行为基础;第3章就估价进行论述;第5章则讨论了投资以及公司融资中的市场效率。
正如在第1版序言中提到的,许多传统的、涉及公司金融和投资的教科书,都增加了与行为相关的新章节。这些新增内容说明了行为理念对于金融的重要性。同时,受限于章节篇幅,一个章节能论述的内容往往是有限的,特别是当我们想将行为概念与传统金融主题整合时。传统的金融学教材常常试图用单一且独立的章节论述行为理论(而非将其融合在各个章节中),它们让学生试着了解了行为是什么,从表面上看这是很好的,但这些教材并未给学生提供深入理解、识别和处理行为现象所需的深层次技能。
当主要关注点是类似资本预算或资本结构这样的特定主题时,或者从所关注议题的心理学层面展开讨论时,行为公司金融教学会更有效。但如果将重点放在心理现象而不是特定的公司金融话题上,则很难将行为概念与传统金融主题整合。对投资而言,同理。
例如,一些作者将技术分析和行为金融简单整合在一个章节中,这不仅是误导性的,而且把注意力从非常重要的行为维度上转移到了投资的其他方面。本书为从事主流金融课程教学的教师提供了资源,使得他们能够识别其教学中每个主题的行为维度,并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将传统视角和行为视角结合的综合方法。
组织设计
本书列出了公司金融中与每个重要主题相关的关键行为概念:资本预算、资本结构、估值、红利政策、公司治理和并购。然而,本书对每个主题的传统方法只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其目的在于提供背景知识。本教材预设教师会挑选合适的传统教科书对传统方法进行讲授。
如果教师将本书作为传统金融学课程在行为方面的补充教材,可以用传统方式来涵盖主题,然后通过引入行为这一维度来拓展讨论。
使用本教材进行授课的金融课程可以基于其他先修金融课程。在将行为方法引入到每个主题之前,先简要地总结传统的方法。在本书各章节末尾出现的问题和小案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行为现象在财务决策中的力量、重要性和持久性。
第11章拓展了第1版中第9章的讨论,并指出金融管理(或财务管理)的概念要大于公司金融。具体而言,金融管理需要企业财务和管理的结合,这意味着将心理层面纳入公司财务决策。金融管理特别是风险管理的失败,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核心。金融危机的例子则证明了本章的主要观点。
除了第1、2和11章,每章都对应了公司金融的传统主题。第1章和第2章介绍了贯穿本书的关键心理学概念。第1章详细介绍了10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其重点是心理学,而不是金融学。第2章致力于解释这些概念如何适用于金融,这也是后续章节得以展开的先决条件。其余的每一章都解释了第1章和第2章中的概念如何适用于传统观点中企业财务和投资的主题。值得注意的是,第2章被编为独立章节,因此那些希望直接应用10个关键心理概念的读者可以跳过第1章的学习。
第11章的标题是“财务管理和群体决策过程”,传统的公司金融教科书中没有明显与之对应的章节。本章指出,财务管理不仅涉及公司金融,而且是公司金融和管理的整合。
不同章节有着统一的格式。每一章的学习目标都对章节内容进行了简介。大多数章节都用一个小节的篇幅简要概述了当前论题的传统方法,其余部分将着重于展开对行为概念的论述和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专注于潜在的心理问题,本教材列出了概念预览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将如何处理信息和决策任务。“行为陷阱”栏目简要刻画了一些商业场景,这些场景反映了在章节中讨论的心理现象。“公司助推”的主题框,提供了减轻偏差和避免错误的提示。
每章都有一个小结,用来回顾这一章与学习目标相关的要点。章节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学习本章的要点。每一章均以一个来自于真实世界的案例作为结束,这让学生有机会培养辨别认识心理现象的能力。
每章开篇的行为目标、概念预览问题、专栏和本章小结包含了本书的主要观点。阐释性的例子、轶事和案例是沟通交流一般性发现和想法的最有效的方式。大多数学生很容易就故事展开联想,然而,这些故事只是为了传达主要观点。相关的经验证据都来自于书中引用的那些学术性研究。
正如我们在前文提及的,第1章和第2章是所有其余章节的先决条件。但是,其余的所有章节基本上是独立的,因此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他们认为适用的章节,并且按照自己认为最有效的顺序使用这些章节。
目标市场:公司金融课程
这本《行为公司金融》教材用于讲授公司金融或行为金融课程。对于公司金融中的传统课程,这本书可以充当任何传统教科书的补充性教材。传统的公司金融教科书和行为公司金融教科书的搭配使用,可以有助于从心理层面加强传统技能的教学效果,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心理因素是如何作用于实践的。在这方面,本书选用发生在全球各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