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进阶 > 理财投资 > 基础设施投资指南:投资策略、可持续发展、项目融资与PPP(原书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基础设施投资指南:投资策略、可持续发展、项目融资与PPP(原书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基础设施投资指南:投资策略、可持续发展、项目融资与PPP(原书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基础设施投资指南:投资策略、可持续发展、项目融资与PPP(原书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实务经典著作,国内专家领衔翻译

作者:(瑞士)芭芭拉·韦伯(BarbaraWeber),(瑞士)米丽娅姆·斯托布–比桑(MirjamStaub-Bisang),(德)汉斯·威廉·阿尔芬(HansWilhelmAlfen),罗桂连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01

书籍编号:30616724

ISBN:978711160255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28510

版次:1

所属分类:职场进阶-理财投资

全书内容:

基础设施投资指南:投资策略、可持续发展、项目融资与PPP(原书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PPP与项目融资系列


基础设施投资指南:投资策略、可持续发展、项目融资与PPP(原书第2版)


Infrastructure as an Asset Class:Investment Strategy,Sustainability,Project Finance and PPP


(瑞士)芭芭拉·韦伯(Barbara Weber) (瑞士)米丽娅姆·斯托布-比桑(Mirjam Staub-Bisang) (德)汉斯·威廉·阿尔芬(Hans Wilhelm Alfen) 著


罗桂连 译


ISBN:978-7-111-60255-2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hzmedia.com.cn


新浪微博 @华章数媒


微信公众号 华章电子书(微信号:hzebook)

赞誉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生活的核心支撑,会直接影响所有居民的生活水准。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可以保护全球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也有助于推动更加高效地使用金融资源。本书第2版将重要的可持续性目标整合进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成为基础设施长期投资者和有关政策制定者不可或缺的资源。


克劳斯·施瓦布教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主席


这部新版著作切中基础设施领域中机构投资者的核心关注点。低利率环境下的养老基金正在逐步成熟,偏好可以同时实现本金增长和提供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设施资产。本书的三位作者共同拥有的实践经验的广度和深度,对于那些需要评估此类资产风险与收益特征的投资者来说,无比珍贵。


萨莉·布里奇兰,地区养老金合伙投资公司主席


本书提供了更多甚至更加精选的最新和有价值的关于基础设施的信息,是各类市场参与者必读的经典。


罗恩·布茨,APG资产管理公司欧洲基础设施部门负责人


韦伯博士、斯托布–比桑博士和阿尔芬教授,对2010年撰写的关于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著作进行了更新。新版本准确地把握了在接近零利率和政府预算紧张的背景下,这一快速增长领域中的发展机遇。本书不仅可指导和激励实践参与者,而且应当作为养老基金的董事会成员和受托人的必读书籍,以获取基础设施资产的机会及与风险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


托本·默格·佩德森,丹麦养老金公司的总裁


基础设施对健康的、持续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对投资者而言也是重要的投资机会。韦伯博士与其合作者为这一多面、复杂的市场提供了权威性的指导,介绍了不同行业的机会与风险。本书对所有专业投资人员而言都是必读书目,因为基础设施资产不仅提供资产组合分散化的机会,也蕴含由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最新利益和投资所驱动的全球性趋势中的获利机会。新版本更加重视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特别受欢迎且切中热点。


克里斯·诺尔斯,欧洲投资银行气候融资部门负责人


作者在高水平介绍基础设施类资产和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中的不同行业与子行业的深度及广度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本书由行业资深专家撰写,使用了很多真实世界中的例子和案例研究。本书还特别兼顾了在基础设施领域中重要性逐步提升的ESG议题。所有这些,让本书不仅成为刚涉足这个资产类别的投资专业人员、风险管理经理和养老金受托人的必读书籍,而且是基础设施市场上“老法师”的必备参考书。


克里斯托夫·曼瑟,瑞士人寿集团资产管理公司基础设施投资部门负责人


本书给来自公共部门的读者和各类投资专业人员,提供了关于组织模式、价值链要素和水务行业巨大投资需求的全面指南。世界经济论坛不仅将“水”视为一种社会与政治风险,而且将其看作排名第一的商业风险,社会各个方面有必要共同面对这一紧迫的问题。


包必达,2030年水资源论坛主席、雀巢公司主席


全球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在可再生能源和现有资产维护等方面进行长期性与持续性的投资。不仅是能源行业,所有的基础设施领域都迫切需要新增投资。通过清晰和有指导意义的方式,本书对多个基础设施行业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它对所有关注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的人士而言,都是必读经典。


苏珊娜·托马,BKW能源集团总裁


芭芭拉对基础设施类资产及其奥妙有深刻的理解。在过去的6年中,基础设施已经日益成为核心长期资产,新版著作抓住了投资者及其追求的投资机会的精髓。


迈克·韦斯顿,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平台(PIP)的首席执行官


第1版让读者感觉到作者在这个领域中初试牛刀,就已经成功抓住精髓,将此著作打造成了基础设施领域中难得的精品著作。新版强调的可持续性和ESG议题,让本书置于当今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市场的中心。


康·西汀,欧洲金融分析师协会研究委员会


对于基础设施PPP领域的所有相关人士,包括公共部门和私营投资者的专业人员,本书都提供了关键性的洞察力:不仅将PPP投资划分为不同的组织模式,而且将PPP放到基础设施投资和项目融资相关的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并系统地考虑重要性日益提升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


吉尔伯特·普罗布斯特,日内瓦PPP中心的联合创始人、日内瓦大学


组织和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论坛执行委员会委员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机构投资者提供民间资金,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特别关键的要素。本书第2版从投资者的角度强调这些问题,解释投资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是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投资)为何是理性的选择。对于投资者、国际官员和公务员等相关人士而言,本书都是特别重要的工具。


迈克尔·穆勒,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总干事

推荐序一 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对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投资要服务于大局,必须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要将投资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结合起来。


基础设施投资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更加强调通过投资优化供给结构,更加重视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效率和效果,不能片面追求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动国内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需要各方充分讨论达成理念上的共识,需要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支撑政策构建,更需要扎实的实践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中国革命事业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事业要想取得成功,也必须把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和理念,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罗桂连同志的最新译作《基础设施投资指南:投资策略、可持续发展、项目融资与PPP》,是他2016年翻译出版的《基础设施投资策略、项目融资与PPP》的升级版。新版本针对近年来国际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在结构上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在内容上也做了大幅度且实质性的扩充和更新。


本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国际经验,也使其有机会理性、客观地学习国际上一些重大改革和著名案例留下的遗憾与教训,推动国内各相关方面达成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助力国内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机制设计的行稳致远。


韩志峰博士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


2018年6月

推荐序二 我国PPP模式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罗桂连博士的译作《基础设施投资指南:投资策略、可持续发展、项目融资与PPP》即将出版,我看了翻译稿后,收获颇多。由此,欣然命笔,将我对国内推进PPP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整理出来,作为推荐序。


明确采用PPP模式的目标定位


PPP模式的健康发展,首要任务是要解决目标及功能定位的问题,这种定位不仅体现在文字表述上,更体现在具体政策措施的目标导向上。比如,政府文件虽然提出推广应用PPP模式的目的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但具体政策措施却体现为通过引入PPP模式来绕开公开招标,事实上在争夺PPP项目工程施工等具体业务(这种文字表述就变得毫无意义)。


1.聚焦公共治理体系


世界各国采用PPP模式的根本目的都是将其作为公共治理体系深化改革的重要工具。如英国自1980年以来,在将传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推向市场的同时,对于必须由政府承担提供公共服务责任的领域,通过推行私营融资计划(PFI/PPP模式),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来实现市场化改革,通过重新构建法规制度体系、强化项目前期论证、加强专业机构能力建设、强调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完善配套金融服务等综合措施,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部门的双重作用。


我国今后推广应用PPP模式,要摈弃短期功利行为,将PPP模式的应用,作为在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中推进构建公共治理体系的重要工具,以便切实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2.瞄准四大具体任务


在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中推进公共治理体系的构建,核心是要瞄准以下四大具体任务:


(1)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稳增长、补短板、扩就业、惠民生;


(2)打破基础设施领域准入限制,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提高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运营和管理效率,激发经济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3)创新投融资机制,推动各类资本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4)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3.完善顶层制度设计


我国引入特许经营BOT模式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从2014年开始,我国掀起推广应用PPP模式的高潮,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那些十分丰富的研究案例,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PPP模式目前在我国得到空前的关注和推广,学术界对现代PPP理念的研究也取得了各种成果,可以说目前已经具备认真研究、总结现代PPP模式的核心理念、目标导向及功能定位等方面的条件。


我们应通过认真、深入的研究总结,系统梳理当前制约我国PPP模式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做好PPP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工作,制定系统、完整的PPP项目监管制度体系,避免制度空白和部门冲突。


合理界定PPP模式的适用领域


我国今后应严格甄别变相融资、兜底回报、明股实债等伪PPP项目,规范PPP项目的准入条件,明确何种情况不允许采用PPP模式,以避免和减少伪PPP项目。


1.PPP模式仅适用于基础设施领域


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港口、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管道等)、信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包括清洁能源)和城市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与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工程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是提供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的供给离不开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满足公众利益及协同运营管理要求高,项目全生命周期要素整合统筹难度大。政府及公共部门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在财政困难及缺乏专业技术和专业项目运营管理能力的情况下,有必要引入PPP模式。政府可以通过咨询和梳理公众的需求,提出需要使用PPP模式的项目,向私营机构提出金融及合作需求。成功实施的PPP项目,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深度参与,包括PPP政策的制定及具体项目的运作。


2.PPP模式的有效应用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


PPP模式是提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一种创新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项目运作模式,专业性要求高,操作过程相对复杂。PPP模式的成功实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满足投资回报要求。以PPP模式运作的项目,应满足私营部门商业性合理利润的要求。由于以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的追索进行融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项目所有人需要通过全寿命周期的要素整合,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运营管理效率,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来弥补高额的融资成本,以便满足项目可融资性的要求。


二是不宜完全推向市场。PPP模式要求政府和私营部门针对具体项目签署合作协议,对单个具体项目进行交易结构及制度的特殊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准入门槛及市场自由竞争的限制。自身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