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枪·冲锋枪大百科(图鉴版)(现代兵器百科图鉴系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手枪·冲锋枪大百科(图鉴版)(现代兵器百科图鉴系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深度军事》编委会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01
书籍编号:30616546
ISBN:9787302405443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22000
版次:1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军事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2782989 1370112193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手枪·冲锋枪大百科:图鉴版/《深度军事》编委会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现代兵器百科图鉴系列)
ISBN 978-7-302-40544-3
Ⅰ.①手… Ⅱ.①深… Ⅲ.①手枪—世界—图集②冲锋枪—世界—图集 Ⅳ.①E922.11-64②E922.13-6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127854号
责任编辑:李玉萍
封面设计:杨玉兰
责任校对:马素伟
责任印制:沈 露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http://www.tup.com.cn,http://www.wqbook.com
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
邮 编:100084
社总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质量反馈:010-62772015,zhiliang@tup.tsinghua.edu.cn
印装者:北京亿浓世纪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190mm×260mm
印 张:9.5
字 数:222千字
版 次:2015年7月第1版
印 次:2015年7月第1次印刷
定 价:39.80元
产品编号:063426-01
内容简介
本书精心选择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研制的近百种经典手枪和冲锋枪,美国、苏联/俄罗斯、德国、英国、奥地利、比利时和瑞士等轻武器生产强国的枪型均有涉及。本书对每种枪械的研制时间、主要构造、作战性能、使用单位等情况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本书内容结构严谨、分析讲解透彻、图片精美丰富、版式新颖别致,不仅适合资深军事爱好者阅读和收藏,还能作为青少年的军事启蒙读物。
前言
在现代枪械的大家族中,手枪和冲锋枪是两位小成员。小是针对外形而言,但这两种枪械在现代军队和执法机关中起的作用却不小,在民间射击比赛或狩猎活动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手枪由于短小轻便、携带安全、出枪快速,一直被世界各国军队和警察,主要是指挥员、特种兵以及执法人员等大量使用。许多国家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经典手枪,如美国人将M1911手枪视为传奇,德国人将鲁格P08手枪看作荣誉的象征,而在射击游戏爱好者眼中,以色列“沙漠之鹰”手枪则是大威力的最佳代言。
与手枪相比,冲锋枪诞生的时间稍晚,德国人雨果·施迈瑟于1918年设计的MP18冲锋枪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冲锋枪。冲锋枪是一种火力较猛的单兵近战武器,很好地补充了步枪与手枪之间的空缺。对于步兵、伞兵、侦察兵、边防部队及警卫部队等来说,冲锋枪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个人自卫和战斗武器。
本书精心选择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研制的近百种经典手枪和冲锋枪,美国、苏联/俄罗斯、德国、英国、奥地利、比利时和瑞士等轻武器生产强国的枪型均有涉及。涉及的每种枪械都对研发时间、主要构造、作战性能、使用单位等情况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并配有精美细腻的鉴赏图片,可让读者更直观地认识这些精兵利器。
本书是面向军事爱好者的基础图书。全书由资深军事团队组织编写,力求内容的全面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全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还参考了制造商官方网站的公开数据,以及国外的权威军事文档,以保证资料来源的可靠性。
本书由《深度军事》编委会创作,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黄成、阳晓瑜、陈利华、高丽秋、龚川、何海涛、贺强、胡姝婷、黄启华、黎安芝、黎琪、黎绍文、卢刚、罗于华等。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在内容上进行了去伪存真的甄别,使其更加符合客观事实;同时全书内容经过多位军事专家严格的筛选和审校,力求尽可能地准确、客观,便于读者阅读参考。由于时间和编者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Chapter 01
手枪冲锋枪漫谈
在现代枪械的大家族中,手枪和冲锋枪是外形最小巧的两名成员,虽然它们的威力没有突击步枪或机枪大,但仍在特定作战环境下起着其他枪械无法替代的作用。本章主要介绍手枪和冲锋枪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史。
手枪和冲锋枪的定义
手枪(Pistol)是能单手握持发射的小型枪械,使用专用的手枪弹药。手枪多用于近战和自卫,一般有效杀伤距离约50米。在军队中,手枪除配发军官或士官等具有指挥职责的人员外,大多都由空军飞行员、海军舰艇警卫、陆军炮兵等特殊军人佩带,携带的目的并非因为杀伤力,而是为了方便自卫及反击。世界各国的警察也大多以手枪为主要武器。
手枪从结构上主要分为左轮手枪、广义的自动手枪、单发手枪、广义的手动手枪四类。从机能上看,绝大部分手枪都属于多响单发手枪,即可以预先安装多发子弹,但每次都要用手指扣动扳机发射,只有冲锋手枪例外。手枪从用途上可以分为自卫手枪、战斗手枪、狩猎手枪、竞赛手枪、特种手枪、冲锋手枪、工艺礼品手枪等。
冲锋枪(Submachine Gun)是一种单兵连发枪械,它比步枪短小轻便,具有较高的射速,火力猛烈,适于近战和冲锋时使用,在200米以内具有良好的作战效能。冲锋枪的结构较为简单,枪管较短,采用弹容量较大的弹匣供弹,通常设有小握把,枪托一般可伸缩和折叠。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使用小口径步枪弹的短枪管自动(突击)步枪和集手枪、冲锋枪、步枪性能于一身的个人自卫武器也被划为冲锋枪的范畴。
手枪的历史
早期手枪的历史和一般枪械史重复,都经历了由中国发明的“手铳”阶段,以及此后的火绳枪、轮发枪、燧发枪等阶段。早期的手枪几乎都是单发手枪,之后进入与近代外观相似的左轮手枪的历程。19世纪线膛步枪成熟时,单手射击的手枪曾被认为不适合于作战。不过手枪的威力较小,正好可以作为警察维持治安的武器。
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4月—1865年4月)爆发后,大量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民兵和游击队加入了战斗,以暗藏的手枪在接近敌人时作近距离射击。到了普法战争(1870年7月~1871年5月)时,手枪已发展为能发射金属子弹的小型武器。19世纪末,半自动手枪开始出现,当时左轮手枪的结构已经很完善,甚至著名的步枪和左轮手枪设计师都投入了半自动手枪的设计,并被所在国的军队采用,但使用并不广泛。当步枪发展至发射专用弹药时,手枪也开发了其专用弹药。
20世纪初,半自动手枪的发展骤然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时的堑壕战中,手枪的地位完全被确定。当时的步枪需要以手动方式完成复进过程,而且因尺寸过大不便在狭小的壕沟中战斗使用,手枪则是一战初期唯一能在短时间发射的个人枪械。直到一战末期,冲锋枪、霰弹枪、火焰喷射器被作为堑壕战武器使用,才稍微削弱了手枪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时期,在冲锋枪、机枪、手动步枪及半自动步枪大量出现的情况下,手枪成为军官及非前线人员的自卫武器或副武器,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了现在。
手持M9手枪的美军士兵
装备制式M9手枪的美国陆军部队
冲锋枪的历史
冲锋枪的设计需求最早来自一战中的堑壕战。当时无论是同盟国或协约国的士兵,都在寻求一种能在狭窄的壕沟战斗环境中进行高射速射击的全自动武器,他们希望这种武器能够拥有如同机枪一般的连射火力,同时体积也必须缩小到可由单兵携带并射击。
一战末期,德军为实行突击群战术的步兵配备了大量冲锋枪,并且成功地对协约国的军队造成了威胁,但是由于同期出现的美国战斗霰弹枪在火力上压倒了冲锋枪,冲锋枪在战略上的优势仍未完全显露时,一战便已经结束了。因此冲锋枪并未在一战战场上对当时步兵的作战方式产生全面性的影响。
在二战中,冲锋枪成为欧美国家军队的主要装备,如美军“汤普森”冲锋枪和M3冲锋枪、德军MP40冲锋枪等,就连在二战前视冲锋枪为“土匪兵器”而不屑于生产的英国陆军,也在开战以后大量生产“斯登”冲锋枪。苏联也以PPSh-41冲锋枪为主力,甚至比步枪更广泛地装备部队,有些部队更将PPSh-41冲锋枪作为唯一枪械。
二战末期,由德国率先研发的突击步枪成了轻武器史上的革命性发明。虽然突击步枪动摇了传统的步枪以及冲锋枪在军队中的地位,但冲锋枪在警用市场上的使用仍然相当广泛。不过,在二战时冲锋枪给人们的印象还是一种结构简单、精度不高的射击枪械,尤其是其工艺粗劣、故障频生,在射击精度上比更早的冲锋枪更差。这种状况一直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有所改变,如德国黑克勒-科赫公司研发了著名的MP5系列冲锋枪,它在射击准确度以及整体的性能上比早期的冲锋枪有了很大进步。
MP5冲锋枪在1980年的伦敦伊朗大使馆挟持人质事件中大出风头,执行任务的英国陆军特别空勤团手持MP5冲锋枪进行攻坚时的镜头经由大众媒体正式曝光后,获得了警方以及军方特种作战部门的赏识,至今在各国军警部队中仍然能看到MP5系列冲锋枪的身影。此外,近代冲锋枪也引申出其他一些作战用途,如FN P90及HK MP7等个人防卫武器。
美军试射AK-47突击步枪和MP5冲锋枪
美军士兵试射MP5冲锋枪
Chapter 02
美系手枪冲锋枪
美国是世界上军事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轻武器研发方面亦有独到之处。本章主要介绍美国自一战以来研制的经典手枪和冲锋枪,以及美军装备的枪型。
M9半自动手枪
M9手枪是意大利伯莱塔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为美军设计的一款半自动手枪,由意大利伯莱塔92F(早期型M9)及伯莱塔92FS手枪衍生而成。在2003年,美国军方又推出了M9的改进型,命名为M9A1。
M9手枪采用枪管短行程后坐作用原理、闭锁方式为卡铁下沉式,单/双动扳机设计,以15发可拆式弹匣供弹,枪长217毫米,重1.1千克(包括装弹弹匣),弹头初速390米/秒。M9手枪结构简单,机械动作可靠,在风沙、尘土、泥浆水中等恶劣战斗条件下的适应性强,其枪管的使用寿命高达10000发。M9A1手枪主要加入了皮卡汀尼导轨以对应战术灯、雷射指示器及其他附件。
使用M9手枪进行射击训练的美国海军士兵
M1911半自动手枪
M1911手枪是由美国著名枪械设计师约翰·勃朗宁研制的一款半自动手枪,1911年被美军选为制式手枪。该枪经历了一战、二战以及二战后的多场局部战争,在美军中服役的时间超过了70年。
M1911手枪性能优秀,其11.43毫米的大口径能够确保在有效射程内快速使敌人失去战斗能力,而且该手枪的故障率很低,不会在一些关键时刻出问题,这两点对战斗手枪来说非常关键。此外,该手枪的结构简单,零件数量较少,而且容易拆解,方便维护和保养。当然,M1911手枪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弹夹容量小,体积和重量稍大,后坐力也偏大。
PMR-30半自动手枪
PMR-30手枪是美国Kel-Tec数控工业公司研制及生产的一款全尺寸型半自动手枪,2011年面向民用市场推出。
PMR-30手枪采用了直接后坐作用的枪机,加上膛室内部的凹槽,大大减少了抽壳时弹壳和枪膛之间的摩擦力。PMR-30手枪大量采用了聚合物制造,以减轻重量和节省成本,并使用了钢制套筒和枪管。PMR-30手枪采用内置式击锤,纯双动操作扳机射击,原厂可拆卸式弹匣具有30发容量,弹匣释放按钮的位置在扳机护圈的后部。PMR-30手枪采用的机械瞄具由缺口式照门及片状准星所组成的三点式准星,套筒上还有四个安装孔,可以直接装上小型反射式瞄准镜。此外,PMR-30手枪还在套筒下、扳机护圈前方的防尘盖上整合了一条MIL-STD-1913导轨,以安装各种战术灯、激光瞄准器和其他战术配件。
LCP半自动手枪
LCP手枪是美国鲁格公司于2008年推出的袖珍半自动手枪,主要作为微型自卫武器,发射0.38 ACP(9×17毫米)手枪弹。
LCP手枪的黑色套筒座由高强度玻璃纤维填充尼龙模铸成型,套筒由钢制成,表面发蓝处理;枪管在靠近枪口处设计成沙漏状,有助于在待击状态时将枪管和套筒紧锁在一起;套筒座后部为圆滑曲面,圆弧半径较大,且套筒位于足够高的位置,使握枪的手不会干涉套筒复进,这样在射击时不会出现套筒“打”手的情况;弹匣底板和托弹板采用合成材料制成,弹匣外壳由经过发蓝处理的钢材制成。LCP半自动手枪的机械瞄具设计得非常简单,在套筒后部铣有一个方形缺口即照门,前面则是一个很小的准星。
LCP半自动手枪及其枪套
M5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