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破迷局:理财通识第一课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识破迷局:理财通识第一课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如何在投资理财过程中避免“踩雷”是投资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这本有关理财失败学的案例集是个例外,它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带你看透理财的各种套路,拨云见日。
作者:南小鹏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27
书籍编号:30616386
ISBN:978711164318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88134
版次:1
所属分类:职场进阶-理财投资
现阶段,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存在的诸多乱象使许多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如何在投资理财过程中看清其中存在的问题,避免“踩雷”,是投资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本书基于作者多年专业投资经验及丰富的理财咨询实践,从专业的角度一针见血地指出诸多投资领域可能存在的“坑”,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法,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富。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识破迷局:理财通识第一课/南小鹏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1
ISBN 978-7-111-64318-0
Ⅰ.①识… Ⅱ.①南… Ⅲ.①投资-基本知识 Ⅳ.①F830.5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69933号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策划编辑:王 涛 陈小慧 责任编辑:王 涛 陈小慧 李 前
责任校对:金梦媛 封面设计:MXLlogo
责任印制:刘晓宇
北京宝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2020年4月第1版第3次印刷
170mm×230mm·15印张·225千字
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4318-0
定价:59.00元
电话服务
客服电话:010-88361066
010-88379833
010-68326294
网络服务
机 工 官 网:www.cmpbook.com
机 工 官 博:weibo.com/cmp1952
金 书 网:www.golden-book.com
机工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
封底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序
当我决定写这本书时,不少朋友很担心。毕竟,在畅销书榜,成功学永远是主打,尤其在理财领域,许多图书不是教你如何发财,就是教你如何快速发财。写理财套路,写这些失败学,会有人看吗?可是,从我自己十多年的金融从业经历来看,我认为,失败学也许比成功学更适合绝大多数人。
还记得孩童时,家里有本书被我翻看了多遍。准确的书名早已忘记,但却记得内容是关于中国古代五花八门的江湖骗术,什么巾门的成仙术、皮门的巫医术,等等,很是精彩,从如何选猎物,到如何下饵、收网、撤退,一应俱全。好在我大学读的是法学,避免了因为儿时的这些“知识”走上歧途,但也因此多了一种防身的本领,让我不容易被骗,毕竟各种套路万变不离其宗。所以,不被骗钱,是能赚到钱、能保住钱的前提。
步入职场的前10年,我在券商公司度过。在大起大落的证券市场,我看到了太多的成功和失败。时间越久,越发觉,即使成功的投资者敞开心扉和你说真经,你也很难从此走上富裕的道路。因为每个人的认知能力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所处时代背景不同,这些都会导致很多成功的方法难以简单复制,如同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当人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时,碰到的已经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了。更何况,又有几人真的会把自己赚钱的独门妙招分享出来?毕竟,知道的人越多,对手也就越多。
后来,我在券商升职到管理层,总公司每年都会组织我们去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几年下来,不能说没有任何启发,但意义的确很有限,因为面上的成功方法实际上我们也在用,关键是里子里的那些东西,往往都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是根本学不来的。反倒是公司内部的通报批评,我认为,比学那些所谓的成功方法更有意义。因为只要不触碰这些红线,你就有机会“活”到成为先进的那一天。金融行业从来都不是胜者为王,而是“剩”者为王。
总结下来,成功的途径千千万,失败的道路就那几条。所以,这本书,就是想把我在金融行业从业十几年来亲眼见到的各种“翻车事故”,一个一个地说给你听,和你一起“八卦”,一起总结。读完这本书,不能保证你赚钱,但至少能让你不亏大钱。
说到这里,不少读者一定会好奇,为何我能接触到这么多失败案例?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方面,在金融行业从业十多年,我在行业内交友甚多,不时会帮朋友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另一方面,2016年我开始创业,专职做理财咨询工作,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事故”。正是因为帮助朋友和客户的过程中对他们的遭遇感同身受,在同情背后,也萌生了将这些案例整理成书的想法。
当然,我写这本书并非否定那些宝贵的成功经验,而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在专业的理财领域,从失败学入门,了解理财过程中的每一个坑,避免招致重大损失,更有实践意义。
在序言的最后,我想到,历史上,在拿破仑战争之后,有两本军事著作面世,一本叫《战争的艺术》,来自获胜方法国的将领约米尼;另一本叫《战争论》,来自失败方普鲁士的克劳塞维茨。
约米尼的《战争的艺术》无疑是那个年代的畅销书,毕竟是获胜方,是法国将领的成功学。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出版后一直不被大家看重。直到普法战争胜利,毛奇称自己为克劳塞维茨的学生后,《战争论》才被大家广为接受。
毕竟,约米尼的《战争的艺术》只局限于当时的成功,是战术上的经验,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很快就落后于时代。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则是从战争的本源出发,描述战争中的根本,被称为战略学的《圣经》。
所以,在这个互联网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也许本书中不少故事看似会跟不上时代,但是请相信我,我分享给你的核心知识,是不会轻易过时的,而历久弥坚的。
南小鹏
2019年9月
投资篇
当你来到这个世界,必然会面临各种诱惑,这其中,对财富的渴望更容易让你掉入陷阱。尤其对于不少普通人而言,一次重大的投资失误可能就会使数十年的财富积累付诸东流。
所以,如何看穿那些“神秘”的投资项目,如何避免掉入精心设计的陷阱,如何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参与,如何在风险来临前离开,你需要知道更多。
公募冠军的巨额亏损
我国股票市场在过去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熊长牛短、波动较大、情绪化明显的特点,散户投资者相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盈利能力较弱。所以,不少投资者会通过投资公募基金或私募基金,选择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帮助自己盈利。这个思路的方向是对的,但如果选错了人,后果会很严重。
成女士多年前投资了有“基金一姐”之称的王茹远管理的私募基金产品。至于为何选择王茹远管理的这只私募基金,成女士只说了一个原因:“王茹远是‘基金一姐’,她管理的宝盈核心优势是2013年的公募基金冠军。既然业绩这么好,买她管理的产品,收益肯定不会差。”正是这个看上去非常有道理的原因,2年后让成女士亏损过半。
实际上,2016年4月起,包括《中国基金报》在内的多家财经媒体都跟踪报道了王茹远管理的部分私募基金出现大幅亏损的事件,如其亲自操刀的宏流中概通基金,2016年3月底净值为0.4875元(2015年4月成立),爆亏51.25%。
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先从王茹远的履历谈起。王茹远曾就职于腾讯和TOM公司,2007年加入海通证券,任TMT(电信、媒体和科技)行业研究员;2011年7月转任宝盈基金研究员。2012年7月,王茹远任宝盈核心优势基金经理,用13个月时间,将其从一只单位净值不到0.7元、规模不足1亿元的基金,打造成净值增长率超过50%、规模突破10亿元的明星基金,勇夺2013年公募基金冠军。
2014年11月,王茹远离开公募进军私募,创办了上海宏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流投资”)。凭借“基金一姐”的名人效应,以及在各路媒体的大力宣传,自2014年年底至2015年5月,宏流投资密集发行数十只私募产品,管理规模近百亿元,每年仅管理费收入,按照1.5%测算,就有上亿元。
从上述王茹远的公开职业经历,可以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实:
第一,截至2014年创办自己的私募公司,王茹远累计从事金融工作仅8年,累计从事基金管理工作仅2年多。
第二,除2013年的公募冠军产品宝盈核心优势外,王茹远并无其他优秀基金产品的历史业绩。且其管理的宝盈核心优势的市值规模2年间快速从1亿元上涨至60多亿元,并无百亿元级资金的长期管理经验。
第三,2013年的A股市场,在掌趣科技、网宿科技、乐视网这些当年上涨3~4倍的牛股的带领下,TMT板块迎来全面大涨。而巧合的是,王茹远的工作履历,从腾讯、TOM到海通证券,长期在TMT领域。根据宝盈核心优势公布的季报,这只基金在王茹远管理期间也恰巧重仓了TMT板块的股票。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看明白了些什么?造就“基金一姐”的传奇,源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统一。一个非常熟悉TMT行业的人,正好赶上了TMT行业大牛市,又正好担任重仓了TMT板块股票的基金的基金经理,又正好这只基金之前业绩很差、规模很小,更容易管理。“奇迹”就这么发生了。
但正因此,这个“奇迹”其实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因为TMT板块的股票不会一直上涨,对于非TMT行业,她的认识能力到底有多强?而管理规模快速上升必然超出其管理能力范围,毕竟管理几亿元和管理百亿元资金需要完全不同的配置逻辑。再加上离开公募转向私募后,投研人才配置和投研能力远不如公募期间。公募基金往往会配置齐全的研究团队,且和各大券商研究所有深入合作,而私募公司往往无法负担一定规模的投研团队。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公开数据,宏流投资公司员工仅9人。所以,出现亏损只是时间问题。毕竟,她做管理人的时间太短,甚至没有完整经历过一轮牛熊交替的考验。
实际上,这样的故事一直在反复上演。如某私募冠军,管理的一只私募产品上涨近100%,获得当年的私募冠军,但该产品之前的净值却从1元跌到0.4元,下跌了60%,可见他的操作风格赌性十足。果不其然,其后来发行的产品波动幅度较大,最大亏损甚至达到80%。
这就是本篇要和大家谈的4个字——业绩归因。
绝大多数人选择产品时,往往只考虑历史业绩,尤其是刚刚过去的一年的业绩。再加上各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的渲染,很容易营造出抢购的氛围。并非历史业绩不重要,而是要清楚如何看历史业绩,确切地讲是要学会从业绩归因的角度去看历史业绩。例如:判断基金是否具备长期稳定获利的能力,不是看最近2年的业绩,而是尽量看5年甚至10年的业绩;观察基金经理操作风格是否统一,可通过公开资料,尤其是公募季报披露的十大重仓股,将其与市场阶段性走势作对比,分析基金经理的管理思路是否具备持续盈利能力;观察市场下跌时产品的相对回撤幅度,可分析基金经理的风险控制能力到底如何;将披露的产品换手率和市场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可分析基金经理的交易风格,等等。
投资任何主动管理型权益类产品(股票、期货、股权等),切勿只看基金管理人短期的名气,更要了解其背后的真实能力。通过实际的长期业绩,分析其是具备持续盈利能力,还是一时运气造就的成功。只有通过这些方式,你才能看明白,眼前的明星,是真的明星还是只是一颗流星。
王茹远创办的宏流投资的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的最后更新,都定格在了2015年。至今4年有余,没有任何更新,各网站也查不到其产品最新的净值披露,数据也都定格在2015年。互联网上也搜索不到与她相关的任何信息,如人间消失一般。当然,也许若干年后,她经历了各种风雨后还会东山再起,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私募基金经理。但在这之前,她还需要长期的可持续盈利的业绩。
致命的百亿元级基金
从投资亏损的案例中,往往能看到太多的共同性,如牛市中对百亿元级基金的疯狂追逐,背后无一例外是万丈悬崖。当然,不能总拿别人的失败经验说事,本篇从我自己工作后首次投资失败谈起。
当然,这种错误我只犯了一次,但很多人一直在犯,这就是百亿元级基金。
2004年年初,我即将大学毕业,在后来工作了10年的海通证券实习。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我对股市一窍不通。当时在海通证券一楼散户大厅柜面实习,接触客户较多,每天收盘后的股评也听得很清晰。
2001年,上证指数从2245点一路下跌,在随后的两年半里下跌了近40%,直到2003年11月才开始反弹,到2004年2月,上涨超过20%。大家都认为,“熊”了这么久,牛市应该要来了。而老东家参股的海富通基金,在2003年8月发行过一只基金——海富通精选,发行后不断上涨,到2004年2月,最多时上涨了20%。要知道,当时公募基金还是个新鲜事物,很多散户发现自己折腾半天还跑不赢基金时,就开始关注起基金来。半年上涨20%的业绩,加上大盘快速攀升,以及对牛市的憧憬,海富通趁热打铁,在2004年3月发行了一只新基金——海富通收益。
当时完全不懂基金的我,和大爷大妈们一起加入了新基金抢购大军。我至今还记得,当时鼓动家人尝试投资了3万多元。结果,全民一激动,就创造了历史纪录。2004年3月12日,中国首只百亿元级公募基金就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