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名家文集 > 尴尬时代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尴尬时代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尴尬时代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尴尬时代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我们完蛋了吧?我们才刚开始呢!”豆瓣、ONE连载专栏人气作者,“致郁系”写作旗手慢三新故事集。

作者:慢三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01

书籍编号:30616002

ISBN:978753216667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35215

版次:

所属分类:文学-名家文集

全书内容:

尴尬时代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版权信息









自序


这是我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


我自2004年开始写小说,深受南京韩东、朱文、曹寇等一拨作家影响,断断续续写了十几年,出了一本短篇集和一部长篇,自我评价写得一般,离心目中的好还有相当距离。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热衷写一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都市情感题材小说,风格上靠近评论家们常常讥讽的“卡佛式短篇”:焦虑抑郁的中年夫妻、简单场景、缺乏情节、开放式结尾、伤感主义……我倒不觉得这些有什么问题,只是感到厌倦。我通常只要拟下标题,就会清楚知道接下去要写的小说会发展成什么模样。这种不断重复的题材和写法让我倍感沮丧,找不到写下去的意义和动力,一度打算就此放弃。


两年前,我加入到了一个剧本的创作中。那是一个纯商业喜剧类的故事,它讲究有规律的格式、有效率的方法以及某种不容含糊的准确性,它要求我变得职业一点,放弃那些随意的、小聪明的、自以为洒脱的写作陋习。虽然剧本最终不了了之(在国内写剧本出现这种结果太正常不过了),但这次写作经历无疑刺激了我。


从开始接触写作以来,我就常常被一些前辈告诫,小说不是故事,不要写故事,语言、思想、诗意才是首要的,而故事是等而下之的东西。这种观念一直左右着我下笔写作,仿佛不这样就不高级。然而,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写作本身并无高下之分,故事虽然通俗,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价值。我热爱读故事,听故事,也渴望写出一些戏剧性强、完整度高、风格多变的故事。无论如何,只有诚实地去写我内心真正想写的东西才是关键,高低与否并不重要。就这样,我在不断寻找新故事的过程中重新找回了写作的乐趣。眼前的这部集子就是一本故事性较强的小说集合。


当然,最大的改变还是对待写作的态度。老实说,我讨厌玩票的心态。我不希望自己把写作看成是一项与旅游、看电影、打网游等可有可无的业余爱好。我期待成为职业选手,成为专业人士,成为故事高手。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让我写一辈子,写死拉倒。


是为序。

上班一条虫


. 1 .


今天是星期一,我得去上班。这很痛苦。我不痛苦工作,而是痛苦分离。我做完早餐,与妻子和仍在睡梦中的儿子告别,然后下楼,到马路对面的公交车站等车。


这很痛苦。


我是一名职业餐饮管理人员,在一家素菜馆做经理,工作时间是早十点至晚十点,一周上六天班,周日休息。有点累,但还能承受。不能承受的地方是,我家离工作地点直线距离三十公里,乘坐公共交通,算上堵车等红灯限行查证等等路上需要大约两个小时。也就是说,如果我每天正常上下班,深夜十二点才能到家(事实上那时已经没有公共交通了),早上七点半(算上等车的时间)就得出门。大量的精力在路上消耗殆尽,再加上十二小时连轴转的高负荷工作,我的身体必将拖垮。所以平时我住在店里的宿舍,一周回来一次。


这意味着我每周只有一天时间和家人待在一起,我深爱的妻子和那刚满两岁的儿子。昨天,儿子第一次学会叫爸爸,差点把我搞哭。我感到很难过,同时发誓要努力工作让他将来有个体面的童年。


但这份信誓旦旦随着等车队伍的拉长而逐渐消散。两年前,为了迎接新生命的诞生,我和妻子拿出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些钱)在这个小区买了套两居室,算是在这座城市安了家。然而我们毕竟还是穷人阶级,无法居住在核心区域。燕郊,听起来像是燕京的郊区,其实不过是河北省下面的一个小镇,因紧靠北京,大量在京务工的人员在此地购房安居,每天跨省上班。


我自然也是其中的一位。当时关于究竟要不要在这里买房,我和妻子曾经有过一段激烈的争执,最后我们达成一致,那就是:为了孩子,我们必须要买。来京十年,我们租了十年的房子,搬过不下六次家,实在不想让孩子再跟着我们继续漂泊。


可时至今日,我们又后悔了。如果可以选择,我们宁愿继续租房子,继续搬家漂泊,也不要分离。现在的我固执地认为,没有什么比待在家人身边、亲手牵着孩子长大更重要的了。但我已经没有了选择。妻子为了照顾孩子辞职在家,每个月的房贷、生活开销以及迅速逼近的教育问题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去上班。


这很痛苦,但一点办法也没有。


我是个男人,要养家,要扛住,要勇敢抵抗短暂分别的伤痛。


一辆大巴车由远及近。


原本安静而懒散的等车长龙开始不安分地蠕动起来。不,用“长虫”更准确一点。一群面无表情、蠢蠢欲动的虫。


大巴车上已经站了很多虫。


门开了。


就算再痛苦,我也得挤上去。


. 2 .


大巴车在燕郊区域内开始打转。这个时间段,只有人上,没有人下。车已经很满了,但奇怪的是每到一站依然有人能挤上来。你有没有在搬家时打包过箱子?塞进去一件,压一压,再塞,再压,然后一屁股坐上去,拉紧拉链。对,就是那种感觉。


我最开始站在车的前段,后来挪到了中段,最后不得不把身子横着才能站住。我把包放在地上用两条小腿夹住,再把两条胳膊高高举起。这是我最近常用的姿势。有一次因为手放在下面,不小心摸到了前面女孩的屁股,她转身狠狠扇了我一个耳光。


臭流氓!她骂道。


虽然最终满车的乘客都相信我是无辜的(该女孩的长相实在让人无法与性骚扰联系起来),但为了避嫌,我打算以后乘车都这样举着手。即便此时此刻我的前方站着的是一个男人。


说到这个男人,刚才一直没注意他,此刻突然觉得有些蹊跷。现在是大冬天,他却穿着一件单薄的帽衫,帽子罩在头上,加上墨镜和一个印有红色唇印的大口罩,根本看不出相貌,此外,他身上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他也和我一样横着站着,不过方向却相反,完全与我面对面,由于身高相仿以及车内空间实在拥挤,我俩胸贴着胸,肩并着肩,像一对畸形的孪生兄弟,等待某位医术高超的大夫用锋利的手术刀从中将我们切割分离。


再坚持坚持吧。我心想,既然目前只能选择这样的交通方式,就认命,就硬撑,别无选择。我估摸着大概还有半小时就能迎来第一批下车潮,那时候车内的空间就会缓和许多。


“你好。”一个嗡嗡的声音从那个大口罩里传过来,上面的红嘴唇也滑稽地蠕动了几下。


我很惊讶,也很纳闷,不明白为什么他要跟我打招呼,出于礼貌的本能,微微点了点头:“你好。”


“是不是感觉很不舒服?”


“哈,”我苦笑了一声,“还凑合吧。”


“是不是觉得没钱很难过?”


“嗯?”


“是不是因为与家人分离而痛苦,有没有对这样的人生感到绝望……”


“等等,”我真的被吓到了,连忙制止他,“对不起,我不信教。”


“你误会了。我不是传教士。”


“那你说这些想干什么?”


我下意识地转过脸看看周围,发现车内其他人要么在玩手机,要么看着窗外发呆,没人关注我们。当我再次把头转正,发现与他脸部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十公分以内。我尴尬极了,真担心一个刹车自己的嘴会吻上他那白色大口罩上的红唇。


“想摆脱这样的生活吗?”


“哈,别逗我了。”


“想发财吗?”他停顿了一下,“暴富的那种。”


“你在开玩笑?”


“绝对没有。”


我收起了笑脸,盯着他的墨镜,试图透过这层掩饰的黑色看穿他的意图,很遗憾,什么也看不出来。一时间,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没错,我当然想暴富,当然想摆脱这样的生活,但……


“下一站,我们下车谈。”


说完,他就陷入了沉默,仿佛一台被关掉电源的机器人,一动不动,黯淡无光。


说实话,我矛盾极了,而且这种矛盾随着距离下一站越来越近愈加剧烈起来。我究竟应该是去相信一个看起来非常奇怪的陌生人,还是当他不存在继续坐车去上班?本质上,我是一个不太愿意改变的人。自毕业以来,我一直从事着现在的工作,一丝转行的念头都没动过;我的妻子是我的初恋女友,也是我这辈子唯一的女人,从未想过与另一个女人生活会是怎样的状况;我很少尝试没吃过的食物,爱穿的衣服款式也就那几样,认定的事情通常也是死脑筋不爱变通。我的人生轨迹基本上是平的,是一眼能望到底的,这样虽然看上去无望但却安全无比,也成就了我现在的职业——一丝不苟、一切讲究规则规范的办事风格让我成了餐饮管理这一行的佼佼者,虽然这行即便做得再“佼佼者”也没多少收入。


前方一百米就到站了。这一站不过是我上班路程的中途站,如果我从这里下车,一耽搁,今天很可能就会迟到。我深吸了一口气,试图让剧烈跳动的心平静下来。“口罩人”依然没有动静。


广播开始报站,车缓缓停了下来,车厢里的人开始蠕动。


后门哗啦打开了。


乘客开始像毛豆一样被一粒粒地挤了出去。“口罩人”不再看我,转过身去,跟着下了车。


前面上来的人把我挤到了后门口。


很快,这站下车的乘客即将接近尾声。我看见“口罩人”站在地面,正伸出手掌向我召唤。司机在问还有没有要下车的。后门马上就要关闭了。妻子和孩子的笑脸在我眼前闪过。


车门终于关上了。


在此之前,我像跳伞运动员一样,深呼吸,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


. 3 .


一个半小时后,我匆匆忙忙出现在素菜馆里,身上多了一个黑色双肩包。我迟到了。不过老板娘并没说什么,毕竟这是我在这里工作三年来第一次迟到。


“今天中午有个重要的人物要来,你赶紧准备一下,我强调一下,千万别出什么篓子,否则后果很严重。”


老板娘说完,就一扭一扭地到里屋去了。老板娘叫马艳红,今年五十多岁,看上去却顶多四十出头。她漂亮,气质非凡,曾经是一个不太知名的影视演员,三十多岁的时候嫁了个富商就隐退了,后来家庭变故,跟富商离了婚,分了一大笔钱,信了佛,开了这家高级私房素菜馆。


说高级,倒不是因为这里装修有多奢华,而是因为它私密。作为一名从事餐饮行业十几年的职业经理人,请你们一定要相信我,通常情况下,高级与金钱堆砌并不成正比,而只会与“不为人知的隐蔽性”有关。这家素菜馆就是高级最好的诠释。


它位于北京二环里的一条胡同的一座四合院里,门口连招牌都没有,从外面看还以为是谁的私家宅院。整个菜馆的面积只有四百平方左右,其中院子就占了将近两百平,以院里一棵树龄在二十年以上的柿子树为中心,前厅是纯粹的佛堂,里面供奉着一尊从甘肃请回来的一米高的开过光的金身大佛,佛龛前常年摆放着新鲜果盘和永不熄灭的烛台;案几和桌椅均为中式红木的;一顶纯铜的香炉香灰满积,里面插着几根点燃的线香;一个包着红色锦缎的蒲团摆放佛祖脚下,供食客们(通常也是香客)朝拜。东厢房被分隔成了两个包间,用作饭厅。西厢房则是茶室,饭前饭后使用。厨房在后院,是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待的地方。在院子的西南角有个小柴房,如今被马老板布置成了自己的卧室,我去看过,里面除了一张单人床、一套摆着佛经的小桌椅和一幅贴在墙上的佛像,什么也没有,可谓禅意十足。


依照马老板的指示,我在后厨召集一众服务人员,认真而细致地给他们布置了具体工作,然后宣布进入A级工作状态,各就各位,解散干活。把工作状态分为ABC级是我的主意,一方面用来警示员工,另一方面也表示当天客人的尊贵程度。C级是普通客人,一般是马老板自己的亲友;B级相对重要,以吃斋诵佛的富商为主;A级则为最尊贵的客人,基本上是娱乐圈明星和社会各界名人企业家,偶尔也会有神秘的权贵人士。说实话,我也不清楚马老板为什么会有这么深厚且复杂的关系网,不过这显然不该是我关心的事。


但今天,我必须得关心一下。


刚才在车站,那个神秘的“口罩人”让我把装有隐藏摄像机的黑色双肩包放在西厢房的茶室里,偷拍下今天客人的面孔以及谈话内容。


“一百万。”


“口罩人”轻描淡写的语气下,透着无可争议的笃定。


. 4 .


虽然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见到今天的客人时我还是大吃了一惊。


那是一张经常能在电视新闻看到的脸。与电视上的亲民姿态不同的是,此时的他毫无表情,面色灰白,就像尊佛。四五个穿黑衣、戴墨镜、神色警惕的保镖在他周围跟随着。另外,还有一位颇有些面熟的企业家似的人物尾随其后。他们一起进了东厢房的饭厅。


上菜时间到了。按照平时的规矩,应该是由我本人站在饭厅里给客人服务上菜,每上一道菜,我都需要介绍一遍菜的名字、材料以及营养搭配。我不是素食主义者,对这些外观精美的素菜毫无胃口,并且对它们的形制感到不解。这些用豆腐、蔬果、香料、花草做成的价格昂贵的素菜,几乎都有一个直指佛法的菜名,并且,好些菜都做成了荤菜的样子。做成荤菜模样的素菜,到底吃的是荤,还是素?我曾试图拿这样的问题去问马老板,她的回答是,你给我闭嘴。


那么我就闭嘴。和全世界被奴役的员工一样,我真的不太喜欢这个老板。老实说,她待我不薄,从不拖欠工资,逢年过节还发点奖金礼品什么的,但那又如何?我打心底觉得她瞧不起我,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说话中带着一种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