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名家文集 > 对着天空散漫射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对着天空散漫射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对着天空散漫射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对着天空散漫射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鬼才少女横空出世,奇思妙想穿透荒诞与现实

作者:李柳杨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1-01

书籍编号:30616001

ISBN:9787532168194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05276

版次:

所属分类:文学-名家文集

全书内容:

对着天空散漫射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版权信息











找一个新的地球住下吧,


那个地方不举行葬礼。


我们像草一样躺下,


又像月亮一样升起。

序 永恒的卑微


沈浩波


读完了李柳杨的整本短篇小说集,在很多篇中我都读到了一点点光亮和一点点灰烬。她仿佛就是在写灰烬,但灰烬中却也还有一些明明灭灭的光亮。她是一个能看到光亮的人,但紧接着就会看到灰烬,而这灰烬里竟然也还有些许的光亮。她写的都是小镇上或者城市中那些卑微的人的人生,但谁的生命又不是卑微的呢?唯有这永恒的卑微,才能映照出这永恒的灰烬和灰烬中微茫却又从来不曾真正熄灭的一点点闪烁的光亮。


我不是一个经常读当代小说的人,只是因为和李柳杨是同事,才偶尔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读了两篇她的小说。最早读到的一篇好像是《完美一生》,很简单的,也很短,但却被柳杨写得特别动人,如同童话般动人,既动人又荒诞,当然,最后是一片灰烬。但这片灰烬竟然是动人的。那时我就觉得,我身边的这个出生于1994年的小姑娘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小说家,她有非常天然的小说家的天赋,能在不动声色中营造出波澜,动静很小,但的确是波澜,写得很有张力,全然没有废话。后来我又看了《微雪》,也很好,读了让人略感失神的那种好,也是一篇很简单的小说,一场很简单的死亡和一个面对丈夫死亡的女人。李柳杨总是在写发生在你我身上最简单的故事,但她总能把最简单故事写得特别惊奇、敏感,或者说,简单里的敏感,构成了李柳杨小说的深刻。从那以后,每次李柳杨跟我讲起她的那些千奇百怪,不切实际的理想,比如说想当画家,再比如说想去赚钱等等时,我总是会对她说,好好写你的小说和诗吧!有时我会说得更直接:写你的短篇小说去吧!我确实觉得李柳杨应该成为一个特别好的短篇小说家。能把小说写得又短又精彩,这是一件高级的事情,关键是,我觉得柳杨能做到!


在读她这本小说集之前,我又读到了她发在朋友圈里的新近的一篇小说《对着天空散漫射击》,叙述非常饱满,节奏也很好,柳杨像一个老手一样讲着她的故事,故事本身并无惊人之处,但她讲得精彩。看完后我觉得我应该给柳杨出一本小说集,她是该出一本书了。我跟柳杨提起此事时,她说上海文艺出版社已经跟她约了这本小说集了,我很为柳杨高兴,自告奋勇地说可以为柳杨的这部处女作写一篇文章。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写过关于小说的文章了,也并不知道当代中国的小说已经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我只是觉得我很喜欢李柳杨的小说,喜欢她小说里的味道,她能把最琐屑卑微的生活写出味道来,既有卑微的真实,又有真实里的味道,这味道是属于人的,属于她笔下那些人物的,属于她在鸡毛蒜皮中塑造出来却又那么真实的人物的,是生活和生活中扑面而来的人的味道,而这味道,又是属于文学的,甚至是带有诗意的,当然,柳杨本来同时就还是一个诗人!这味道甚至是属于灰烬的,是灰烬的味道,但之所以这么有味道,当然也还是因为灰烬中有微茫的光亮,而光亮,当然有味道!


于是我就开始读柳杨的整本小说集,像在目睹一个小说家奇特的成长过程,有时我会哑然失笑,柳杨真是能把小说写得这么简单啊,诗意而富有灵性,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简单,果然是短篇小说集,有些小说真的是很短很短啊。比如《快要下雨了》《一家人》《我只是想死得好看》《你要干嘛去?》等等,但各有各的好。《快要下雨了》,整篇小说,仿佛只是很轻的一声叹息,但生活的沉重和疼痛甚至绝望,却尽在这一声轻轻的叹息中,“快要下雨了”,柳杨在小说中轻轻说了一声。《一家人》甚至是有些温暖的,也是这本小说集中很少有的温暖的小说,其温暖来源于某种生活中并无道理的真实,来源于柳杨能用非故事化的讲故事的手段,用非虚构般的虚构,非营造的营造,抵达了生活最本来的,也是最没道理的本质的真实,柳杨有这种写出本质的能力,有一种很朴素的叙述诡计,使得她笔下的真实无论是通往温暖还是通往寒冷抑或更多的通往灰烬都显得非常动人。《我只想死得好看》则呈现了柳杨另一方面的天赋,她常常会把自己的一些古怪的念头融入到她的故事里,呈现出某种荒诞的效果。我很高兴地看到,柳杨并没有把自己脑子里那些古怪的念头变成一种可爱的古灵精怪的文学,那格局就小了,而是通向了生活,通向了卑微的世俗的真实的人生,从而实现了荒诞。


我当然也看到了柳杨的稚嫩和不成熟的作品,看到了这稚嫩和不成熟中的天赋,也看到了她通往成熟的作品,还看到了她看起来似乎很成熟、很老练的作品中不时冒出的稚嫩和不成熟的小尾巴,这使她拥有了本真和朴素。她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装腔作势的小说家,不是一个会被早熟杀死的小说家,我见过这样的小说家,很快就成熟得一塌糊涂,全部是标准化的语言和叙述道路,却失去了独特的自我,失去了小说家的本真之心。我因此觉得,柳杨是能够扛住时间,也是能够扛住名利欲望的那种小说家。


我有时候会觉得奇怪,柳杨是怎么在小说中进入那些尘世中最卑微的小人物的世界的?她自己还这么年轻,也没有经历过太多世事。她几乎在这部处女小说集中塑造了一组小人物的群像,而且是一组非常棒的文学人物群像。在最好的那几篇中,她又能游刃有余地贴着那些人物的心跳写,她甚至能写出他们和她们的呼吸!这可能也只能归功于柳杨有观察和体谅人心的天赋,有对人的高度敏感吧。无论她是怎么做到的,能够在小说中塑造出某种群像的小说家并不多见,这说明她至少是个有内心格局的小说家!她能贴近人,能塑造人物,而且能塑造小人物,很了不起!

A


我的影子,


是树的影子。


随着风,


在山林之间,


来回滚动。

变成房子的女人


很久以前有一个女人,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变成了房子。


这个女人变成房子,并不是毫无预兆,在那之前的三个月里,她每天晚上都在祈祷,祈求老天能赐给她一间房子,好让她的爱人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哪怕让她用毕生的时间来偿还这笔债务也行。这个女人就这样每天想啊想,突然有一天她发了高烧,病好了之后开始拥有某种神奇而诡异的预兆。每当她睡着时,就感觉自己的四肢好像树枝一样开始不断往四周蔓延,她的睡眠也变得又深又远。她觉得自己像是一棵树,在黑暗的泥土里扎下了根。每天夜里都会有一些新的根从她的身体里长出来,那种感觉就好像有无数的虫子在她身体里各个穴道、筋骨处钻来钻去,酸并且涨疼。一开始她只是以为自己生病了,但到医院里做了检查,并没有查出任何异常。为了使她不再做那些奇怪的梦,医生给她开了安眠药。可是她睡着了之后,意识还是很清醒。她感到自己的灵魂在这所房子的四周游走,像一个护院的狗,巡视着这所房子周围的一切危险。


她的心情又沉重又快乐,愉快的是,她在睡梦里看到她的小女孩睡得香甜可人,她的家人在她的庇护下得以安眠。伤心的是,在她的梦里,她看到她的爱人在夜里偷偷起床给另一个和她很相似的女人打电话,看到马路边上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受冻挨饿。一天晚上在睡梦里,她拔走了这所房子外面一根快要倾倒的电线杆,另一天晚上她修理了外面的路灯。紧接着草坪、水坑,一一都被她修好了。当她的爱人惊奇地发现这些变化时,她偷偷地笑了却又不敢告诉别人这件事情的真相。白天她正常的上班,夜里回到家里修补他们的房子。直到有一天这个女人在切菜的时候切到了自己的手,结果惊讶地发现从她的手指里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水泥。她把这点水泥抹在墙上,墙面立刻焕然一新,好像被重新修葺过似的。这令她感到恐惧极了,她觉得有人正在用电钻钻她的脑袋,取走她生活的一切。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这么可怕,有一天她走到一棵桃树下,往这棵桃树的左边走了三步然后又往下挖了半米,就挖到了战时一户人家埋在地下的一小罐金币。她的灵魂在夜里来到这里,并发现了它们。她用这罐金币,买下了这座房子,然后在四月的某一天告诉她的爱人,她要离开了。


女人觉得自己要离开,是因为她越来越难以从自己的梦中醒来。她经常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头昏脑涨,意识很清醒,但是眼睛却无论如何也睁不开。一开始她强迫自己醒来,只需要半个小时,后来渐渐地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要花上大半天。她的爱人无论怎么摇晃她、刺激她,她就是没有办法睁开眼睛。她想睁开眼睛,明明白白地看一眼这个世界,但又不想睁开眼睛,因为在梦里她是独自拥有一栋房子和发掘过一袋金币的女人。


在夏天到来前的最后一个傍晚,从遥远的东方来了一个托着钵、穿着袈裟的僧人。女人觉得那个僧人很面熟,熟得就像是自己的爱人,但她却又不敢去相认。僧人很熟练地推开了她家的门,几乎径直进入到她的家里,告诉她她患了石化症。并给了她三滴药水,但这三滴药水皆有时效。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也许明天就会失效、也许永远都不失效。石化症来自于一个诅咒。它不是病,但患上石化症的人会一点一点失去生活在人世的信念,直到变成一块石头。而且它会传染人,所以她必须要赶在自己完全变成石头之前离开这个地方,以免还有其他人受伤害。说完那些话,僧人像一阵风一样消失了,而她的爱人像另一阵风一样出现在她面前。在得知了她要离开这个故事背后的原因以后,她的爱人比她的反应要快多了。当天晚上,她的爱人就把她安置在距离这所房子三公里以外的一座制造土烟用的塔里。


那座塔矮小而阴暗潮湿,时常有老鼠在里面窜来窜去,塔的周遭涂着厚厚一层用麦秸和泥土混合制成的材料,上面绘制着各式各样来自遥远部族的文字。这些文字多是模仿之作,是后来的人依据甲骨文用彩漆喷绘的图腾。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在多年以前政府严禁私人制造土烟以后,这座废弃的塔曾经被用来供奉神灵,以供一年一度的祭祀使用。换句话来说这座塔是用来醒梦的,而世人多借用它来做梦。刚住进塔里的时候,她的爱人还像侍奉一位女神似的,锦衣玉食地侍奉着这一位给了他们居所的女人,每隔一天就送来一些新鲜的食物和衣物供她享用。但一年一年时间过去了,这个女人还是日日昏睡不醒,却又始终不见一丝要离开人世的痕迹。她的爱人伤心极了,但又不得不像一个活着的人似的处理着日常生活中一切的琐事。


在女人住进塔里的这段时间里外面发生了许多的事情。她的爱人丢了两次工作,酒驾被罚三次,失手断了一根手指,在一场维权运动中失去了存款,几年之后成了酒鬼,浑浑噩噩过了几年又突然剃度断发自称金蝉转世,公然利用女人在桃树下发现金币的事,大肆宣传称:只要一个金币,他便可向神女诉诸人们的请求。他通过和一些投机商人的合作、附上神话传说宣传,把女人所住的土烟塔修建成了度假圣地,对外宣称这里住着一个活佛。人们纷纷涌到她的塔下,向她跪拜、行礼。有一段时间外界传言她得到了永生,另外一段时间则流传她尸骨不化。也许是凑巧,几个病人在土烟塔下跪拜了女人之后,病陆续都好了。土烟塔一时间香火鼎盛,竟到了当地人人皆知的地步。


女人的爱人得了香火钱,与新的情妇夜夜笙歌,并向她许下了永生永世互相牵绊的誓言。就像和这个女人不知觉地结束一样,那个男人和另一个很像她的女人在这个女人早有预测的梦中开始了不知觉的爱情。但是好景不长,兴许是这家香火过于旺盛,冲击到了当地的一些老牌旅游土庙,也许是有人见他赚得盆满钵满心生歹计,夜半纵火烧了那个男人的房子,揭穿了他假僧人的面目。那男人自知不能再在这里待下去,只得带着新的情妇游走他乡,变成了一个托着钵、穿着袈裟的云游僧,走家串户四处说人家患了石化病,只为卖得口袋里的三滴药水的和尚。而他的新情妇依旧日夜祈祷许愿,在梦里迷醉不醒,以为自己变成了房子。

你要干嘛去?


郑王庄住了一个人,喜欢每天早晨起个一大早出去逛。喜欢逛也就算了,他还经常溜了一圈后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每当他找不到回家的路,就给110打电话,像对他儿子说话一样对着民警说:“喂!你在哪儿呢?还不赶快接我回家吃饭。”这个叫老陈的人有点轻微的老年痴呆,他的老伴去世了,家里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的儿子去广东打工了。因此家里仅有一个女儿可以依靠,但她的女儿有三个小孩,经常照顾不过来。所以每当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时,就给警察打电话,这附近的民警没有不认识他的。


时间一久,警察都有点怕他了,便劝他闺女把他送到养老院去,每个月花一点儿钱找人看着。可她的父亲不愿意住养老院,他的身体也还健硕,只是脑子有点不太好用。老人喜欢吃豆腐,所以总是起一个大早去买鲜豆腐。他起得可不是一般的早,通常做豆腐的还没开始干活,他都已经赶着要去人家家里买了。他经常早晨出门的时候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