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功励志 > 名人励志 > 新农村 新乡贤:天津市2018年新乡贤事迹汇编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新农村 新乡贤:天津市2018年新乡贤事迹汇编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新农村 新乡贤:天津市2018年新乡贤事迹汇编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新农村 新乡贤:天津市2018年新乡贤事迹汇编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天津广播电视台等编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2-01

书籍编号:30615839

ISBN:978720114391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55397

版次:

所属分类:成功励志-名人励志

全书内容:

新农村 新乡贤:天津市2018年新乡贤事迹汇编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前言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乡贤正被赋予新的内涵。2018年,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乡贤这一群体在推动新时代、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育文明乡风,市文明办、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天津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新农村 新乡贤”宣传推介活动。


此次活动本着“广泛发动、充分展示、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原则,采取宣传和评选相结合的形式评出100位新乡贤。他们或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扎根农村,勤奋为民;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或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真诚待人,实心做事,即使遇到困难,仍坚持信守承诺;或践行家庭美德,在家人亲属有伤病、残疾等情况下做到不离不弃、患难与共。他们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他们是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代表。


2018年7月至9月,天津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播出了“新农村 新乡贤”系列报道,天津文明网、天津广播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现将这些乡贤事迹汇编成册,旨在更好地宣传推介他们的事迹,推动新乡贤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编者


2018年12月

心怀感恩 有所担当 为残疾人打造一个“家”——记北辰区爱心企业家梁国强


新农村 新乡贤:天津市2018年新乡贤事迹汇编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北辰区双口镇三力球胆厂厂长梁国强就是这样一位心怀感恩、有所担当的爱心企业家。他把自己经营的厂子定位为残疾人福利企业,致力于为残疾员工打造一个“家”,让他们靠双手自食其力,重拾生活的信心,赢得社会的尊重。


在全年中最闷热的三伏天走进三力球胆厂的生产车间,却能感受到阵阵凉意,这里几乎每台机器都在喷着热气,可室内温度却明显低于户外,因为厂长梁国强懂得心疼员工,投资五十多万元给每个车间都安装了冷风机,所以即使是在三伏天,员工的工作环境也很舒适。


梁国强正在和工长安东生讨论生产工艺,安东生是车间里数一数二的技术能手,在嘈杂的生产环境中,球胆嘴从模具上取下来的那一瞬间,即使离着两米远,他一听声音就能判断质量好坏。凭着过人的本领,他在生产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令人想不到的是,安东生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只能坐在轮椅上行动。“要没有梁总,像我们这帮残疾人,生活肯定是相当困难。现在就算是个身体健全的人,上哪儿打工也很困难,可在这儿,梁总因人而异,你能干点儿啥就干点啥,尽量让人在这儿混碗饭吃。”安东生说。


进入工厂之前,安东生只能靠摆摊修鞋、缝补衣物维持生计,连糊口都困难。2005年,是梁国强发现了他的一双巧手,把他带进了工厂,让他当起了球胆嘴制作环节的技术工人。安冬生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挺直腰板,从事和普通人一样的工作,所以他格外珍惜。他唯一能报答的就是努力干出成绩,为自己争口气。从此以后,他早上第一个走进车间,下班最后一个离开车间,一心钻研生产技术,很快成长为技术骨干。现在,安冬生已经是车间小组长,整个车间的生产质量都靠他来把关。“现在我充满了自信。梁总既然信任我,我就得多动脑子,就得多钻研,那么好的机会,凭什么不珍惜呢!”


新农村 新乡贤:天津市2018年新乡贤事迹汇编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像安东生这样的残疾员工目前在三力球胆厂共有81名,占员工的四分之一,他们和普通人一样靠双手自食其力,赢得了尊重,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梁国强对残疾人的关照要从村民史立友说起,史立友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左手和左腿几乎没有行动能力,和母亲一直蜗居在废弃的机井房里,夏天蚊虫肆虐,冬日寒风袭人,日子过得异常艰苦。梁国强得知情况后,经常带着钱和物到他家中探望,每次来到他家,梁国强总会想起自己小时候。梁国强从小由姥姥、姥爷拉扯大,十几岁才搬到线河二村,在村里算是“外来户”,可村民们不但没有排斥这家人,反而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也让梁国强从小就学会了感恩。他说:“那时候粮食特别紧张,根本吃不饱。当时我们生产队长就在晚上把自己家的粮食给我们送过来。最困难的时候,人家还给送过钱来,当时我特别感动。人要懂得感恩,总感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必须要给老百姓一定的回报,不然我活得不踏实。”


长大后,梁国强凭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厂长,生活富裕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回报社会,有所担当。可一味地送钱送物解决不了残疾人生活贫困的根本问题,让他们有工作、有稳定收入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于是,梁国强尝试着把史立友带进工厂,成为厂里的第一个残疾职工,专门切割球胆气嘴,每月能挣到近两千块钱。史立友对记者说,“我高兴着呢!要没有这个厂子我们上哪儿干活儿?我什么也不会干,什么都干不了。”


史立友的成功一下子启发了梁国强,他认真梳理了工厂里的每一个岗位,发现其实很多工作残疾人都能胜任。于是,在2004年工厂扩建后,他开始在当地广招残疾员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安排合适的岗位,并有专人进行技术培训。“比如说有的腿不行手行,干点手工活儿,安排切嘴;还有胳膊、手都不能正常干活儿,就给他们安排烧水电锅炉、开个截门。大部分残疾人的自尊心都很强,得让他们感觉到厂里就是家、就是依靠,最起码拿咱们职工当回事,不要小看他们。”


在工厂外,梁国强还十分关心残疾员工的生活,经常到车间里和员工们聊家常,和员工打成一片。在一次聊天中,他得知残疾员工马国渴望成家,说者无心,梁国强却把这当成了必须完成的任务。几个月后,在梁国强的撮合下,马国和曹淑梅牵手走向了婚姻的殿堂。曹淑梅也是厂里的员工,虽然是聋哑人,可干起活儿来却一点儿不比普通人差,拿的是工人中最高的工资。现在一家三口丰衣足食,孩子身体健康。马国很感激:“没想到日子过得这么好,我已经把厂子当成家了,舍不得走。”


残疾员工把工厂当成了“家”,而梁国强已然成为他们心中的“家长”,经营好这个家,照顾好这些残疾员工也成了梁国强的责任和担当。他把感恩之心化作干事创业的动力,三力球胆厂从最初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国内同行业数一数二的“小巨人”企业。即便在2008年,工厂面临停产倒闭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任何一位残疾员工。“想方设法保证他们有一定的收入,能养家糊口。不能让厂子不行,不然怎么拿咱当主心骨?必须要回报社会,一定要延续下去,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是要永远延续下去。”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为残疾人打造一个“家”,是梁国强恒久不变的人生坐标。


(北辰区新闻中心 冯暐)

瘦小肩膀撑起多病的大家庭——记西青区王稳庄镇大侯庄村村民张克英


张克英和丈夫段玉强是土生土长的西青区王稳庄镇大侯庄村人,俩人从小在一个村子长大,又是同学,成年以后组成了家庭。三十多年来,张克英孝敬公婆,无怨无悔地照顾患病的家人,用自己瘦小孱弱的身躯托起一家人的生活,为乡亲们树立了孝老爱亲的榜样,受到了乡亲们的啧啧称赞。


与段玉强结婚以后,张克英一直跟婆婆共同生活。婆婆身体不好,经常患病,张克英每天耐心地给婆婆喂饭、喂药、洗头、洗澡,照顾得无微不至,婆媳二人亲如母女。“结婚以后我就始终跟着婆婆,婆婆和自己的妈一样。我就这样想,我们是大家庭,不能让婆婆自己过去。”


新农村 新乡贤:天津市2018年新乡贤事迹汇编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张克英婆婆家是一个不平常的大家庭。爱人段玉强的大哥一家,大嫂患有类风湿病;侄儿媳妇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犯起病来只能躺在床上;侄子头部动过手术,并且经常腿疼;孙子连走路说话都不利落。“侄儿媳妇也是天天浑身疼,侄子体格也不行,有些迟钝,你要问他话,不像咱们这样能流利地回答,他说话慢。我们家太困难了,我都没法说。”


张克英的小叔子夫妻俩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小叔子还患有帕金森病,双臂不停地颤抖。弟媳还患有脑出血后遗症,经常犯癫痫病。


“他老婶上着班坐车上突然脑出血,我们赶紧把她送到医院,人就不行了,动完手术在医院待了半个月。在这个困境中,你说怎么办?有钱也行,雇个保姆服侍她,可没钱。在那个节骨眼上,老叔就哭了。‘嫂子,您说怎么弄她出院,我也服侍不了她。’我说:‘老叔别哭了,老婶出院哪里也别去,上我这里来。’大年二十八,他大爷和侄子媳妇把她接到我这里,老叔‘咕咚’一声就给他哥哥跪下了,说太感谢我了。如果我不管他怎么办,他这一家子不就得死吗?她那阵子什么也不知道,说话也听不懂,吃饭得喂,拉尿她也不会说,累了给她翻身,一天到晚给她擦身子,相当于三个人在炕上躺着,我一整天没有坐的时候,伺候完这个就是那个,一会儿拉了,一会儿尿了。”


自从弟媳患上了半身不遂,一直是张克英照料小叔子两口子。小叔子一家在嫂子家一住就是大半年,张克英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在她的照料下,慢慢地弟媳扶着东西可以走动、说话了,全家都非常高兴。身体恢复以后,小叔子一家回到自己家里,张克英又一天三次到小叔子家送饭、做家务,照顾二人的日常生活。


张克英的丈夫段玉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又患上了脑梗,整天躺在床上让妻子侍候。面对接二连三的不幸,张克英挑起一家人的重担。她说:“我爱人他开始也是患腰椎间盘突出,是干活儿累的,后来又得了脑梗,没法弄。他吃药一个月一千好几,我没有经济来源,你说我怎么办,儿子家有两个孩子一共四口子,他还惦记着老叔那里,你说不管他?”


新农村 新乡贤:天津市2018年新乡贤事迹汇编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张克英的丈夫段玉强说:“我没什么可说的,她服务到了。她是一切为我服务,我动不了,她什么都干,吃喝拉撒睡都是她干。多少年了,我就躺在炕上,一切都是她做的。”


张克英对兄嫂也是有求必应,每每遇到困难都能全力帮助。有一年秋天,大哥的小孙子需要到重庆市做头部手术,孩子的奶奶和爸爸身体都不好,张克英实在放心不下,就搬到嫂子家住。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张克英奔波于自己家、大嫂家和小叔子家,每天从早到晚,心里装的都是丈夫、儿孙、亲人,唯独没有自己。她说:“重庆做的手术挺成功,就是不会说话。现在我不觉得委屈了,委屈什么,家庭那么好,那么和睦。”


身教重于言教。张克英的善良举动深深感染着家人。虽然家庭负担重,但她还是尽量抽出时间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张克英的儿媳被婆婆对亲人的关爱与付出深受感动,也在为这个家庭默默奉献着。多年来,张克英一家的故事在周围十里八村广为传颂。她孝敬老人、维护家庭和睦的善举为大家做出了表率。


生活中虽然有很多困难,但在张克英的带动下,全家上下团结和睦,因为他们相信明天会更好。2017年,张克英荣获第五届天津市道德模范、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她激动地说:“有苦就有甜,我希望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希望全家人更和睦团结,一天比一天好,有困难不叫困难,咱战胜困难”。


(天津西青区新闻中心 韩志军)

宝坻区王连:乡村里的文化导航者


新农村 新乡贤:天津市2018年新乡贤事迹汇编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宝坻区郝各庄镇东郝庄村村民王连是村里的文艺骨干,虽然出生在农村,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但他从小就酷爱文艺,不但精通二胡、板胡、三弦、圆号等多种乐器的演奏,而且有创作、编剧的才能。多年来,他抱着对文艺的热爱和追求,积极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同时积极带动村民参加文化活动,让村民体验到了文化生活带来的快乐。午后的东郝剧场锣鼓声声、评韵悠扬,不仅有本村的村民,就连周边街镇的文艺爱好者也都赶来吹拉弹唱一番。大家说,有王连的地方就能弹起来、唱起来。他们三五天就会小聚一下,过过戏瘾。


口东街道西李村的张淑敏说:“经常来这儿,十多年了。王连多才多艺,我们来这里玩儿,不仅娱乐了,表演能力也提高了,我们经常出去演出。”


大家说的王连是东郝村的文艺队队长,今年66岁。因为他所在的东郝庄村从解放初期就有评剧团,耳濡目染,从小他就喜欢上了文艺,一有时间就琢磨技艺,在表演上已小有成就。初中毕业回到村里的生产队后,他正式加入了村里的文艺宣传队,成了文艺骨干。他说:“那个时候白天得在生产队干活儿,只能用晚上的时间练习,我会的民族乐器有二胡、板胡、三弦,西乐我可以吹圆号,没拜过名师,都是自己琢磨的。”


到1978年恢复古装传统戏演出时,王连已经是村文艺宣传队的队长,为了呈现最佳的演出效果,王连蹲坐在电视机前一段一段地学,编排了《秦香莲》《杨八姐游春》《状元与乞丐》《屠夫状元》《茶瓶记》等多出古装评剧,连服装道具、灯光布景都是他带着队员们亲手做出来的。


王连说:“当时资金紧张,村里拿不出钱来置办这些东西,我们就买点儿布,请村里的老艺人把它画下来,我们自己刺绣,全是自己制作的。”


就这样,白天需要种地劳作,王连他们就利用夜晚抓紧排练,不知有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是在舞台上度过的,他们的辛苦付出赢得了满堂彩。


王连指着村礼堂说:“这里有座位四百,再加上边上站着的,能塞进一千人,那个时候还得买票呢,场场爆满!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