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9理论 > 名士教科书:话说《世说新语》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名士教科书:话说《世说新语》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名士教科书:话说《世说新语》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名士教科书:话说《世说新语》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齐慧源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01

书籍编号:30615809

ISBN:978721420110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89539

版次:1

所属分类:文学-文学理论

全书内容:

名士教科书:话说《世说新语》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版权信息


书名:名士教科书:话说《世说新语》


作者:齐慧源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01


ISBN:9787214201102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小引


在中国历史上的魏晋时期,出现了一部让历代文人心仪手追的作品,它一问世就受到文人的热捧,被后世誉为笔记小说的典范之作,鲁迅称之为中国志人小说的开端,它就是《世说新语》,是临川王刘义庆率领他的门人所编。这是一部不同凡响的书,千百年来,文人们对它热情不减,诵读之,注释之,研习之,引用之,仿拟之,等等,推崇喜爱之至,学界不断掀起“世说热”的高潮,《世说新语》成为中外文学史上名副其实的经典之作。


一本小小的《世说新语》,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部书呢?


首先,《世说新语》是一部非常有趣的书。


汉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动荡不安的时代,战乱频繁,分裂割据,民不聊生。老庄学说的流行,佛经的翻译,道教的发展,清谈的盛行,都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


《世说新语》就是记载了那个时期文人名士在苦闷的精神状态下的放达行为和奇妙玄远的言行,如王子猷的“雪夜访戴”、刘伶的醉酒、阮籍的“青白眼”、王羲之的“坦腹东床”等,反映了他们的人生态度和鲜明的个性特征,是“魏晋风度”的真实写照,魏晋名士们这种特立独行的风度,放达率真的个性,超逸脱俗的气质,代表了魏晋文人的时代精神,令后世文人心神往之。


在魏晋风度影响下,还出现了一批聪颖可爱的神童如孔融、王戎、钟会兄弟、何晏等,他们机敏智慧,出语惊人,是魏晋家族追求的“芝兰玉树”;这一时期具有魏晋风度的还有一类被刘义庆称为“贤媛”的女子,俊才女德如山涛妻、锦心绣口如谢道韫、远见卓识如许允妻、教子有方如陶侃母,她们或冲破传统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解放,或与男子雄辩,一决高低,或相夫教子,她们英姿飒爽,风动林下。可以说,在中国文学史的人物长廊里,具有魏晋风度的名士、女子和儿童都无疑是最具风采、最有魅力、最富于时代特色的形象。


由于魏晋谈玄之风大盛,《世说新语》在“言语”“文学”“赏誉”“品藻”等多个门类中,都记载了魏晋文人的清谈玄学和人物品藻活动,名流们手持塵尾,口吐莲花,妙语连珠,这种谈玄之风、人物品评之风,不仅表现了魏晋人的审美自觉,也展示了魏晋名士渊博的学识和善辩的水平,在这种谈玄风气影响下,晋人在生活中也充满了机智、风趣和幽默,读《世说新语》,还会受到智慧的启迪。


《世说新语》的语言简洁生动,隽永传神,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深深喜爱,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十分中肯。《世说新语》还提炼出许多含义隽永的文学语言,如“拾人牙慧”“一往情深”“咄咄怪事”“难兄难弟”“吴牛喘月”等。正如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中所说:“读之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如散文诗一般的语言,令人倾心耽味,流连不已。这种含蓄幽默、洗练隽永的语言风格,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


其次,《世说新语》是一部有实用价值的书。


《世说新语》以汉末、魏晋士人生活为题材,广泛反映了士族阶层多方面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情趣,可看作是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历史书籍。


全书内容大都采集汉魏以后的笔记小说和诸子、史传散文中的故事成分,将材料分成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共三十六门(类),一千一百三十则,以人物为中心,分门别类地记载了当时士人的真实生活,所记故事,涉及到社会政治、人情风俗、宗教哲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诸多方面,《世说新语》虽名为小说,实际上是一部具有史料价值的活生生的社会百科全书。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首先认定《世说新语》为中国小说之开端,但有些学者则提出《世说新语》是一部极具文学价值的史料笔记,正如《史记》被称为“无韵之《离骚》”的情景一样。刘孝标为《世说新语》作注,旁征博引,辨正是非,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醉酒,种种性格特征如任诞、简傲,种种人生追求栖逸、延年,以及种种嗜好如长啸、学驴鸣等等,在《世说新语》中都有生动的描写,鲁迅先生认为它“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尤其是了解魏晋玄学清谈的必读参考书。


《世说新语》作为记载魏晋文化和文人风度的重要典籍,对研究中国文化史、魏晋史、文学史,研究文学、中国哲学、语言学、家学、宗教学、氏族文化等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它也是一部优秀的古典笔记小说,特立独行的人物风采,传神如画的言行描写,隽永含蓄的语言风格,耐人寻味的哲理思辨,都是文学创作的楷模。


第三,《世说新语》也是一部较难读懂的书。


《世说新语》难读的第一点就是语言,《世说新语》语言不仅有简洁隽永的特点,同时还较多地运用了当时活的口语,当时人读之妙语横生,生动有趣,但由于时代久远,语言隔阂,一些词语今人读来却如雾中看花,难解难懂。


《世说新语》另一个难读的不仅是书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且人物称谓十分复杂,一个人常常会有多种称谓,有时用名、字或号,有时用官职称谓、谥号或郡望,如谢安就有“太傅”“谢太傅”“谢相”“谢家安”“谢公”“仆射”“文靖”等多个异称,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能一时理清。再加上简短的言行背后,隐含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如政治斗争、清谈玄学、家族关系等等,如果不是十分熟悉魏晋六朝历史,对几个字或几十个字的言行记录,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内容难以理解。


《世说新语》被称为百科全书是因为它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如天道自然、日月阴阳、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文化教育、战争军事、文学艺术等等,因此,要真正读懂该书,还需要有广博的学识。


阅读《世说》最难之处,还在于对时代精神的真正理解,《世说》受魏晋玄风的影响,其写作重在“得意忘言”、“意在言外”,读者要透过简约精练的语言,去发现那隐藏在语言文字之外的深层内涵及其精神。


总的来看,《世说新语》是当之无愧的传世经典,它生动形象地记叙汉末魏晋时期士人的言行,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时代的文采风流,故事内容富有情趣,语言精简隽永,妙趣横生,且蕴涵着深沉的人生感悟,尽展士人的内心世界,对后世文人的人生追求、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所记魏晋士人的逸闻趣事和文坛佳话,也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许多文人大家对它推崇备至,如宋高似孙《纬略》说它“极为精绝”,刘孝标不辞辛苦,引经据典,以浩繁的资料,为其作注;明胡应麟更是叹为:“古今绝唱”,鲁迅对其独特的风格高度评价“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毛泽东曾誉其为“字字值千金”,这样一部千百年来魅力不减的世界经典名著,值得我们用心去阅读、去品赏。

二、 《世说新语》的作者、书名与版本


(一) 《世说新语》的作者


《世说新语》一书,旧题为南朝宋刘义庆所撰,最早著录见于《隋书·经籍志》小说家类:“《世说》八卷,宋临川王刘义庆撰;《世说》十卷,刘孝标注”。当今较为流行的版本均沿用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和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中说法,即“宋临川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


刘义庆,字季伯,南朝宋人,生于东晋元兴二年(403),卒于元嘉二十一年(444)。祖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后迁居丹徒之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刘义庆为长沙王刘道怜的次子,宋武帝刘裕的堂侄,因刘裕少弟刘道规无子,刘义庆便过继给刘道规为嗣子,袭封为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


刘义庆的生平主要见于《宋书》和《南史》本传及其他刘宋皇室的本纪、传记。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又聪敏好学,在诸王中颇为出色,备受宋武帝、宋文帝的善待,高祖(即武帝刘裕)亦常称他为:“此吾家丰城也”。“丰城”,是指传说中的龙泉、太阿宝剑,因在江西丰城地下,后世常以“丰城剑”赞美杰出人才,武帝刘裕以此来称美刘义庆,可见他对义庆的爱赏程度,也可见刘义庆在宋宗室中的独特地位。刘义庆的政治生涯大约有20多年,根据《宋书》和《南史》的《刘义庆传》记载,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名士教科书:话说《世说新语》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刘义庆画像


第一时期,15—30岁,在朝廷和京畿(今南京市)任职时期。刘义庆政治生涯开始很早,13岁袭封南郡公,除给事,不拜。后拜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豫州刺史、督淮北诸军事等等,他真正开始做官,是在15岁。18岁时,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22岁时,转为散骑常事,秘书监,27岁,官加尚书左仆射,正式参与朝政,位极人臣。其时刘裕首开杀戮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猜忌和残害。刘义庆也因惧有不测之祸,乞求辞官外镇,不久解除左仆射一职。


第二时期,30—37岁,为官荆州时期。元嘉九年,刘义庆30岁,到荆州任职,为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加封中书令,进号前将军。在此八年,为政清明,给人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据《宋书·刘义庆传》,期间作《徐州先贤传》和《典叙》。


第三时期,37—42岁,江南时期。37岁时,从荆州刺史改任江州刺史,第二年,因得罪文帝刘义隆,改任南兖州刺史,在任四年。后因病还京,于元嘉二十一年(444)病逝于建康(今南京),时年42岁,朝廷追赠侍中、司空,谥号“康王”。


刘义庆虽然是一位王公贵族,但他性格谦逊,处事谨慎,生活检约,并且富于同情心,即使享受一些特殊的政治待遇,也从未有过奢侈铺张的举动,宗室中名声很好,《宋书》中说“(刘义庆)是为宗室之表”。为官一方,受到人们的爱戴,离任时很多人赠送礼物,他都一一谢绝。


名士教科书:话说《世说新语》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龙形玉佩


刘义庆还是一位勤奋的文学家。根据史书记载,“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因其本性不热衷政治,加之当时皇室内部权力之争十分复杂,为了全身远祸,于是召集文学之士,寄情文史,因此,说他是一个文人政治家较为恰当。


《宋书·刘道规传》记,刘义庆著有《徐州先贤传》十卷。为他祖籍彭城(原属徐州)的老一代贤达人士作传,弘扬美德善行,模仿班固《典引》著《典叙》。《南史·刘道规传》记载刘义庆还著有《集林》二百卷和《世说新语》十卷。《隋书·经籍志》中刘义庆名下还列有《幽明录》六卷、《宣验记》十三卷等,而今,除了《世说新语》之外,他的其他著作都已经失传。


不过《幽明录》残存数量较多,鲁迅《古小说钧沉》辑有二百六十五条。《幽明录》是一部具有很高价值的志怪小说,加之《世说新语》在志人小说中的标志性地位,在中国小说史上,刘义庆同他的作品一样,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世说新语》是何时编撰而成的?记载刘义庆的《宋书》里并没有关于《世说新语》一书的任何描述,由于成书时间久远,许多问题迄今尚无定论,比如成书的具体时间?其书的编撰者是否真的是刘义庆?这些问题,学界也存在争议。


首先,关于《世说新语》作者的问题。


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刘义庆)独撰说”,一是“成于众手说”。持“独撰说”观点的学者的证据之一是:刘孝标之后,从隋唐到明清,历朝历代的官私书目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崇文书目》《宋史·艺大志》《孙氏词堂书目》《郡斋读书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书的编撰者均认定刘义庆为《世说新话》的作者。


名士教科书:话说《世说新语》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刘义庆作品《幽明录》


刘义庆京尹时期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可以说对他日后编撰《世说新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通过各种文献线索的综合考证和萧艾《〈世说〉探幽》从刘义庆的政治生涯推测,两人的结论都认定刘义庆是原书作者。


明代的陆师道、清代的毛际可都对《世说新语》作者提出疑问,陆、毛认为《世说新语》是刘义庆“主编”,其门下的文学之士参与编撰。由于他身为临川王和官居要职的特殊身份,一度大力招揽远近的文学名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不少文人雅士集其门下,受到他的礼遇,很多人被委以官职,他们探讨文学,从而形成一个很有文学氛围的沙龙集团。因此,这本书并非完全出于刘义庆一人之手,而是众人参与的“集体作品”。鲁迅亦有相同的观点,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


然《世说》文字,间或与裴郭二家书所记相同,殆亦犹《幽明录》《宣验记》然,乃纂缉旧文,非由自造。《宋书》言义庆才词不多,而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则诸书或成于众手,未可知也。


鲁迅指出《世说新语》像《幽明录》《宣验记》一样“纂缉旧文,非由自造”,其中有些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