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情天子南唐李煜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才情天子南唐李煜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代言著
出版社:文轩在线
出版时间:2020-05-19
书籍编号:30615738
ISBN: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29230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历史名人
作者简介
代言,本名周林。四川南部县人。90后作家。作品散见:中国作家网、四川作家网、《西康文学》《南充日报》《作家文汇》《燕赵文学》《西部》等。
已出版:《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传》《漂泊在广州的日子里》
作者及作品被东方网、沈阳网、南方快报、长城网、香港卫视、中国江苏网、贵阳网、华龙网、新华报业网、凤凰网、中国网、西部网、解放网、搜狐、人民网、太原新闻网、21CN新闻、新民网、中国台湾网、商洛日报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新浪、黄河新闻网、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网易、《南充晚报》、腾讯、阆中网等媒体转载报道。
前言
我也不知为何要写李煜,他是帝王不假,但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众多,数不胜数,但他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的帝王。在才艺上能跟李煜媲美的只有后来的宋徽宗赵佶,但宋徽宗的才情远远不及李煜,在文学成就上更加没有可比性。
最终让我有毅力完成《才情天子南唐李煜传》这部书主要有两方面的动力,一方面是李煜的那几句诗词打动了我,“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还有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词帝的李煜他的遭遇是可悲的,亡国并非他所愿,只怨他无能,哪个皇帝都不希望祖宗江山毁在自己手上。另一方面,李煜的确有着太多的苦恼和困惑,他的一生极富传奇和悲剧色彩,他除了本性好色外,还算是位仁义之君。他虽然阴差阳错当了国君,但那并非他希望的,他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他不喜欢争权夺利,身边的政敌把他当对手,一个个挤兑他,他始终显得那样大度,不予计较,甚至逃避,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不想当皇帝的帝王之一。在我看来,这或许才是男儿本色,李煜他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有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但不是当皇帝。突然有种想为他立传的冲动,这种感觉很奇怪,很突然,也许我跟他有着夙世缘分吧,为他立传似乎成了我不可推卸的使命。
就这样,没有任何理由地写起李煜来,很快在电脑上敲了几万字,兴头正高的我终于在三个月后完成了这部长达十几万字的书稿。我给李煜立传虽然只是偶然决定,但其实我已经在心里酝酿了很久,不然也不可能一气呵成。我的才华有限,不知道能不能写好这部李煜传,但起码我要将李煜一生的思想和遭遇统统都表现出来,这样才不算辜负我的一番苦心,才不算辜负我这三个月来为了创作这部书稿所消耗的精力。呕心沥血终于取得成果,得以出版。
虽然李煜被他的政敌宋太宗所害,但是老天却给了他文采,最后让他流芳百世;而且还坐上了天下人都为之垂涎的帝王宝座,帝王这把交椅或许非他所愿,但也是他命中注定,虽然后来成为历史的牺牲品,但老天总算待他不薄。有两个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周娥皇和周女英深爱着他。李煜做过皇帝,先后拥有两位绝色佳人,同时成就千古词帝的地位,他是集天下好事于一身。我既然为李煜代笔,我就要将李煜一生的悲欢真实客观的体现出来,将他的悲喜都传达给世人,这样我才对得起老天爷赋予我的才华,对得起这个遗憾千古的悲情帝王。
如果有来生,我倒希望他不要投胎到帝王家,做一个普通人,再也不要卷入皇家的恩怨是非中来。最是无情帝王家,帝王家的生活如同行走在刀尖上,不适合像他这样的仁义君子。他的博爱之心,却让小人有了可趁之机,高处不胜寒,他又怎会是一群豺狼的对手?就因为他的善良,却让政敌觉得他是那样的懦弱无能。他要是投胎到百姓家,或许能苟全性命。这部书得以出版,倒是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由此,可以更好的将他的为人公诸于世,他一生的功过,就让后人来评判吧。
究其功过,李煜短暂的一生是既有功也有过。他的才华在五代十国时期相信是无人能及,不想最后却败给了赵匡胤,丢掉了大唐的江山社稷,追根朔源是因为他缺乏自信,没有帝王该拥有的霸道,他只是一味的逃避责任,逃避家庭责任,更是视数万江南百姓于不顾。做皇子的时候,为了不让文献太子李弘冀猜忌他,他选择了归隐,选择了游山玩水;做皇帝的时候,为了消除他在赵匡胤眼里的威胁,自贬仪制,故意装作是扶不起的阿斗,年年岁岁向大宋朝进贡,最后大唐的一座金山都被李煜给挖空了。整个南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祖宗把江山交到了李煜的手里,最后却成为李煜的殉葬品,李煜是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国中百姓。
但凡李煜有足够的自信,够宽的肩膀,多一点精力用在朝政上,少一点女儿私情,不一定会亡国。自古江南多俊秀,李煜身边的文臣武将更是不计其数,江南的财富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怎么说他都不该败给赵匡胤。李煜要是坚守这份家国责任,文有韩熙载等人辅佐,武有林仁肇等将领把门,加上他的经天纬地之才,外加点霸气,就算不求一统天下,但也无人敢欺。可惜,李煜与世无争的君子之风害了他,不求霸业,与世无争是君子行径,但这不适合帝王,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李煜一生的命运。他的性格要是生在百姓家可能会幸福。但是生在帝王家就有责任,对家国对子民的责任,李煜他只为了自己而活,却不知帝王本该属于天下人。李煜是成熟的,他终究成为一代词帝,明辨天下的善恶是非;但他同时也是不成熟的,他的不成熟表现在他辜负了祖宗托付给他的江山社稷,辜负了江南百姓对他的寄望。但凡李煜成熟一点,跟敌人对抗到底,这样即使败了,也会得到后人的敬仰。
我废寝忘食为他立下这部传记,虽然我的文采尚不能还原当年李煜的绝代风华,将他的品行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总算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他虽有才华,但他却忽略了人性,或许他非常了解人性,但却不知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臣民、政敌打交道,如何在芸芸众生中谋得一席生存的空间;他的悲哀之处,在于他不知道如何在人的世界生存,他更加不明白一个帝王的驭权之道。李煜死了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不知道他是否已经转世为人,但我希望他不要再任人宰割了,追求精神上的超凡脱俗没有错,但李煜他应该明白他还是一个活在现实中的人。
代言
2013年3月26日于成都
李煜的命运很悲惨,就因为他的与世无争,就因为他的仁义大度,不仅害得他丢了江山,丢掉了做人的尊严,更害得他丢掉性命。
第一章 帝王悲歌
一、昙花一现的皇帝梦
大唐景宗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哀帝李柷被废,次年被节度使朱温用毒酒赐死。唐王朝自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灭隋建国,截至唐景宗天祐四年(公元907年),长达两百八十九年的唐王朝彻底为藩镇所灭。天下遂分为五代十国,这是继魏晋南北朝以后的又一次大分裂。天下四分五裂,五代十国这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藩镇割据时代由此展开。
五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史称: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等十多个割据政权。只因五代王朝相继在中原更迭,故而被视为朝代。以上十国实际上远不止这些,只是这十国相对较大,构成影响。
梁是叛臣朱温灭唐后建立的第一个分裂政权,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后梁。朱温早年曾参加过震惊一时的唐末黄巢起义,黄巢起义彻底颠覆了唐王朝的统治,后来投降唐朝以后被赐名为朱全忠,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又被派为宣武军节度使。随后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东平王。天复元年(公元901年)进封梁王。此时的大唐已名存实亡。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朱全忠杀害宰相崔胤,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并诛杀宦官数百人,彻底消除了祸害唐王朝一百多年的宦官势力。不久,朱温又杀害了唐昭宗,立昭宗之子李柷为皇帝,庙号唐景宗,也是大唐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帝号唐哀帝。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又废除了哀帝,次年又毒杀了景宗,大唐彻底宣告覆灭。朱温因此成为千古罪人,他灭了唐王朝便酿成天下四分五裂的局面,百姓民不聊生。唐王朝在的一天,诸侯便不敢有称帝的念想,朱温开了头,其他诸侯便争先效仿,各自为王。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位梁太祖朱温做皇帝没多久便被自己第三子也就是后来的梁废帝朱友珪给杀害了,杀父弑君最后称帝。朱温四子朱瑱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帜讨伐梁废帝朱友珪,便又杀兄称帝最后却成了末帝,朱温家族实在可笑可悲。梁王朝是藩镇割据势力自然不被认可,也不能长久,一心想要立足中原,一统天下,称霸于各诸侯,常年与周边的晋国交战,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灭亡。历时十七年,经太祖朱温、废帝朱友珪、末帝朱瑱三帝终于被后唐所灭。
公元923年,梁被晋王李存勖灭后,建立唐王朝。李存勖即为唐庄宗,史称后唐。后唐庄宗李存勖是唐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儿子,沙陀族出身的李克用任命河东节度使期间,奉命驻守太原,被封为晋王。梁太祖朱温在位时,曾多次猜忌过李克用,几次想要暗杀李克用,都被李克用拼死突围得以逃脱,李克用最终与朱温势不两立、水火难容。朱温代唐称帝以后,李克用仍然用唐天祐的年号,故晋成为梁最大的威胁。李克用死后,儿子李存勖承袭晋王爵位。梁贞明元年(公元915年),梁王朝的河北镇守邺王杨师厚死,河北群龙无首,一时间陷入了空前的大混乱,李存勖便以晋王之尊率兵进军河北,平息河北内乱,形成梁晋对立局势。李存勖随即在河北魏州(今河北大名县)称帝,国号唐,定都开封,改元同光。同年,唐军灭亡梁,便定都洛阳。历庄宗李存勖、明宗李亶、闵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四帝,享国十四年,后唐王朝也是五代十国时期,疆域最大的王朝。
公元936年,后唐王朝被石敬瑭所灭,建立晋,史称后晋,石敬瑭是为晋高祖。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太原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做父,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在契丹皇帝的扶持下登基称帝,都城也在开封,经高祖石敬瑭、出帝石重贵二帝,历时十二年。石敬瑭是靠勾结契丹出卖后唐,建立起来的政权,这个人更无耻,说到底他是个卖国求荣的卑鄙小人。最后,石敬瑭的契丹皇父终究还是抛弃了他,终被契丹所灭。
汉,是刘知远建立,定都开封,史称后汉。刘知远也是沙陀部人,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1年)七月,任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晋开运三年(公元947年),契丹攻陷后晋都城开封,晋灭亡。刘知远曾有意向契丹称臣进贡,但中原人民坚决反抗契丹,就连各镇诸侯也拒绝与契丹来往,刘知远担心一旦向契丹称臣必然激起民变,于是他便采取了观望态度。晋亡后,刘知远为了不归降契丹,被迫自立,在太原称帝。辽兵北撤以后,刘知远随即出兵占领洛阳、开封,顺势收复了后晋未失守的河南、河北诸州,随后改国号汉。历高祖刘知远、隐帝刘承祐二帝,前后只有四年,是被后周所灭。后汉枢密院使郭威带兵反叛汉,攻陷开封,皇帝被杀,后汉告亡。
公元951年,叛臣郭威灭了汉,建立周,史称后周,郭威是为周太祖。后汉乾佑三年(公元950年),郭威以枢密使身份出任邺都留守。刘知远临死前为儿子选了几位有能力的辅政大臣,无奈朝中一些小人心怀不轨,将矛头对准了几位辅政大臣,对他们进行肆意的诽谤、攻击,并在隐帝面前进谗言,这才让汉隐帝刘承祐开始猜忌几位辅政大臣,便动了杀机。同年十月,汉隐帝诛杀三位辅政大臣,又派人去谋杀郭威,郭威不得已,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兵开封。最终攻陷开封,隐帝被杀,随后改元称帝。定都也在开封,经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恭帝柴宗训三帝,历时十年。五代王朝最终止于后周。
时任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谎报军情,在领兵抵御北汉和辽的进攻时,在开封东北四十里地的陈桥驿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灭亡后周。赵匡胤在手下部将的一致怂恿和推崇下,黄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赵匡胤便成了后来的宋太祖。中原再次得以统一,长达五十三年之久的藩镇割据时代宣告结束,宋朝正式接替了唐朝的统治。
与五代一时期的还有十国。十国政权由于盘踞中原以外,故不作朝代。十国之一前蜀开国皇帝王建,许州(今河南舞阳)人,少年时期本为地痞无赖,以屠牛贩私盐为业,当地人称之为“贼王八”。黄巢起义期间投身唐军,长安沦陷后他奋不顾身保护唐僖宗安全。后来被唐僖宗封为四川节度使、壁州刺史,唐僖宗收复长安后,王建升任御林军宿卫将领。唐僖宗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唐僖宗再次逃往兴元(今陕西汉中),任命王建为清道使。王建盘踞蜀中,势力逐渐向四周扩张,最终不满梁政权,自立为皇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定都成都。疆域包括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历高祖王建、后主王衍二帝,享国三十五年。
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公元925年后唐灭亡前蜀,以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入驻成都后,于公元932年杀东川节度使董璋,得东川领地。公元933年被封为蜀王。后唐闵帝应顺元年(公元934年)孟知祥称帝,国号蜀,定都成都,史称后蜀。疆域包括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