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仪器应用 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虚拟仪器应用 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校企合作编写,源于工程实际,基于主流软件和硬件构建典型实践项目。
作者:刘科,宋秦中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01
书籍编号:30613993
ISBN:978711158726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22557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职/高职
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虚拟仪器的体系结构及LabVIEW的编程方法。全书共3篇,即LabVIEW基本使用、基于LabVIEW的测控系统、虚拟仪器的综合设计,涉及14个项目,其中第1篇通过5个项目学习LabVIEW的基本使用;第2篇以基于PC-DAQmx虚拟仪器系统为内容,由5个独立的测控项目构成,项目内容由简单到复杂,从硬件构成到软件实现以及系统调试等,都进行了详细介绍;第3篇为4个综合设计项目,给出项目要求等信息,要求读者根据前两篇的内容自己设计测控系统,并给出参考设计。
本书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有边学边做的内容,也有需要读者自己设计的内容。书中对每个项目的硬件构成都进行了详细介绍,读者可以自己搭建。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等学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高校电子、电气等相关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虚拟仪器的初学者参考。
本书配有授课电子课件,需要的教师可登录www.cmpedu.com免费注册,审核通过后下载,或联系编辑索取(QQ:1239258369,电话:010-88379739)。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虚拟仪器应用/刘科,宋秦中主编.—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1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ISBN 978-7-111-58726-2
Ⅰ.①虚… Ⅱ.①刘…②宋… Ⅲ.①虚拟仪表-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Ⅳ.①TH8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306877号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 100037)
策划编辑:王颖 责任编辑:王颖
责任校对:王延 潘蕊 责任印制:张博
三河市宏达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2018年1月第2版第1次印刷
184mm×260mm·12.5印张·300千字
0001—3000册
标准书号:ISBN 978-7-111-58726-2
定价:39.90元
凡购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由本社发行部调换
电话服务
服务咨询热线:010-88379833
读者购书热线:010-88379649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网络服务
机工官网:www.cmpbook.com
机工官博:weibo.com/cmp1952
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
金书网:www.golden-book.com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电子类专业编委会成员名单
主 任 曹建林
副 主任 张中洲 张福强 董维佳 俞 宁 杨元挺 任德齐
华永平 吴元凯 蒋蒙安 梁永生 曹 毅 程远东
吴雪纯
委 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慧洁 于宝明 王卫兵 王树忠 王新新 牛百齐
吉雪峰 朱小祥 庄海军 刘 松 刘 勇 关景新
孙 刚 孙 萍 孙学耕 李菊芳 李福军 杨打生
杨国华 肖晓琳 何丽梅 余 华 邹洪芬 汪赵强
张静之 陈 良 陈子聪 陈东群 陈必群 陈晓文
邵 瑛 季顺宁 郑志勇 赵航涛 赵新宽 胡克满
胡 钢 姚建永 聂开俊 贾正松 夏西泉 高 波
高 健 郭 兵 郭 勇 郭雄艺 黄永定 黄瑞梅
章大钧 彭 勇 董春利 程智宾 曾晓宏 詹新生
蔡建军 谭克清 戴红霞
秘 书长 胡毓坚
副秘书长 魏 巍
出版说明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机械工业出版社组织全国60余所职业院校(其中大部分是示范性院校和骨干院校)的骨干教师共同策划、编写并出版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系列丛书,已历经十余年的积淀和发展,今后将更加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文件精神,致力于建设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需求的教材体系,打造充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新型精品化教材。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涵盖计算机、电子和机电3个专业,目前在销教材300余种,其中“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累计获奖教材60余种,更有4种获得国家级精品教材。该系列教材依托于高职高专计算机、电子、机电3个专业编委会,充分体现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其内容和质量颇受授课教师的认可。
在系列教材策划和编写的过程中,主编院校通过编委会平台充分调研相关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认真讨论课程教学大纲,积极听取相关专家意见,并融合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吸收职业教育改革成果,寻求企业合作,针对不同的课程性质采取差异化的编写策略。其中,核心基础课程的教材在保持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增加实训和习题以及相关的多媒体配套资源;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则强调理论与实训紧密结合,采用理实一体的编写模式;涉及实用技术的课程则在教材中引入了最新的知识、技术、工艺和方法,同时重视企业参与,吸纳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此外,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对部分课程进行了整合和优化。
归纳起来,本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条主线来设计教材的结构、内容和形式。
2)合理安排基础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比例。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适当增加实训环节。
3)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论述容易理解、清晰简洁,多用图表来表达信息;增加相关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4)教材内容紧随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更新,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案例等引入教材。同时注重吸收最新的教学理念,并积极支持新专业的教材建设。
5)注重立体化教材建设。通过主教材、电子教案、配套素材光盘、实训指导和习题及解答等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服务水平,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速度很快,加之我们的水平和经验有限,因此在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和疏漏。恳请使用这套教材的师生及时向我们反馈质量信息,以利于我们今后不断提高教材的出版质量,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更适用的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前言
虚拟仪器技术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测量与控制、电子测试和自动化等领域,它是计算机技术与仪器技术深层次结合的产物。它利用了高性能模块化的硬件,结合了高效灵活的软件,具有传统仪器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虚拟仪器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功能上不断加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在虚拟仪器技术领域,应用较为普遍的软件开发环境是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I公司)的LabVIEW。
本书以LabVIEW为蓝本,以实践项目为内容,把虚拟仪器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项目案例由企业工程师提供,由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
本书共分为3篇、14个项目,第1篇LabVIEW基本使用和第2篇基于LabVIEW的测控系统为必修内容,参考学时为60~70学时;第3篇虚拟仪器的综合设计可作为学生的课程设计、大作业等。
本书由苏州市职业大学与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开发,苏州市职业大学刘科、宋秦中主编,宋佳、李甫成、应俊共同编写,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了部分资料和项目案例。全书由刘科统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使用本书的师生和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
编者
第1篇 LabVIEW基本使用
项目1 认识LabVIEW
1.1 任务1 认识虚拟仪器
1.1.1 虚拟仪器简介
在了解什么是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ation,VI)之前,这里先简单回顾一下仪器技术的演进历程。在测试、测量领域,仪器经历了与电话类似的发展过程。它们或者被植入CPU、内存中,安装上软件,具备了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或者被拆解开来,取其核心部件插入到计算机中去,使计算机具备测试功能。这两种发展方向都使得仪器的功能更强大,速度更快,而其区别之处在于,把仪器移植到计算机中,更多考虑的是降低成本;而把计算机移植到仪器中,则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仪器小型化的需要。
在计算机运算能力强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以“虚拟”为前缀的各项技术开始纷纷出现,比如虚拟现实、虚拟机和虚拟仪器等。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表现真实世界;虚拟机是指在一台计算机上模拟多台计算机;虚拟仪器是指在计算机上完成仪器的功能。虚拟仪器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NI)提出,虚拟仪器是相对于传统仪器来说的。在传统的实验室里做各种物理/电子学实验时,常常用到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它们每台仪器就是一个固定的方盒子,它们所有的测量功能都在这个盒子内完成,这就是所谓的传统仪器。而进入到虚拟仪器时代,这种单一功能的方盒子开始逐渐被计算机所取代。
用户看不到传统仪器的方盒子的内部,更无法改变其结构。因此,一台传统仪器一旦离开生产线后,其功能和外观就固定下来了。用户只能利用一台传统仪器完成某个功能固定的测试任务,一旦测试需求改变,就必须再次购买满足新需求的仪器。而虚拟仪器技术就是利用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结合高效灵活的软件来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自动化应用的。灵活高效的软件能帮助用户创建完全自定义的用户界面(传统仪器的软件通常被称为固件,无法由用户改变),模块化的硬件能方便地提供全方位的系统集成(传统仪器就是一个个单独的盒子),标准的软硬件平台能满足用户对同步和定时应用的需求(传统仪器的平台各个厂商各不相同)。
虚拟仪器技术除了基础的信号采集部分,其他软硬件全部采用通用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这些通用的软、硬件设备可以低廉的价格进行升级,或者被使用者按自己意愿进行配置。比如,在虚拟仪器上,用户可以通过升级CPU来加快仪器的处理速度,可以自己编写程序来改变仪器的测试功能和交互界面。图1-1给出了传统仪器与虚拟仪器之间的结构对比。我们很容易在图1-1b中找到虚拟仪器所独有的灵活高效的软件、模块化的硬件以及标准的与通用PC相兼容的软硬件平台。
图1-1 传统仪器与虚拟仪器的结构对比
a)传统仪器 b)虚拟仪器
在后面的项目中将介绍如何构建一个典型的虚拟仪器测控系统,这里首先来认识一个常常与“虚拟仪器”成对出现的名称——LabVIEW。在很多情况下,LabVIEW容易和虚拟仪器混为一谈,这里有必要着重指出,虚拟仪器技术依赖于灵活高效的软件+模块化的硬件+标准的软硬件平台,而LabVIEW是灵活高效软件的最重要代表之一。
1.1.2 LabVIEW简介
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ing Workbench,LabVIEW)是NI创立的一种功能强大而又灵活的仪器和分析软件应用开发工具,它是一种编程语言,与其他常见的编程语言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图形化的编程环境。
常见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等)都是文本式的编程语言。文本语言是抽象的,但是效率高,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含义。而对于使用者而言,无疑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精力去熟悉精通这些语言。
对于大多数的工程师,尤其是非精通软件的工程师,他们的精力更多的是投入在所希望实现的功能上,而非编程语言的掌握上。NI提供的这样一款图形化的编程软件,恰恰符合了这样的需求。对于软件初学者,LabVIEW只需要两、三天便可以入门,工程师就可以运用LabVIEW来实现很多简单的功能。
LabVIEW不但在设计程序前界面部分使用了图形化的方式,在程序代码的编写和功能实现上也使用了图形化的方式。由于LabVIEW采用的是图形化开发环境,所以也经常会被称为G语言(Graphical Programming Language)。LabVIEW不仅可以应用于测控行业,而且被广泛地用于仿真、教育、快速开发、多硬件平台的整合使用等方面。同时LabVIEW还支持实时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如FPGA等)。
1.2 任务2 认识VI
1.2.1 VI简介
VI有两个含义,其一是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的缩写(虚拟仪器是一门技术,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