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诗词去旅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跟着诗词去旅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诗风词韵,装帧着流年的水色山光。与诗词相伴,共游湖光山色,静看岁月往来。
作者:郝娟菡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01
书籍编号:30613896
ISBN:9787220114588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36234
版次:1
所属分类:生活休闲-旅游地理
前言
当月光漫洒窗前,远山的青黛揉进了大足的斑斓,山城雨夜,李商隐仍呢喃着思恋;当胧月轻歌翠羽,天外的烟雨氤氲了岱庙的苍红,泰岳峰巅,杜甫总叨念着中原。
一首诗,一阕词,一个世界。或许,因为一首诗、一阕词而恋上一个地方,的确有些冲动,但是,有的时候,冲动一下,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被铅灰色圈禁的眸,最渴望的,永远都是山巅那一抹翠金;被黑白色桎梏的心,最希冀的,无外便是湖畔那一缕青红;生活将我们锁缚了太久太久,以至哪怕只是窥见了诗中一角的倾城、词里断续的绝丽,我们依旧愿意竭尽全力去追逐、去探索、去镌刻、去铭记。
追随着诗词的脚步,我们总能在不经意的时候相遇一份期待已久的感动。
月落霜天,乌啼辗转,载着满满一船枫红的客舟,在姑苏城的烟雨中,摇落了《枫桥夜泊》的张继藏在留园春深中的所有烂漫;琉璃青空,水墨残红不泯的桂香间,涌动着《忆江南》的白居易在钱塘潮头描绘的倾城之景……
无论是词语诗章中的画桥烟雨、田篱秋菊装点了我们的向往,还是我们早就盼着与流转在岁月里的风景来一次经年之后的相逢;无论是笔尖蜿蜒的清风朗月、雄山秀水交织了我们的憧憬,还是我们早就想着在春秋的转角与一份份被记录的美好来一次不期而遇,其实,都很好。
来吧,来和《跟着诗词去旅行》一起,掬一束亘古的桃红,泛舟诗海,漫步词山,寻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远方,求一段冀而不得的深情吧!
曾经,
它是皇权的宠儿,
政治风云的见证者,
如今,
它洗尽铅华,以端庄的姿态,
旁观这个城市的繁华。
旖旎温婉的水乡,
是很多人的梦想之地,
那惬意的时光,
夹在温润的河风中,
氤氲在你眼前。
粗干虬枝、伞盖如云的胡杨,
将金黄的叶片在狂风之中挥舞,
阐释着生命的顽强与辉煌,
大漠烽烟中的伟大生命所缔造的壮美,
撼人心魄!
Chapter 1 红尘紫陌,诉不尽光辉岁月
北京 万千宠爱于一身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黄金映幽燕,蓟北有雄城,千古兴亡事,不过酌秋风。昔日,陈子昂登幽州台,谱下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生命悲歌;如今,“独怆然而涕下”之名士已化亘古,那依旧耸峙在北京大兴旧地的高台却在“天地悠悠”之间,将千年的时光拼接成了一首独属于“幽州故地”、千年帝都——北京的绝世赞曲。
故宫午门
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规定。皇帝出午门祭祀坛庙时鸣钟,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
关于北京,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这是一个承载了中华民族无数光荣与梦想的城市;是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却又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的城市;是一个将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融合得淋漓尽致的城市。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种种头衔和层层光环实在太过夺目,几乎让人们忘记了它也有着真实琐碎的人间烟火。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北京游的“重头戏”早已不只是长城、天安门了,这座不断蓬勃发展的城市,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新地标。三里屯太古里就是其中的典型,2008年,它在遍布着老胡同的东四十条拔地而起。近几年炙手可热的建筑设计师隈研吾一手将它打造成拥有19座独立建筑的现代建筑群。开放式的场地被别具风格的线条切割成不同的空间,加上庭院、花园和四通八达的胡同,曾经古老的胡同群立刻焕发出新的生机。
当然了,北京城里还拥有那些在永恒的历史长河中焕发无限生机的传统文化精髓,故宫就是其中之一。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王朝的皇宫。24个皇帝曾经在这里运筹帷幄,主宰着华夏芸芸众生的命运。故宫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木质结构,雕梁画栋,青石白底,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故宫的格局极为规整,分别由正门、东门、西门、北门把守四方。静静的金水河环绕其间,如同一面明镜,映照着日升月落与沧海桑田。故宫博物院里有着无数瑰宝:珐琅器、唐三彩、汝瓷、钧瓷……它们如同一首首直抒胸臆的诗,将泱泱华夏的文明集于具体的形色间,美不胜收。
颐和园石舫
圆明园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无数殿堂、楼阁、园林被回廊串联起来,连绵的林海与青山碧水环绕四周,站在万寿山上俯瞰这庞大的园林,恍惚间,它似一块琥珀,将瑰丽的四季景色与河流一般绵延的历史凝固其间。夏季,在这座昔日帝王的夏日行宫中泛舟赏荷,是来北京必做的事之一。阳光将一池湖水染成金色,绵延的长廊像一条彩带飘荡在湖水中。
毗邻颐和园的是圆明园。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年间,由长春园、绮春园和圆明园组成。众所周知,英法联军在1860年将整个圆明园洗劫一空,还焚毁了如今已难觅踪迹的园林与木质建筑。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圆明园,虽然只有断壁残垣,但昔日的光辉依然在阳光下依稀可见。这曾经在清王朝占尽天下风光的园林如今沉睡在风雨之中,沉睡在现代北京的旧梦之中,它将历史的尘埃埋葬在春天的野草和秋天的落叶中,再不肯说,再听不见。
在北京,另一个不得不去的地方当属后海。后海也称什刹海,虽然叫海,可事实上它只是一潭湖水。在很多人看来,后海是北京现代与传统两种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后海的传统,不仅在于这里有鼓楼、石桥、湖水,更因为在后海还硕果仅存地保留着真实的胡同生活。胡同口,红漆木门虚掩着,檐铃正随风响起。在后海,日常生活仿佛被浓缩了,既真实,又极富观赏性。
每一个来到后海的人,恐怕都要羡慕住在后海边上的人。清晨,当阳光射进四合院的天井,人们便慵懒地起床,在院子里洗洗涮涮。推开院门已是晌午时分,那些极具北京特色的小吃——炒肝、爆肚、卤煮、馄饨,已经冒起热腾腾的白气,还有酸甜可口的老酸奶,在陶瓷瓶子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下午,在胡同深处随便找一家咖啡馆坐下,与小说和猫为伴,几个小时的时光轻得仿佛一片羽毛。夜幕降临时,后海边的酒吧就像烧开水般渐渐发出声响,当夜色完全吞没了这片奇异的空间,这水似乎也烧至沸腾。甜美的、沧桑的、嘹亮的、低沉的、漂泊的、安静的……各种风格的音乐像糖浆一样从无数个酒吧门口缓缓流出,调制成了一杯独特的鸡尾酒,只需喝一口,听一声,便可醉倒在湖边。
这慵懒、这逍遥自在,或许就是“京韵”吧。如果你要真正感受后海的美,或者说感受北京的美,最好能做一条金鱼,24小时都睁大眼睛,才能不错过这里的每个精彩瞬间。
遇见·诗词里的远方
北京的万种风情
北京无疑是中国人文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其中故宫、颐和园、圆明园、天坛等记录了明、清王朝的辉煌和传统文化的繁盛。而八达岭长城更是将金戈铁马的岁月一一再现。如今北京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新地标,吸引着年轻人的眼球,比如欢乐谷、798艺术区、什刹海、三里屯太古里、五道口等。
北京郊外的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雄奇险峻,也值得一看。
西安 品不尽的古都风情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水墨淡染映青山,金城千里歌琅嬛。那一年,那一日,灞桥的风吹落了华清的花,大明的月洒遍了芙蓉的雨。帝王一命,骁骑漫卷,“山顶千门次第开”,马踏烽烟,“一骑红尘妃子笑”,只缘“荔枝来”。或许,当《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在杜樊川笔下隽永成绝响的时候,红颜倾国亦祸国;春秋改易、岁月如恒,而今,再咏佳篇,我们念念不忘的却只有那生死相栖的帝王深情,那洁白无瑕的纯纯爱恋,那“回望绣成堆”的繁华绚丽,那流连不尽的长安风情……
秦始皇兵马俑
西安是一座古老而神奇的城市,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13个王朝曾在此建都,将繁盛与衰败镌刻在这苍茫大地上,在岁月长河中绽放出温柔而坚定的光芒,使得这辽阔的渭河平原散发出浓郁的浪漫色彩。西安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而这些遗迹无法用某一种风格来界定。无论是秦始皇兵马俑、大明宫,还是秦始皇陵、乾陵,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想象力。
兵马俑想必是西安最为人熟知的景点了,人们对兵马俑规模之庞大、创意之精妙而感到无比震撼。如今,兵马俑坑已有3个坑洞被发掘。
兵马俑的艺术价值不言而喻。这些宏大的艺术作品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创作的,手法细腻逼真。陶俑的神态表情迥异,装束各有不同,就连发饰和手势也各有自己不同的含义。走进展厅,你一定会误以为闯进了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士兵们披坚执锐,气势磅礴。虽然他们是没有生命的陶俑,却让人恍惚中听到战马嘶鸣,以为鏖战在即。
相比兵马俑,西安古城墙是一部活的历史书。西安古城墙是明初在唐朝长安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墙为防守而建,自唐朝之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元几代,规模没有大的改变。西安古城墙有吊桥、护城河、闸楼、箭楼、女儿墙等建筑工事,构成了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看着这座城墙,你会感叹几千年前那些金戈铁马的场面是何等激烈,又是何等轻易地被人们遗忘在历史长河中。
除了举世闻名的古代建筑,在西安的街头巷尾还散落着无数绚烂的时光印记,在老百姓的寻常话语中蕴藏着数不清的传说,这些都能让你为之动容,让你想要了解城市背后的故事。
遇见·诗词里的远方
古老的西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陕西历史博物馆再现了几个王朝的辉煌。大唐芙蓉园、小雁塔和华清池,都非常值得游览。
西安郊外也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这其中包括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阿房宫遗址、鸿门宴遗址等。此外秦岭野生动物园的丛林野趣和华山的巍峨景观也具有极高的游览价值。
南京 梧桐绿荫里的城市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初柳淡拂衣,闲花落清月。“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风动“酒旗”,杜樊川静坐南窗、笑品嫣红,慨“南朝四百八十寺”,叹“多少楼台烟雨中”。笔落锦绣,道尽了江南无尽的春色。春色满穹庐,白云话苍狗,梧桐疏枝,飞絮盈雪,星星点点的雨,早斑驳了岁月的城垣。南朝晚钟不再,金陵旧都,却仍有钟山横斜晚秋、玄武潋滟冬雪、栖霞轻笼莫愁、长歌唱断琵琶、一曲悠吟夫子……
明孝陵秋日风光
南京眼步行桥夜景
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让南京的沉痛再一次映现于国人的脑海里。在一些诗词中,南京是一座充满了悲情的城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对秦淮河畔的烟花女子流传最广的描述;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还有“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又无不透露出这座城市的凄美与苍凉。
高大的法国梧桐,是南京最常见的树。盛夏时节,树枝在半空中交合,为城市撑起一把绿色的大伞,抵挡毒辣的夏日艳阳。浓荫下的玄武湖里,是绽放的荷花,那藕荷色的花瓣密密实实,随风摆动,像一道道优雅却狂热的巨浪,让那些只见过荷花高洁宁静一面的人不禁大呼意外。在南京,找一个可以俯瞰玄武湖的旅馆小住,登高远眺,城市的房屋参差不齐,错落有致,那鲜活的生活气息可以让人将跌宕的前尘往事远远地抛诸脑后。长居于此的人们或许难以像此刻的游人这样,轻易就能捕捉到城市苍凉的血脉和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历史典故。城市的外围,是空蒙的青山和苍翠的松柏,如同一座永远焕发着生机的城墙,守护着城市和芸芸众生。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秦淮河畔
夜晚,秦淮河水静静地流淌,河畔古色古香的客栈默默守候着城市里最后一片宁静。
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注定了我们要在淅沥的雨中与南京城相遇。细雨中,若是能效仿古人秉烛夜游,游览夫子庙,该是怎样一番情怀?夫子庙彼岸,是游人如织的秦淮河。不难看出人们“蓄意”要再现昔日繁盛的秦淮胜景,只是如今这热闹非凡的漫天霓虹,让夜色多了几番艳俗,反倒少了金陵独有的风韵。也罢,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风格与特点,谁也不能奢望逃脱这宿命。夜晚的秦淮虽已不似当年,好在月光依然皎洁,骈四俪六依然隽永,那就借着这清明的月光怀古一番吧。
或晴或雨,来到南京都免不了要上雨花台走一遭。据说,梁武帝时,曾有高僧云光法师在今天的雨花台处诵经弘法,望普度金陵众生。云光法师的坚持与虔诚感动了上天,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时间,天花纷纷坠落地面,落地的花瓣化作美丽的石子,雨花台由此得名。这传说实在美丽,若是在细雨中,雨花台的气质便更加让人感觉真切。踏着青石板一路走去,沿着山道能看到许多小贩懒散地贩卖着美丽的雨花石。但是雨花石真的该被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吗?或许,这样灵秀的石头还是留在这青山细雨中,才能永远保持它的灵动与鲜活。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
都说湖泊是城市的眼睛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