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脑子够用吗?剑桥的9堂趣味脑科学课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我们的脑子够用吗?剑桥的9堂趣味脑科学课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出其不意的冷知识拯救你的好奇心,与剑桥学者一起探索稀奇古怪的脑知识吧!
作者:(英)亚历克西斯·威利特(AlexisWillett),(英)珍妮佛·巴内特(JenniferBarnett),颜雅琴,谢晴等译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01
书籍编号:30613378
ISBN:9787559445117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89817
版次:1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科普
感谢格雷厄姆,如果没有你,就不会有这本书。感谢卡西迪,拜你那些欢乐的打扰所赐,我不得不破天荒地好好管理我的写作时间!你们是最棒的!
——亚历克西斯·威利特
感谢格雷戈,以及你与我分享的那些古怪又精彩的思想。
——珍妮佛·巴内特
致谢
本书能够付梓,多亏了诸君的慷慨相助,许多朋友拥有比我们丰富得多的脑科学知识。特别感谢格雷厄姆·默里(Graham Murray)、劳伦·韦斯(Laurie Weiss)、西蒙·凯尔(Simon Kyle)、弗格斯·格雷西(Fergus Gracey)和玛姬·亚历山大(Maggie Alexander)能够拨冗参与我们的专家访谈,也十分感谢你们能够不吝在本书中分享自己的精彩思想。非常感谢为我们提供重要建议的朋友们:安娜·巴尼斯(Anna Barnes)、亚历克西亚·巴拉尔(Alexia Barrable)、尼克·沃尔什(Nick Walsh)、乔尔·沃尔姆斯利(Joel Walmsley)、罗斯·朗维尔(Ross Rounsevell)、莉齐·葛柔思(Lizzie Gross)、亨利·艾特肯(Henrie Aitken)和胡安·桑切斯-卢雷达(Juan Sanchez-Loureda)。
本书存在的任何纰漏都与他们无关,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疏忽。
最后,感谢亲爱的家人和朋友,他们为此书付出了极大的热情与支持(希望他们能站在排队买书的最前列!)。
格雷厄姆·默里博士的观点
格雷厄姆·默里博士,剑桥大学精神病学系讲师,英国剑桥大学和彼得堡国立卫生信托基金会CAMEO早期精神疾病服务中心名誉顾问。
格雷厄姆身兼两个重要角色,既是科研人员,又是临床医生。作为一位神经科学家和精神病学学者,他对脑成像技术很感兴趣。格雷厄姆的研究重点是认知和脑的毕生发展,以及精神疾病的生理基础。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他主要关注“精神病早期干预”领域,也就意味着专攻首次患上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年轻患者。格雷厄姆就是上文那段谈话里涉及的两位精神科医生之一,共同主持着上文提及的那项研究。
作者:那么,格雷厄姆,跟我们聊一聊你的研究吧。你在研究些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它?
格雷厄姆:我们对精神分裂症是否存在不断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很感兴趣。事实上,长期以来,精神科医生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这是因为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会逐渐加重,也就是说,他们的认知障碍越来越严重,症状越来越明显,应对需要心理功能的日常活动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有些问题会日益恶化,导致患者无法独立生活,需要住在有24小时看护的场所。目前还不能确知为什么有些病人的病程不断恶化,但有种由来已久的理论认为,这可能由进行性脑萎缩引起。
所以我们想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容量是否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少。然而,我们已经知道,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人的脑容量都会逐渐减少,所以我们需要测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容量降低率,与没有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组进行对比。我们从临床经验中得知,即便都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情况也大不相同,在疾病的影响下,有些患者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残疾,也有一些患者能够完全康复。因此,我们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变化的变异性很感兴趣。我们专门研究了药物是否与脑容量降低率的增减有关,脑容量降低量较大的患者是否会出现相应症状,或者说,认知功能是否会变得比其他患者更差。
我们对每个人都进行了两次脑扫描,间隔大约9年。我们采用了计算机程序来计算两次扫描之间的脑容量降低程度。最后发现,平均而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萎缩率比对照组高,萎缩程度则与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量相关。
作者:对于这个结果,你和同事们感到惊讶吗?或者这就是你们预期的结果?
格雷厄姆:在刚开始研究时,我们没有期望过得到这一结果。因为以前有许多研究者声称药物有神经保护作用,并且能够防止脑容量降低。这一研究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我们得到结果的时候,另一组艾奥瓦州的研究者已经得到了同样的结果。所以,实际上我们有效地重复证实了他们的研究。
作者:考虑到上述结果,你认为脑会继续发生什么变化?
格雷厄姆:最简单的解释是药物会加速脑萎缩。然而,我们这种纯粹的观察研究很难证明因果性。可能是因为最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也最严重,为了帮助这些重症患者,临床医生不得不将药物处方的剂量不断增加。我们知道,药物的剂量越高,脑容量降低的程度也越深,但我们无法确定脑容量降低是由于大剂量药物的作用,还是因为这些病人(即最严重的病人)的脑本来就更容易萎缩。换句话说,你不能把药物与疾病对脑的影响分离开来。
作者:你认为脑萎缩对人有显著的影响吗?这是你在临床工作中会考虑的问题吗?
格雷厄姆:我们发现,脑萎缩的程度与认知功能变化没有关系。换言之,脑萎缩对心理表现没有明显的影响。精神分裂症并不是痴呆症那样典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我们认为,在痴呆症中,脑萎缩会导致疾病的临床进展,但在精神分裂症中就不太清楚了。如果你认为脑萎缩永远是坏兆头,那就想得太简单了。在某些情况下,脑的特定部位出现萎缩似乎是有益的。举个例子,在正常发育中,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脑灰质会逐渐减少(但白质会增加)。有研究发现,在青春期早期,灰质减少量最大的儿童在智力功能方面发展得也最好。回想一下我们的研究,乍一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萎缩率很高,似乎很可怕,但这也可能是一种脑适应的过程,甚至可能是有益的。
因此,你现在可能会发现,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使用像脑容量降低这样的指标一般不是特别有效,因为目前还不完全清楚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脑容量降低在个体层面说明了什么?在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一问题之后,未来我们也许可以结合这种测量方法,用以告知病人应如何护理。
作者:你认为我们实际上究竟需要多少脑子?
格雷厄姆:看起来,大多数人似乎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脑子,尽管我们的脑在30岁左右就会开始日渐萎缩。可这并不是说这个过程是无害的——这最终可能引发无法补偿的损失,在某一个节点,心理功能可能会突然下降。我们还应该记住,这不仅仅关乎脑容量,也跟脑的工作效率有关。这可能涉及脑部不同区域的连接程度,信息流动的有效性,脑中重要的化学讯号物的平衡。因此,答案也许是:在理想化的状态下,我们需要自己全部的脑,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有能力适应脑的变化。
前言
处理问题
砰!宇宙出现了。然后猿人诞生了。猿人不断进化,脑不断长大,之后体型缩小了一点儿,就变成了我们。诚然,关于人类如何诞生这一问题,这不是最科学的简介,显然还有很多别的事情发生。但我们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我们的脑长大了这么多?现在的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脑子吗?以后呢?
开始进一步探讨之前,我要特别提一下,为什么我们会想到这个问题——人类需要多少脑子?这源自偶然听到的一段对话,发生在两位杰出的精神科医生之间。当时,医生们在讨论一项研究的结果,脑部扫描显示,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期间,会出现脑萎缩的症状。他们想知道这种萎缩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而这项研究并未记录相关结果。这引发了一场争论,如果没有进行脑部扫描,个体会发现自己脑萎缩了吗?换句话说,脑萎缩真的重要吗?由此,我们开始思考,脑萎缩仅见于这项研究之中吗?除了这些患者,我们一般人也应该担心自己的脑子会出什么问题吗?
实际上,脑萎缩并不罕见。一个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坏消息的事实是,从35岁左右开始,我们的脑就开始萎缩了。好消息是,我们通常对此毫无察觉。怎么会这样呢?我们想知道,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其实不需要那么多脑子?
我们人类都有脑。诚然,在“一部分真人秀节目参与者和政治家到底有没有脑子”这个话题上,人们争论不休。但无论如何,我们确实都有脑。这些颤颤巍巍的细胞和连接,高居身体的最顶部,精密而微妙地控制着我们的每一个动作与思想。它是一个极度复杂的器官,比身体中其他任何器官都要复杂,对我们的一切都负有责任。尽管不同种群的人类形态有很大差异,健康、发育完全的脑结构却几乎是一样的。
现代人脑由许多关键部分组成,大致可以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每一部分都有很多组件(我们试图用一张基本结构图方便你理解,见图1)。大脑是脑中最大的一部分,通常,当我们想到“脑”这个词,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这一部位,它看起来就像一团宛如皱缩海绵的香肠。小脑比大脑小得多,位于头的后部,大脑的下面。脑干则位于小脑的前面,大脑的下面。然而,毫无疑问,这只是关于脑解剖结构最简单笼统的概述。
将动物界的平均头身比例应用在人类身上,根据人类的身体大小推算出的脑尺寸,远比实际上小许多。有人认为,为了让如此庞大的脑得以存在,人类的婴儿必须比其他物种出生得更早。因此,人类新生儿非常弱小,无法觅食,也无法逃离危险。从生存观点来看,这是种非常不合理的现象。所以,为什么人类要进化出这样的脑?尺寸特别大的脑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图1 脑的主要结构
脑是我们所知最复杂的系统。在人生下来的第一年,这一硬件设备的体积就增大了2倍,此后,它会对每一项新的生命经验做出反应,不断地在微观层面上重塑与重设自己。一部分生命经验(如教育)会导致脑细胞增多,脑体积变大。而另一部分经验(如饮酒,甚至是正常老化)会导致脑细胞死亡,并且无从替换。平均而言,脑比较大的人,脑功能比较强,寿命也比较长。然而,在人类这一物种内部也存在很大区别:男性的脑比女性大10%左右;为了更好地保存热量,祖祖辈辈生活在较冷地区的人的头和脑都更大更圆。这些“硬件”上的差异带来的影响,也会经过“软件”差异调整:脑功能的峰值不仅仅取决于脑的大小,也关乎使用的效率。
与神乎其神的传言不同,我们其实使用了10%以上的脑,但即使是现代神经科学,也无法准确地测量我们每一次,或终其一生究竟使用了多少脑子。我们已经知道,哪怕是大得惊人的一部分脑组织受到损害或破坏,许多似乎起着核心作用的脑功能(例如语言、思考和情感)也不会消失。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如果失去了一些部位的部分脑细胞,自己压根儿也不会发现?
无论是为了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有更深入的理解,还是对脑的错综复杂与无数秘密惊叹不已,人们对脑和心灵的痴迷永不止步。尽管已有许多作家试图展示思维的内在运作和精神成就的辉煌灿烂,但本书试图挑战你对脑的不同看法。我们不仅关注脑能做的许多奇妙的事情,还要探索,如果缺失了一部分脑,人类是否还能生活得很好。
这本书究竟讲了些什么?为什么值得一读?
本书旨在揭示人脑的能力——在最理想和不理想的条件下,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并考虑它能做些什么。本书展示了一些有趣的假设,精彩的个体经验和专业的学术观点。为了让你阅读得更清晰,我们将整本书分成了4部分,可以概括为:第1部分,我们是谁,我们何以发展至此;第2部分,脑的正常变化;第3部分,如果脑中的事物出现了异常状况会发生什么;第4部分,脑会将我们的一生及超越生命的事物引向何方。
我们会反思人类进化史,思考最初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庞大的脑,是什么将我们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然后,我们将考虑,从生存的基本需要到人类成就的最高层次,工作中的脑需要做些什么。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会探索贯穿整个人类生命的发展证据,浅谈脑损伤、异常发展和退行性疾病的影响。我们会探讨脑尺寸和结构的正常性别差异,以及在人群中,脑的生物学、智力和其他认知功能之间关系的意义。通过观察脑功能的正常变化,并与那些不具备完整脑功能的人一起评估,我们开始沉思,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脑子?脑子出现的一点点萎缩,到底有没有什么危害?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凝视着魔法水晶球,试图看见脑在未来的可能性——我们将拥有最理想的营养、教育和医疗条件,还可能会挖掘出一系列潜能,包括替换或重新设计有缺陷、老化了的脑细胞。
本书不仅包含我们的一面之词。许多脑科学专家分享了与本书主题有关的看法,并且非常友善地同意我们在此展示出来。不要说我们不宠你哦。在这本书中,你将读到许多访谈,分别来自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神经学家以及从事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相关工作的人士。他们提供了许多与脑有关的迷人见解。
不过,我们也希望你做一点认知练习和相关工作作为准备。当你阅读这本书时,我们希望你不断问自己:我们到底需要多少脑子?我们会提供事实、数据、案例、假设情境、专家意见和科学原理来武装你的思想。我们会带你跨越形形色色的物种和地域,穿越古老的时间迷雾,前往遥远的未来。我们将回应各种各样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