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500年纪念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达·芬奇:500年纪念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法)马汀·坎普,(意)法比奥·斯卡莱蒂,禹慧敏译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01
书籍编号:30612977
ISBN:978755944315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90045
版次:1
所属分类:艺术摄影-艺术杂谈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达·芬奇 : 500年纪念版 / (英) 马汀·坎普
(MARTIN KEMP) , (意) 法比奥·斯卡莱蒂著 ; 禹慧敏译. -- 南京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5
书名原文: Leonardo 500
ISBN 978-7-5594-4315-1
Ⅰ. ①达… Ⅱ. ①马… ②法… ③禹… Ⅲ. ①达·芬
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绘画评论 Ⅳ.
①J205.54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85327号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10-2019-668
Copyright © 2019 Scripta Maneant Srl, Italy
The Simplified Chinese is published in arrangement through Niu Niu Culture.
达·芬奇:500年纪念版
(英)马汀·坎普 (意)法比奥·斯卡莱蒂 著 禹慧敏 译
责任编辑 唐 婧
图书策划 赵明明
装帧设计 @broussaille私制
责任印制 刘 巍
出版发行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南京市中央路165号,邮编:210009
网 址 http://www.jswenyi.com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开 本 710毫米×960毫米 1/16
印 张 20
字 数 150千字
版 次 2020年5月第1版 2020年5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594-4315-1
定 价 138.00元
江苏凤凰文艺版图书凡印刷、装订错误可随时向承印厂调换
电话:(010)83670070
编者按| Editor\'s Note
P02-P03图 - 达·芬奇,《圣母子与圣安娜、小圣约翰》(也被称为“伯林顿府画稿”),1505-1508年?,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索引号6337。局部。
达·芬奇离世已有五百年,但他的神话仍然流传于世界各地的各种文化之中。他多才多艺,在艺术、科学、技术领域均有卓越成就,且魅力日增不减;他有惊人的美学头脑和非凡的直觉,为他精彩绝伦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是后人不断赞美和重新发现的对象。
本书旨在超越传统专著的限制,歌颂这位天才的神话。这位卓绝大师的历史流动在他所有伟大作品的形象中,不仅有绘画,还包括地图绘制学、植物学、解剖学、军事工程、土木工程研究,以及很多其他相关领域。达·芬奇在这些领域中都做出了对未来的惊人预测。在本书的探索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太著名的作品、它们曾被讨论后又尘封,关于其归属最近又有新的主张,令达·芬奇研究界的专家学者们争论不休。
作品的归属是本书重点主题,读者能够借此知晓这些作品绘画的历史和历任拥有者,并了解其有时惊险且神秘的兴衰历程。正是这些历程让每件作品落脚于如今的归处,或藏于博物馆,或被私人收藏。众多历程中,《美丽公主》的历史最令人着迷。这似乎是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是达·芬奇在米兰期间创作的。
因此,对达·芬奇脑中奇妙幻境的探索可能是令读者感受最深的部分。本书是对这位大师和他独一无二作品的致敬,这些作品今天仍受到每位欣赏他的天赋和美的鉴赏家们的关注和热爱。
Federico Ferrari
绪言| Introduction
左页图 - 达芬奇,《布料习作》,1473-1478年,铅白金属笔触,朱红纸,27.5×19cm,罗马,国立绘图研究所,书架号Fondo Corsini。
画家、雕塑家、建筑学家、工程师、数学家、解剖学家、音乐家、发明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在众多领域都有着惊人的天赋,他也因此成为古今中外人们最为耳熟能详的人物之一。但在多年后的今天,即使是像达·芬奇这样惊才艳艳的人物,也需要通过书籍等文化载体唤醒我们对他的探索热情,深度欣赏他的传世之作,本书就好比一座浩瀚的达·芬奇博物馆,记录了这位天才人物从出生至1519年5月2日逝世的传奇经历与作品。
达·芬奇辞世至今,五百年光阴已匆匆流逝,但他的传奇故事远远没有结束。1493年,佛罗伦萨诗人Bernardo Bellincioni(他曾与达·芬奇一同为米兰大公卢多维科·斯福尔扎服务)曾在诗作中称赞他道:“达·芬奇,他的绘画,他的色彩,古往今来,无人可及。”达·芬奇的传奇故事便由此拉开了序幕。那一年,他已满四十岁,他的名字第一次以铅字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眼前,他更是尝试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伟业:为王朝开创者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建立一座宏伟的骑马雕像,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很显然,达·芬奇在米兰宫廷服务的十余年里所展现出的才华与雄辩能力极受这位掌权者的青睐。很快,他的多才多艺也为他赢得了一次新的挑战:为Bellincioni创作的神话题材剧本《天堂盛宴》(La Festa del Paradiso)担任工程和建筑设计师,以庆祝米兰公爵吉安·加莱亚佐·斯福尔札(Gian Galeazzo Sforza)与他的表妹,也就是那不勒斯国王阿方索二世(Alfonso II)的女儿伊莎贝拉(Isabella of Aragon)的婚礼。
P06-P07图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1495-1498年,米兰,圣玛丽亚感恩教堂温恰诺餐室,耶稣与三位门徒细节图。
在为米兰斯福尔札宫廷服务的十年间,达·芬奇向自己和所有人证明了他那无尽的艺术创意。也正是这几年间,达·芬奇创作了许多著名的绘画作品,包括《岩间圣母》《抱银貂的女子》,当然,还有收藏于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的《最后的晚餐》。这些作品虽然距离达·芬奇在韦罗基奥画室的学徒岁月已十分遥远,但我们仍可以看出达·芬奇早年经历对他精神上深刻的影响。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当达·芬奇于1452年4月15日22:30诞生于托斯卡纳小镇芬奇时,根据当时的风俗习惯,他需在第二日凌晨在圣十字教堂受洗,在场的人都是近亲和芬奇镇上的一些显要人物,然而他的生身母亲卡特琳娜却并不在场,因为她只是安琪诺村一名出身低微的农民,而达·芬奇的父亲瑟·皮耶罗·德·安东尼奥·达·芬奇(Ser Piero d’Antonio da Vinci)却是一位富有的法律公证员,由于社会地位差异悬殊,卡特琳娜在生产后便被迫嫁给了其他人,而他的父亲则又结婚了3次,并有了6个孩子,甚至最小的孩子在达·芬奇46岁时才出生。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在1519年5月2日那一天,达·芬奇到底是怀着怎样的想法或是痛惜离开人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本书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达·芬奇那永远充满热情的创造力,来到这位传奇人物的精神世界中开启一段奇妙之旅!
山德罗·巴尔巴加洛(Sandro Barbagallo)
梵蒂冈博物馆历史馆及拉特兰圣约翰大教堂博物馆馆长
序论| prodromes
Al mio Leonardo, quello di ieri e quello di oggi
我心中的达·芬奇,昨日今朝
在了解,或者说,走进达·芬奇(1452—1519)的作品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一点:达·芬奇既是一位行动上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思想上的科学家。对他而言,艺术与科学并没有区别,二者齐头并进,他在艺术上的日趋成熟离不开他在科学上的不断研究与试验,这在他的手稿中可见一斑(著名的《大西洋古抄本》)。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认知方式,绘画的意义不应局限于画作,或是一门艺术学科,它更意味着深入了解现实世界的运转,意味着去观察、描绘、区分、对比每一件事物,去了解事物的内在规律、发展、动因和原理,这些因素决定着每个个体的形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绘画是一门哲学。同样地,理论与实践也属于同一层面,二者相辅相成,对达·芬奇而言,理论往往伴随着实践、试验和工具运用,认知二字唯有以经验与观察支撑才具有真正含义(这与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大同小异,而在当年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及佛罗伦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柏拉图式或新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更受追捧),与此同时,实践往往含括了理论,因为研究和探索事物本质的具体方法必须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如果失去了指南针,那么必然在声色犬马的现实世界迷失方向。通过上述所有对艺术与科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的阐述,我们不难明白为何从达·芬奇的画作中往往能读到启发性的思想。这只有最伟大的艺术家才能做到。
左页图 - 达·芬奇,《机械臂图稿》局部,1493年前后,米兰,盎博罗削图书馆,选自《大西洋古抄本》,f. 844r 。
不仅如此,达·芬奇还独创了一种非凡的绘画技艺——“晕涂法”(sfumato),通过模糊的轮廓,背景的融合,色彩的层层叠加(每一层的颜色只有略微变化,以岩石为例,他会充满耐心地用画笔反复叠加色彩,从而使岩石与大自然更加融合)使人物和景色呈现出一种柔和、朦胧的美感,这种技法不仅展现了达·芬奇独特的绘画风格,更证明当时人们已发现了“视觉错位”的奥秘——空间透视,根据观察者与所绘事物之间的距离设计绘画布局和缩放比例,当然,计算方式并不会像测量大气含量那样严格而准确。
左页图 - 达·芬奇,《解析地球与月球的大小,以及与太阳之间的关系》,1506-1508年前后,选自《莱斯特手抄本》,索引号f. 1r. ,西雅图(美国),私人藏品,局部。
最后,为正确评价达·芬奇的作品——尽管伟人逝世已有五百年,他却仍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当代”——我们还应该了解他的性格,尤其是他的探索精神,因为这是他能在众多领域游刃有余的动力源泉,他非常清楚人在一段时间内的才能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当他确认已经完全结束一项工作,或在他看来已经不再有任何疑惑后,他便会立即投入新的工作中,再次进行新的尝试。众所周知,这种狂热的完美主义有时也会导致某些工作的延误,然而这却能让我们向顶峰不断攀升。最后的最后,让我们以一则趣闻来结束这篇冗长的序言:1504年,Angelo del Tovaglia在告知侯爵夫人伊莎贝拉·埃斯特(Isabella d’Este)几幅委托给达·芬奇和彼得·佩鲁吉诺(Pietro Perugino)的画作完成情况时,曾这样写道:“两个人都跟我承诺得很好,也都非常渴望为您服务,但我担心他们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交付延迟。”并总结说:“我不知道他们这次竞争中谁会更快完成,但我相信达·芬奇一定是最终的赢家。”事实也是如此。现在,让我们跟随着大师遗作走入他的王国吧!
Fabio Scaletti
佛罗伦萨·青年时期1452-1481
《德莱弗斯的圣母》
The Dreyfus Maonna
1469—1472年,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左页图 - 达·芬奇(不确定),《德莱弗斯的圣母》或《持石榴的圣母》,1469—1472年。丹培拉木版画,15.7×12.8 cm,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索引号1144 (K1850)。 - 意大利卡马尔多利博物馆中存有尺幅最大的版本,出自画家洛伦佐·迪·克雷蒂或韦罗基奥画室;类似的作品还有爱丁堡苏格兰国家美术馆中存有的《罗斯金的圣母》,有学者认为达·芬奇也曾参与这幅画作的绘制。
《德莱弗斯的圣母》(Madonna Dreyfus)曾在收藏家德莱弗斯(Dreyfus)家中度过60多年光阴,二者渊源颇深,人们便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幅画作:1872年,德莱弗斯在巴黎购得这幅画作,1930年转售给纽约大收藏家约瑟夫·杜维恩(Joseph Duveen),1951年画作辗转至塞缪尔·克雷斯(Samuel H. Kress)手中,最终来到了如今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画作在1864年的伦敦拍卖会上首次面世,当时人们将它称为《持石榴的圣母》,但对于它的出处却莫衷一是。大家普遍认同它是来自佛罗伦萨赫赫有名的韦罗基奥画室,但有人说这是画室成员洛伦佐·迪·克雷蒂(Lorenzo di Credi)的作品,因为他曾完成一幅尖笔画作,以银尖铁笔打底,再以钢笔绘制线条,而这正是《德莱弗斯的圣母》所采用的绘画技艺,也有人认为这是画室学徒达·芬奇的早期作品,因为画作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1469年,当时贝利尼(威尼斯画派代表人物)风格在绘画界引起了重大反响(这段时期韦罗基奥曾前往威尼托一带游览,他对刚刚进入工作室学习的达·芬奇青睐有加,因此二者很有可能同行),所以这可能是一次学徒的锻炼和尝试。此外,作品的整体布局、色彩运用、圣母与景色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