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音乐爱好者(2017年第七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音乐爱好者(2017年第七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音乐爱好者(2017年第七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音乐爱好者(2017年第七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音乐爱好者》编辑部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7-01

书籍编号:30612807

ISBN:977100577418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60904

版次:

所属分类:艺术摄影-音乐舞蹈

全书内容:

音乐爱好者(2017年第七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Music book 音乐书屋



MAGAZINES 外刊介绍


文字_张可驹

Gramophone2017年5月号《留声机》

figure_0004_0003

●蒙特威尔第的纪念主题仍在继续,继上个月《BBC音乐》杂志刊登加德纳(John Eliot Gardiner)谈蒙特威尔第歌剧演出的专文之后,5月号《留声机》也以同样的话题作为封面文章——《为何蒙特威尔第的作品还在演出呢?》。在封面主题之后,杂志的关注点就转移到了两位当代演奏家身上——钢琴家沃格特与小提琴家伊莎贝尔·福斯特。在各自的领域,他们都不失为当代最有影响的德国音乐家。站在新生代的角度来看,两人已经全面成熟,而站在中生代的角度来看,他们还非常年轻。


《留声机》给了沃格特很大的篇幅,主要是因为他除了拥有出色的演奏水平之外,也越来越多地从事指挥活动,并开始担任英国皇家北方小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在键盘上指挥的历史由来已久,关于沃格特的文章主要就是以一位独奏家兼任指挥的独特之处来切入的。除了巴伦博伊姆从钢琴家成长为重要指挥家的例子以外,大提琴家海因里希·席夫等人也在更小的范围之内开展了指挥活动。沃格特表示,席夫给予他的指导非常重要,让他受益良多。前一阵,沃格特与北方小交响乐团曾造访上海,以在键盘上指挥的方式演出了贝多芬的五首协奏曲。目前该组合也灌录了贝多芬协奏曲的唱片,先录第一和第五号协奏曲,由Ondine发行。


而关于福斯特的文章,基本是围绕着当代演奏中的本真化倾向来展开的,并且不是从巴洛克音乐入手,而是从弗朗克《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奏鸣曲》这首标准的后期浪漫派曲目开始的。夏洛特·加德纳(Charlotte Gardner)对福斯特灌录这首乐曲的唱片十分赞赏,因为其中减去了某些过分厚重的东西。在加德纳听来,这种厚重化的倾向哪怕在一些十分杰出的录音中也常常出现,于是趁着福斯特在威格莫尔音乐厅演出的机会,对她进行了一次访谈。其间,小提琴家提到在弗朗克的录音中,她如何使用羊肠弦同一架本真的埃拉尔钢琴配合。而演奏C.P.E.巴赫的作品时,哪怕钢琴部分是现代的施坦威,小提琴采用金属弦,她也会坚持使用巴洛克弓来演奏。

BBCMusic2017年5月号《BBC音乐》


●用柯林·戴维斯的话说,在当代乐坛,马勒几乎要被演烂了。尽管如此,“马勒主题”无论演奏、录音还是文字依然经久不衰。本期《BBC音乐》就以马勒的音乐为封面主题,前后共有两篇文章。第一篇是概述马勒的作品被演出、接受,进而广受热爱的历史,从作曲家生前一直写到立体声时代。尽管这样的话题已被谈论了很多次,但本文信息丰富,又写得颇为精炼,仍有可读性。后一篇文章则是归纳马勒交响中一些较为核心的要素,其中也包括作曲家对于当时的流行音乐的感受和借鉴。

figure_0004_0004

在第一篇文章下方,杂志列出了他们所选择的马勒第一至第十交响曲各自的理想录音,每曲一款。其中,“第一”的位置留给了一款相当新的录音,雅尼克(Yannick Nézet-Séguin)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演出。近年收获不少好评的诺特(Nott)与班贝格交响乐团的演出也在《第六交响曲》中入选了。


●本期杂志特别有吸引力的文章还包括歌唱家冯·奥特的长篇专访。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奥特淡出了环球的新片目录,转而在小公司发展。这位歌唱家从来都不是超级明星,却能够赢得稳定的听众群,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那些了解我和追逐我的人”。这次访谈围绕着奥特的新唱片,她在其中演唱了一些对古典歌唱家来说相当非主流的歌曲。但是奥特本人恰恰认为,是时候突破一些固有的印象了,她不仅灌录这些作品,也不断在舞台上演出。歌唱家表示,演出方所希望的,是她与一位出色的伴奏家合作舒伯特歌曲专场。“好吧,那当然也不错,但我们还是在欧洲演出了(录音中的作品)……那些了解我的听众们来听了,并且乐在其中”。

特稿Feature



听众不仅在音乐厅内,更在音乐厅外


The Audience is not only inside but also outside the Concert Hall


专访底特律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斯拉特金


Interview with Leonard Slatkin, Music Director of Detroit Symphony Orchestra

figure_0005_0005

图片提供_底特律交响乐团(Detroit Symphony Orchestra)

美国指挥家莱昂纳德·斯拉特金(Leonard Slatkin)在2008年成为了底特律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他既经历了乐团2011年的罢工,也经历了底特律城市的破产。在过去的九年间,他一点一滴地重新塑造底特律交响乐团:在乐团罢工后重新为乐团纳入新鲜血液;为乐团注入美国风格和美国曲目,让乐团在不同的音乐风格间变换自如;更重要的是,他将乐团带到了音乐厅之外,带到了网络直播中。他说,听众不仅在音乐厅内,更在音乐厅外。


文字_余倩

figure_0006_0006

斯拉特金曾携不同的乐团造访中国,早在1990年代他就带领美国交响乐团(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到中国巡演,之后也曾指挥过皇家爱乐乐团在中国的音乐会。2013年底,他带领另一支由自己担任音乐总监的乐团——里昂国立管弦乐团(OrchestreNationaldeLyon)到中国演出。而这次,在执棒底特律交响乐团近十年后,即将在明年卸任音乐总监的他,将带领乐团进行有史以来的首次亚洲巡演。


● -余倩


○ -斯拉特金


● 我们知道您曾经率领过不同的乐团拜访中国,而这次是您第一次带领底特律交响乐团来中国巡演。中国的听众将迎来一支怎样的乐团呢?


○这是底特律交响乐团的首次中国巡演,也是我第一次带领底特律交响乐团到中国。我想有很多中国的听众已经通过底特律交响乐团的在线直播听过我们的音乐会。底特律交响乐团是美国唯一在线直播音乐会的交响乐团,这个系列在四年前启动,至今已经有超过一百万人在网络上看了我们的音乐会,其中有不少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听众。我想也有一些中国听众听过我们录制的唱片。


这次到中国巡演,首先,中国的听众能够有机会亲眼听到底特律交响乐团。我觉得能够为中国听众展现美国作曲家的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伯恩斯坦,我们即将迎来他的一百周年诞辰,此外,我们还将首演一首新的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随想曲——红楼梦》。我希望在演奏这首乐曲时能够保留底特律交响乐团的特色,我们作为一支美国交响乐团来首演一首新的中国作品,这可不多见。


● 除了底特律交响乐团外,您也指挥过众多其他乐团,在您看来底特律交响乐团的特色是什么呢?○底特律交响乐团拥有世界一流的音乐厅,声音效果非常好。说起美国交响乐团,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灵活响亮。当然我们也能做到这些,但我们更希望能够创造出非常温暖的音色。底特律交响乐团有很棒的音乐家,与其他美国交响乐团相比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弦乐声部音色饱满,铜管声部不会太咄咄逼人,而且在演奏风格上十分灵活。我们可以任意地从一种音乐风格快速转换到另一种风格,例如此次中国巡演的曲目与我们到日本巡演的曲目几乎完全不同。


● 您为底特律交响乐团带来了许多美国作品,刚才您也提到自己对美国作曲家十分重视,是否因为您本人是一位美国指挥呢?


○在我的第二本书中,我会详细写到这点。事实上美国指挥家很少,大多数指挥都来自欧洲,而大多数欧洲指挥更喜欢指挥德奥作曲家的作品,包括勃拉姆斯、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马勒等等,因此美国音乐被演奏得很少,无论是老作品还是新作品。但我知道很多不错的美国作曲家,例如威廉·霍华德·舒曼(William Howard Schuman)、沃特·皮斯顿(WalterPiston)、阿隆·科普兰(AaronCopland)等。


我希望平衡新作品和古典作品,例如今晚(2017年5月19日)的上半场,我们将演奏以鲍勃·迪伦的歌词为蓝本,由美国作曲家约翰·科里利亚诺(John Corigliano)作曲的作品,下半场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对于我这一辈人而言,鲍勃·迪伦是一位英雄人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写歌反对越战、争取民权,但乐团里的很多年轻音乐家并不熟悉他,也许知道他刚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很少人知道他的歌词其实如诗歌那般优美。将他的歌词与“贝九”放在一起,你会惊讶地发现两者惊人地相似。我也希望听众能够体会到这场音乐会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我们当前所处的这个时代而言。在我看来,现在的世界几乎就是1960年代的翻版:政治动荡,全球范围骚乱不止,种族性别纷争不断,因此我觉得通过音乐来传达这些信息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需要向人们展现人性的伟大之处,而音乐也许是最有效的传达方式之一。

figure_0006_0007

我知道人们会给我贴上标签:“斯拉特金”“美国音乐”。要推广美国作曲家的作品对我而言是个冒险,但这是一个追随我心的决定,我感觉这就是我想做的,就连我太太都是美国作曲家,哈哈。其实大家也知道我与俄罗斯作品的渊源,因为我的家族有俄罗斯血统,另外我也是为数不多的指挥英国作品的美国指挥家。这些都是人们对我的主要印象,现在可能又加上了法国音乐,因为我指挥法国乐团。但这是否意味着我就不能很好地指挥“贝九”呢?当然不是。


● 在您的第一本书《指挥这个职业》(Conducting Business)中,您写道:“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看到伯恩斯坦的那一刻。他在电视中出现……那是1953年11月,那时我九岁。”此次中国巡演的曲目中也包括伯恩斯坦的《老实人》序曲,能说说伯恩斯坦对您的意义吗?这位儿时英雄是启发您成为指挥的原因吗?


○伯恩斯坦不仅是我一个人的英雄,而且是所有人的英雄。他是第一位国际知名的美国指挥。但是我决定成为指挥的主要原因来自我的家庭。我成长于音乐之家,音乐一直是我成长背景的一部分,无论是古典、爵士还是流行乐,可以说我是在音乐文化的环境中长大的。在我父亲过世后,我暂停了音乐工作一段时间,后来决定回到音乐中,以指挥的身份。

figure_0007_0008

● 刚才您提到您的太太也是一位作曲家,指挥自己太太的作品会不会与指挥其他作曲家不同?


○不会,指挥她的作品对我而言就是指挥另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必须得这样。即使是指挥我自己写的曲子,我也当作在指挥另一位作曲家的作品。我尽量与自己创作的作品保持距离,只是依照乐谱指挥。


● 2008年您成为了底特律交响乐团的第十二任音乐总监,那其实是个很艰难的时刻。之后您又帮助乐团重建,您个人和乐团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我在2008年离开了华盛顿交响乐团,而在这之前一年,我以客座指挥的身份来到了底特律交响乐团。本来我真心觉得华盛顿交响乐团会是我担任音乐总监的最后一支交响乐团,但当我来到底特律后,我爱上了底特律交响乐团的音乐厅,爱上了底特律人以及底特律交响乐团,当时我就受到邀请出任乐团的下一任音乐总监。


很多人劝我不要去底特律,因为底特律的经济情况很糟糕,大家也预感到乐团可能会遭遇罢工,城市的整体情况也不好。不过,当我听到这些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我要去底特律!”哈哈。


我不喜欢做维持性的工作,我喜欢拓展性的工作。我告诉自己,如果我还要最后接手一支乐团的话,那我就要去一个特别困难的地方,看看自己是否能够解决这些困难。当然,在刚开始的三年我做不了什么,当时我每年只有五周的时间能够到底特律指挥。第二年,我心脏病突发。第三年,乐团罢工。在那之后,我与乐团的关系彻底改变了,因为我的任务变成了重建乐团,不仅是因为乐团音乐家的人事变动,有些乐手退休了,有些离开了,也是因为当时乐团的音乐家们都十分愤怒。他们有理由愤怒,那真是一个苦涩难堪的时期,底特律这座城市也在经历同样的情况。


于是我们决定采用与以往以及与其他交响乐团非常不同的方式来重塑乐团,让乐团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部分。除了在底特律市中心演出,我们也将乐团带到郊外演出。每年我们会到七个不同的场地各演出四次。我们尝试吸引年轻听众,通过很低的音乐会票价以及网络直播音乐会。


提及“听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来到音乐厅的人,但事实上,听众是任何听见我们、看到我们的人,无论他们在哪里。当我将这个想法告诉其他人时,他们突然意识到,真的是这样。我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