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音乐爱好者(2016年第十二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音乐爱好者(2016年第十二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音乐爱好者(2016年第十二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音乐爱好者(2016年第十二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音乐爱好者》编辑部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01

书籍编号:30612800

ISBN:977100577418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62950

版次:

所属分类:艺术摄影-音乐舞蹈

全书内容:

音乐爱好者(2016年第十二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黄蒙拉“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问鼎十五周年纪念巡演


2002年,来自上海的青年小提琴家黄蒙拉赢得了第四十九届帕格尼尼大赛的金奖,轰动乐界。之后的十几年,他除了在2011年发行了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的唱片以外,几乎从未在现场一次性演奏这全套作品。2016年底、2017年初,正值黄蒙拉载誉归来十五周年之际,他决心开展一次全国巡演,来到上海、北京、成都、重庆、深圳、长沙、昆明、温州、福州等地,将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完整地呈现于舞台,把他自己近年来对音乐的感悟与观众分享。

figure_0003_0003

Music book 音乐书屋


外刊介绍


MAGAZINES


文字_子庚


《BBC音乐》


BBCMusic


2016年10月号

figure_0003_0004

●本月最佳录音来自Channel公司的泰勒曼《器乐协奏曲与康塔塔》,独奏乐器除了长笛和竖笛以外,还采用了柔音中提琴与柔音双簧管(Oboe d’amore),担当女声的是英国女中音歌唱家威尔金森(Clare Wilkinson)。也许是巧合,《留声机》杂志为女小提琴家波德加的新片《赋格的艺术》(同样是Channel公司)安排了长长的专访。按照这一趋势,蓄势待发的Channel古乐系列莫非会是“占领封面”的节奏?我们拭目以待吧。


●吉列尔斯是“二战”后首先前往美国演出的苏联艺术家之一。人们发觉,他上台之前的表情往往惊人严肃,有一次还形容上台的过程无异于“通往受难地各各他(Golgatha)山之路”。尽管人们不常将吉列尔斯与巴赫联系在一起,但他的朋友透露道,他在私下聚会里时常弹出整本“平均律”与各式组曲。大师在生活中保持着好奇与童心,譬如花费数小时徜徉于欧洲的各式教堂,只为了期待偶遇一架状态不错的管风琴,因为他觉得在当时苏联的东正教环境里,管风琴文化已渐行渐远。最近还有资料揭示,当斯大林对其演奏表示出异乎寻常的满意时,吉列尔斯不失时机地提出了释放狱中老师涅高兹的要求,几次过后终于遂愿,那大约是在1941至1942年间。


●新加坡钢琴巨人谭梅文今年六十岁了。作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10月他在伦敦维格摩尔音乐厅献演了一场李斯特。他十四岁时随布朗热学习,柔声细语的老师却严格得可怕,比如会有“听一首赋格然后唱出其中一条指定的旋律线”这样奇妙的听觉训练,不容易过关,可是能让他受益一生。作为公认的早期钢琴(fortepiano)大师,谭梅文常年致力于改进早期钢琴略显冷淡的音色,同时他并没有彻底脱离钢琴领域,区别在于“在早期钢琴上你更多地学习如何收束自己的能量,而不是释放”。出人意料的是,他对新加坡音乐教育环境的最大不满是条件过分舒适,奖学金优越,致使好的天赋往往没法被聚焦到一个点上。


《留声机》


Gramophone


2016年10月号


●封面人物是九O后俄罗斯钢琴家特里福诺夫,杂志形容他的演奏为”每一个分句都有思考感在酝酿着,都有细节藏在背后”,难怪能将他的DG新唱片《李斯特超技作品》与老一辈李斯特专家齐弗拉、阿劳等人的版本相提并论。


●巴托克曾经如此赞誉俄罗斯指挥家、作曲家伊戈尔·马科维奇“当代音乐最醒目的人物”。作者克拉克带我们重温他的创作:马科维奇1932年写的芭蕾舞剧《伊卡洛斯的飞行》(L’envol d’Icare)就已经有了与《春之祭》相匹敌的复节奏和微分音


和声,铜管声部也是无调性的,而他受斯氏启发所写的《小协奏曲》更是令迪亚吉列夫感觉发现了第二位伊戈尔;数年后的清唱剧《失去的天堂》(Le Paradis Perdu)贯穿着惊人的想象力,复节奏再次成为强力的内驱动。

figure_0003_0005

●本期的另一篇指挥家回顾文章留给了我们熟悉的巨匠索尔蒂,推荐的录音无一例外选自Decca在2016年新发行的Eloquence系列,从完美承接托斯卡尼尼传统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索尔蒂曾在萨尔茨堡做过托氏的助手),到俄罗斯交响、芭蕾和序曲,借此在十多年前第一批Eloquence系列之后,使大师的曲目覆盖面趋于完善。文章感慨,大师年轻时率伦敦交响乐团录下的门德尔松《意大利交响曲》(Eloquence系列第一批)让人闻之颤栗,而这批Eloquence新系列虽然大多选择了他指挥以色列爱乐乐团的录音,但一样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青壮年时期的风采。 figure_0003_0006

Figure 人物



安诺舒卡·香卡:印度音乐的守望者

figure_0004_0007

figure_0005_0008

香卡的最新唱片

签署第一个独家唱片合同


西塔尔琴演奏家、作曲家安诺舒卡·香卡(Anoushka Shankar)1981年出生于伦敦,她的祖上是印度圣城瓦拉纳西的一个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等级的婆罗门家族。作为当今女神级的印度音乐人,安诺舒卡·香卡从出生起就笼罩着血统中与生俱来的光环。她的父亲拉维·香卡是印度古典音乐教父级的人物,他是西塔尔琴演奏大师、三次格莱美奖的得主、披头士乐队吉他手乔治·哈里森的恩师,以及印度的上院议员、慈善家、作家等等。安诺舒卡·香卡的叔叔乌代·香卡(Uday Shankar)是印度著名舞蹈家,自青年时代就在世界巡回演出,早期的名声甚至超过年幼的拉维·香卡。而看过王家卫执导的首部英文电影《蓝莓之夜》的朋友也一定对其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的扮演者、当代爵士红伶诺拉·琼斯印象至深,而她正是我们今天的女主人公安诺舒卡·香卡同父异母的姐姐。得天独厚的家庭和成长环境,造就了安诺舒卡·香卡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和音乐创造力。


安诺舒卡·香卡的童年在英国伦敦和印度德里度过。七岁时,她开始跟随自己的父亲拉维·香卡学习西塔尔琴的演奏,十岁起便跟随父亲不断登台演出,主要担任坦不拉(Tanbura)乐器的演奏,因此,年少的安诺舒卡·香卡一直有机会沉浸在自己热爱的音乐中,去发挥,去表现,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现场演出经验。1995年2月27日,十三岁的安诺舒卡·香卡的第一次公开独奏会在印度新德里成功举行,为其伴奏的是当时印度非常有名望的鼓手Zakira Hussain,这场演奏会也是拉维·香卡七十五岁生日庆典音乐会的一个部分。十三岁对于安诺舒卡·香卡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那一年,天使唱片(Angel Records)特别出版了四张CD来庆祝拉维·香卡的生日,而安诺舒卡·香卡也得到了第一次灌制唱片的机会。


从十四岁开始,天资聪颖的安诺舒卡·香卡正式开始随父亲进行世界性的巡回演出。十五岁时,她帮助父亲一起录制了拉维·香卡音乐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专辑:《印度圣歌》(Chants of India)。正是因为这次出色的表现,天使唱片与她签署了她的第一个独家唱片合同。1998年,她发行了第一张个人专辑,并以自己名字“安诺舒卡”命名。1999年,她又出版了专辑《安诺拉格》(Anourag),并于同年以优异的成绩从San Dieguito Academy高中毕业。随后,她放弃了正统的大学生活,毅然决然地开始了自己职业独奏音乐家的生涯。


第一位在格莱美上表演的印度女性


2003年,安诺舒卡·香卡凭借第三张专辑《卡内基音乐厅现场》(Live at Carnegie Hall),被提名了当年格莱美奖的“世界音乐奖”,成为了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也是第一位女性候选人。至此,她已经发行了三张印度古典音乐的专辑,而西塔尔琴是她音乐实践的主要阵地。西塔尔琴是印度北方最常用的一种弹拨乐器,它音色柔美,娓娓动听,既能奏出如歌的抒情性旋律,也能弹出快速的舞蹈性节奏。西塔尔琴共有七根主琴弦,四根奏旋律,三根奏持续音,此外还有十多根共鸣弦,与主弦应和,形成了独特的音响效果。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安诺舒卡·香卡没有再录制唱片,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举办独奏音乐会上。在这段时间里,她游历世界,平均每年举办五十到六十场个人音乐会,逐渐把印度与西方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联系起来。如果说安诺舒卡·香卡在其早期的专辑中主要实践的还是较为传统的印度拉格和塔拉音乐的话,那么其第三张专辑之后的音乐则表现了更多的情绪以及不同的即兴、融合和自由。2005年时,她又发行了个人的第四张专辑《崛起》(Rise),这也是她第一张自己制作、自己作曲,且并非是纯粹的印度古典音乐的专辑。《崛起》不仅为安诺舒卡迎来了第二个格莱美奖提名,还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亚洲最值得收藏的年度专辑”,也使安诺舒卡·香卡成为了第一位在格莱美颁奖典礼上表演的印度女性。

figure_0005_0009

figure_0005_0010

figure_0005_0011

figure_0005_0012

香卡在DG发行的唱片

后来,安诺舒卡·香卡开始尝试与西方音乐家合作,将印度与西方音乐的文化元素、美学观念融会贯通,并从文化交融的角度进行创作和表演实践。2007年8月28日,安诺舒卡·香卡与卡什·凯尔(Karsh Kale)合作,发行了专辑《在水中呼吸》(Breathing Under Water),这是一张混合了古典的西塔尔琴和电子音乐节奏和旋律的专辑,她的姐姐诺拉·琼斯和父亲拉维·香卡也参与了表演。与其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展开的目标一脉相承,安诺舒卡·香卡尝试把印度传统古典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以及电影音乐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2011年,安诺舒卡·香卡与DG唱片公司签约,成为了他们的一名专属音乐家,这标志着她作为一位多产创作和唱片录制音乐家的开始。她继续挖掘西塔尔琴的既有声响,并不断滋生新的音乐想法。随后,她凭借专辑《旅行者》(Traveller)于2013年第三次获得了格莱美奖的提名。在专辑中,她开始探索将弗拉门戈与印度古典音乐进行融合。她创建了一个由特别挑选的音乐家组成的乐团,专门演奏跨界、融合的音乐,在世界各地进行了一百多场的演出。2013年,在父亲拉维·香卡去世后,安诺舒卡·香卡发布了个人专辑《你的足迹》(Traces ofYou),该专辑也为她带来了第四次格莱美奖的提名。安诺舒卡·香卡还多次为其他音乐大师的专辑做客串表演,如斯汀、兰尼·克拉维茨(Lenny Kravitz)、窃盗集团(Thievery Corporation),以及与包括小提琴家约书亚·贝尔、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长笛演奏家兰帕尔在内的西方乐器演奏家表演二重奏。

figure_0006_0013

figure_0006_0014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金色之地”


由于对社会和弱势群体的关爱,安诺舒卡·香卡参加和组织了许多义演和慈善活动。她是一个动物权利的支持者,经常出席国际善待动物组织(PETA)的活动,同时关心食品安全,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orld Food Programme)在印度的发言人。2003年,安诺舒卡·香卡受理查·基尔(Richard Gere)和菲利普·格拉斯之邀,在纽约的艾弗里·菲舍尔音乐厅举行了“援助愈合的鸿沟:一个和平与和解”的音乐会。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后,安诺舒卡推迟了自己在11月29日的音乐会安排,转而于12月5日为袭击事件的受害者举行了一场慰问和安抚演出。近来,安诺舒卡·香卡的艺术目标日益表现为对支持妇女、儿童权利和社会正义的追求。2013年,针对德里发生的可怕的轮奸事件,安诺舒卡通过一个大型的在线活动,呼吁结束对妇女的犯罪,并且透露了自己作为孩子的时候,曾经被性骚扰多年。2016年4月1日,安诺舒卡的新专辑《金色之地》(Land of Gold)是她在DG发行的第四张专辑。这张专辑起初源自她对难民的关注,比如在战乱的叙利亚,难民们陷入了人道主义的困境中,当安诺舒卡不想看到这可怕的创伤再展开。她回忆道:“不久前我生下了我的第二个孩子,我深深地为我孩子未来的安全担心,我和其他人一样迫切希望孩子的安全有所保障。”


《金色之地》传达了安诺舒卡对战争遇难者和难民们所遭受的创伤和不公正发自内心的回应,她认为音乐有对灵魂说话的力量,相信艺术可以改变它,带来一种减轻痛苦和不公发生的可能,给予脆弱性潜在的治愈能量。同时,她也祈愿通过音乐传递希望的信息,重新连接被仇恨和恐惧分裂的人们,传递人类对安全永恒的需求。安诺舒卡说道:“每个人都在以某种方式寻找属于自己的‘Land of Gold’,到达安全、沟通、静心之地的一段旅程,这个地方可以被称为家……而《Landof Gold》这张专辑就表现了人们最本质的追求,追求来自内心的和平、真理与接纳。”专辑探索了割裂与脆弱的主题,也展现了照射在灵魂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