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音乐爱好者(2014年第六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音乐爱好者(2014年第六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音乐爱好者(2014年第六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音乐爱好者(2014年第六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音乐爱好者》编辑部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01

书籍编号:30612782

ISBN:977100577418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69216

版次:

所属分类:艺术摄影-音乐舞蹈

全书内容:

音乐爱好者(2014年第六期)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史》


“诺顿音乐史丛书”系英美音乐学界的权威性最新音乐断代史丛书,代表了西方学术界音乐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全部系列共六本,覆盖了西方音乐史的六个重要断代。上海音乐出版社已经出版了《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时代》,现隆重推出第二本《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史》。本系列出版后,相信将对中国进一步深入理解西方音乐文化并加强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figure_0003_0002

NEWS 乐坛资讯



⊙外刊介绍


Magazines


⊙文字_舒匀


《BBC音乐杂志》


BBC Music Magazine


2014年5月号

figure_0003_0003

●四位女性弦乐演奏家成为了杂志的重头戏。这群巾帼英雄分别是:刚刚与巴伦博伊姆合作了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的女大提琴家维勒施泰因(Alisa Weilerstein)、性格奔放洒脱的2004年BBC年度青年音乐家得主、意大利裔女小提琴家贝内黛蒂(Nicola Benedetti)、以一张欣德米特《中提琴奏鸣曲》的唱片技惊四座的德国女中提琴家齐默尔曼(Tabea Zimmermann,小提琴家弗兰克-彼得·齐默尔曼的妹妹)以及以忠实本真风味著称的英国女小提琴家波德格(Rachel Podger)。维勒施泰因说:“为了拉埃尔加的作品,我强迫自己把杜普蕾的录音搁置了好久……现在轮到我拉,我希望表达出的是埃尔加的两重性——思乡的苦闷,继而高贵地将其化解。”2004年BBC年度青年音乐家得主贝内黛蒂则说:“赢得或者输掉一个奖项并不重要,你能否触及人们内心才是关键,就算有了奖,我也绝对不是那种安于现状的人。”齐默尔曼近年来则专注于欣德米特这一位作曲家,说来这已经是她发行的第二张欣德米特专辑了;而波德格的新获奖专辑《守护天使》(Channel公司)则独具只眼,发掘出了塔蒂尼、比贝尔等人的一系列冷门小提琴独奏作品,发音造句端庄质朴。四位姑娘,四条道路。


●有趣的音乐APP介绍也成为了音乐杂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不,名为《莫扎特计划》(TheMozartProject,售价4.99镑)的APP就被BBC打出了五颗星的最高评价。但其实它并不是真正的APP,而是一本有声电子书——关于莫扎特的音乐、图像、视频资料一应俱全,甚至还包含了一场普希金诗剧《莫扎特和萨列里》的朗诵录音!


《留声机》


Gramophone


2014年4月号

figure_0003_0004

●古乐大师平诺克最近在做什么?还在钻研他的羽管键琴吗?显然你猜错了。2012年,平诺克和学生们专注于排练马勒和策姆林斯基,而到了2013年,他竟然带领学生们完成了布鲁克纳《第二交响曲》室内乐改编版的录制,改编者是曾通过手稿补完埃尔加《第三交响曲》的英国人佩内(Anthony Payne)。现在,这张立意奇特的唱片在Linn Records公司问世了。改编者佩内说:“之前,我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布鲁克纳主义者,真正熟悉的只不过是他晚期的几首交响曲。当接到委约之后,我拿来布鲁克纳《第二交响曲》的总谱阅读了一个小时,发觉还好铜管声部不如晚期几首交响曲中那样浓重。显然,第七、第八和第九交响曲很难改编为室内乐,而第二的结构恰好不如第一、第三来得那么有雄心,和声与语汇也摒除了前瓦格纳式的雄壮,我更愿意称之为舒伯特式的……”。而平诺克补充道:“自然,任何对于原作的改写都会伤及布鲁克纳的本意,但我理解佩内。我们要的不是‘唯一正确’的版本,而是一种变化的尝试,比如慢板中间新写的那段小提琴独奏就美极了。另外,我们别忘记了,布鲁克纳本人就是一位杰出的即兴表演艺术家。”●擅长写历史录音的专栏作者罗伯·科万(Rob Cowan)在这一期带来了托斯卡尼尼在M&A公司录制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多拉蒂在Opus Kura的录音等,不过他希望推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很多人闻所未闻的公司——Meloclassic。在科万看来,Meloclassic公司所出品的、法国小提琴演奏家费拉斯(Christian Ferras)演奏的巴赫无伴奏有着“勇气和狂喜结合”的特质,而担任巴黎歌剧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之位长达四十年的梅尔克(Henry Merckel)能借勃拉姆斯及帕格尼尼小提琴协奏曲体现出“甜蜜”和“高卢人的优雅”。布洛夫斯基(Alexander Borovsky)在Meloclassic公司录制下了珍贵的巴赫《法国组曲》与《英国组曲》,他的指法始终轻柔如纱幔;而另外一位法国女钢琴家洛里奥(Yvonne Loriod)则能将拉威尔的《加斯帕之夜》弹得灵动撩人(她是梅西安的遗孀,2010年去世)。因此,有着“丰足粮草”的Meloclassic厂牌却被今人忽视,实在大大不该。 figure_0003_0005

FEATURE 特稿



乐享乐趣,MISA2014上海夏季音乐节7月上演


上海又一夏,MISA又一岁。


热爱音乐,分享快乐,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在弥漫着爱乐氛围的夏日夜空,感受生活的简单快乐。上海夏季音乐节(Music in the summer air,以下简称MISA)自诞生那天起,就为这座城市的每个人创造了一片音乐的绿洲。


正如世界各大重要城市和顶级交响乐团都拥有自己的夏季音乐节品牌一样,上海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每年定期举办、以古典音乐为主题的大型跨界音乐节,MISA由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英国皇家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兼美国费城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夏尔·迪图瓦担任联合总监,并以闹市中的广场和绿地为会场,在每年七月给观众带来长达半个月的露天音乐聚会。在这里,电影、动画、民乐、乡村、爵士甚至流行乐等各个文化元素亲密无间地糅合,以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围绕音乐辅以添彩。以此,音乐的魅力被充分地释放,观众在分享音乐乐趣的同时,与身边的人增进沟通,汲取音乐正能量。

figure_0004_0006

figure_0004_0007

figure_0004_0008

figure_0004_0009

figure_0004_0010

figure_0004_0011

更易理解的音乐内容、更贴近观众的互动方式,MISA已成为上海在古典艺术普及教育领域的核心品牌,多样化地展现了音乐的丰富魅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了音乐所带来的乐趣。2014年的MISA上海夏季音乐节,余隆大师、迪图瓦大师、钢琴家丽斯·德拉萨勒将为古典音乐爱好者奉献最好的音乐会;杰西·诺曼、乌特·兰帕和罗拉·费琪三位世界级女歌手的MISA首秀亦将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乌特·兰帕和罗拉·费琪的音乐会将为老克勒和小克勒们虚位以待!当然,扬·提尔森、伊芙琳·格兰妮、彦斯·莱克曼将为您展示全新的一面;奥地利美泉宫木偶剧院的《魔笛》和《糖果屋》也将是MISA为小朋友们送上的“大礼包”;再加上BBC的《地球脉动》音乐和《彼得与狼》两台多媒体视听大戏……面对如此饕餮“乐”宴,各位乐迷朋友们还是赶紧来亲身体验吧!

黑人全能歌唱通才杰西·诺曼


Jessye Norman: The American Singing Generalist


⊙文字_夏宏

figure_0005_0012

国际声乐舞台涌现过几位公认的歌坛巨人。这里的巨人不仅指的是他们在歌唱艺术上的造诣无与伦比,并且他们的外在形象也确实世所罕见。如俄罗斯歌唱家菲奥多尔·夏里亚宾不仅是名副其实的男低音歌王,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伟岸丈夫。他身高一米八二,高大魁梧,玉树临风,无论走到哪里都俨然一副威严气派,令人景仰。而在当代,也有两位堪称“航空母舰”式的著名声乐大师:一位就是人们熟知的“高音C之王”帕瓦罗蒂,身高一米八四的他体重在其峰值阶段竟达一百五十公斤,在他艺术生涯的晚期,由于硕大无比的体重已使他举步维艰,不得不依靠轮椅车送上演出舞台;而女性歌唱家中的大个子则由黑人女高音杰西·诺曼拔得头筹,因为身高一米七八的她体重也达到了一百三十六公斤,是歌坛女性中的“最重量级选手”。她与帕瓦罗蒂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歌坛的地位也与他们的体重一样是出类拔萃、无可撼动的。


在2014年的上海夏季音乐节上,她将为我们献上一台富有民族特色和独特艺术韵味的黑人灵歌歌曲专场,沪上乐迷将有幸亲眼一睹这位当代乐坛女巨人的豪迈风姿和艺术风采。


杰西·诺曼是标准的战后一代,1945年9月15日出生于美国乔治亚州的奥古斯塔。虽然她的父母都是南方的黑人,然而从她家族的姓氏Norman中还是不难发现其祖上的日耳曼民族渊源。杰西的父亲拉斯·诺曼是一位保险推销员,他的妻子詹妮则是小学音乐教师。很显然,他们的孩子杰西的音乐基因源自母系家族,因为詹妮的母亲和外婆(即杰西的外婆和太外婆)都是钢琴家,而詹妮的父亲则是当地合唱团的歌手。杰西从小就被母亲认为应该走音乐之路,于是她先是被送往查尔斯·沃尔克基础学校学习钢琴,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拾级而上,无论是在约翰逊初级中学还是在露西·兰尼高级中学,杰西都没有放弃过钢琴学习。

figure_0005_0013

不过,杰西·诺曼最喜欢的还是唱歌。作为基督教家庭的孩子,她四岁时就进入浸礼会教堂唱诗班演唱黑人灵歌,她的高音始终是整个唱诗班里的制高点,声音富有明亮的穿透力。九岁那年,她从收音机里头一次听到了歌剧演唱,年幼的她立即就被那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歌声吸引住了。打那时起,她开始有意识地收听广播中的音乐节目,及至十四五岁,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以及种族认同的意识增强,她尤其注重聆听黑人前辈歌唱家玛丽安·安德森和莱昂婷·普莱斯的演唱,这两位黑人歌唱大师也成为诺曼日后一生所效仿的艺术偶像。十六岁那年,少女诺曼参加了在费城举行的玛丽安·安德森声乐比赛,闯进了决赛圈,虽然最终未能成为比赛的优胜者,但她那优异的艺术潜质与极佳的表现欲望还是让她拿到了霍华德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得以进入这所大学成为一名声乐系的学生。


在霍华德大学,诺曼师从女教授卡洛琳·格兰特(Carolyn Grant),在学校的合唱团演唱,并因在林肯纪念堂举行的宗教弥撒中担任独唱与领唱而初露头角。1966年,在学期间的诺曼赢得了由全美艺术与通信协会举办的国际声乐比赛的一等奖。第二年,当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霍华德后,旋即转入皮博迪音乐学院和密西根大学继续深造。她在密西根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攻硕期间她的两位导师是美国女中音伊丽莎白·曼尼翁(Elizabeth Mannion)和法国杰出的男中音歌唱家皮埃尔·贝尔奈(Pierre Bernac,)。正是得益于贝尔奈对法国艺术歌曲以及当代音乐的独特造诣,日后法国歌剧和法语歌曲成为诺曼演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传授给诺曼控制呼吸与增强声音爆发力的艺术手法也使后者的声乐技巧获益良多。

figure_0005_0014

和那个时代的许多青年音乐家一样,硕士毕业后的杰西·诺曼首先到欧洲去历练自己,以积累知识阅历和增长实践经验。1968年,适逢欧洲最著名的两大综合性国际音乐比赛之一的慕尼黑国际音乐比赛开始报名,诺曼毫不犹豫地参与了这项全球有志青年艺术家翘首以盼的顶级赛事的角逐。凭借其出众的嗓音条件和状态极好的艺术诠释,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二十三岁黑人女高音竟在众多欧洲好手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大赛桂冠,从而将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自己身上。


今天的乐迷或许很难相信当年的杰西·诺曼竟是以瓦格纳的歌剧而进入专业的演唱生涯的。在参加慕尼黑国际大赛之后,诺曼很快就收获了一份与柏林的德意志歌剧院为期三年的演出合约,这为她日后的艺术道路开了个好头。1969年底她在德意志歌剧院首度亮相,以瓦格纳《唐豪瑟》里的伊丽莎白一角完成了自己的舞台处女秀。诺曼演唱瓦格纳歌剧自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首先她年轻时已长得体格健硕,有着演唱瓦格纳所需的宏大音量与明亮音质;同时由于曾师从两位中音歌唱家,她的中低声区也得到了完善的开发与训练,这就具备了瓦格纳剧中人物要求的宽广的音域和深阔的幅度。诺曼果然不负众望,将伊丽莎白这个角色塑造得声情并茂,楚楚动人,德国的评论家将之誉为“自德国教母级的女高音洛特·莱曼(Lotte Lehmann,1888-1976)之后最漂亮的嗓音”。

figure_0006_0015

德国教母级的女高音洛特·莱曼

第二年,她在这个舞台上又饰演了《罗恩格林》里的埃尔莎,同样好评如潮。一时间,这位年轻的黑人女高音被世人寄予厚望,似乎她将成为新一代瓦格纳歌剧的代言人了。的确,诺曼的演唱声线是异常独特的,无论是在明亮圆润的高音区、饱满扎实的中音区还是宽阔醇厚的低音区,她的音色都具有惊人的艺术表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