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小百科——琵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中国民族乐器小百科——琵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张铁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01
书籍编号:30612757
ISBN:978755230659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6485
版次:
所属分类:艺术摄影-音乐舞蹈
版权信息
书名:中国民族乐器小百科——琵琶
作者:张铁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01
ISBN:978755230659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简介
你想了解琵琶吗?你是琵琶爱好者吗?你是刚开始学习琵琶演奏,还是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你是否想学习琵琶演奏而不知如何开始,正为此而困惑?如果是这样,你将在这本书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这是一本有关琵琶的读物,告诉你如何购买到让你满意的琵琶;怎样选择和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怎样使用你已经拥有的琵琶,使它发挥更佳的音色;琵琶的构造和配件以及历史和流派等。希望本书能在你学习琵琶演奏的过程中,给予你真正的帮助。
做到心中有数
拥有本书,你会对琵琶有更全面的了解,有能力正确使用和保养琵琶,发挥琵琶的最佳性能,并轻松地获得有关琵琶的有用的常识。
从头开始
如果你是初学琵琶演奏或是正准备购买琵琶开始学习,那么请特别关注本书的前四章。如果你已经学习琵琶演奏一段时间了,那么可以跳过前面直接从第五章开始阅读。请注意书中所提到的价格都是基于中国市场的估价。
提示
本书末尾附常用技法符号表。
关于CD-ROM的介绍
本书附赠一张CD-ROM,包含4本音乐电子杂志:《吹奏乐器》《打击乐器》《拉弦乐器》《弹弦和打弦乐器》。杂志内容丰富,形态新颖,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对40种乐器进行多方位介绍,包括乐器概述、历史、乐器特点、演奏家、知识小贴士、部件名称、音域演示、音阶演示、作品视频演示、单曲推荐等,是全面了解民族乐器的电子版小百科读物。
第一章 认识琵琶
琵琶是件中外交融的乐器,琵琶也可称之为“批把”,最早见于东汉年间(公元25—220年)学者刘熙在《释名》中所述:“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思为琵琶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时称为批,向后挑进时称为把;依据演奏的特点而称为“批把”。
直项与曲项
琵琶是经过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的。据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就是有着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
曲项琵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由波斯经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
唐代琵琶艺术
到了唐代,琵琶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当时的一件很重要的乐器,在当时的乐队里经常担任领奏的任务。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琵琶行》中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句,对于琵琶的演奏技巧及音响效果做了非常形象贴切的描述。
唐代后期琵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技巧与乐器制作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琵琶与弹拨乐器
琵琶属弹拨乐器类,此类乐器种类繁多,表现力非常丰富。在这个种类中,有高音乐器柳琴,高中音乐器琵琶、中阮、扬琴和古筝,低音乐器大阮等。在弹拨乐器类中琵琶的表演比较全面,适合各类表演形式。
独奏
琵琶独奏是琵琶音乐表现的重要形式。由于琵琶本身就是件可演奏和声的乐器,它的表演形式多为个人独奏。传统的及近现代的琵琶作品多为个人独奏形式,在表现大型音乐题材时出现了协奏曲形式,如:《花木兰》《草原英雄小姐妹》《春秋》等,还有一些表演形式可用小乐队和钢琴伴奏。
重奏
琵琶还出现在各种小型室内乐的演奏形式中,如“广东音乐”“江南丝竹”“丝弦五重奏”以及近现代的各类组合,琵琶与各类中西乐器合作表演。通常这种表演形式的人员不是很多,每种乐器只有一件,演奏时他们相互之间就像是在对话,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台之意,需要非常熟练与默契的配合。
合奏
一般一个比较常见的民族管弦乐队中琵琶的数量应该是六至八把。在乐队中琵琶不仅能够演奏旋律声部,还能起到丰富的和声作用。指挥右手边第一排靠外的就是琵琶首席声部,担任首席的往往是各方面比较优秀的演奏员。
文曲
琵琶表演大致可分为文曲和武曲。琵琶文曲是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人们的精神情感,文曲多为慢曲,如《月儿高》《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飞花点翠》《青莲乐府》《出水莲》《梅花三弄》《陈隋》等。文曲演奏时右手触弦较慢,运用手腕,手指尖触弦,要求音色比较柔软。同时左手按品也较柔和,尽量不使按品出现任何杂音。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声音的演奏都要非常仔细地加以控制,演奏出来的声音委婉动听。
武曲
琵琶武曲所表现的形象则比较生动,音乐比较写实,气势雄伟,多表现战争和宏大的震撼性场面,最典型的作品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狼牙山五壮士》等。演奏时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及相应的音乐修养,音乐效果震撼人心。
伴奏
琵琶也在乐队及一些地方戏剧戏曲中担任伴奏,在节奏音型及和声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如在淮剧、沪剧等一些地方剧种的伴奏乐队中均有琵琶。
学生乐队
在国内和东南亚许多中小学和大学的音乐教育中,中国器乐及琵琶被广泛地应用到各年级的乐器学习中。
多种风格
虽然琵琶是件具有中国特色的乐器,可它的演奏内容及风格可涉足其他领域。从古代的五声音阶乐器,演变到如今的十二平均律,它的表演可涉及中外所有音乐。20世纪中后期,有相当多的中外作曲家为琵琶创作了众多的独奏曲及协奏曲,还有相当多的为各类组合创作的各种风格的作品,使琵琶的演奏及表现领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第二章 琵琶快照
中国有众多的乐器厂家和制琴专家制作各种类型的琵琶,但它们的基本构造属性是相同的。本章将逐个介绍琵琶的各个部件的名称和用途。
琵琶全貌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琵琶的全貌:
琵琶
琴头及头面
寿字头面
牡丹花头面
琴头及琴面对于音色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仅在于演奏者个人爱好。琴头有如意头,即形状犹如古代宫廷及上流社会常用的如意,故取名为如意头。还有形状犹如凤尾状,称为凤尾头。现在常用的都是如意头。琴面有寿字头,即琴面为一个寿字;乐字头,琴面为一个繁体乐字。现代有一些花卉形状的琴面。
琴头及琴轸
牛角轸
红木轸
琵琶的四个轸子对于调音有很大作用。琴头的两个侧面各有四个大小各异的洞孔,起到固定轸子的作用。轸子头部细,后部略粗,相对应的琴头两侧的洞孔也有粗细不同。轸子从粗的一头进入,细处对应着小洞孔,粗处对应着大洞孔,两处连接应比较紧密。插紧后摇晃轸子,看看是否有晃动,若有晃动则说明连接处不太紧密,需做些调整,若不做调整则以后调音时容易出现跑音,即容易出现松动、音不准的情況。轸子的用料有紫檀木、红木、白牛角、黑牛角、象牙、骨制品等。
琴身
琴身
琵琶的琴身是由一整块木料依乐器形状制作而成,上面以一块梧桐木面板覆盖。琴头和背板使用质地坚硬的老红木、紫檀木、花梨木或杂色木等较硬的杂木。也可使用一些质地坚硬但较小的木料制作,但是需要拼接。拼板时一定要使缝隙非常严密。
检查琴身
一般高档琴的油漆很透明,可以清楚地看到木材的纹路以及木材的质量。有时琴身也会有些细微的裂纹,但这通常不会对琴产生什么影响。一般做琴的原材料都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干燥,因此木材的性能也较稳定。但从乐器的收藏价值上讲有可能会受些影响,俗话说得好:“一分价钱一分货”,买乐器也是这样。作为演奏者,若是琴的音色很好,琴身上有些瑕疵,但不影响乐器的质量,这可以忽略不计。中低档琴在琴的纹路上或琴身上往往有些瑕疵,可通过颜色较深的油漆给予一定的掩饰,但这些同样不影响乐器音色。如这些瑕疵在光线照射下漆面上有明显的细小裂纹,则有可能是木材没有干透,出现新的裂纹,就需要给予重视。若琴身继续收缩的话可能出现面板的拱起,导致琵琶的品两头翘起。轻微的翘起不影响声音,严重的话则会出现一系列的声音问题,以致无法正常演奏。
红木相
牛角相
琴身镶饰
有些琴为了工艺上的需要,在琴身上镶嵌贝雕,或在琴身上铭刻图形和文字,起到美化作用。
相的制作与用料
琵琶与相位连接的琴身处多为实心结构,没有共鸣体,故对声音的发生不产生影响。相的用料也较丰富,有紫檀木、红木、白牛角、黑牛角、象牙、骨制品等。因象牙的稀有,所以用象牙做的头面、相、轸子等都使琴的身价增加不少。
品及拂手
拂手
落款拂手
琵琶的品与拂手是依靠胶水粘在琴面板上的,品和拂手与面板粘接是否严密直接影响到声音的优劣。可用肉眼查看每个品及拂手的粘连处是否有空隙,也可用手在每个品上轻微地摇晃,若品的两边有晃动,则说明粘接不牢。在不常用的品位上有一两个粘接不牢不会对乐曲演奏有什么影响,若在常用位置上出现就会影响乐曲的演奏,需要多加注意。
现在品的用料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竹制品,竹青(竹的表面,且比较耐磨)向上。拂手现在也都用竹子制作,有些拂手上有制作师的落款,有些是嵌骨片拂手。
竹制的品
琵琶常用的是24品,第一个品较高,最后一个品较低,依次从高往下,有些特定的乐曲可添加个别品。
山口与天牌
山口
天牌
山口起到保持弦距的作用。每一根弦在山口处有一个弦槽,琴弦安装好后要固定在此处。山口比第一个相略高些,这样才能保证弹奏空弦时琴弦不会碰到相位。天牌原来和山口是一体的,以后因各项技术的完备而逐渐分开。天牌与相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山口与相之间形成半音关系。
凤凰台
凤凰台与琴头及头面一样,对音色不起任何作用,多标注制作师的名字以及制作的相关信息。用料有紫檀木、红木、白牛角、黑牛角、象牙、骨制品等。
凤凰台
相与品的比例
相与相、品与品之间的高低比例是否保持逐级降低,这对于音准及音色有较大影响。表面检查后可开始对相位或品位的每一个音依次弹奏,用耳朵辨别声音是否均匀。若出现明显的差异,则是相或品有些问题,可与制作师讲明。若琴整体音色较好,则以上这些问题可以请制作师做些相应的调整,这不会影响琴的音色或琴的质量。
琵琶的琴弦
琴弦
琵琶有四根琴弦,均为缠弦(即在钢丝琴弦外缠绕尼龙丝)。最细的为一弦,最粗的为四弦,另外两根为二三弦。
一弦
琵琶一弦为多股细钢丝上缠绕一层尼龙丝而成,音色明亮而柔和。
一弦
二弦
琵琶二弦为多股细钢丝外缠绕一层细铜丝,在细铜丝外再缠绕一层细尼龙丝,音色粗犷浑厚而不噪。三四弦的结构与二弦一样。
二弦
琴弦安装
安装琴弦时是把琴弦有圈的一头从拂手圆洞处穿下,再把琴弦另一头从弦圈处穿过,弦在调紧过程中会把弦固定在拂手的表面处。反之则会在调紧过程中把弦固定在拂手内侧,那样会使琴弦与相或品的距离接近,在演奏过程中会出现俗称为“刹品”(即出现杂音)的现象。
琴弦的另一头安装在轸子上,琴弦穿过轸子的洞孔后,在琴弦卷紧时要互相叠压,以使琴弦在绷紧时不易松动或滑动。
胶布与假指甲
假指甲
胶布
与现代琵琶相比,传统的琵琶由于音位显得比较简单,表演形式没有现代琵琶的表现力丰富,故其演奏方法也有所不同。唐代前是用一块拨片来演奏琵琶的,唐代后期逐渐演变成用真指甲来演奏。现代的琵琶经过上世纪中后期的改良与发展,在琴弦的制作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使原来的肠制琴弦演变成现在的钢丝琴弦和钢丝弦缠绕尼龙丝而制的缠弦。由于琴弦的改变,使得演奏者的真指甲不能完全胜任演奏的需要,于是产生了用假指甲替代真指甲来演奏琵琶。假指甲的材料众多,但最常用的是用一种化工原料“赛璐珞”来制作的假指甲,然后用胶布把五个假指甲固定在右手上。
发声
当人们说话唱歌时,你的声带会发生振动,从而带动身边的气流发生振动而发出声音。当你演奏琵琶时,你用假指甲弹奏琴弦进而带动周围的空气振动并使其发出声音。
琴弦的长度与音高
琵琶音高的变化与琴弦的长短有着直接的关系,弦越长则声音越低,反之则越高。演奏琵琶时,通过按住相和品使弦的实际弦长发生变化,从而使音高也发生变化。
温度和湿度
要使琵琶保持最佳状态,就必须要注意琵琶的存放。琵琶的面板与琴身是依靠胶水来粘接的,气候冷暖变化或干湿变化都会影响到琵琶的发音,严重时会使面板脱胶以至于无法正常使用。因此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对琵琶的存放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章 学习演奏
学习演奏一样乐器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困难,但是你若想得到理想的声音和演奏效果,那是要花费大量时间练习的。
好的音色
你若想在演奏琵琶中得到良好的音色,那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研究,琵琶音色的优劣取决于演奏者演奏水平的高低。开始演奏者只要左手按住某一个相位或是品位,用右手戴着指甲的手指去弹奏即可发出相应的声音。但为了弹奏出优美的音色,左手按品的位置,用力大小,右手触弦位置的上或下和触弦的深和浅都对音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手腕手臂的配合与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