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小百科——笛子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中国民族乐器小百科——笛子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唐俊乔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01
书籍编号:30612756
ISBN:9787552306583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9887
版次:
所属分类:艺术摄影-音乐舞蹈
版权信息
书名:中国民族乐器小百科——笛子
作者:唐俊乔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01
ISBN:9787552306583
版权所有·侵7权必究
简介
你想了解笛子吗?你是笛子爱好者吗?你是刚开始学习笛子演奏,还是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你是否想学习笛子演奏而不知如何开始,正为此而困惑?如果是这样,你将在这本书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这是一本有关笛子的读物,告诉你如何购买到让你满意的笛子;怎样选择和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怎样使用你已经拥有的笛子,使它发挥最佳的音色;笛子的构造和配件以及历史和流派等。希望本书能在你学习笛子演奏的过程中,给予你真正的帮助。
做到心中有数
拥有本书,你会对笛子有更全面的了解,有能力正确使用和保养笛子,发挥笛子的最佳性能,并轻松地获得有关笛子的有用的常识。
从头开始
如果你是初学笛子演奏或是正准备购买笛子开始学习,那么请特别关注本书的前四章。如果你已经学习笛子演奏一段
时间了,那么可以跳过前面直接从第五章开始阅读。请注意书中所提到的价格都是基于中国市场的估价。
提示
本书末尾附常用技法符号表和常用指法表。
第一章 认识笛子
这一章我们先来认识笛子。笛子演奏可以独奏,也可以重奏、合奏。无论是在小型的还是大型的民族乐队中,笛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时常处于核心地位。在一个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中通常需要多名笛子演奏者一起演奏,也许有一天你或许就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第一章就为你介绍笛子所能担当的各种角色和有关笛子的知识。
吹管乐器笛子
笛子是一件吹管乐器。演奏者用嘴唇控制气流使其成为一束,通过笛子的吹孔吹入气息,笛子的竹管因气流振动而发出声音。因此,我们称笛子为吹管乐器。
笛子的历史
1986年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具有与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笛子大致相同的音阶,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与今天的中国民族民间音调完全一致。8 000年前的骨笛,见证了我国文化的悠久历史。
笛子的名称
笛子过去有很多种名称。在最古老的时候大家称其为“篴”。后也有称:“龙头笛”(因其形制);“叉手笛”(乐师在皇帝面前将双手交叉作拱手之意);“柯亭笛”(拆“柯亭”第十六根竹制笛,其音色优美,后人赞好以“柯亭”为名)。也有以材料为名的,如:“骨笛”“铜笛”“铁笛”“玉笛”等。还有以地域为名的,如:四川羌族的“羌笛”、广西侗族的“侗笛”等。
“di”的发音
笛子为何有“di”这个发音?因为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音色动人、委婉。古人谓之为“荡涤之声”,故笛子原称“涤(di)”。近邻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由中国唐代传入)。
笛子取材
据考古发现,远古时期笛子制作的原材料多为鸟兽的骨头(在美国,一位华侨收藏了一支战国时期七个按孔横吹的铜笛,较少见)。大约距今4 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而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材料是笛子制作的一大进步。一,竹比骨振动性好,更易发音,音色清脆;二,竹比骨更便于加工;三,竹材原料量大而广泛。现代的笛子大都以竹材为料制作,因此“竹笛”也是笛子又一广泛的名称。
曲笛和梆笛
当代中国的笛子名称最常用的两种叫法是以剧种取名:南方剧种昆曲的“曲”为曲笛,北方剧种梆子戏的“梆”为梆笛。曲笛笛身较长、偏粗,音域较低,音色醇润,多用于表现中国南方风格乐曲;梆笛笛身较短、偏细,音域较高,音色清脆亮丽,多用于表现中国北方风格乐曲(也有因其长短而将曲笛称之为“长膜笛”;梆笛称之为“短膜笛”的)。曲笛和“梆笛”是笛子演奏者尤其是初学笛者最常用的。
另外,还有更低音域的“低音笛”(在民族乐队中不加膜而谓“新笛”),再低音域的“低音弯管笛”等。
独奏
笛子独奏是笛子音乐表现的重要形式。20世纪初叶,以冯子存、刘管乐、陆春龄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笛子演奏家最早将竹笛从伴奏乐器带到了独奏的舞台上,竹笛终于走向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年代。独奏通常由一个人独立完成,而为了不让独奏显得过于单薄,也可以加入其他乐器为它伴奏。为笛子伴奏的乐器形式多样,如:用一架扬琴或用一支笙或用一架钢琴,也可以用几件乐器的小乐队或中大型乐队伴奏等。
重奏
重奏可以体现在笛子与笛子间,如:由两人演奏的笛子二重奏、三人四人五人演奏的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等,以此类推。也体现在各种小型室内乐的演奏形式中,像“江南丝竹”“民间吹打”“广东音乐”等。这时的笛子不是唯一的主角了,是与各种乐器搭配进行演奏,如二胡、扬琴、琵琶、古筝等,通常这种形式的演奏人员不多。演奏时他们相互之间就像是在对话交谈,配合非常熟练默契。
合奏
这时笛子是以多支的数量出现,一般一个标准的民族管弦乐队需要笛子的数量应该是四到八支。由于笛子的音色华丽动听、不吵噪又具有穿透性,所以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笛子的地位显得非常重要,可以说它是整个乐队的核心,在乐曲进行中经常会扮演领奏的角色。
民族乐队中的乐器和声部
中国民族乐队中所使用的乐器,依其不同的发音原理以及音色的区别,可大致划分为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与打击乐器四种基本类型,在乐队中我们称其为声部。
吹管乐声部乐器大致包括:笛子、笙、唢呐、管子、箫等。
弹拨乐声部乐器大致包括:扬琴、琵琶、三弦、大阮、中阮、柳琴、月琴、筝、箜篌等。
拉弦乐声部乐器大致包括:二胡、高胡、中胡、板胡、革胡等。现代的中国民族乐队编制中,往往加入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等西洋拉弦乐器,用来充实乐队的弦乐低音声部。
打击乐声部乐器大致包括:大鼓、板鼓、排鼓、大锣、小锣、铙钹、小镲和木鱼及定音鼓等。
民族管弦乐队中的笛子
根据民族乐队中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规律及整个乐队人数的多少,可划分为小型、中型及大型民族乐队。
小型民族乐队习惯上称为小民乐队。少则由10多人即可组成,一般多由20至25人组成,最多一般不超过30人。其中笛子常用人数为:1—2人。
中型民族乐队通常由30至60人组成。其中笛子常用人数为:梆笛1人,曲笛1—2人,新笛或无膜加键笛1人。
大型民族乐队通常是由60人以上甚至100多人所组成的乐队,一般称为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其中笛子常用人数为:梆笛2人,曲笛2—3人(其中一人可兼梆笛III或新笛),新笛或无膜加键笛2人。
笛子首席
乐队中笛子首席由笛子声部的某一位演奏者担任,通常在梆笛或曲笛声部产生。正规的专业乐团通常会有首席考核制,某个时间段在本团内或除本团外也面向社会招考声部首席,取成绩最优秀者。笛子首席通常演奏第一声部,并配合指挥统领、协调整个笛子声部,也负责声部的组织训练,统一演奏技法。乐队中主要的领奏、独奏段落通常也由笛子首席来完成。
风格
笛子的表现力是相当丰富的。它既能表现欢快喜悦的心情,也能表达悲愤哀怨的情绪,具有迷人的魅力。它可以通过演奏技法的变化,轻而易举地表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例如:通过颤、叠、震、打等装饰技巧表现出江南美景。通过吐、抹、历、滑等技巧表达北部地区人民质朴感人的深情。虽然笛子是件极具中国特色的乐器,但它的演奏内容及风格又是非常广阔和宽泛的,从古代的五声音阶乐器演变到如今的十二平均律,它的表演可涉及中外所有音乐。除古曲和传统乐曲外,20世纪的中后期,有相当多的中外作曲家为笛子创作了众多的独奏曲及协奏曲,使笛子的演奏及表现领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伴奏
笛子还在很多戏剧戏曲声乐演唱中担任伴奏。由于笛子本来就是从戏曲伴奏中脱胎而出,所以笛子在戏剧戏曲声乐中担任伴奏任务可以说是得心应手。
第二章 笛子快照
在中国,有多家乐器厂及众多制笛专家在制作各类的笛子,但笛子的基本构造属性是相同的。
笛子全貌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笛子的全貌:
笛子
笛子的主体是一根竹管的笛身,上面开有若干小孔。常见的六孔竹制笛,由笛头(镶口)、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助音孔(2个)、基音孔(2个)和笛尾(镶口)组成。笛子还有一个重要配件:笛塞,和一个附件:笛膜(及粘膜胶)。另外笛身上通常还包括一个起着保护和美观作用的缠丝线。
笛身(内膛)
是笛子的主要部分,它是这件乐器的主体。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
笛身
笛塞
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
笛塞
吹孔
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入笛管内,使笛膜、竹管和空气产生共鸣振动,发出声音。
吹孔
膜孔
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专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调整音色的作用。笛子没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动听的音色。
膜孔
笛膜
贴于膜孔处,一般用嫩芦苇秆中的内薄膜制成,经轻揉搓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演奏时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悦耳、明亮的声音。
笛膜
粘膜胶
专用于粘笛膜。20世纪中期以前,笛子演奏者大多用桃胶(一种在树上由于年久而淤积出的树胶)。20世纪后期到今天,大多笛子演奏者选用“阿胶”(一种常见进补药材)来粘笛膜。
粘膜胶
音孔(按孔)
按孔共有六个,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音孔
上出音孔(助音孔)
可用来调整高音,也起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
上出音孔
下出音孔(基音孔)
在上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音,起决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
下出音孔
缠丝
丝线,缠于笛身外面,有21道至24道不等,起保护笛身以免破裂兼美观的作用。
缠丝
镶口
通常在笛身两端(笛头、笛尾)镶以牛骨、牛角、玉石或象牙,称为镶口。
镶口
梆笛
因最早伴奏梆子戏而得名。梆笛以F、G、A调为代表,管身较曲笛细而短。因其高音区域音色高亢、明亮,主要流行在北方。除独奏外,也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梆子戏、蒲剧、秦腔等剧种的伴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梆笛
曲笛
因最早伴奏昆曲而得名。曲笛以C调和D调为代表,管身略粗而长。音色醇厚而柔和,清新而圆润。广泛流行在我国南方各地,最适于独奏或合奏,是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和昆曲、婺剧、锡剧等戏曲音乐中富有特色的重要乐器之一。
曲笛
低音笛(新笛)
近年来随着笛子演奏技术及音乐的多样发展,低音笛也被广泛应用,如:大降B调、大A调、大G调、大F调等。
低音笛
其他笛子
笛子种类越来越丰富,还有低音长管笛、弯管低音笛等。
低音长管笛
弯管低音笛
第三章 学习演奏
学习演奏一样乐器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困难,一般经过数周的学习就可以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但是你若想得到理想的声音和理想的演奏效果,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才能做到的。笛子的构造看起来并不是非常复杂,演奏时可以很直观地感觉到,嘴唇放在吹孔上,两只手按在指孔上演奏即可。
教师
优秀称职的笛子教师,他的音乐修养应该是全面的,不仅仅只是指导学生单一的从笛子入手,而是要让学生从音乐整体上能够对笛子有所了解。要了解什么才是好的声音、好的演奏方法。老师可以引领,学生也要有自我研习能力,也可以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现在的科技非常发达,各类音像、录音及网站上有丰富的音频、视频资料都可以用来查询与学习。
如何找老师
现在想找一位家教已经非常方便,有各类艺校、少年宫、群艺馆等可前去咨询,也可咨询当地的音乐家协会,还可从各类音乐会中直接认识音乐家,亦或去音乐学院直接寻找你需要的音乐老师,或者从各类音乐教育网站检索这方面的信息。若你需要上门授课,则需要额外的费用。
大课还是小课
音乐授课分为大课(集体课,几人、十多人或更多)和小课(一对一授课),大课费用相对低廉些,但针对性不是太明确。小课的费用会贵些,但好处是一对一授课。演奏专业的学习是需要经常纠正错误的,每个人的条件及能力不尽相同,授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小课的针对性明确直接,对于方法的调整、错误的纠正能够更加直观,学生的进度也相应较大课的进度快很多。
集体活动
音乐学习最终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任何一样乐器都不可能永远是一个人的独奏。即使个人独奏时也需要有伴奏的配合,重奏或协奏都需要乐队的帮助,还有更多的活动是融入一个乐队中,使自己成为乐队集体中的一员。你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身边的这些信息,中小学校有音乐特色班,艺校或少年宫也有这类的乐队训练。还有些地方会定期组织专家讲课,多了解多接触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