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中国琵琶经典名曲演奏指导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中国琵琶经典名曲演奏指导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中国琵琶经典名曲演奏指导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中国琵琶经典名曲演奏指导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周丽娟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01

书籍编号:30612748

ISBN:978755230547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0591

版次:

所属分类:艺术摄影-音乐舞蹈

全书内容:

中国琵琶经典名曲演奏指导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前言


我们要演奏好一首名曲,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音乐天赋和感觉,多学习音乐方面的知识,加强实践能力来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


在演奏上必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正确掌握熟练琵琶演奏的各种技能技巧,并且能自如地融入于乐曲中,从而使技术为音乐服务。


本书选编了在演奏、教学范围内常用的经典名曲。有传统乐曲、民间乐器以及近现代作品,这些乐曲使琵琶乐器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演奏手法上全面地汇总了从历史至当代琵琶演奏技能技巧的发展水准。


本人以上海音乐学院琵琶专业教学三十余年的体会与经验,深感要演奏好一首独奏曲必须先正确掌握琵琶演奏技术的方法,尤其对难度较高的指法加以着重训练,而后再强调音量、音色、音质等多重变化。为使演奏者能丰富表达乐曲的音乐内涵,本书将每首乐曲在练习中应该注意或容易发生的问题,均作了详细的注解要求。为演奏者更好地演奏每首乐曲作了较实用的提示。


作者简介

figure_0003_0001

周丽娟,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浦东派琵琶演奏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琵琶研究会长江流域联席会副主席,上海琵琶学会理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先后师从林石城、卫仲乐、叶绪然、孙裕德等教授学习。1980年荣获“上海之春”首届全国琵琶比赛第二名。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执教三十多年来,周丽娟培养了一大批琵琶专业学生,先后有数十位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专业工作岗位,多位学生在国际、国内各项比赛中获奖。她本人也由此多次获奖,如第二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及敦煌杯首届全国青少年琵琶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11年)、第二届国际中国器乐赛“国际杰出教师奖”(2011年),首届琵琶演奏国际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并担任评委(2012年)。


周丽娟的演奏细腻含蓄,技巧全面,左右手基本功扎实。曾先后出访日本、南斯拉夫、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在2002年5月北京举行的琵琶泰斗林石城教授从艺六十六年音乐会及2006年11月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纪念林石城浦东派琵琶音乐会”等重大演出活动中均曾担任独奏。2004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经典94.7频率实况录制并播出了“周丽娟师生琵琶音乐会”专场节目,2010年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录制“周丽娟师生琵琶音乐会”。


周丽娟曾由中国唱片公司、上海音像公司及新加坡唱片公司、台湾唱片公司出版了《丝弦女》《乌江恨》《周丽娟琵琶独奏》等专辑唱片。编著了《少儿琵琶集体课教程》《琵琶技能技巧训练》《琵琶考级曲集》《琵琶考级练习曲集》等经典教材。2014年录制并出版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浦东声音系列:“海一样的胸怀”博采众长追求“中国派”浦东派琵琶独奏曲专辑。

1.阳春白雪

figure_0006_0002

figure_0007_0003

figure_0008_0004

figure_0009_0005

figure_0010_0006

figure_0011_0007

figure_0012_0008

演奏说明


乐曲旋律流畅,节奏轻松活泼,表现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大地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①开始第一拍的滑音用上滑音推奏,滑音的音高为上方小三度,左手用指关节带动手臂作配合,滑音效果应干脆。


②第11小节滑音用拉奏,演奏分解为figure_0012_0009,第12小节滑音用推奏,演奏分解为figure_0012_0010第17小节滑音用推奏,演奏分解为figure_0012_0011,第20小节滑音用推奏,演奏分解为figure_0012_0012


③挑轮为一拍一轮演奏。


④第52小节滑音应奏成figure_0012_0013,注意节奏准确。其他滑音可参照第一段。


⑤第81小节应奏成figure_0012_0014,第85小节也用此方法。第88—90小节应奏成figure_0012_0015


⑥第107小节大指连续挑音要清楚(林石城先生称作“临”),节奏要准确。


⑦第110、111小节“拍”的演奏:用大指肉将弦往外勾起即放,得出断弦之声。


⑧第五段中“绞弦”的演奏:左手将相邻的两根弦交叉(左边弦在下方,右边弦在上方)按紧。演奏时先用左手中指或名指将一弦向右推进至二弦下面,然后用左手食指将二弦向左拉出,压在一弦上面并用食指按紧两根弦,再将中指或名指抽出。练习目标应使绞弦过程越短越好。


⑨第六段先将音符、节奏、指法看仔细,分清泛音、按音与空弦衬音的区别。


⑩第七段“突慢”的尾声部分注意弹挑出音干净,由慢渐快处的速度变化要自然,并且做好强弱变化,结束的扫弦出音应整齐有力。

2.高山流水

figure_0013_0016

figure_0014_0017

figure_0015_0018

figure_0016_0019

演奏说明


河南板头曲《高山流水》由古筝同名曲移编。作为琵琶曲,演奏者需注意滑音的音准、节奏以及地方风格韵味。


①开始第一拍的滑音必须按照节奏,第一个八分音符弹完后,进入到第二个十六分音符时才可进行推拉指法演奏。(如第2小节第一拍等均按此方法演奏)


②第3小节装饰音用滑音拉至本音,注意音准控制。


③第8小节第二拍的下滑音要在弱拍位演奏,注意左手音准控制,过渡到第9小节要求节奏准确。


④第18小节装饰音用滑音拉至本音,注意音准的延续性保留。


⑤第24—25小节连接要求节奏准确,第25小节由装饰音拉至本音要控制好音准及它的延续性。


⑥第34小节两个四分音符的同滑音指法演奏,要求左手指尖动作敏捷,滑音准确度需要一步到位。


⑦第58小节用长轮配置左手切分节奏的滑音,掌握好左右手的协调作用。


⑧第59小节长滚指法要求密度好而匀。


⑨第61小节挑轮注意挑音清楚且节奏准确。


⑩最后4小节的尾声注意滑音的音准及揉弦的搭配运用,速度变化按照谱面的要求演奏。

3.赶花会

figure_0017_0020

figure_0018_0021

figure_0019_0022

figure_0020_0023

figure_0021_0024

演奏说明


这是一首具有四川民歌风格的琵琶独奏曲,乐曲描写了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的男女青年身着自己的民族服装,在喜庆传统“花会”的佳节中,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最后,随着音乐声的渐渐远去,给人以充满幸福的意境感受。


①类似第3小节的滑音要灵活,突出切分节奏的装饰音演奏。第9小节注意装饰音接滑音的连贯性,同时要求切分节奏准确。第11小节第一拍长轮时带装饰音的附点节奏要准确,第二拍打音接带起指法要演奏清楚,并且速度快。


②第18—48小节遵照谱上强弱变化处理,并要求音量对比明显,注意第45小节为figure_0021_0025拍节奏。


③第52—61小节右手指法:大指在上方抵住一弦,中指在下方弹双音,发出既有“摘”的声音,又有旋律声部乐音的双重音响效果,同时注意左手打音要扎实。


④第62—75小节四分音符扫轮应奏成figure_0021_0026,第76小节开始由F调转为C调(前3 =6后 ),速度比前面加快一倍,第76—90小节扫弦时旋律音要清楚,半轮点子也须清楚。


⑤第91—94小节为一拍一轮,第96—103小节为figure_0021_0027拍节奏,轮指安排一小节六个,因而可试用figure_0021_0028拍节奏来代替三连音练习,整段速度须放慢一些。


⑥第103—110小节弹摭指法要求摭出音整齐,音量平均,并注意从第104小节开始转为figure_0021_0029拍节奏。第111—117小节双摭分演奏:分时大指挑四弦,食指弹二弦,中指弹一弦,三者同时进行,摭时大指勾四弦,食指抹二弦,中指抹一弦,三者同时进行,弹奏双摭分时要求三声部和弦效果清楚、饱满。


⑦第118—151小节扫弦须使手腕放松,一、二弦的出音清楚,左手和弦按音要正确,并注意谱中的重音记号。第152—155小节为半拍一个挑轮,从第154小节开始速度逐步渐慢,挑轮的轮速也应随之渐慢。


⑧第156—173小节为一小节四个轮,练习时要注意固定挑轮与上声部的配合。


⑨第174—177小节速度慢而自由,同时注意两个延长记号以及气口的处理。第178—182小节按照谱上速度处理要求,再作渐弱。第181小节左手泛音要准,右手“双分”出音整齐。

4.大浪淘沙

figure_0022_0030

figure_0023_0031

figure_0024_0032

演奏说明


此曲是我国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均(阿炳)传谱的一首琵琶曲,乐曲运用朴素无华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作者坎坷不平的生活以及对旧制度的抗争与呐喊。在演奏中应注意音色的控制和音量张力的变化。


第一段


此慢板段对于乐句的分隔非常重要,必须在演奏中表达清楚。


①句首的双音弹奏要求二弦得一声,手指手腕用力配合好,音质松弛,左手按音保持延续性。


②第2小节弱拍位的音至第5小节强拍位音为一句,要求出音平稳、音色柔和。


③第9小节十六分音符休止可用左手伏按来完成。


④第12、13小节三十二分音符弹挑要求点子清楚、有力。以下类似二分音符长轮按照谱面提示,音量变化明显,轮指均匀。


⑤第18小节第一拍附点节奏在作长轮时应注意节奏准确,通顺。


⑥第34小节下滑音注意音准控制,右手长轮根据节奏需要而定,不宜太短。


⑦第 38 小节弱拍位起的一个乐句,同第 33 小节弱拍位起的乐句形成了前后呼应的对句,在音量、音色对比上可以表达清楚。


⑧第43、44小节带重音的长轮要求既能突出重音位的音,又保持长轮的平稳性。


⑨第64小节四个双音演奏要求两根弦音量平均、音色统一,左手滑音自如。


⑩第67小节左手吟音应幅度大而频率慢,并且注意音准控制。


第二段


①前三拍的空弦音慢起渐快速度变化明显、自如,进入figure_0025_0033拍后可参照谱面要求的速度标记演奏。


②整段音量变化可顺旋律流动作相应的强弱处理。


第三段


本段为节奏性较强而富有激情的中快板。


①尤其注重第96、107小节,第98、100小节切分节奏的准确性,注意长轮与节奏的配合作用。


②类似第91小节弱拍位的四分音符长轮,可用六指轮来演奏。


③第113小节四个音符可用“弹”指法,要求出音扎实,穿透力好,音色明亮。


④第115小节弱拍位的扫轮可用快琶音接轮来演奏,左手加强吟音效果。


⑤第117小节弱拍位的音左手吟音频率由慢而渐快,右手出音浑厚松弛。

5.新翻羽调绿腰

figure_0026_0034

figure_0027_0035

figure_0028_0036

figure_0029_0037

figure_0030_0038

演奏说明


“绿腰”是唐代著名歌舞大曲。作者根据唐诗中关于“绿腰”的描述而创作的琵琶曲,全曲形象地描绘了千姿百态的舞蹈画面,展示了舞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演奏时注意段落的连接自然,节奏特点鲜明,并且做好音量音色变化。


【散序多拢捻】:引子,速度自由


①开始带装饰音的两个“分”指法演奏要求出音整齐平稳。


②十连音慢起渐快再渐慢,速度变化应自然,左手换把时注意连接。


③模进句要求右手过弦清楚,速度变化按照谱面上的标识进行。


④连续分音要求大、食指音量平均,出音整齐,长轮时作音量变化须注意轮指的匀度。


【轻盈绿腰舞】:优美而抒情的舞蹈


这是第一段舞蹈的主题音乐,旋律优美、流畅,歌唱性强,长轮的轮速不宜过快,左手在作上滑音时速度稍慢些。


①第17—21小节带附点节奏的长轮,要求轮速平稳,并且与附点节奏配合好。


②整段演奏左手按音均需加揉弦,使其音色柔美滋润。


【慢态不能穷】:舞步变化多端的舞蹈


①摭分指法注意两声部音量和摭与分的音量平均,按照谱面要求作音量变化,增加流动感。


②连续附点节奏要弹出其特性,注意速度把握。


③稍快地小快板要求节奏准确,出音点子清楚,扫弦音松弛。

6.天山之春

figure_0032_0040

figure_0033_0041

figure_0034_0042

figure_0035_0043

figure_0036_0044

演奏说明


乐曲描绘了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维吾尔族人民对天山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演奏时注意旋律的歌唱性,D调部分琵琶以扫、摭分、快夹弹指法的结合运用,使舞曲音乐更加热烈奔放,形象地描绘出天山儿女欢庆春天的喜悦之情。本曲用三种速度的舞蹈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


①第1—22小节是抒情而优美的慢速舞蹈。演奏时注意三拍子节奏的特点,注重旋律的流动性。摇指法要求频率快而连绵不断。长轮与挑轮连贯性好,左手按挑音时注重音的延续性。


②第23—75小节为活泼喜悦的中速舞蹈。演奏时注意节奏变化的连接自如,高低八度音的转换与过弦应连贯通顺。转入C调挑轮的轮速应固定,轮指匀而连贯性好,双音与单音交替的旋律变奏须突出旋律音调,衬音演奏可弱些。


③第76至结尾是figure_0036_0045拍节奏的快速舞蹈,情绪热烈奔放。在演奏上要求快速,出音清楚,弹挑点子干净,带起指法左手力点集中、节奏准确。


④第110、111小节切分节奏的扫拂要求过弦快而声音集中,加强切分音的力度。


⑤第116—118小节双弦滚要求手腕放松,出音清楚而均匀。


⑥第120—133小节连续十六分音符要求弹挑点子清楚,并注意左右手的配合作用。


⑦第134小节再现反复,速度可加快些,演奏情绪推向更高潮。


⑧第142、143小节左手按高低八度音要求手指轮换用力的方法,避免左手掌处于紧张状态。


⑨第158—163小节快速度模进要求音位准确,一气呵成,结尾的切分音演奏要求扫弦干脆豪爽。

7.彝族舞曲

figure_0037_0046

figure_0038_0047

figure_0039_0048

figure_0040_0049

figure_0041_0050

figure_0042_0051

演奏说明


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描绘出彝家山寨恬静迷人的夜色,以及彝家青年纵情歌舞的欢乐情景。主题演奏要求音色优美、细腻,快板则要求粗犷、热烈、节奏感强。


第一段


由慢起渐快的全轮过渡到长轮,应连接自如,并且注重音色柔美,挑轮时注意挑音的连接与音色的协合性,双音滚奏要求两声部的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