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词攻略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写词攻略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尤静波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01
书籍编号:30612718
ISBN:978755230514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41984
版次:
所属分类:艺术摄影-音乐舞蹈
版权信息
书名:写词攻略
作者:尤静波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01
ISBN:9787552305142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简介
歌词是歌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首好的歌词可以流芳百世。可是,要怎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词呢?
首先,你得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写词并不像写作文,它比作文更加感性。所以,只要你会写字,有想法,就可以写词。写词很容易,可为什么很多人写出来的歌词却不像歌词呢?那是因为他们缺乏写词的基本常识。
写词虽然讲究思维自由,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出别人想不出来的词句,但是词毕竟有词的规范。本书会告诉你,在写词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一些常识性问题,例如写词要讲究押韵;词有词的结构,不能写成诗;此外,如果再掌握一些细节、意境、修辞等手法,那么你的每一个想法都可以变成歌词。
这本书里没有很深的理论,只是告诉你一些写词的奥秘。这些奥秘很简单,但却是作者凭借多年创作实践得出的经验之谈。这些经验可以让你的创作少走很多弯路,可以让你插上创作的翅膀,在想象中自由地翱翔。
拿起笔,写出自己的人生,让你的喜怒哀乐都走进歌里来吧!
尤静波 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副教授,流行演唱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流行音乐学会理事。曾出版《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中国流行音乐通论》《流行歌曲写作教程》《流行歌词写作教程》《流行演唱法》《流行歌手成功指南》等专著10余部;《将小调进行到底》《你是我的幸福》《哑巴》等数张个人创作演唱专辑;曾受邀在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高校做流行音乐演讲。
微博:http://weibo.com/youjingbo
邮箱:yjb1124@163.com
台湾著名词人方文山先生为本丛书寄语
作者(尤静波)与方文山合影
开篇
词和曲哪个更难写?
写词难吗?它和写曲哪个更难?这是很多爱好创作的朋友一直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其实,写词一点也不难,上学时我们都写过作文,只要会写作文就会写词。它跟写曲相比,容易多了,至少它不用学乐理,不用识谱。写词真的那么简单吗?不然。人人都会写字,但是作家却很少,写词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还需要活跃的思想。这么说来,写词一点都不比写曲简单。写曲毕竟只是音乐上的那点东西,遇到不懂的,翻翻乐理书,看看作曲法,或许就明白了。但是写词却不同,若缺乏功底,那你就得从小学的语文书开始翻起。你说,词和曲哪个更难写?
其实,任何事情只要掌握了方法,就都不难。只要掌握方法,写词也容易,写曲也容易,但是要写好却都难。所以这本小册子,要解决的就是让你能够了解歌词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但是大家也不要对这本书期待太高,如果看完这本书,你就能够成为词作家的话,那我早就该获诺贝尔奖了。不过,你也别小看了这本书,如果看完这本书,你觉得你的创作有那么一点点的提高,或者你对歌词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我想,这本书的价值就够了。千万别小看这一点点的提高,提高是一种质变,而一本书所能带给你的,或许只是你质变中的一个“量叠”环节,但是请不要忽视任何“量”的积累,因为那是改变“质”的根本。
第一招 抓住灵感
灵感对于写词真的那么重要吗?是的,灵感很重要,没有灵感促成的歌词,很可能有形无神。但是,你也别太依赖灵感,因为灵感只是一个念头,仅凭一个念头,不足成文。
在创作中,灵感实际上就是一颗种子,它很重要,获得灵感就等于获得了创作的种子。但是仅靠灵感来创作是完成不了作品的。
灵感,说白了就是一闪而过的念头,如果你的一首歌词,仅仅靠灵感来写的话,那你得需要多少个念头啊?生活中不仅没有那么多的念头,即使有,这样拼凑起来的念头也未必就是好作品。所以说,灵感只能给我们一个好的“动机”,有了好的创作动机,再利用创作手法进行发展,这才是常规的创作思路。
灵感,是突发的,是易逝的,它像“小偷”,趁你一不留神,它就会溜走。所以,当你有灵感的时候,请一定要抓住它。“小偷”只要抓住了,先关起来,怎么处置?那就不着急了,想想办法,慢慢再说。写词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些自称创作歌手的人,不学好,学吸毒,被抓了以后,说是为了找灵感。这纯属瞎扯,只是为自己的错找一个借口罢了。其实,只要你有心,灵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就看你是否有心去发现。
我在自己的首张专辑《将小调进行到底》中有一首歌叫《黑白电影》,唱片中有这样一段文案:“二零零七年,夏天,北京。夜,很热,手里的遥控器啪啪啪地换台。电影频道,一部国产老电影,一场凄楚的爱情故事,一段旋律由此而生。谨以此歌献给天下所有守爱的人!”看完这部电影已是深夜,我顺手就写下了这首《黑白电影》的歌词。这就是一首灵感促成的作品。
黑白电影(尤静波)
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通过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只要你学会思考,灵感随处可得。
音乐人高晓松在他的《青春无悔》作品集的文案中写到:“九零年流浪至厦门,住在‘厦大’一楼拐角里,傍晚酒醉与一画画友人在校园闲逛,途中写成此歌。”这就是后来那首著名的《冬季校园》。
冬季校园(高晓松)
通过高晓松的文案描述,我们可以从歌词中明显感受到灵感在这首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
有人说,为了写好歌词,那我得随时做好准备,当灵感来的时候好一把抓住它。但你别忘了,我刚才讲过,灵感就像小偷,当你做好了准备要抓它,它还会来吗?我的意思是,灵感只有在你的思想和精神最放松的时候,它才会出现。因此,很多好歌都是作者在洗澡、上厕所的时候冒出来的灵感,因为那些时候人的状态都是放松的。可见,无意识的灵感是最具价值的创作动机。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而对于灵感这东西,我们却准备不得。但是大家却别忘了“顿悟”的道理。有时候我们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在某一天不经意中瞬间顿悟。我想这个“顿悟”是因为有了之前的“百思”,所以才会“顿悟”。什么意思?思考永远都是获得灵感的基础,对于那些不善思考的懒惰之人,你就是把“小偷”送到他的面前,他也不会伸一下手的。所以说,灵感人皆有之,只要你认真地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灵感随处可抓。
第二招 写词原则
只要爱唱歌,爱听歌,我们每一天都离不开歌词。手机一响,电话那头的彩铃唱的是什么?是歌,有歌必有词,歌词无处不在。
有些朋友业余时间,喜欢自己写写歌词,但是又不知道歌词有什么具体要求和规律,所以有时写出来了,却不像歌词。也有一些朋友,写得挺像歌词,但是读起来却像流水的日记。怎么办?很苦恼是吗?不必苦恼,只要掌握三个原则,歌词就基本成形了。
第一,要有节奏感,词是用来唱的,歌词的节奏感很重要,读起来没有节奏感的歌词,唱起来肯定也不会太舒服。例如下面几首歌词,节奏感很强,极具可唱性,具有这样节奏感的歌词,特别容易谱曲。
忘情水(李安修)
这首歌词节奏感很强,都是七字句。除了倒数第二句“才明白爱恨情仇”是3+4的节奏之外,其他句都是4+3的节奏规律。
新不了情(黄郁)
这首歌词也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基本上是以4字句为主。虽然有些句中出现5字或6字节奏,但是大家仔细一分析就能发现,若将括号中的字或词去掉,剩下的基本都是4字句,而将括号中的字词去掉,并不影响句意。像这样以某一个节奏规律为基础而略有变化的歌词,也具有很强的音乐性,适于谱曲。
当(琼瑶)
这是琼瑶的一首作品,你可以大声地朗读出来,你会发现它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这就是一首好歌词的前提。
第二,要有韵律感,歌词要求押韵,押韵的词不仅唱起来顺口流畅,读起来也有味道。如果不押韵,你或许可以成为一名“诗人”,但一定不会是一个好的词人。
你可以去读一下上例的《当》,前两段押“ou”的韵,后一段押“a”的韵,韵律感极强。下面是香港著名词人林夕的作品《红豆》,从头至尾押“ou”的韵,读起来韵味十足。
红豆(林夕)
由此可见,要想使一首歌词富有韵律感,每句末字押韵十分重要。押韵是一种技巧,它非常考验写词人的文学功底。你也可以去分析、去品味那些优秀的词作,但凡好词肯定都具有很强的韵律感,这是评判歌词好坏的一个基本标准。
第三,要有层次感,也就是要注意歌词的结构层次。歌词毕竟不是诗,因为它受歌曲“曲式”的束缚,因而在形式上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写词的时候一定要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否则它和曲的关系难以融合。例如,小柯的《因为爱情》:
因为爱情(小柯)
该词的A1、A2段为叙述段,以铺叙为主,为主题做铺垫;而B1、B2段为高潮段,集中突出主题描写,和A段的铺叙形成明显的对比,这就是段落层次的体现。
关于段落层次的问题,在下文的“歌词结构”中将会详细介绍。
节奏感、韵律感和层次感这三个原则是写词的“硬指标”,也是评判歌词好坏的基本标准,若不达标,质量不保。请大家仔细领悟。
第三招 写词要领
“硬指标”是“死”的,很好掌握。然而要想写好歌词,只有基本功远远不够,还需要注意更深的文学内涵与文化内涵,而这些内涵都是“弹性指标”,是“活”的,它需要写词者具备较深的文学修养。
第一,角度。不同人写同一件事,有好有差,关键在于角度的选择。角度选得好,不一定就能写出好歌,但是角度选不好,必然会毁掉一个好题材。
第二,细节。一首歌值不值得品味,值不值得推敲,关键要看你的词里有没有细节。一首没有细节的歌,它会显得空洞、苍白。而所有能够感动人的歌词,一般都是细节取胜。有人说“小眉目大人生”,歌词也一样,细节决定成败。
第三,修辞。上学的时候语文课上我们都学过修辞,比喻、排比、衬托……在内容需要的时候,恰当地运用修辞,会让你的作品增添色彩。有人问,不用修辞行不行?回答是:肯定行。但我想反问:咸菜窝头就能填饱肚子,饿不死就行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吃那么多好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