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材教辅 > 中小学 > 动画应试技巧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动画应试技巧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动画应试技巧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动画应试技巧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赵贵胜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01

书籍编号:30612651

ISBN:9787552311068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45233

版次: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小学

全书内容:

动画应试技巧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编者的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也在不断更新,一些复合型专业应运而生。动画、数字媒体、游戏便是横跨艺术和科学两个领域的新兴专业。这些专业顺应社会的需求,涉及的内容又符合现代青少年的心理需要,迅速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但如何敲开开设这些专业的高校大门却并不为怀揣梦想的考生所知。笔者本着为莘莘学子解开这个困惑的目的,编写了此书。此书适合准备艺考的高中生学习,也可供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大学生参考。


此书只是一盏指引大家走近象牙塔的明灯,笔者只能告诉有关考试的一些基本规律,想要打开那扇通往梦想的大门走进象牙塔,还需要大家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反复实践,从源头上掌握艺术的基本规律。从艺术创作本身来讲,书中所说的技巧也不是千古定律,希望你能从“有法”到“无法”,既有扎实的功底又有本真的天赋,因为这样,才能在专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真诚的希望此书能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圆梦!


由于篇幅原因,许多问题无法深入阐述,希望大家能借助配套视频和所列参考书单来完善自己的学习。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欢迎各位指正。

figure_0002_0001

第一章 专业介绍及专业招生情况



第一节 动画专业简介


动画专业,是在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及人们精神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各大院校为顺应时代潮流,满足社会人才需求而竞相开设的一门专业。1952年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动画专业,那时候的动画人才主要输送到一些专门制作动画片的单位,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等。2001年4月,中国传媒大学借助传媒的优势也组建了自己的动画学院。随后,很多动画院校或者动画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动画之所以能独立成为一个专业,在于其有独特的语言和审美。尽管它很大一部分借助于“绘画”实现,但和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又有着区别,这也是一些专门的动画学院为什么在招生上有着自己的严格要求。其目的在于通过考试选择出具备动画“思维”和动画潜能的学生,这也是促使该书面世的一大根本原因。


动画专业的主要方向有:动画编导、动画设计、数字动画。


动画编导:培养具有较全面的人文艺术素养,熟悉动画制作的整体工作流程,具备动画创作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能够从事影视动画和新媒体动画的前期策划、编剧、导演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动画设计:培养具有较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造型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动画设计规律在动画造型、动画场景、分镜头脚本、设计稿、原画、漫画以及相关的视觉传达等领域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数字动画(计算机动画):培养具有良好的动画创意与设计素养,善于综合运用数字动画技术,从事三维动画电影、电视动画、手机动画、网络动画、游戏动画及虚拟现实制作等工作,同时能够满足教育、医疗、建筑、军事等相关行业动画人才需求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第二节 动画专业前景


近年来,国内动漫产业发展迅猛,年增长率超过30%。2011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为621.72亿元,2012年为759.94亿元,2013年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总产值达870.85亿元,较2012年增长14.59%,核心动漫产品出口额达到10.2亿元,同比增长22.80%。2015年,我国动漫产业更是喜讯不断。奥飞动漫以9亿元收购原创动漫平台“有妖气”网站,成为迄今最大一笔动漫产业的收购;光线传媒宣布在其投资的13家动漫公司基础上组建“彩条屋”影业动漫集团,并将推出22部动画电影;腾讯动漫投入3亿元,成立“聚星基金”,鼓励动漫原创。国产动画电影也不断创造新的纪录:年初的《熊出没之雪岭熊风》和《十万个冷笑话》均收获过亿票房;暑期档的《大圣归来》更是超过国外的《超能陆战队》与《哆啦A梦》,创造了9.56亿元的国产动漫电影票房新纪录。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动漫业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


动画产业是我国政府大力扶持的产业之一。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依靠动画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同时对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也没有巨大的破坏作用,动画的这种优势极大地吸引了政府领导的兴趣。


从观众的审美心理来看,动态比静态直观,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对视觉传达方式的要求逐渐从静态向动态转变。无论是科技模拟、历史再现、还是建筑浏览都将借助动画实现,这给从业者提供了大量的发展空间。


从艺术的形态转变来看,从静态到动态是艺术本身演变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未来艺术的创作生产上动画必将占有一席之地。


以上这些无不说明动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美、日动画产业相比,我国动画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很容易在这个广阔的空间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梦工厂、迪士尼先后扎根上海,也是因为看到了中国动画的巨大消费能力和发展潜力。


除了作为电影的一种类型,当下的动画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与科学研究结合


传统手绘动画是以娱乐观众为目的,而计算机动画技术最早则运用在军事上。计算机巨大的模拟功能,让预期效果变得直观。在一些动画节上,有专门设立的科技动画奖,以表彰那些和科技有关的优秀动画。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动画技术,动画精确地预演为飞船的发射提供了最直观参考,从而将误差降到最低程度(图1-1)。

figure_0010_0002

图1-1 计算机动画模拟神舟八号发射

2.与宣传融合


动画常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对象,给人们带来轻松、幽默之感。当驾车在城市穿梭的时候,路边不时出现的卡通交警给出各种行车安全指示(图1-2),这比真实的交警更易让驾驶员接受,信息得到了有效地传播。一部《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视频短片第一次用漫画的形式展现中国领导人,改变了中国领导人在媒体中一贯严肃的形象。


3.与旅游业互化

figure_0010_0003

图1-2 卡通交警

动画和旅游结合是中国旅游业未来的一个趋势,这种体验式旅游,具有极高的趣味性、娱乐性、文化性、教育性及突出的广域性、定向吸引性,还表现出极弱的季节性,是一种新型交叉产业。动画旅游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现在大家熟知的迪士尼主题乐园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初步显示了动画这种艺术形态的巨大表现力(图1-3、1-4)。

figure_0011_0004

图1-3 澳大利亚馆的《饕餮盛宴》图1-4 中国馆的《清明上河图》

4.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


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主持的戏曲百折项目就提出了“戏曲和动画联姻”的创作口号。一个是传承千年的中国戏曲,一个是时尚炫目深受青少年喜欢的数字动画,两者的融合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7月3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指导,湖南京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九天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在京启动,该项目将珍贵剧种与优秀代表剧目中的人物用动画重新创作,以戏曲动画的形式向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推广(图1-5)。

figure_0011_0005

图1-5 戏曲动画

2012年2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交响乐团联合制作的首场大型全息动画情境交响音乐会《乐器也疯狂》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隆重首演。这是一场音乐与动漫完美交融的全新视听盛宴,它以最新的全息影像技术营造绚丽、奇幻的情境,以牵动人心的故事画面串联经典乐章,裸眼3D、真实虚拟交错、动漫、音乐、舞蹈、人偶表演等元素贯穿其中,让高雅音乐与现代都市人群产生共鸣(图1-6)。

figure_0012_0006

图1-6 《乐器也疯狂》

5.和其他美术形式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画逐渐与绘画、雕塑、版画等美术形式融合,成为一种新的美术形态。中央美术学院潘公凯教授在他的作品《雪融残荷》中,将传统绘画和数字动画技术结合,传统笔墨描绘的残荷与像雪花一样飘落的英文字母共同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意象,开辟了艺术创作的新思路(图1-7)。

figure_0012_0007

图1-7 潘公凯新媒体美术作品《雪融残荷》

6.与游戏之间的互动


动画、漫画、游戏之间的相互改编和延伸,出现在公众视野,开创出一条新的产业模式。而在各种改编中,动画与游戏之间的相互改编成为主流,比较成功的如《龙珠Z:真武道馆》。制作公司不仅通过发售游戏软件获得收入,也通过发售周边产品获得了巨大利益。

第三节 各校动画专业招生计划及录取方式



一、中国传媒大学


1.学校概况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已正式进入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


学校建有校园多媒体网络、数字有线综合业务网、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网、现代远程教育网,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动画与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6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告实践教学中心、动画实验教学中心、影视艺术实验教学中心、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教学中心等;多媒体教室、演播馆、实验室等装备精良,功能完善;图书馆形成了信息传播学科内容丰富,纸质、电子、网络形式多样的馆藏体系。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原动画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我国最早从事动画教学、创作、科研的院校之一,也是国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包括新媒体艺术与影视特效)、数字游戏设计专业的始创院校。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大传播”和“小综合”的学科特色,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方向,建立起了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跨学科、跨媒体,科学、艺术与人文相融合的办学特色与优势,成为国内领先的动画与新媒体专业院校之一。


人才培养理念:传统与现代融合、中西文化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


人才培养目标:培育优秀的复合型动漫及数字媒体人才。


人才培养方式:与国际对接、与业界对接、与中学对接。


人才培养平台: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高科思科技大学、加拿大谢里丹学院、加拿大国家数字媒体中心、德国波兹坦影视学院、法国高布兰学院、英国伯恩茅斯大学、韩国国立艺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等50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的项目式教育合作关系;与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美国尼克儿童频道、法国育碧游戏公司、德国皮克斯蒙多电影特效公司、微软、惠普等国际顶级企业建立了教学实践与人才输出的伙伴关系。


人才培养环境:拥有各类专业实验室和创作室4千余平米,软硬件资金投入超过数千万元,其中包括动画制作实验室、互动艺术实验室和CG实验室3个211重点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媒资管理系统、数字影视特效创作室、网络多媒体创作室、游戏设计创作室、虚拟演播室、数字合成机房、数字录音棚、惠普教育卓越中心实验室、苹果联合实验室、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定格动画联合实验室、移动多媒体与NGN实验室、三维互联网与流媒体应用实验室、移动内容开发与创作实验室、无纸动画实验室、数字动画创作室、手绘动画创作室、动画声音创作室、动画表演创作室、数字高清实验室、动画生产车间、动画渲染农场和运动捕捉系统等教学、创作设施。


人才培养特色:学院已建设成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动画特色专业建设单位、教育部文化部动漫类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所在地、中国动画学会教育委员会所在地。聘请国内外兼职教授、专家百余人,开设国内首创的“夏季国际学院”、“国际大师课堂”;鼓励跨专业联合创作和大学生创新实践,初步形成了与国际、业界相互交融的办学特色。发起和创办的“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已经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动漫和数字媒体盛事之一,每年吸引几十个国家上百所高校的近千名动漫与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参与,提供与世界一流大师直接交流的机会,拓展视野和学习、创作空间。


人才培养成果:创作了大量动漫、数字影视、网络多媒体、数字游戏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