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空看地球:92分钟环游世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从太空看地球:92分钟环游世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Space.comzuijia空间摄影书,加拿大guojia级宇航员用从未有过的视角带你了解地球过去与未来,是谁在塑造地球?
作者:(加)克里斯·哈德菲尔德,王雨佳译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20-04-01
书籍编号:30612372
ISBN:978757100439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0134
版次:1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科普
谨以此书致我亲爱的父母,艾利诺和罗杰,
感谢你们给我的第一台相机,
更重要的是,感谢你们给了我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科利马雪山
和科利马火山(两者都是火山口),
墨西哥
序言
1519年,斐迪南·麦哲伦从西班牙起航,试图探索向西出发前往亚洲的新航线。他(和许多其他海员)没能在这次旅途当中幸存下来。但是三年后,余下的船员们成功地回到了家乡,完成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这次航行留下来的日志为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启示,揭示了我们所居住星球的无限可能性。
大约500年后,国际空间站(ISS: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已经能够在92分钟内环绕地球飞行一圈——一天能够绕飞16圈。ISS是一个搭载了繁重科学任务的实验站,因此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并没有为拍摄地球专门分配时间,但是空间站里有很多相机,宇航员们每天都会拿来拍地面。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一定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激励我们这么做的原因:为了记录并分享地球的绝景。
地球展现出来的惊艳景色永无止境。我执行的最后一次航天任务长达6个月,从2012年12月到2013年5月,即便是在太空中待了这么长的时间,却仍旧不知疲倦地想要将头探到窗口欣赏地面的景色。我认为至今为止未曾有任何航天员厌倦了这画面,未来也不会有。每当工作稍微有点儿空闲,航天员们就一定会飘过去看看和上次相比地面上的景色有了什么变化。而每次我们都能看到新的风景,因为地球自身在转动,不同的绕地轨道会将空间站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上空。每次跨入太平洋,每次登上陆地,都带来了风格相异的天气、植被,甚至是灯光夜景。而随着季节更替,阳光、白雪、新生的草木都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在围绕地球的2597次飞行过程当中,我拍摄了四万五千多张照片。一开始只是漫无目地随便拍摄,拍得越多越好。但是慢慢地,我开始尝试制订一些拍摄目标和拍摄计划,就像计划性捕猎的猎人那样。有些场景和地方我总是拍不到:比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还有澳大利亚的乌卢鲁巨石,也被称为艾尔斯岩石。也有些场景是我在经过严密计划之后才拍摄的,像这个样子:“今天吉达(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城市)附近天气晴朗,而且空间站会在下午经过那儿,阳光入射的角度利于拍摄。但是能够用来拍摄的时间只有一分钟,所以我应该提前准备好长焦镜头,找好角度,4时2分在窗口等着拍。”由于空间站运动时速为17500英里(约每秒运动7800米,1英里约为1.6千米),因此我需要对拍摄的时机和角度把握得非常严苛,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而导致拍摄失败。一旦这次拍摄失败了,等到下次能拍摄同样的场景可能就是六周之后了,当然具体的时间间隔得根据ISS的轨道路径和当时位置计算。
久而久之,我的地理知识和辨识能力都提高了。于是我开始物色特定的地点和光照条件进行拍摄,就像寻找喜欢的音乐一样热切地摄影。与此同时,也渐渐地开始能够发现大自然和我们开的小玩笑了:长得像英文字母一样的河流,外形像动物一样的陆地或者小岛。慢慢地注意到地球上的各种秘密。
我的摄影技术也进步了不少,拍的照片越来越能够真切地表现出肉眼能体会到的美景。下一步我开始尝试拍一些能够体现出地形特色和结构的照片。虽然不觉得靠自己的摄影技术能成为下一个安塞尔·亚当斯,但是我也不希望拍出来的照片像卫星图像那样机械化。至少能够看出来这些照片是由人拍的,能够展现出特定的主题。
和大多数宇航员一样,总是有种内在的动力不断地在推动我与地面上的人们分享所见所得,所以我将轨道上的照片,分享到推特或者其他社交网站上。每当此时,尽管我飘浮在远离地球250英里(约402千米)的上空,并且身边只有五个人陪伴,但是网站上人们快速的回复和展现出来的好奇心总是让我觉得与地球、与人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亲密联系。
从太空回来以后,我开始编辑拍的照片,整理出了想要发表在网上的一千多张图。我印了几张给家里人看,被印刷出来的效果惊艳了,和电脑屏幕上比起来,影印出的照片显得清晰多了,也能看到更多细节。因此我又印了几张已经放在网上的照片,很快地意识到和在ISS上拍这些照片的时候比起来,我看着纸质照片的时候注意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细节。这也就是你手上这本书的由来。书里都是我最喜欢的照片,大部分都是最近拍摄的,并且所有照片都写上了我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希望能够更加了解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从另一个角度看地球就能够帮助我做到这一点。不管是通过照片还是像我一样的亲身体会,都没有比离开地球俯视这块土地更特别的观测方式了。在太空中看到的景色,一次能够看到2000英里(3200千米,大约四分之一个地球)范围内的景色能够帮助你认识到地球的大尺度结构。
无论是人造的还是天然形成的,每一片风景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在太空当中的经历促使我明白了其中的一些,永久地改变了我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打个比方,我对时间的悠远广大能够进行更深层的欣赏了。如果现在让我开车经过家附近的高速公路,途经一座小山的时候,我注意到的不仅仅只有一座石头和土壤堆成的圆丘,也能够想象到在过去的千年当中,不断挖掘冲撞的过程当中雕刻出这座山现有形状的冰川。我现在能够认识到家乡的曾经认为广阔的湖泊河流的本质:它们只不过是我在ISS上看到的那些内陆的庞大水系的小小附属物罢了。
能够通过地球的各种形态、阴影、色彩联想到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是什么造成了这番图景,有点像获得了第六种感官。也带来了新的观点:我们是多么渺小,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渺小得多。对我来讲,这并不是什么吓人的想法,反而能够帮助我们矫正存在于人类这个种族当中不可避免的狂妄自大的本能,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在这颗美丽、神奇、坚强而又脆弱的星球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
借由宇航员们的照片的帮助,不管是我的还是NASA发表的上百万张图像,抑或是还没发表的那些照片,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探险家,不断地深入观察、探索隐藏在世界角落的秘密。像这样尚未被人所知的秘密还有一大堆:地球的绝大部分地方都已经被绘制在了地图上,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讲,我们对于这个作为唯一的家园的了解还寥若晨星。
你在这颗蓝色星球上——我们都在这儿——度过一生。所以为此让我们尝试着多了解这颗行星一点吧。
上在哪?哪是上?
大家都知道在地图上有上北下南,但是从空间站望出去的时候,上北下南这个口诀就起不了作用了,不过跟确定经线、纬线的道理一样,南北极点也只不过是为了清楚地描述出世界而人为制定的参考点。每个上过太空的人都一定知道,在空间站里围绕地球转动的时候,在地面上我们认知当中的参考系统不再适用,并且同一个地方的风景,当它们随着转动跑到地球边缘(指的是我们在太空中,目视能看到的地球的边缘,实际上地球是个球体当然没有边缘)的时候,原本熟悉的风景也被拉伸扭曲得让你再也认不出来。所以在空间站上看的时候,北到底应该是哪个方向呢?是月亮的方向?还是太阳的方向?又或者是指着另一个星系呢?抛去熟悉的东南西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定方向方式,尝试用一种全然不同的方法来看这个世界可能让人觉得很混乱、迷惑。但是当你忍住了想要把这本书翻过来,从而让这张图看起来顺眼的欲望的时候,就掌握了观察这个世界的新方法:能够观察到人们公认的地球真正的样子。
非洲
撒哈拉沙漠向南延伸到了苏丹中部。在这里,风是雕刻出一切景观的艺术家:它将红沙从参差不齐的悬崖上吹下,用鲜艳的红色晕染了悬崖下方的荒原,它也不断吹拂这块土地,使得下层岩石露出有纹理的岩脉和丰富的色彩。
马里共和国的几个小镇——盖、塔比、东皮里、叩由、波尼
自然中看上去毫无意义的涂鸦往往有着深刻的反讽意味:位于乍得共和国东北恩内迪高原的这片砂岩地层四周被沙漠所包围,所见之处没有任何农田(也没有任何道路,甚至连途经此处的鸟类也没有)。尽管如此,的确曾经有动物和人类在此处居住过,地层上有些岩石至今仍被新石器时代的作物覆盖着。
(南非的开普敦,每年接待超过900万国际游客)
麦田里的怪圈,它们在干燥的利比亚东部,由于圆形喷灌而形成的:一只长长的高架喷淋臂绕着中心轴旋转浇灌,给地面上一块圆形区域浇水——你会发现,水直接浇灌不到的地方,植物也就不再生长。
自然界当中的圆圈相比总是会显得奇形怪状一些,也不再那么精准得像个圆,就像这些爆米花一样的云,它们正在慢慢飘过埃及的黄沙上空。这些云总是会有不同的用处:有的可以帮助猎豹隐藏捕猎的身姿,有的组合在一起变成了一幅写意画。
入海口处要是出现一大堆喷涌而出的橙色或是粉色,这类事件的发生总是暗示着我们上游发生了什么巨大的变故。在马达加斯加的这番图景则告诉我们上游过度的森林砍伐:雨林和海边红树林当中都留下了大量巨大的砍伐痕迹。现在每当下雨,由于缺少树木稳固土层,表层的红土将直接塌入河流,西海岸的齐里比希纳河当中就发生着这样的事,这些红土将河流染成了不自然的红色,还堆积堵塞在了入海口。
沙盒
毛里塔尼亚和撒哈拉沙漠的西部
拍摄于2013年3月21日,在每小时17500英里(约28164千米)的速度下拍摄的
7:43a.m.
7:43a.m.
7:44a.m.
7:44a.m.
布鲁卡罗斯山,纳米比亚南部
毛里塔尼亚的理查特结构,也被称为“撒哈拉之眼”,对宇航员们来讲这是一个地标。在空间站里,当我们忙着做实验长时间没看窗外,很难一眼就确认所在位置,尤其是当ISS正在穿越360万平方英里(约932万平方千米)大的沙漠的时候。但是这个像公牛眼睛一样的地标却可以时刻为你指明方向。奇怪的是,这个结构似乎不是流星体陨落造成的,反而更像是由深处侵蚀形成的环形地貌,同时还形成了像彩虹那样丰富的色彩。
我拍到的眼睛和耳朵们
扎林盖附近,苏丹
兰斯堡国家公园,南非
莫桑比克海峡,莫桑比克
福戈岛,佛得角
由谷物构成的鲜绿色圆就像代表生命的绿色泡泡一样围绕在奥兰治河(也叫橘河)的周围。右边的图上,闪闪发光呈几何形状的都是棉花农场,它们位于苏丹,被青尼罗河所支持的世上最大灌溉计划之一的杰济拉方案所哺育着。
尽头
注入地中海的尼罗河。开罗明亮的灯光昭示着这条向北入海的河流所形成的三角洲的开端,东北方向耶路撒冷的耀眼灯光与开罗相映成趣,而在两者之间连绵不断宛如发辫一样的灯束长达4258英里(约6853千米),这条夜灯之路首次相连是在大约2004年,在太空当中,只需一瞥就能够看到它。
大约几亿年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